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涉林犯罪案件不断增多,林业公安机关面临着严峻的任务。对涉林犯罪案件打击和控制:要准确把握涉林犯罪的范围和种类,要研究涉林犯罪案件的规律和特点;对涉林犯罪案件的具体侦查可按初始侦查、现场勘查、侦查活动推进和破案结案等四个阶段开展工作;对涉林犯罪案件有效控制要未雨绸缪,闲备忙用,平时加强基础工作,积累侦查资源,厉兵秣马,蓄势待发;用时张弛自如,举重若轻,得心应手,顺时而动。  相似文献   

2.
<正>在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日趋增多的涉林犯罪,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在生态司法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全国各地司法机关以恢复性司法理念为指导,在办理涉林犯罪案件中,采取对犯罪人从宽处罚,判处其承担修复林业生态环境责任,通过采取补植补种等替代  相似文献   

3.
一、当前涉林刑案技术鉴定存在的问题 1、林业技术鉴定难做 在办理涉林案件时,侦查机关经常会遇到一些困惑:涉林案件中树种、林木株数、蓄积量、野生动植物种类与数量、涉林面积等应当由谁鉴定?通过什么方式和途径鉴定?为什么公、检、法机关对此方面经常意见不一?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天然林全面实行禁伐,工业用材和老百姓生活用材显得尤为紧张,一方面国家要保护生态环境,一方面社会经济发展又需要大量用材,林产品产出与需求之间矛盾突出,这无疑是涉林犯罪案件增多的主要原因。[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目前,随着各种传媒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犯罪案件信息的传播和交流非常迅速,犯罪分子的反侦查意识和能力明显提高,作案手段日趋隐蔽化、智能化、专业化,作案和流动区域也在不断扩大。在作案的过程中,为了逃避打击,犯罪分子往往会采取各种手段掩盖和消除作案时留下的痕迹,在现场遗留痕迹物证的情况大为降低,采用常规、传统的取证方法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在涉林刑事案件中,最具代表性的盗伐、盗猎案件同样面临着这样的难题。  相似文献   

6.
森林刑事案件侦查讯问,是指森林公安侦查人员为了获取涉林(包括野生动物)犯罪嫌疑人的真实供述和辩解,查明案件事实真相,而依法对其进行正面审问的侦查措施,是森林刑事案件侦查的基本活动之一。在森林刑事案件侦查讯问中,正确地运用判断与推理等一些逻辑思维形式,是取得讯问成功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东北林业大学涉林学科现状的分析,指出高等教育的发展为涉林学科建设带来了机遇,教育部与国家林业局合作共建为涉林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平台,教育部与黑龙江省合作共建为涉林学科的发展提供了空间。但是,涉林学科建设也面临着学科建设经费不足、优势特色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需要进一步夯实、杰出学科领军人才队伍的建设有待加强、学科管理工作还需完善等挑战。因此,东北林业大学涉林学科建设应开拓思路,面向林业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确定涉林学科的发展方向;优先推进涉林学科的可持续发展;发挥优势,强化特色,推进涉林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加强涉林学科教师梯队建设,培育学术领军人才;加强涉林学科实验实践基地的建设;推进涉林学科的协同创新;此外,还应加强涉林学科支撑领域的建设,包括加强涉林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以及涉林学科野外科研站点的建设,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林业行业的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8.
森林犯罪案件是指违反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破坏森林、林地和野生动物保护资源,触犯刑法情节严重的事件。在森林犯罪案件侦查中,侦查讯问是一种重要的侦查措施。恰当的侦查讯问,对于提高森林犯罪案件的侦查效率、深挖其他案件线索和扩大战果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实践中,一些森林公安民警由于未能掌握好侦查讯问技巧,在讯问中没有一个明晰的讯问思路,往往不顾讯问情势的发展进程而随意发  相似文献   

9.
<正>2019年6月4日至5日,省林业和草原局在秦皇岛市组织召开全省森林公安工作暨打击涉林违法犯罪专项行动会议。省林业和草原局分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忠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充分肯定了全省森林公安工作及打击涉林违法犯罪取得的成效,要求各级林业草原部门和森林公安机关,要深刻认识森林公安工作及打击涉林违法犯罪面临的形势,提高思想认识,狠抓责任落实,突出打击重点,攻克工作难点,强化协调联动,形成工作合力,健全长效机制,强化管控防  相似文献   

10.
<正>森林公安在办理涉林刑事案件中,涉及的不仅仅是破坏森林资源和野生动物资源两方面的罪名,还可能是侵犯财产罪和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但因为案件少、接触少、经验不足,办案民警在案件管辖、定性、侦查方向等方面往往出现偏差,甚至错识。笔者以所在单位办理的一起涉林刑事案件为例,利用刑法理论、刑法条文及司法解释进行综合分析,准确判断,以期达到提高森林公安民警办案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浅析森林犯罪案件的讯问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犯罪案件是指违反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破坏森林、林地和野生动物保护资源,触犯刑法情节严重的事件.在森林犯罪案件侦查中,侦查讯问是一种重要的侦查措施.恰当的侦查讯问,对于提高森林犯罪案件的侦查效率、深挖其他案件线索和扩大战果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实践中,一些森林公安民警由于未能掌握好侦查讯问技巧,在讯问中没有一个明晰的讯问思路,往往不顾讯问情势的发展进程而随意发问.  相似文献   

12.
为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的贯彻实施 ,充分运用法律手段保护森林资源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有关通知精神 ,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日前发出通知 ,要求各级人民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 ,依法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犯罪活动。通知强调 :全区各级法院必须对破坏森林资源案件予以高度重视 ,大力加强涉林刑事案件审判工作 ,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犯罪活动 ,以保护生态环境,保障林业改革和建设的顺利进行 ;严格依法审理破坏森林资源犯罪案件 ,重点打击毁林开垦等破坏森林资源的犯罪活动 ;积极配合林业主管部门开展森林法的宣传教育 ,…  相似文献   

13.
<正>自8月份开始至11月底,江西省九江市林业局将在全市开展生态公益林补偿和退耕还林补助等涉林民生资金监管督查工作,全面检查近两年全市生态公益林补偿和退耕还林补助等涉林资金的使用管理情况,做到资金、项目、地区、单位全覆盖。着重检查问题多发地区、资金规模较大、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涉林资金的使用管理情况。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制度,此次督查将清理、检查和纠正涉林资金申请、分配、拨付、管理、  相似文献   

14.
犯罪情报信息是指以公开或秘密的侦查措施、手段及其他方法获得的有关刑事犯罪的一切情况和线索,以及对其分析研究的成果.在涉林刑事案件中,犯罪分子的犯罪行动计划的形成和付诸实施必然要留下特定的人、事、物等信息,通过对这些刑事犯罪情报信息的收集、整理、储存,进而进行分析研判,能为预防犯罪、揭露犯罪、证实犯罪提供有利的武器.  相似文献   

15.
余遵本 《安徽林业》2010,(4):I0002-I0002
为增强各级林业部门预防涉林职务犯罪工作意识。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依法治林水平。切实减少涉林职务犯罪行为,7月21—23日,省林业厅在合肥举办了全省预防涉林职务犯罪培训班。  相似文献   

16.
正2019年7月15日,全区林业系统扶贫领域"抓系统、系统抓"专项整治工作动员部署会在南宁召开。自治区林业局局长黄显阳强调,要聚焦重点难点,坚持不懈推动"抓系统、系统抓"专项整治工作深入开展。黄显阳强调,一要紧盯重点问题,全面深化督查检查。要认真梳理2016年以来的涉林扶贫项目资金,建立林业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涉林项目资金责任清单,  相似文献   

17.
为增强各级林业部门预防涉林职务犯罪工作意识,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依法治林水平,切实减少涉林职务犯罪行为,7月21-23日,省林业厅在合肥举办了全省预防涉林职务犯罪培训班。厅党组书记、厅长韩柏泉同志作培训班动员讲话,从强化教育、健全制度、严格监督、突出重  相似文献   

18.
为增强各级林业部门预防涉林职务犯罪工作意识,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依法治林水平,切实减少涉林职务犯罪行为,7月21-23日,省林业厅在合肥举办了全省预防涉林职务犯罪培训班。厅党组书记、厅长韩柏泉同志作培训班动员讲话,从强化教育、健全制度、严格监督、突出重  相似文献   

19.
德宏州境内1988年2月~2008年8月共查获涉野生动物资源犯罪案件179起,导致犯罪的原因包括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价值因素、经济利润因素和当地群众对野生动物法律地位淡薄因素等.目前野生动物资源犯罪正向高利润、集团化、网络化发展,且具有隐蔽性、反侦查的梯队“接力”等规律特点.提出了加强培训,增强森警战斗力;多警种联合作战,强化作战能力;争取境外警方的协作等对策.  相似文献   

20.
正在候鸟迁飞之季,一些不法分子趁机网捕毒杀回迁候鸟、非法买卖珍贵鸟类的情况时有发生,严重威胁了生态资源安全。为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全会精神,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森林公安局在全市组织开展候鸟禁猎工作以及"春雷2018"专项打击行动,旨在有效扼制全市涉林违法犯罪。海淀区引入新科技,无人机展现护鸟决心在禁猎期间,海淀区森林公安连续重拳出击,开展辖区打击非法狩猎行为专项行动,并引入新科技——无人机,对各地进行侦查工作。在行动中,海淀森林公安除继续采用人巡的传统手段外,更是首次借助无人机高空侦查科技手段,在海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