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深两优5814属籼型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清华深圳龙岗研究所选育。品种来源为Y58S,丙4114(B4114),2009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稻2009016)。2010年在建瓯市大面积推广,成为建瓯市主推的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熟期适中、高产稳产、适应性广、抗性较好、米质优良、株型紧凑、二次灌浆明显、熟期转色好等特点,深受农户喜爱。  相似文献   

2.
杂交水稻Y两优281是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抗病优质杂交水稻品种,2017年通过广东省品种审定(粤审稻20170033)。该品种为早、晚造迟熟感温型优质杂交稻组合,早造全生育期约130 d,晚造113 d;分蘖力强,有效穗多,耐肥性好。该研究详细介绍了杂交组合Y两优281的选配过程、制种方法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Y两优599是湖南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以水稻两用核不育系Y58S为母本,以高产优质香型晚稻R599为父本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晚稻迟熟组合,于2008年3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组合2007年和2008年在湖南省娄底市作双季晚稻栽培,表现丰产性和稳产性好、抗性强、米质优等特点,并就该组合的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4.
杂交稻新组合Y两优318是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利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育成的不育系是以Y58S为母本、以自选恢复系R318为父本选育成的感温型两系杂交稻新组合,于2013年1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粤审稻2013020)。该组合具有高产、中抗稻瘟病、耐寒性中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两系杂交水稻组合Y两优66于2014年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通过系谱选育法选育出父本R66,再根据亲本配合力的测定筛选出表现优良的组合,筛选出的R66与Y58S组合的产量最高;通过米质分析与抗性鉴定,Y两优66米质达到国标优二级和表现高抗病的优势。通过Y两优66优良特征特性的表现制定出其高产栽培与高产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6.
Y两优087系籼型感温型两系杂交稻,2010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3年获得农业部确认为超级稻品种。为了探索该组合在博白县的种植表现和可行性,从2011~2014年对Y两优087进行试种、示范、观察考查,该品种在田间表现出高产、抗稻瘟病、耐肥、适应性广,米质好等优点,一般每亩产干谷600~650 kg,最高产达725.3 kg。通过总结Y两优087的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经验,有利于加快推广种植优良杂交水稻品种,促进水稻生产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7.
肇庆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与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共同选用优质常规水稻品种五山油占和抗稻瘟病恢复系R238进行杂交选育出恢复系R7238,再利用光温敏核不育系Y58S与恢复系R7238选配出两系杂交稻新组合Y两优7238。该组合比对照增产达极显著水平,米质达省标优质三级,中抗稻瘟病和中感白叶枯病,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杂交水稻组合在高产、抗病和优质三方面相结合的技术难题,于2012年6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介绍了Y两优7238的选育过程、品种主要特征特性和高产制种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8.
杂交水稻天优10号是广东省金稻种业有限公司、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配组的中籼三系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2010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我省作中稻种植。2010年,天优10号在建瓯市大面积推广,成为建瓯市主推的杂交水稻新组合之一。该组合具有生育期适中、产量高、适应性广、抗稻瘟病强、群体整齐、株型适中等特点,深受广大种植户的欢迎。现将该组合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Y两优1号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杂交选育而成的籼型两系杂交水稻,为袁隆平第三期超级稻,2006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9年板庙乡农业站引进该品种进行试种,并进行了相关高产栽培技术研究。Y两优1号在板庙乡表现出的高产、稳产,米质优,适应性广,抗倒伏,生育期适中等特点,深受群众欢迎。  相似文献   

10.
Y两优7号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利用生物分子育种技术选育而成的超高产杂交水稻组合。2007年常德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站和桃源县农业局科教站引进该品种进行试种,试种结果表明该品种产量高、抗逆性强、米质优、生育期适中,深受农民欢迎。该品种于2008年3月通过了湖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湘审稻2008017。  相似文献   

11.
Y两优646(Y58S×F646)是由湖南长沙金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共同选育的两系杂交水稻新品种。该品种已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湘审稻2011019)。2011年在武义县进行试种、示范,表现产量高、分蘖力强、抗倒抗逆能力强、熟期适中等特点,具有较大的示范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2.
Y两优5813是江西天涯种业有限公司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选育的Y58S和自选两系中籼恢复系R713选配而成的两系杂交中稻新组合。2010年参加江西省一季稻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52.86 kg,比对照II优1308平均增产0.43%,居所在区组参试组合第四位。2011年续试,Y两优5813平均亩产604.07 kg,比对照II优1308平均增产4.48%,居所在区组参试组合第二位。2012年通过江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赣审稻2012002)。通过在江西各地的试验示范、新品种展示、高产创建等表明,该组合具有产量较高、米质较优、抗性较强、适应性广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兴湘粱2号系湖南省农科院高粱研究开发中心以高起点温度糯高粱两用不育系"湘糯粱2S"为母本,以恢复系"C4Y721"为父本杂交选育的高产、优质、矮秆两系糯高粱新组合.该组合2004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登记,2006年通过国家高粱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  相似文献   

14.
欣两优2172是安徽荃银欣隆种业有限公司用新强01S作母本、R2172作父本杂交育成的两系杂交水稻新品种,该组合2018年通过了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180108)。本文介绍了欣两优2172的选育过程,概述了其特征特性,并总结了其栽培与制种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丰两优4号属籼型两系杂交水稻组合,是安徽省合肥市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广占63S为母本,以丰恢4号为父本选育的杂交籼稻新组合,2005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7年被农业部认定为超级稻品种,2009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6.
两优0293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优0293(P88S/0293)是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袁隆平院士研究选育出来的两系超级稻新组合。该组合2006年已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湘审稻2006029)和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稻2006045)。为了更好推广和利用这一组合,我县从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引进该组合,2005~2006年单晚栽  相似文献   

17.
Y两优1号是由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用不育系Y58S与恢复系9311配组育成的籼型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2006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参加国家长江中下游迟熟中籼组品种区域试验,2008年通过国家审定,涵盖福建省区域。2007年经福建省金山种子有限公司湖南省分公司引入参加闽北建阳中稻小面积试验,表现较好,2008年、2009年连续两年在松溪县旧县乡下圾村作糯玉米后作种植,表现生育期适中、丰产性好、米质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福建省建瓯市属于亚热带季风的气候,气温较高且湿润多雨,这种气候有利于杂交水稻的生长和成熟。中浙优8号由中国水稻研究所与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用中浙A与T-8配组育成的杂交晚籼稻。属于三系杂交水稻品种,2006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杂交籼稻新品种,品种审定编号:浙审稻2006002,2013年通过福建省引种认定[闽种引稻(2013)第002号]。2013年引进建瓯市小松镇经三年种植,该品种表现耐肥抗倒,抗病性强,米质优。适合在我市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9.
杂交水稻Ⅱ优明118系三明市农科所用Ⅱ-32A与明恢118配组育成的杂交水稻新组合,具有高产稳产、品质较好、抗性较强等优点,2007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建瓯市2005年开始试验、示范,现已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Y两优1号2006年由湖南省审定(湘审稻2006036),2008年通过国家审定(国审稻2008001),该品种属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在湖南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37天,株型紧凑,叶色浓绿,叶片宽而内卷,熟期转色好,株高120.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