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出口盆栽榕树种植示范基地为观测点,剖析检测根结线虫病的病原种类、为害症状、发病规律和传播控制,选择测定阿维菌素、毒死蜱、益舒宝和克百威对基质和根系根结线虫的防控效果,评价根结线虫对这4种药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对出口盆栽榕树造成为害的主要是南方根结线虫。阿维菌素原浆、毒死蜱乳油对盆栽榕树基质和根系根结线虫的防控效果均较理想,极显著优于两颗粒剂益舒宝和克百威。基质根结线虫对阿维菌素和毒死蜱敏感,LD50分别为0.215 4 mg/L和0.215 5 mg/L,无明显差异。根系根结线虫对阿维菌素的LD50为8.64 80 mg/L,是毒死蜱的3.10倍;克百威的LD50为2.127 9 g/盆,是益舒宝的1.35倍;各处理抗性个体出现频率会有不同,要尽可能轮换或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2.
以漳州地区盆栽榕树种植示范基地为观测点,调查了榕树蓟马的为害情况,评判了6种药剂对榕树蓟马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盆栽榕树易受榕树蓟马危害,锉吸嫩叶、幼芽和当年生的老叶,造成盆栽榕树生长受阻。6%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防治效果最好,可长时间将虫口密度抑制在较低的水平,是防治榕树蓟马的首选药剂;52.25%毒死蜱.氯氰菊酯乳油和20%丁硫克百威乳油的速效性和总体防治效果均较好,也是防治榕树蓟马较好的药剂;3%啶虫咪乳油和48%毒死蜱乳油可作为防治榕树蓟马辅助药剂;4%阿维菌素乳油在田间应酌情考虑少用。6种药剂均未对盆栽榕树产生药害。  相似文献   

3.
用5点法调查海南岛南繁区棉花根结线虫病,并采集棉花根结线虫病样本。运用形态学观察和同工酶分析鉴定棉花根结线虫。结果表明:(1)南繁区的南滨农场和师部农场的棉花根结线虫病发病率达40%,发病程度最高为3级,根结指数最高为29;(2)鉴定该棉花根结线虫为南方根结线虫。初步提出棉花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方法主要是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广西贺州市栀子根结线虫病病原种类,采集根部有明显根结的栀子根系进行根结线虫分离鉴定,通过观察根结线虫2龄幼虫、雌成虫、会阴花纹特征对其进行形态学鉴定,并利用核糖体ITS区和28S rDNA D2D3区序列比对和系统发育树分析方法对其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该病原线虫2龄幼虫和雌成虫形态特征及形态测量值与象耳豆根结线虫(Meloidogyne enterolobii Yang & Eisenback, 1983)相似;该病原线虫核糖体ITS区与NCBI数据库中象耳豆根结线虫相应序列的相似度为100%,28S rDNA D2D3区与NCBI数据库中象耳豆根结线虫相应序列的相似度为99%以上;该病原线虫核糖体ITS序列以99%的支持率与象耳豆根结线虫聚为同一分支。综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将广西贺州市栀子根结线虫病病原种类鉴定为象耳豆根结线虫,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ills)是该线虫的新寄主纪录。  相似文献   

5.
盆栽榕树蓟马的发生与防控药剂配方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福建漳州盆栽榕树种植示范基地为观测和实验点,调查鉴定蓟马的种类、为害过程和发生规律,选择测定阿维菌素+啶虫咪、速灭威+啶虫咪和毒死蜱+啶虫咪等3组配方药剂对榕树蓟马的防控效果,筛选确定防控榕树蓟马的最佳配方药剂及田间使用浓度。结果表明:对盆栽榕树造成为害的主要是榕管蓟马;速灭威+啶虫咪4∶1配比对榕管蓟马防治效果最理想,药后3~10 d的防治效果均在93.48%以上,无药害产生,性价比最好,是防治榕管蓟马的最佳配方药剂,田间推荐使用500~1 500倍液。  相似文献   

6.
2002年春季,利用化学农药丁硫克百威、氯唑磷、侵入巴斯德氏芽菌(Pasteuria penetrans)制剂,在海南省进行辣椒和苦瓜根结线虫病害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药剂处理35 d后,在盆栽环境下,侵入巴斯德氏芽菌处理组的根结指数明显低于化学农药处理组,但在田间,各处理组之间效果差异不明显。另外,田间试验中,对照和侵入巴斯德氏芽菌剂处理组的植株均受到疫病的严重危害。说明侵入巴斯德氏芽菌制剂对抑制根结线虫病害具有一定的效果,而且在盆栽条件下,其效果优于供试的2种化学农药,但对其它病害的发生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7.
以盆栽榕树为试验材料,探讨不同基质配方对贮运盆栽榕树落叶及抗性生理的影响变化。结果表明:采用70%椰粉糠+20%珍珠岩+10%草炭和80%椰粉糠+20%珍珠岩+保水剂(基质与保水剂重量比100:1)移栽盆栽榕树,在贮运温度12±1℃下能有效地降低叶片质膜透性和MDA含量,减缓叶片渗透调节物质的降解速度,减缓叶片叶绿素含量和抗氧化物保护酶活性的下降,提高贮运期间的抗性能力,延缓榕树衰老,有效降低落叶率,在贮运36天的情况下,落叶率在16%以下,达到了出口要求。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穿刺巴斯德芽菌Ppgh-3对番茄根结线虫病的防效,对种植在含有根结线虫土壤中的番茄根系周围接种不同量的穿刺巴斯德芽菌Ppgh-3,在接种后的30、45、60 d分别测定番茄的株高、茎粗、根重、地上部重、根冠比、根系活力、病情指数,并在结果期测定单果重和3穗果的单株产量。结果表明:根结线虫侵染会造成番茄株高、产量、地上重显著降低,茎粗明显变细,根重、根冠比显著增加,根重、根系活力先升高后降低。接种穿刺巴斯德芽菌后,各处理的株高、产量、地上部重、茎粗均较只施线虫对照增加,而根重、根冠比则降低,接种穿刺巴斯德芽菌量最多的处理,株高比只接种根结线虫的处理增加6.55%,茎粗增加了16.99%,地上重增加了34.26%,根重减少了13.98%,病情指数降低了64%,果实产量增加了61.56%,与接种根结线虫的处理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穿刺巴斯德芽菌Ppgh-3对根结线虫具有防治效果,而高接种量的穿刺巴斯德芽菌对番茄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水稻根结线虫病的病原鉴定及其侵染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福建省政和县稻田发现大面积的严重水稻根结线虫病,沟渠内禾本科杂草油芒(Eccoilopus sp.)也遭受根结线虫(Meloidogyne   sp.)的严重侵染。这两种寄主的根结线虫形态特征与拟禾本科根结线虫(Meloidogyne graminicola,Golden and Birchfield,1965)原始描述相符;对根结线虫的rDNA ITS区、28S rDNA D2/D3区进行了扩增、克隆与测序,其序列与GenBank中拟禾本科根结线虫的相似性达99%以上,据此将水稻和油芒上的根结线虫鉴定为拟禾本科根结线虫。通过交叉接种试验和田间调查,证实油芒是水稻根结线虫的重要寄主,为田间水稻根结线虫病的重要侵染源。   相似文献   

10.
通过施用不同药肥,研究其对香瓜根际线虫数量、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阿维?噻唑磷颗粒剂、复合芽孢杆菌水剂+氨基酸、复合芽孢杆菌水剂、石灰氮、木霉菌能降低盆栽香瓜根际土壤线虫总数、植物寄生性、杂食性线虫、食真菌类线虫、捕食类线虫,其中对杂食性线虫的影响最大。从不同药肥处理对根结线虫数量的影响和防效来看,复合芽孢杆+氨基酸处理和阿维?噻唑磷、石灰氮处理均取得不错的防治效果,平均防治效果为58.34%~100%,但三者之间差异不显著。从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安全的角度出发,复合芽孢杆+氨基酸具有更广阔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不同杀虫剂防治水稻二化螟田间药效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不同杀虫剂防治水稻二化螟进行田间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100 g/L悬浮剂、氯虫苯甲酰胺200 g/L悬浮剂、20%氟虫双酰胺水分散颗粒剂是防治水稻二化螟的理想杀虫剂。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100g/L悬浮剂30 ml/667 m^2防治效果99.64%,氯虫苯甲酰胺200 g/L悬浮剂10 ml/667 m^2防治效果99.29%,氟虫双酰胺20%水分散颗粒剂10 ml/667 m^2防治效果8.17%。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采用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两种方法防治红麻病虫害,试验结果表明,托福灵是一种高效低毒杀菌剂,对红麻立枯病和炭疽病有较好防治效果.辛硫磷是一种长效高效杀虫剂,对红麻地下害虫和根结线虫病有较好防治效果.轮作也是防治根结线虫病的有效办法.Bt乳剂对红麻造桥虫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3.
通过应用不同浓度的蓖麻叶水提取液对花生根结线虫防治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蓖麻叶水提取液对花生根结线虫二龄幼虫和卵的孵化均有明显防治作用。蓖麻叶水提取液浓度为100g/L处理48h,花生根结线虫校正死亡率为81.25%,致死中浓度(LD50)为25.96g/L。蓖麻叶水提取液25g/L时处理10d对卵孵化抑制率达59.86%。  相似文献   

14.
红麻是一种重要的纤维作物,但在生产上的一个严重问题是易感染根结线虫(Meloidogyne spp)。现将国内外红麻根结线虫病发生及其防治试验研究概况整理记述如下。 1927年,Hartly首先发现西爪哇地区有根结线虫为害红麻。此后,世界各产麻国对根结线虫病作了报道。在我国,张锦泉和来元直在1951年报道了我国浙江红麻根结线虫的为害情况。本世纪七十年代以  相似文献   

15.
甘薯茎线虫病防治技术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带有甘薯茎线虫病的病薯完全粉碎后接种土壤,薯苗栽植时一部分处理用辛硫磷500倍、800倍浸根,一部分处理采用生物制剂阿维菌素3 000倍、5 000倍液浇窝,不施药用清水浇窝作为对照,进行甘薯茎线虫病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辛硫磷800倍浸根处理能有效的防治甘薯茎线虫病,薯块发病指数低于其他处理,防治效果高于其它处理。阿维菌素3 000倍处理作为高效低毒的生物制剂农药也可以应用到甘薯茎线虫病的防治上。  相似文献   

16.
红麻病虫防治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英  刘伯忠 《中国麻业》2003,25(1):28-30
本试验采用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两种方法防治红麻病虫害,试验结果表明,托福灵是一种高效低毒杀菌剂,对红麻立枯病和炭疽病有较好防治效果。辛硫磷是一种长效高效杀虫剂,对红麻地下害虫和根结线虫病有较好防治效果。轮作也是防治根结线虫病的有效办法。Bt乳剂对红麻造桥虫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7.
用Paecilomyces Lilaeinus对红麻根结线虫进行生物防治试验是首次报道。经盆栽和大田试验证明,施用P·Lilacinus制剂后,可显著减少红麻根结线虫,增产11.9%,防效优于杀线剂呋喃丹。文中对该菌防治红麻根结线虫的效力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明确阿维菌素复配制剂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及适宜用药剂量。[方法]选用目前田间常用的阿维菌素复配制剂,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开展其对水稻二化螟的田间防治效果试验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供试的4种阿维菌素复配制剂在中、高剂量处理时对水稻二化螟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枯心防效和杀虫防效均在80%以上,与氯虫苯甲酰胺、丙溴磷组合高剂量处理时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6%阿维菌素·氯虫苯甲酰胺SC防治水稻二化螟最佳用药量为42.53~47.25 g/hm2,8%阿维菌素·甲氧虫酰肼SC最佳用药量为48 g/hm2,20%阿维菌素·丙溴磷ME最佳用药量为450~540 g/hm2,32%阿维菌素·毒死蜱EC最佳用药量为240~360 g/hm2。[结论]为水稻二化螟药剂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红麻根结线虫病是我县红麻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严重阻碍了红麻生产的高产优质。红麻根结线虫病易发于连作红麻地块,随着红麻连作地块的增加和连作年限的延长,其危害日益加重。为了减轻红麻根结线虫病的危害,提高红麻的单产和品质,增加农民收入,近年来,我们大力推广了红麻根结线虫病综合防治技术,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1 红麻根结线虫病及其危害红麻根结线虫病是红麻主要病害之一,由病原线虫侵染根系而引起。线虫侵入红麻后,病株根系产生许多瘤状突起,使红麻根系功能减退,麻株生长缓慢。叶片发黄,植株矮小,生长发育不良。…  相似文献   

20.
茶苗根结线虫病是国内外茶树种植区苗床茶苗毁灭性病害。本文主要探索利用氨水防治茶苗根结线虫病的可能性。试验表明,防治效果与施药(氨水)穴距和施剂量有密切的关系,穴距10×10cm、剂量20ml 的防治效果可达62.6—92.5%,对照区只有12.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