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胃肠炎是胃肠表层黏膜及深层组织的重剧炎症过程。由于胃、肠相互的密切关系,胃和肠的炎症多相继发生或同时发生。1发病原因1.1饲喂变质饲料吃了发霉变质的饲料或不洁的饮水,易引起胃肠炎。1.2  相似文献   

2.
肉鸡肠毒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患鸡腹泻、饲料消化不完全、神经性兴奋、疯跑,之后瘫软死亡.主要发病原因是小肠球虫在肠黏膜上大量生长繁殖,使之严重脱落出血.球虫的大量繁殖消耗大量氧,导致小肠黏膜组织产生大量乳酸,使得肠腔内pH降低,肠道菌群发生改变,有益菌减少,有害菌增多,饲料中的营养物又促进球虫与有害菌的繁殖,导致消化不良,电解质吸收减少,出现代谢障碍,特别是钾离子的丢失,导致心脏兴奋性过度,致使肉鸡猝死.因此,针对本地区的特点,摸清肉鸡肠毒综合征流行情况、病理变化和发病原因,对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肉鸡肠毒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患鸡腹泻、饲料消化不完全、神经性兴奋、疯跑,之后瘫软死亡.主要发病原因是小肠球虫在肠黏膜上大量生长繁殖,使之严重脱落出血.球虫的大量繁殖消耗大量氧,导致小肠黏膜组织产生大量乳酸,使得肠腔内pH降低,肠道菌群发生改变,有益菌减少,有害菌增多,饲料中的营养物又促进球虫与有害菌的繁殖,导致消化不良,电解质吸收减少,出现代谢障碍,特别是钾离子的丢失,导致心脏兴奋性过度,致使肉鸡猝死.因此,针对本地区的特点,摸清肉鸡肠毒综合征流行情况、病理变化和发病原因,对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过料是指肉鸡或蛋鸡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症状,主要表现消化机能紊乱,消化不良,主要是由于鸡只采食后经消化道未能对饲料完全消化吸收而导致排除的粪便中含有饲料的现象。1发病原因多由鸡球虫、一些病毒和细菌混合感染引发。由于球虫和有害菌的大量繁殖,导致肠道菌群发生改变,消化能力下降,肠黏膜脱落;严重时由于电解质的大量流失,出现生理生化障碍,特别是钾离子大量流失,导致心脏兴奋性过度增强,造成肉鸡突然猝死。  相似文献   

5.
<正>过料是指肉鸡或蛋鸡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症状,主要表现消化机能紊乱,消化不良,主要是由于鸡只采食后经消化道未能对饲料完全消化吸收而导致排除的粪便中含有饲料的现象。1发病原因多由鸡球虫、一些病毒和细菌混合感染引发。由于球虫和有害菌的大量繁殖,导致肠道菌群发生改变,消化能力下降,肠黏膜脱落;严重时由于电解质的大量流失,出现生理生化障碍,特别是钾离子大量流失,导致心脏兴奋性过度增强,造成肉鸡突然猝  相似文献   

6.
正对于畜禽养殖而言,最为重要的是保证畜禽的健康,以此为基础才能保证畜禽场的经济效益。在鸡养殖中,鸡肠炎、肠毒综合症都是较为常见的疾病,本文明确鸡肠炎、肠毒综合症发病的病因,进而提出鸡群肠炎、肠毒综合症的治疗及预防策略。1 鸡群肠炎、肠毒综合症的发病原因1.1 小肠球虫发生感染在肠黏膜上皮细胞中寄生有小肠球虫,在小肠球虫大量繁殖的过程中,必定会使肠黏膜出现水肿、增厚的情况,严重甚至出现出血、脱落等病变,鸡群此时对饲料也无法完全  相似文献   

7.
<正>肠毒综合症是一种由多病因引起的肠黏膜发炎、增厚、脱落、出血、坏死等变化的综合性病症。近年来,随着养殖量的增加和药物的大剂量大范围的使用,使得本病的发生日益频繁,特别是肉鸡的发生尤为严重。严重影响了养殖效益,现就这种情况作出以下分析。1发病原因1.1小肠球虫的感染小场球虫的感染是本病的主要原因之一,球虫主要寄生于肠黏膜的上皮细胞中,当其大量生长繁殖时,必然导致肠黏膜增厚,水肿、严重脱落  相似文献   

8.
<正>1病因1.1细菌感染沙门氏菌、产气夹膜梭菌等感染可刺激、损伤鸡肠道黏膜,引发炎症,并使鸡肠蠕动加快,消化液分泌增多而消化不良。1.2病毒感染感染病毒也是引起鸡肠毒综合征的诱因,如呼肠弧病毒可引起肠炎,影响鸡的消化吸收。1.3小肠球虫感染小肠球虫主要寄生于鸡的肠黏膜上皮细胞,当小肠球虫大量繁殖时,会导致鸡肠黏膜增厚、水肿,严重脱落,甚至出  相似文献   

9.
引起猪亚硝酸盐中毒的主要原因是大量饲喂含有亚硝酸盐的饲料,如长期堆沤变质了的青绿饲料或经长时间焖煮的白菜、萝卜菜等这些饲料中的硝酸盐经上述过程被细菌转化为亚硝酸盐,猪食人这些饲料会发生亚硝酸盐中毒,表现全身缺氧,皮肤黏膜呈蓝紫色,重者窒息死亡.  相似文献   

10.
肠卡他是肠黏膜的卡他性炎症,常因饲草品质不良,如饲喂变质、霉败、冰冻饲料,饮以不洁冰冷的饮水,毒物或化学物质的刺激,寒冷的刺激等。此外,长途运输、过劳、饲料突变等均可引起本病,也常继发于某些传染病、寄生虫病和疝痛病等过程中。尤以冬春寒冷季节较为多见。  相似文献   

11.
早期断奶仔猪肠黏膜的营养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肠黏膜的发育与成熟状况是制约幼畜快速生长的关键因素。早期断奶仔猪肠黏膜免疫力较低,容易遭受饲粮抗原的刺激而引起肠黏膜过敏性损伤,诱发仔猪断奶后腹泻。通过肠黏膜营养调控技术,补充肠黏膜能量营养, 促进肠黏膜的发育与成熟,修补断奶引起的肠黏膜损伤,可以从根本上减轻仔猪断奶后腹泻的发生。本文对早期断奶引起的肠黏膜形态变化以及有利于修复受损伤肠黏膜的营养物和调控因子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正>黏液膜性肠炎,是动物肠黏膜表层的一种特殊炎症。由于动物机体发生变态反应,肠道渗出性纤维蛋白和大量粘液形成一种膜状物,被覆在肠黏膜上,引起动物的消化吸收机能障碍。在动物园饲养的野生动物中,临床常见于长颈鹿、大羚羊、扭角羚、麋鹿、马鹿、斑马等动物,有时食肉动物如狼、豺、虎等也可发生。1发病原因黏液膜性肠炎的发生发展及其病理演变过程从其粘  相似文献   

13.
在德宏州影响水牛犊牛育成的原因主要有蛔虫病、大肠杆菌病、牛球虫病及饲养管理不善,而因德宏地处亚热带地区,常年气候温热潮湿,球虫病已成为犊牛致死主要疾病。牛球虫寄生在肠上皮组织细胞内,使牛的肠黏膜上皮大量遭受破坏,黏膜下层出现淋巴细胞浸润,引发溃疡和出血,被寄生的肠道黏膜大量破坏后有利于肠道细菌的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引起全身性中毒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14.
<正>1发病原因1.1内在因素腹泻是发病率较高的一类疾病,其对仔猪危害最为严重,成年猪发病率低,发病后症状较轻,且可短时间内恢复。仔猪肠道尚未发育完善,消化功能不健全,胃酸分泌量低,对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率低。当大量蛋白质饲料进入仔猪肠道会导致致病性大肠杆菌快速繁殖,产生酸性物质,刺激肠黏膜,引起消化功能紊乱,肠道对水分吸收率降低,进而引发腹泻。  相似文献   

15.
正1病因引起家兔腹泻的原因较复杂,既包括病原因素,也包括管理及环境等因素。1.1病原因素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魏氏梭菌、泰泽氏菌、巴氏杆菌、球虫等可损害兔的肠黏膜,引起腹泻。1.1.1.大肠杆菌感染大肠杆菌的兔剧烈腹泻,粪便带多量黏液,其肠黏膜出血或有出血点。大  相似文献   

16.
腹泻时养猪生产中常见的一个问题,因腹泻损坏肠粘膜,降低肠黏膜细胞的吸收能力,使饲料消化率降低,生长速度减慢,重者引起脱水死亡,所以,解决仔猪腹泻是提高猪场效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临床上,犊牛腹泻是十分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是由于犊牛肠道蠕动亢进、肠黏膜吸收不完全或吸收困难使机体内的大量饲料和水分排出体外的一类疾病,该种疾病的致病原因十分复杂,根据发病原因的不同,可以分为单纯性腹泻和致病菌感染引起的传染性腹泻。由于病情传播速度快,临床症状严重,会在较短时间内导致患病牛出现剧烈的腹泻症状,身体严重脱水,酸中毒,严重的会导致犊牛死亡,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8.
肠道作为抵抗外部污染物的第一道屏障,其黏膜屏障功能对维持畜禽健康至关重要。霉菌毒素作为广泛存在于饲料原料中的真菌有毒次生代谢产物,可通过破坏肠上皮的形态、组织完整性和肠道菌群平衡,以及改变黏蛋白单糖组成、肠黏蛋白和细胞因子的表达来破坏肠黏膜的屏障功能,从而造成肠黏膜损伤,降低畜禽的生产性能。本文主要对霉菌毒素对肠黏膜屏障的作用及机制进行了概述,旨在为养殖业饲料霉菌毒素的预防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霉菌毒素|肠黏膜屏障|饲料  相似文献   

19.
<正>1发病原因猪蛔虫是猪肠道寄生的大型蠕虫之一,虫体以肠黏膜表面物质和肠内容物为食,虫卵不断随粪便排出体外。猪在采食或饮水时吞食感染性虫卵,从感染性虫卵被猪吞食到发育为成虫须经2~2.5个月。如果环境卫生不良,母猪的乳房很容易污染虫卵,造成仔猪在吸奶时受到感染;如果缺乏全价饲料喂养,常可引起大批发病。  相似文献   

20.
新生仔猪容易感染很多胃肠道疾病。许多体内试验和体外试验都证实了谷氨酰胺(Gln)具有提高肠道黏膜的屏障作用和机体免疫功能。但Gln对仔猪肠黏膜屏障作用的机理尚不清楚,至于Gln对肠道细胞因子变化的影响目前研究更不多见。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并明确猪只饲料中添加Gin对肠黏膜屏障的影响。再以大肠杆菌感染为模型。研究Gin对大肠杆菌引起的肠道细胞因子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