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4 毫秒
1.
耕地是粮食生产最基本的资源保障条件.近年来,“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成为社会普遍共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耕地质量的差异对粮食单产有很大影响,不但要从数量上守住耕地红线,更要在质量上保证耕地的粮食产出能力. 据了解,当前我国耕地质量状况并不乐观,现有耕地中,中低产田占到70%,而同时,耕地质量退化的趋势还在加重.  相似文献   

2.
一、粮食生产情况1、粮食生产基本情况。全市现有耕地163万亩,其中属于村集体耕地113万亩,属于国有林业耕地近50万亩。在集体耕地中,旱田面积70万亩,水田面积43万亩;在旱田面积中,粮食  相似文献   

3.
土地是人类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安身立命之所,粮食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物资。当前,我国的耕地保护形势依然严峻,我们的耕地面积已经没有18亿亩,已经少了3000万亩。如何保护耕地,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4.
耕地资源减少的原因及合理利用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耕地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资源和条件。为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加强耕地资源保护,合理利用现有土地资源非常重要,针对目前耕地资源减少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合理利用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资源,尤其耕地资源是构成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最基本要素之一。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保护耕地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多次强调保障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要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要采取硬措施,全面压实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确保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虽然峨眉山市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强化耕地保护主体责任,节约集约用地,落实占补平衡,严守耕地红线,但耕地保护形势依然不容乐观。笔者以峨眉山市为例,结合耕地保护中存在问题进行研究,提出有针对性改进措施,构建完善的应对策略,更有效地保护耕地。  相似文献   

6.
耕地是土地的精华,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耕地是人类食物供应的主要源泉,人类食物安全依赖于耕地。这里的食物安全是指食物供应来源的保障性和安全性。粮食从耕地生长出来,肉、蛋、奶生产离不开依靠耕地生产的饲料,二者密不可分。发达国家的畜牧业主要是以耕地...  相似文献   

7.
耕地是粮食生产最基本的资源保障条件。近年来,“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成为社会普遍共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耕地质量的差异对粮食单产有很大影响,不但要从数量上守住耕地红线,更要在质量上保证耕地的粮食产出能力。据了解,当前我国耕地质量状况并不乐观,现有耕地中,中低产田占到70%,而同时,耕地质量退化的趋势还在加重。  相似文献   

8.
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资源,尤其耕地资源是构成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最基本要素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要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本文以浙江省为例,介绍了耕地破坏鉴定工作的必要性、法律依据、前提条件、工作程序,并对完善耕地破坏鉴定工作、切实做好耕地保护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百物土中生",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平均厚度仅为五米的土壤圈,承载着人类的生产生活。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是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保障,是农业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根基和命脉。粮食生产的基础是耕地,粮食高产在科技。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我们必须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依托科技力量让每一寸耕地都成为丰收的沃土。  相似文献   

10.
耕地作为粮食生产的最基本物质投入,耕地面积的多少直接关系粮食产量。粮食生产安全是关系到国家发展和民心稳定的战略产业,因此,耕地是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的重要因素。本文从耕地保护利用与粮食安全的关系出发,通过探讨耕地资源在利用过程中出现的耕地后备资源不足、耕地土壤污染严重、耕地保护利用规划执行不到位等影响粮食生产安全的因素或问题,提出了粮食生产安全视域下的耕地资源保护、利用的相关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1.
内江市粮油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是保生活、平物价、稳民心的重要战略物资。内江市约有425.6万人,其中乡村人口数346.7万人,耕地246.6万亩,其中水田130万亩。作为粮食生产和消费大市,人增地减矛盾显现,自然灾害频发,工业生产和城乡居民消费对粮食质量和数量要求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12.
人口、耕地、粮食是当今世界所面临的严重问题,我国耕地资源少,人口多,形势更为严峻。江苏省1986年人口为6270万,耕地6869.72万亩,粮食总产333.96亿公斤;人均占有耕地1.10亩,粮食553公斤。但随着人口的继续增长与耕地不可避免的减少,人均所占耕地和粮食正面临新的挑战。为此,对我省十年来粮食生产的发展作认真回顾,从中总结经验,分析问题,提出今后发展的方向,对未来十年粮食生产的发展将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董艳波 《中国农垦》2014,(11):43-44
垦区耕地经营规模发展情况如何? ——耕地经营规模逐年扩大,基本实现了再造一个大兴安岭垦区的目标。 按照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的发展理念,近五年,大兴安岭垦区来不断扩大周边耕地的流转。流转规模从2000年的不足20万亩,到今年流转外部耕地97万亩。尤其今年甘河农场从莫旗北部乡镇整建制流转土地3万亩,使垦区总播种面积达到了220万亩,基本实现了再造一个大兴安岭垦区的目标。预计今年垦区粮食总产将突破10亿斤,开创垦区54年来粮食总产的新纪录。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滑县是粮食生产大县,耕地195万亩,常年粮食种植面积260万亩以上,总产超过130万t,素有“豫北粮仓”之美誉.2013年,全县粮食种植总面积达到275.24万亩,总产139.91万t,连续22年稳居河南省总产第1位,连续11年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荣誉称号.近年来,滑县农技推广工作坚持创新、再创新,裂变出无穷动力和能量,为全县粮食生产实现“十一连增”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5.
东北黑土区耕地地力评价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耕地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资源,耕地地力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的发展,耕地地力的变化对粮食生产和生产力等具有重要的影响。黑土是东北地区重要的土壤资源,黑土耕地面积占东北区总耕地面积的18.08%,常年粮食总产量占全区粮食总产量的28.1%,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7.8%,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掠夺式的经营导致黑土不断退化。黑土区开展耕地地力评价将为黑土区耕地退化治理和耕地的可持续利用与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6.
《新农村》2021,(4)
正最近,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意见》,摘编如下。1.总体要求将有限的耕地资源优先用于粮食生产,坚决守住耕地红线和粮食安全根基,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布局更优化,粮食生产功能区内每年至少种植一季粮食作物,全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分别稳定在300亿斤、1 500万亩和120亿斤以上。  相似文献   

17.
正在全省春季农业生产现场会上,副省长王显刚讲话,提出落实落细春季农业生产的具体措施。一、严防死守耕地红线云南省要在严防死守耕地红线上下功夫,全省原来是九千多万亩,目前三调最终数据还没有出来,大概是八千万亩,其中,高标准农田在两千万亩左右,差距大,所以要用最严格的措施来保护耕地。要落实好耕地占补平衡的责任,占什么、补什么,占多少、补多少。二、全面落实粮食播种面积今年,大春省里安排的总面积是317.4万hm2(4761万亩),  相似文献   

18.
<正>近儿年来,安福县充分利用有利的气候条件,大力推行稻一稻一油"三熟制"耕作模式,在稳定发展双季稻的同时,大力发展油菜生产,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一、基本情况安福县地处赣中西部,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的100个粮食生产大县之一。全县辖19个乡镇,256个行政村,全县总人口39.24万,其中农业人口28.7万,耕地面积44.76万亩,有效灌溉面积43.5万亩,人均占有耕地1.49亩,历来盛产粮食、油料、大豆、薯类.有"赣西粮仓"之称。  相似文献   

19.
<正>1研究背景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根本的物质基础,是一切物质生产最基本的源泉。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耕地是土壤的精华,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耕地资源数量和质量对农业生产的发展、人类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乃至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有巨大的影响。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调查农业结构,增强农产品竞争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掌握当前耕地资源的数量、生产性能和耕地土壤的环境质量状况是保持农业和  相似文献   

20.
一、基本情况太康县辖23个乡镇,768个行政村,139万人,171万亩耕地,总面积1759平方公里,常年农作物种植面积400万亩左右,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国优质棉基地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河南省农业综合开发重点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