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沙藏种子、催芽、播种、砧木苗管理、接穗准备、嫁接、嫁接后管理等方面总结了仁用杏嫁接育苗技术,以期为仁用杏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采用劈接和插皮接2种嫁接方法,研究了山杏和山毛桃嫁接仁用杏的成活率和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山杏嫁接仁用杏成活率高,产生经济效益快,嫁接第2年即可结果,且劈接比插皮接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仁用杏具有适应性强,结果早,投资小,见效快,栽培管理容易.经济效益高的特点。是适宜西部地区栽植的优良树种之一,目前北方地区正在大力发展,我站通过1998~2000年在庄浪、泾川县和平凉市苗圃繁育苗木的生产实践,现就如何提高仁用杏嫁接成活率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仁用杏是我国北方栽培较普遍的果树之一,以生产杏仁为主.其适应性强,不论山区、丘陵,还是平原、川滩或沙荒地,都能生产,具有生产投资少、易管理、见效快、经济效益高的特点.尤其是近几年来,各地通过选优、改良、嫁接等方法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西部地区退耕还林措施的实施为发展仁用杏生产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5.
仁用杏为陇东地区传统的经济树种,杏仁是该区出口创汇率最高的土特产品之一.但陇东地区仁用杏苗木繁殖大多采用传统的实生繁殖法,致使仁用杏树结果晚、产量低、果实品质差.而嫁接苗能很好地保持母体的优良性状,结果早、能丰产、效益高,是促进本区仁用杏产业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的有效途径,现将我们总结的陇东地区仁用杏嫁接育苗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仁用杏具有很强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非常适合干旱半干旱地区恢复生态系统和发展农村经济。但仁用杏往往座果率低,产量不稳,影响仁用杏产业的发展。综合叙述了对仁用杏开花、座果规律的研究;从内因和外因方面揭示落花落果原因,特别是春季冻害对仁用杏落花的影响;并提出保花保果措施和方法.如水分和养分管理、树体管理、化学技术措施等。重点希望可以解决仁用杏的低温冻害等问题,为生产中提高仁用杏的座果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仁用杏杏仁富含营养,用途广泛,是食品、医药等多种行业的重要原料,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供不应求,各地栽植的势头逐年高涨。由于仁用杏木质较硬,皮层较薄,接后遇雨易出现流胶,愈伤组织形成时间长,所以育苗中嫁接成活率较低,因此苗木短缺已成为实际问题,造成生产中出现用低档劣质苗木建园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从六个方面对宁南山区杏树产量低而且不稳定原因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提出七点解决办法.说明通过选种、引种、嫁接改良等途径可调整杏树种植结构,提高加工杏、仁用杏比例,提高杏子产量.  相似文献   

9.
从六个方面对宁南山区杏树产量低而且不稳定原因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提出七点解决办法。说明通过选种、引种、嫁接改良等途径可调整杏树种植结构,提高加工杏、仁用杏比例,提高杏子产量。  相似文献   

10.
荒山坡地栽培仁用杏,实现生态效益和果林经济创收是国家实施退耕还林工程造福地方百姓的重要举措。通过对不同立地条件的杏园差异化管理导致的迥异结果进行比较,以提高当地果农对果园管理的认知水平和实操经验。结果表明,背风向阳的坡地中上部为仁用杏较为理想的建园地,仁用杏盛果期已管理园地产量为未管理园地的3倍左右,人工综合管理方法对促进果树长势和提高产量具有重要作用;晋北山坡地仁用杏盛果期丰产管理应着重从立地条件、品种优化和提高坐果率、土肥水管理、霜冻预防、整形修剪和病虫害防治6个因素入手,重视生物方法和化学方法在园地管理中的应用,从而实现仁用杏高产稳产和增加农户收益。  相似文献   

11.
仁用杏抗旱、抗寒、耐瘠薄,适应性强,栽植范围广,栽培管理容易,是丘陵山区(特别是冷凉地区)重要的经济林树种之一。栽植仁用杏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而且具有很高的生态效益。在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大力发展经济林时,发展仁用杏就是最好的选择。本文从建园、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病虫霜害防治、采收加工贮藏等五方面提出管理技术,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杨伟  贾生舜 《现代农业科技》2009,(24):107-107,109
彭阳县杏树资源丰富,但产量水平低,为探讨山杏的高产技术,进行山杏树高接换头技术研究,以鲜食、仁用、加工杏优良品种为材料,选择不同地类低产、劣质、老化山杏树进行嫁接改造,结果表明:采取插皮接方法较好,比劈接成活率提高11.3个百分点,最适宜砧木粗度为1~3cm,生长量大;退耕还林地成活率最高;鲜食杏嫁接成活率明显高于仁用杏。  相似文献   

13.
白银市仁用杏资源现状及发展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白银市仁用杏资源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白银市仁用杏的发展思路是:加强示范引导和技术培训;做好规划,加强栽培管理;以退耕还林为契机,搞好山杏树改造;以扶持龙头企业,带动仁用杏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通过多年的调查和监测,认为白于山山区仁用杏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花期、幼果期霜冻频繁;主栽品种为龙王帽,开花早,花期短,不抗霜冻;园址以南坡为主,开花较其它坡向早,易遭霜冻,不易坐果。由于仁用杏的产量不稳定,经济产值低,造成仁用杏园遭到砍伐或荒芜。提出该区应积极选育、引进抗霜冻品种和晚开花品种,加强仁用杏园的管理、改造,积极发展山杏、山桃,弥补仁用杏生产中的不足。  相似文献   

15.
仁用杏有很强的抗逆性,是中国非常有发展前途的特色经济林木,尤其适宜自然条件恶劣的"三北"地区发展。近年来,仁用杏生产发展迅速,苗木培育、越冬防寒和整形修剪等栽培管理技术方面已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生产中仍广泛存在花器官发育不全、花期和幼果期冻害、水分胁迫严重等问题,而与此相关的有效调控措施及内在机理研究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该文综述了中国仁用杏的花器官败育、营养元素利用、抗旱生理及抗寒生理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仁用杏栽培管理技术与相关生理特性间的关系及生理机制研究的发展趋势,以期为中国仁用杏生产和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仁用杏是以生产杏仁为主的经济树种,在作者通过庄浪县犬面积栽培的实践,以品种选择、园地选择、土肥水管理、保花保果、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收等环节介绍了仁用杏的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平凉市退耕地栽培仁用杏的气候与土壤条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平凉市地面气象要素资料与退耕区土壤条件等资料,对在退耕区发展仁用杏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议论。结果表明,平凉市退耕区的土壤、气候生态条件与仁用杏的生物学特性基本吻合,是仁用杏的适宜栽培区,并针对存在的主要气象灾害提出了应对措施,还提出了实现仁用杏树区域化、管理集约化、生产经营绿色化、集水有效利用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仁用杏是以杏仁为主要产品的杏属果树的统称,在北方普遍栽植,耐干旱、抗性强且易于管理,对于改善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均有良好效果,是理想的经济型树种。但在实际生产中,仁用杏常遭受冬季严寒和早春晚霜的危害,产量受到影响,造成仁用杏的产业化发展受到制约。仁用杏的抗寒研究主要集中于新品种选育和生理生化机制方面:‘围选1号'等抗寒新品种已应用于抗逆研究及生产中;通过抗逆相关。物质的分析也使抗寒机制研究趋于深入。综合论述了仁用杏在分子生物方面的研究及其同科植物的抗寒性等,为仁用杏的进一步抗寒研究做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陕北仁用杏气候适宜性区划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采用陕北25个县气象站观测的气象资料和陕北6县仁用杏物候资料,对陕北仁用杏气候生态条件进行了分析。以≤0℃终日、≥10℃积温、年降水量为区划指标,运用GIS地理信息系统做了陕北仁用杏气候适宜性区划。结果表明:陕北各地均可种植仁用杏,但种植目的应有差异。在仁用杏气候最适宜区,仁用杏生长发育最为适宜,可获得较高且稳定的经济效益,主要分布于陕北东部黄河沿岸;在仁用杏气候适宜区,种植仁用杏部分年份发生冻害,能基本保证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主要分布在陕北中南部、长城沿线风沙区中部及西部;在仁用杏气候较适宜区,仁用杏开  相似文献   

20.
为探明风沙半干旱地区仁用杏叶片对水分胁迫的生理响应机制,以二年生仁用杏为试材,采用盆栽方法,设置了正常供水(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5%)、轻度水分胁迫(55%)、中度水分胁迫(45%)和重度水分胁迫(30%)4个处理,开展了水分胁迫对幼龄仁用杏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及保护酶活性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不同程度地增加了幼龄仁用杏叶片的可溶性糖、脯氨酸、MDA含量及SOD、POD活性,且增加幅度随着胁迫程度的加重而增大;轻度水分胁迫增加幅度较小,中度和重度水分胁迫增加幅度较大,该结果可为仁用杏栽培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