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 武汉市东西湖辛安渡农场汉宜大队共有耕地7228.4亩(市亩,下同)其中水田3350亩,旱地3878.4亩,全是湖田,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机械耕作。全大队有农业劳动力308个,平均每头负担耕地23.5亩。耕牛58头,平均每头负担耕地124.6亩。八年来,这个大队的小麦常年产量平均每亩140斤左右,产量最高的1960年也未超过180斤(指夏收小麦,下同),1964年  相似文献   

2.
我们刘庄,是伟大领袖毛主席亲临视察过的七里营公社的一个大队。全大队共187户,1,145口人,1,904亩耕地(其中植棉1,000亩,种粮800亩,其它104亩)。从1958年开始到现在一直是以大队为核算单位。  相似文献   

3.
我们刘庄,是伟大领袖毛主席亲临视察过的七里营公社的一个大队。全大队共187户,1145口人,1904亩耕地(其中植棉1000亩,种粮800亩,其它104亩)。以大队为核算单位,下属三个生产队,三个组(机电组、科研组、林、牧、副、渔管理组)。这里地处豫北平原,黄河故道,植棉历史悠久。在黑暗的旧社会,粮棉产量很低,粮不过百斤,棉只有二十来斤。  相似文献   

4.
海城县析木公社龙凤峪大队,是个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山区大队,这里农、林、牧、付、鱼全面发展,粮、果、蚕、药、烟多种经营。全大队耕地面积四千七百三十亩。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广大贫下中农在大队党支部领  相似文献   

5.
我们龙桥大队地处太湖之滨,紧靠苏州市郊。全大队共有8个生产队,1,357人,水稻田1,043亩,历史上是一年稻麦两熟。 在毛主席“农业学大寨”的伟大号召指引下,我们大队广大贫下中农和革命干部,  相似文献   

6.
禹县顺店公社康城大队,北靠卧龙岗,东邻龙泉河,岗地和平地各占一半。全大队两个自然村,十个生产队,一个新建队,一个科研站,五百四十二户,二千七百九十口人,耕地二千二百九十一亩。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大队党支部始终坚持党的基  相似文献   

7.
我们刘庄,是伟大领袖毛主席亲临视察过的七里营公社的一个大队。全大队共二百户,一千二百口人,一千九百零四亩耕地(其中植棉一千亩,种粮八百亩,蔬菜、果园占地一百零四亩)。以大队为核算单位。这里地处豫北平原,黄河故道,植棉历史悠久。在黑暗的旧社会,粮棉产量很  相似文献   

8.
一 黄陂县百花公社建国大队是个丘陵黄棕壤地区。土质瘠薄,酸性较重。土壤有机质含量2%左右,全氮0.1%左右,速效氮34—40ppm,有效磷5ppm左右(奥尔逊法)。全大队有水田540亩,旱地146亩,以水稻生产为主,但由于肥料不足,历年产量较低。为了解决肥料问题,从1963年秋开始试种红花草子(紫云英)绿肥28亩,其中沤青  相似文献   

9.
施尧大队地处南昌市郊,抚河下游,象湖东岸。全大队327户,人口1395人,男女劳动力511个,水田307亩,旱地69亩,可利用水面约1000亩左右,其中:苗鱼池200亩,成鱼池500亩,待建的水面约300亩。此外,还具有烧砖瓦的经验。1977年以前,主要力量放在300余亩耕地上,生产粮食和部分蔬菜。由于人多地少,单一经营,收入水平低,经济效果不好,1977年人均收入只有67元。  相似文献   

10.
我们仓集大队是一个农村的小集镇大队,全大队11个生产队,4400口人,耕地面积3400亩,其中种粮食1400亩,棉花1800亩,还有桑果菜园200亩.平均每人不到八分地.解放初期,我们这里粮食单产只有百十斤,皮棉亩产只有十几斤.在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我们对盐碱薄地进行了综合治理,特别是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我们认真学习大寨的根本经验,以阶级斗争为纲,猛促农业生产,大搞科学种田.  相似文献   

11.
我们祝总大队遵照毛主席“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大力营造绿肥林。全大队种植紫穗槐三百亩,平均五亩农田有一亩绿肥林。建立了绿肥基地,扩大了肥源,改良了土壤,促进了粮食连年增产。  相似文献   

12.
滁县瑯琊公社瑯琊大队,过去小麦产量一直不高,正常年景亩产六、七十斤,最好年份也不超过百斤。在地委的正确领导下,这个大队通过去冬今春的社会主义教育和树立样板田的活动,充分调动了广大干部、社员的生产积极性,采取领导干部、科学技术人员和农民羣众三结合的方法,因地制宜地推广科学研究成果,取得了午季大丰收。全大队一千五百一十亩小麦,总产二十六万六千六百五十一斤,比1964年一千五百二十一点六亩总产十万九千八百五十六斤增加一点四倍,平均亩产一百八十三点一斤,比1964年亩产七十二点一斤增加一点五四倍。全大队二十一个生产队,其中七个队平均亩产二百斤以上,两个队平均亩产三百斤以上。现将主要丰产经验总结如下,供生产上参考。  相似文献   

13.
我大队位于郸城、沈丘两县交界处的黄泛区中。全大队共八个自然村,十一个生产队,二千五百九十七口人,三千六百八十二亩耕地。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在批林整风和批林批孔运动的推动下,我们大队党支部遵照毛主席“路线是个纲,纲举目张”的伟大教导,认真落实农业“八字宪法”实行科学种田,战胜了冰雹、干旱等自然  相似文献   

14.
我们荣兴农场中央屯大队,位于辽河左岸渤海之滨,土质瘠薄,盐碱较重,全大队共五个自然屯,三百六十户,二千零五十八口人,八个生产队,一个畜牧场,耕地面积五千二百二十五亩,全部种植水稻。文化大革命以来,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深入开展了“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  相似文献   

15.
大寨位于山西省中东部的太行山麓,拔海1,000米左右,是个典型的土石山区。全大队每人平均有耕地2.2亩,每个劳力平均负担耕地5.74亩。全年无霜期160—170天,年平均气温9.1℃,多栽培一年一熟的晚热  相似文献   

16.
我们后桥大队,位于太行山脚下,是个人多地少的丘陵区,全大队共四个自然村,六个生产队,二百三十四户,一千二百二十一口人,总耕地面积四百一十五亩,分布在一百二十多块梯田上,种植以小麦、玉米为主。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在批林整风运动的推动下,我们大队党支部带领广大社员群众,坚持看书学习,深入路线教育,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认真落实农业  相似文献   

17.
星星之火,红遍车头大队 湖南省道县车头公社车头大队,坚持开展了群众科学实验活动,连年获得棉花丰收。1965年全大队种97.7亩棉花,亩产皮棉105斤。科学实验小组培育的25亩丰产试验田,其中有14亩过了亩产200斤皮棉关,创造了有史以来最高产量纪录,为山丘区棉花生产树立了样板,是全县棉花高产的一面红旗。 过去,这里很少种棉花,有些年偶然种  相似文献   

18.
我们大队共有五个生产队,206户,1015人,耕地1027亩。这里自然条件很差,地处黄河故道,盐碱沙荒,土地瘠薄。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特别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批林整风和批林批孔运动以来,广大贫下中农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大搞农田基本建设,使全大队土地成方,树木成行,电线交错,井渠成网,1,000多亩土地全部变成了旱涝保收的高产稳产田。  相似文献   

19.
我们肖村大队,位于伏牛山北麓,地处丘陵缺水地区。全大队九个生产队,一千三百多口人,二千五百余亩耕地,分布在四沟三岭一面坡上。大队党支部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学理论,抓路线,促大干,以党的基本路线为纲,广泛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在十年九旱的坡岭地区,为革命培育小麦优良品  相似文献   

20.
位于太行山麓的山西省壶关县晋庄大队,在1965年大旱年份,又获得了第三个谷子丰收年。全大队共种谷子503.3亩,平均亩产643.5斤(包括间作14.1斤),比丰收的1964年增产8.9%。比1963年增产26.9%,比常年1962年增产65.4%。并出现了700斤以上的地块178.5亩,其中有6.91亩谷田平均亩产920.3斤,特别是有0.85亩谷田,平均亩产达到954斤,创造了当地谷田最高丰产新记录,为谷田大面积丰产树立了样板地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