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采用6种活力测定方法,研究了同德小花碱茅(Puccinellia tenuiflora cv.Tongde)种子发育过程中含水量、种子质量和营养物质等生理生化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同德小花碱茅种子发育过程中含水量散失速率呈先快后慢的规律,在盛花期后26 d种子达到生理成熟,含水量为27.85%,种子中可溶性糖的含量随种子成熟逐渐减少,而淀粉含量变化则相反。同德小花碱茅种子发育过程中植物内源激素生长素、赤霉素和脱落酸的含量高峰依次出现。本研究表明,种子活力随种子成熟不断增加,在盛花期后26 d达到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2.
青海扁茎早熟禾种子生长生理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研究了青海扁茎早熟禾Poa pratensis var.anceps cv.Qinghai种子成熟过程中生长、生理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成熟过程的推进,种子含水量呈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而种子干质量则逐渐增加;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种苗芽长均呈增加趋势,电导率呈持续下降趋势,脱氢酶含量呈先增后减变化,淀粉含量持续上升而可溶性糖含量则下降(P<0.05).由种子含水量、发芽活力和生理特性指标判定出的青海扁茎早熟禾种子生理成熟期分别为盛花期后第28天、第28-36天和24-28天.可见,青海扁茎早熟禾一般在盛花期后第28天,即种子含水量35%时成熟.  相似文献   

3.
新疆高羊茅种子发育生理生化变化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9  
在新疆塔里木农垦大学牧草试验站,对交战高羊茅种子发育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交战高羊茅种子发育过程中含水量是先慢后快阶段性下降,而种子干重则逐渐增加,种子在盛花期后22d达到生理成熟,含水量为52.29%,可溶性糖含量随种子发育成熟而逐渐降低,而淀粉含量则逐渐增加,但在发育后期它们含量变化有升降起伏,生长素和赤霉素含量变化总趋势是随着种子发育而降低,而脱落酸含量变化是先升后降。  相似文献   

4.
在河北省承德市鱼儿山牧场中国农业大学科技攻关实验站,以种植两年的无芒雀麦为试验材料,研究种子发育过程中含水量、重量和营养物质等生理生化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无芒雀麦种子发育过程中含水量呈现逐渐下降的阶段性变化,而种子干重则逐渐增加,在盛花期后29d达到生理成熟,含水量为57.5%。种子内可溶性糖含量随种子发育成熟逐渐减少,而种子内淀粉含量则逐渐增加。无芒雀麦种子内IAA、GA、ABA含量高峰在种子发育过程中顺序出现。  相似文献   

5.
中间锦鸡儿结实习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山西五寨县对中间锦鸡儿Caragana intermedia的结实习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种子发育过程中,豆荚和种子形态发育规律并不一致;豆荚和种子含水量下降,分别降至7月26日的37.42%、31.68%;种子重量增加,7月10-18日是种子生长的敏感时期;蛋白质、粗纤维和粗灰分含量不断下降,分别降至7月22日的28.50%、8.59%、2.83%,而粗脂肪升至7月22日的11.89%;用标准发芽率、电导率和TTC含量测定种子活力,结果表明,从小花开放到种子成熟需要74~79 d,盛花期后72~77 d是一次性收获种子的适宜期.  相似文献   

6.
无芒雀麦种子发育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河北省承德市鱼儿山牧场中国农业大学科技攻关实验站,以种植两年的无芒雀麦为试验材料,研究种子发育过程中含水量、重量和营养物质等生理生化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无芒雀麦种子发育过程中含水量呈现逐渐下降的阶段性变化,而种子干重则逐渐增加,在盛花期后29d达到生理成熟,含水量为57.5%。种子内可溶性糖含量随种子发育成熟逐渐减少,而种子内淀粉含量则逐渐增加。无芒雀麦种子内IAA、GA、ABA含量高峰在种子发育过程中顺序出现。  相似文献   

7.
老芒麦种子发育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在河北省承德市鱼儿山牧中国农业大学科技攻关实验站,以种植2年和3年的老芒麦为材料,研究种子发育过程中的生理化变化。结果表明,在老芒麦种子发育过程中含水量均呈先慢后快的阶段性下降,而干重则逐渐增加,种子在盛花期后26~27d达到生理成熟,含水量为39.0~45.6%。可溶性粮含量随种子发育成熟逐渐减少,相反,淀粉含量则逐渐增加,生长素、赤霉素、脱落酸含量高峰在种子发育过程中出现的顺序不同。  相似文献   

8.
偃麦草属5种植物种子发育过程中生理生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对偃麦草属5种植物种子发育特性研究表明,其种子在成熟过程中水分含量呈下降的趋势,达50%含水量后下降非常迅速;干物质重量随种子的成熟逐渐增加,进入生理成熟期趋于稳定;偃麦草属植物种子成熟后含水量、干鲜重和千粒重存在种间显著差异,其中长根茎的巴顿硬叶偃麦草种子含水量、干鲜重和千粒重最低,种子较小。发芽实验结果表明,偃麦草属5种植物种子发育存在明显种间差异,种子发芽率与根茎的发育程度呈负相关,根茎越长,其休眠程度越严重。采用电导率值能够较好地反映种子间活力差异。偃麦草属植物种子发育过程中种子活力逐渐提高,直至种子进入生理成熟期(水分含量40%~50%)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9.
殷浩  佟万红  王振江  李勇  刘刚  黄盖群  危玲 《蚕业科学》2011,37(6):1106-1110
以10个果桑品种为材料,检测成熟桑椹中1-脱氧野尻霉素(DNJ)、多糖、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桑椹中的3种活性成分含量存在显著差异。选择活性成分含量较高的红果2号和蜀椹1号为材料,自盛花期后采样检测桑椹发育成熟过程鲜果肉中活性成分的含量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红果2号和蜀椹1号盛花期后第3天的果肉中,DNJ质量分数分别为0.074 1%和0.072 5%,随着桑椹的发育成熟,DNJ含量逐渐降低,2个品种盛花期后第31天果肉中的DNJ含量比第3天的样品分别下降了49.80%和58.90%;随着桑椹的发育成熟,红果2号和蜀椹1号果肉中的总多糖含量逐渐增加,至盛花期后第27天达到最大,总多糖质量分数分别为9.572%和10.276%;随着桑椹的发育成熟,红果2号和蜀椹1号果肉中的总黄酮含量呈现双峰变化,盛花期后第11天和第27天,果肉中总黄酮的含量达到峰值,质量分数分别为0.313%、0.444%和0.264%、0.326%。另检测红果2号和蜀椹1号成熟桑子中的DNJ含量远远高于果肉中的含量,但总黄酮含量却远远低于果肉中的含量,且未检测到多糖。依据检测结果初步认为,盛花期后第27天的桑椹是生产药食两用桑椹食品的优质原料。  相似文献   

10.
菊苣开花及种子形成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菊苣(Cichorium Intybus L.)开花及种子形成规律的研究表明:在太原地区,菊苣6月上旬开始开花,三周之后即7月初达盛花期。种子在授粉后20天即发育成熟,此时,种子发芽率及千粒重均达到最高。最佳种子收获期应在盛花期后20~30天,此时种子呈深褐色,水分含量为25%左右。  相似文献   

11.
结缕草种子发育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研究旨在探明结缕草种子发育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为种子生产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在山东胶州,结缕草盛花期后每隔3~5 d取1次种子样品,对其发育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结缕草种子发育过程中含水量是先升高,而后逐步降低,而种子干、鲜重则逐渐增加,最后略有降低。可溶性糖含量变化总趋势是降低(5.0%),而淀粉含量先升后降,再逐渐增加,最后保持在15.0%左右,种子酸性磷酸酯酶活性逐渐增强,且不同成熟度间的活性差异极显著(P<0.01)。种子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含量逐渐减少,而脱落酸含量是逐步增加,最后达72.7 μg/100 g鲜重。综合考虑,结缕草适宜的收获期应在盛花期后36 d左右,即6月15日左右,此时种子活力强,含水量为26%~28%,千粒重为0.89 g。  相似文献   

12.
高羊茅种子发育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供试高羊茅法恩和赛福瑞两个品种的种子在发育过程中含水量不断下降,由最初的60-70%降至最终的13%左右,种子的鲜重先于干重达到最高值,然后逐渐下降,而干物质重在含水量迅速下降时增加缓慢。法恩和赛福瑞高羊茅种子在含水量分别降至45.3和44.1%后进入生理成熟期。淀粉与可溶性糖含量则相反的变化,淀粉在种子发育初期积累迅速,ATP和TTC含量均达到最高值。  相似文献   

13.
贺晓  李青丰  陆海平 《草业学报》2005,14(3):100-105
研究了B、Mn、Zn、Mo 四种微量元素喷施对老芒麦种子发育过程的影响.结果显示,B能促进糖分的积累,明显增加种子的糖含量,提高种子的重量,并具有促进种子干物质的积累,加速种子成熟的作用.Mn对糖代谢过程产生影响,可增加可溶性糖含量,促进糖分的积累,明显提高种子的千粒重.Zn处理明显影响种子氨基酸和蛋白质的代谢过程,能提高游离氨基酸和种子粗蛋白的含量.Mo处理对种子的糖分积累过程表现出促进作用,成熟种子中的总糖含量高于对照,对种子的粗蛋白积累产生负面影响,并使种子千粒重下降.  相似文献   

14.
通过在开花期,灌浆期,乳熟期,蜡熟期,完熟期,测定生殖枝叶片的光合速率,茎,叶,穗柄,穗的生物量和能量分配比,种子的千粒重和激素含量,分析种子发育时生殖枝水分,生物量和能量的数量及配比变化,探讨老芒麦种子发育的物质,能量基础及其转移规律.结果表明,1)生殖枝总生物量在开花-灌浆-乳熟期不断显著增加(P<0.05),蜡熟期达到最大值;营养器官生物量比例随种子发育逐渐下降,叶生物量分配比由开花期的18.39%下降到完熟期的9.76%,而茎生物量分配比在乳熟期达最大后显著下降;生殖器官生物量在乳熟-蜡熟期显著增加,穗柄生物量分配比相对稳定,穗生物量分配比则不断增加.2)光合速率在开花-乳熟期无变化,乳熟期后显著下降(P<0.05),生殖枝总能量在开花-灌浆期,灌浆-乳熟期有2个显著增加高峰(P<0.05),总能量蜡熟期最大;能量分配有极显著变化(P<0.01),变化大小顺序为穗>叶>茎>穗柄,穗能量分配比在开花-乳熟期无显著差异,乳熟期后显著增加.3)茎,叶热能值随种子发育而下降,叶热能值在灌浆-乳熟期,乳熟-蜡熟期有2次显著下降,下降达13.69%;茎热能值仅在乳熟-蜡熟期1次显著下降,下降了3.59%;生物量与能量随种子发育有由叶向茎向穗柄向穗的转移过程.4)种子鲜重有2个显著增加阶段,干重在5个发育期均有显著增加(P<0.05),种子产量在乳熟-蜡熟期显著增加,蜡熟-完熟期显著下降(P<0.05).5) 赤霉素 (GA)含量从灌浆期到完熟期下降了50.25%,蜡熟期脱落酸 (ABA)含量比灌浆期增加了91.37%.所以,种子田管理时,乳熟期之前要保持叶片的完整与健康为种子发育提供能量,种子收获应该在蜡熟后期进行.  相似文献   

15.
易裂荚箭筈豌豆(Vicia sativa)的荚果开裂主要是由离层和细胞失水产生的机械拉力导致的,但是在抗裂荚的箭筈豌豆中的组织结构尚不明确。该研究以抗裂荚的135号箭筈豌豆(V.sativasubsp.sativa No.135)为对象,对其荚果在发育过程中的形态特征、水分含量、发芽率及腹缝线横截面解剖结构等的动态变化进行观察分析,以探讨抗裂荚箭筈豌豆荚果的抗裂机理,以及为生产中确定其种子收获的适宜时间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1)135号箭筈豌豆约在盛花后26d荚果变为棕黑色,荚果的大小、干重已经达到最大值,含水量较低,发芽率较高且硬实率较低。2)135号箭筈豌豆腹缝线处夹在两个维管束之间的薄壁细胞没有分化成离层,而是分化成与维管束细胞一样的厚壁细胞,将两个维管束连接起来,形成由厚壁细胞组成的整体。综上所述,盛花后26d荚果变为棕黑色时是135号箭筈豌豆的适宜收获时间,离层的丢失和分化形成的厚壁细胞是其荚果抗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