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为研究不同饲料蛋白水平对1月龄灰胸竹鸡的摄食量,采用单因素水平试验设计,各水平早晚2次定时定量投食,记录灰胸竹鸡的摄食情况。饲料蛋白水平为17%时,日摄食量整体高于其余饲料蛋白水平的日摄食量,平均日摄食量最高为66.86 g,30 d料重比最低。结果表明,用饲料蛋白水平为17%饲喂灰胸竹鸡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2.
竹鸡的生物学特性和人工饲养初探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为探讨竹鸡人工饲养技术 ,进行了笼养竹鸡的行为观察和养殖试验。经过两年对成年竹鸡的行为观察 ,初步了解其生物学特性 ;从两组不同来源的蛋孵化对比试验中得出其孵化率分别为 88 8%、3 3 3 % ;在为期 80d的雏鸡试养过程中 ,得出其 0~3 0日龄和 3 1~ 60日龄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 2 85g、4 3 8g。为其配种、孵化、育雏及人工饲养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畜牧与兽医》2014,(8):38-40
选择健康、出生日期相近的宁夏滩羊羔羊68只,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每组17只,其中公羔9只,母羔8只。试验组于10日龄开始隔栏补饲,分别补饲蛋白水平为15%、18%和21%的日粮,对照组不进行隔栏补饲。结果:试验组羔羊日增重均高于对照组,其中试验Ⅱ组羔羊日增重最大,极显著高于试验Ⅰ组和Ⅲ组(P<0.01);各组羊间体尺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表明试验Ⅱ组补饲效果最优,日增重达212.0 g/d,断奶日龄缩短为58 d。  相似文献   

4.
选择90只无角道塞特(♂)与小尾寒羊(♀)的杂交一代羔羊(30日龄)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羔羊,公母各半。采用单因子设计,研究19%,17%,15%蛋白水平日粮补饲羔羊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三组羔羊日增重分别为291g/d、319g/d、258g/d,第2组、第3组间日增重差异显著(P<0.05),第2组日采食量显著高于第3组(P<0.05),第1组料肉比优于第3组(P<0.05)。19%和17%蛋白水平日粮适于羔羊补饲,其中以17%水平最好。  相似文献   

5.
脂肪水平对早期断奶犊牛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早期断奶犊牛饲喂不同脂肪含量代乳品,研究脂肪水平对犊牛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饲料进食量的影响,为犊牛生长规律和脂肪需要提供科学依据,为实际生产中犊牛早期断奶和培育提供技术指导。试验选取12头新生荷斯坦公犊牛,分为EE9、EE13、EE17 3组,每组4头,分别饲喂蛋白质水平相同、脂肪含量为9%、13%及17%的3种代乳品。每日记录犊牛开食料的采食情况,并于犊牛10、20、30、40、50、60日龄清晨空腹测定犊牛体重及体尺指标,同时采集犊牛的血液样本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3组犊牛哺乳期的饲料日进食量分别为706.9、666.9、569.3 g;10~60日龄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498、544、488 g,EE13组犊牛日增重高于EE9、EE17组的犊牛;犊牛60日龄时,EE13组犊牛的体高、体斜长及管围均高于其它2组。血清尿素氮、血糖、甘油三酯的水平不受代乳品脂肪含量的影响,但日龄对哺乳期犊牛甘油三酯含量的影响差异显著(P<0.05)。随日龄的增加,犊牛的生长速度和饲料的进食量逐渐增加,低脂肪的代乳品(EE9)不能满足犊牛的能量需要,高脂肪的代乳品(EE17)抑制了犊牛对开食料的采食量,饲喂脂肪含量13%的代乳品(EE13)对犊牛生长发育优于其它2组。脂肪含量对犊牛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选择90只无角道塞特(♂)与小尾寒羊(♀)的杂交一代羔羊(30日龄)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羔羊,公母各半.采用单因子设计,研究19%,17%,15%蛋白水平日粮补饲羔羊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三组羔羊日增重分别为291 g/d、 319 g/d、 258 g/d,第2组、第3组间日增重差异显著(P<0.05),第2组日采食量显著高于第3组 (P<0.05),第1组料肉比优于第3组(P<0.05).19%和17%蛋白水平日粮适于羔羊补饲,其中以17%水平最好.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蛋白日粮对15~35日龄肉用鹌鹑生产性能和蛋白摄入量的影响,进而探究其蛋白需要量。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200只15日龄健康雌性肉用鹌鹑随机分成5组,即设5个日粮蛋白水平:25.5%、23.5%、21.5%、19.5%和17.5%,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鹌鹑,每组能量和氨基酸一致,试验期为21 d。结果表明:日粮蛋白水平对不同生长阶段鹌鹑体增重、采食量、蛋白摄入量和饲料转化效率有显著影响(P0.05),并且随着日粮蛋白水平的降低,鹌鹑蛋白摄入量和体增重在15~21、15~28日龄和15~35日龄均线性降低,而采食量和饲料转化效率呈现相反的趋势,均线性增加。以体增重为评定指标,采用直线折线模型估算的15~21、15~28日龄和15~35日龄鹌鹑蛋白需要量分别为23.3%、22.3%和20.1%,随着鹌鹑日龄的增加,鹤鹑蛋白需要量逐渐降低。综合所述,氨基酸平衡的低蛋白日粮可在鹌鹑上应用而不会降低其生产性能,低蛋白日粮条件下,推荐15~35日龄肉用母鹌鹑蛋白需要量为22%。  相似文献   

8.
为了筛选西农萨能奶山羊羔羊哺乳期全价颗粒料配方,本试验采用2×3两因子设计,选用出生日期相近(5d之内)、体重相近(3.66±0.69kg)的健康西农萨能奶山羊初生羔羊53只(公羊26只、母羊27只),按性别和蛋白质水平随机分为6组(A、B、C为三组母羊;D、E、F为三组公羊),试验期为120d,并分为1~60日龄和61~120日龄两个阶段,两阶段颗粒料苜蓿草粉含量分别为10%和20%,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8%、21%、24%和15%、18%、21%,哺乳期自由采食干草,试验期间采集奶样和饲料样,记录羔羊采食量和生长发育数据。结果表明,试验期间公羔日增重显著高于母羔(P0.05);1~60日龄,A、D组羊羔具有较大的日增重,饲料报酬高,且D组日增重显著高于E、F组(P0.05);61~120日龄,D组具有最大日增重,随着蛋白水平的升高,公羔日增重呈现出降低的趋势,C组母羔显著大于A、B两组(P0.05),公羔间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饲喂不同蛋白水平颗粒料对哺乳期羔羊腹泻率和血液生化指标无显著影响。试验表明,1~60日龄,蛋白质水平为18%的颗粒料组羔羊生长发育最快,饲料报酬高;61~120日龄,蛋白质水平为21%的颗粒料组母羔增重快。  相似文献   

9.
试验旨在研究膨化豌豆粉替代日粮中玉米和豆粕对3月龄奶公犊日增重、饲料报酬的影响。选择85日龄左右的断奶荷斯坦奶公犊30头,根据日龄、体重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组,每组15头,对照组组饲喂不含豌豆的全价日粮,试验组饲喂含有12.70%膨化豌豆粉的全价日粮。预试期15 d,试验期31 d。结果表明:试验组日粮中添加12.70%膨化豌豆粉替代对照组中的玉米和豆粕,试验结束时两组牛体重差异不显著,平均日增重差异显著,对照组较试验组平均日增重高0.21 kg;添加膨化豌豆粉的试验组饲料报酬高于对照组,每千克增重降低饲料消耗量0.1 kg,降低饲料成本0.42元。  相似文献   

10.
试验旨在研究膨化豌豆粉替代日粮中玉米和豆粕对3月龄奶公犊日增重、饲料报酬的影响。选择85日龄左右的断奶荷斯坦奶公犊30头,根据日龄、体重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组,每组15头,对照组组饲喂不含豌豆的全价日粮,试验组饲喂含有12.70%膨化豌豆粉的全价日粮。预试期15 d,试验期31 d。结果表明:试验组日粮中添加12.70%膨化豌豆粉替代对照组中的玉米和豆粕,试验结束时两组牛体重差异不显著,平均日增重差异显著,对照组较试验组平均日增重高0.21 kg;添加膨化豌豆粉的试验组饲料报酬高于对照组,每千克增重降低饲料消耗量0.1 kg,降低饲料成本0.42元。  相似文献   

11.
中药饲料添加剂由红芪、绞股蓝、陈皮等成分组成.试验动物为30日龄杜长大杂交断奶仔猪80头,平均分成4个组,基础日粮相同.第1组的猪在每吨饲料中加中药添加剂700g,第2组的猪在每吨饲料中加中药添加剂500g,第3组的猪在每吨饲料中加中药添加剂300g,第4组猪的饲料不加中药添加剂为对照组,试验40d,第2组的猪日增重5...  相似文献   

12.
选择24日龄断奶的杜×长×大仔猪60头,按随机区组设计分成对照组、试验A组和试验B组,每组29头。28日龄开始,对照组饲喂市售哺乳仔猪料,试验A组饲喂含4%的血浆蛋白粉(SDPP)的饲粮,试验B组饲喂用4%的生物蛋白粉(BP1)替代SDPP的饲粮,试期10d。结果表明,用等量的BP1替代断奶仔猪饲粮中的SDPP,猪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和试验A组(SDPP组)提高7.60%和16.07%(P>0.05);平均日采食量分别增加20g和5g,增重的饲料消耗分别减少30g/kg和170g/kg;饲料效率分别提高2.54%和14.41%,增重的饲料成本分别降低1.95元/kg和0.77元/kg。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选择30日龄断奶的中国白兔54只,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饲喂同一配方的全价颗粒饲料和全价粉状饲料。在50d试验期中,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17.31g和15.93g,每千克增重消耗饲料分别为3.69kg和4.28kg,组间差异显。结果表明:全价颗粒饲料饲喂肉兔的效果明显优于全价粉状饲料。  相似文献   

14.
[目的]:全混合日粮TMR(total mixed rations)饲养技术的使用能够保证西门塔尔纯种肉牛摄入均衡的营养,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并提高肉牛的生产性能,从而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饲养成本。[方法]:集取各种粗饲料(鲜青草、青贮)、精饲料(种牛精料补充料)以及饲料添加剂,以合理的顺序投放在TMR饲料搅拌车混料箱内,通过绞龙和刀片的作用对饲料切碎、揉搓、软化及搓细,经过充分的混合后,获得增加营养指标的全混日粮饲喂6~18月龄西门塔尔纯种母牛,其中每月对牛只称重一次,共实验90d。[结果]:117头西门塔尔后备母牛分成两组,其中6~12月龄62头,13~18月龄55头。6~12月龄90d平均日增重为824.75±187.43g;13-18月龄平均日增重为769.44±174.61g.增重结果与不同饲养方式(全放牧和精粗料分离饲喂)同期同月龄牛群比较,全放牧式89头,6~12月龄51头,90d平均日增重373.14±266.20g,13-18月龄48头,90d平均日增重401.28±311.20g,差异均极显著(P0.01);精料和粗饲料分离饲喂94头,其中6~12月龄43头90d平均日增重为512.88±204.94g差异极显著(P0.01),13~18月龄51头90 d平均日增重为579.13±223.67g差异显著(P0.05)。[结论]:TMR技术能改善饲料的适口性,增加食欲,减少饲料损耗,还可以使牛得到稳定的瘤胃pH值,提高日粮干物质的摄取量,提高饲料的转化率,简化饲料配制得到优化组合;TMR饲养技术在西门塔尔纯种肉牛生产中达到了较好的增重效果。  相似文献   

15.
用波尔山羊与当地白山羊、黑山羊进行杂交改良 ,结果表明 ,波白、波黑的产羔率分别为183%和 14 8% ,0~ 90日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 15 1 4 7g和 16 3 5 6 g ,比当地羊提高 6 5 6 5 %和98 6 4% ;90~ 180日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 15 7 13g和 10 8 78g ,比当地羊提高 4 9 0 9%和16 5 32 %。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不同能量、蛋白水平及其互作效应对鸵鸟育雏期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按照二因素三水平,将育雏期(0~2月龄)鸵鸟日粮(精料)代谢能分为3个水平(分别为10.30,11.30,12.30MJ/kg),蛋白分为3个水平(分别为18%、20%、22%),进行排列组合后得到9组日粮。选用同一批次、1日龄、体重相近的幼鸵鸟405只,随机分为9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不分公母),进行为期53d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能量组和蛋白组对雏鸟日增重影响不显著(P0.05);能量与蛋白互作对日增重影响差异显著(P0.05);日增重随着能量、蛋白水平的升高而升高。能量组和蛋白组对雏鸟日采食量、料重比影响极显著(P0.01);能量与蛋白互作对日采食量、料重比影响显著(P0.05);日采食量和料重比随着能量、蛋白水平的升高而降低。高能高蛋白组平均日增重最高、平均日采食量最低、料重比最小。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脂肪水平代乳料对哺乳羔羊生长发育的影响。选择28只体重、日龄相近的德克赛尔(Texel)公羔,于10日龄断母乳后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饲喂全脂牛奶粉,试验组饲喂以大豆油作为脂肪添加源的代乳料,A、B、C组3个试验组的脂肪水平分别为20%、25%和30%。结果表明:羔羊平均精补料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存在显著差异,A、B组羔羊精补料采食量显著高于C组和对照组;B组的全期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C组(P<0.05),在51~60日龄阶段,B组平均日增重达到381.67 g/d,极显著(P<0.01)高于C组266.40 g/d;试验期内,随着代乳料脂肪水平的升高腹泻次数逐渐增加。适当的代乳料脂肪水平可以促进羔羊的固体饲料采食能力和生长性能,在以大豆油作为脂肪添加源的情况下,代乳料的适宜脂肪水平为20%~25%。  相似文献   

18.
对 2 0头秦川牛青年母牛 ( 1 .5岁 )和 1 0头秦川牛犊牛 ( 0 .5岁 )进行了“万力补”饲料添加剂饲养对比试验。犊牛试验结果为 :试验组犊牛平均日增重 32 5 g/d,对照组犊牛平均日增重32 0 g/d,试验结果表明用“万力补”饲料添加剂饲喂秦川牛犊牛效果不显著 ,在犊牛期可不予添加 ;青年牛试验结果为 :试验组水平 平均日增重 35 5 g/d,水平 平均日增重 494g/d,水平 平均日增重 5 0 0 g/d,对照组平均日增重为 - 5 0 g/d,试验结果表明用“万力补”饲料添加剂饲喂秦川牛青年母牛效果十分显著 ,生产中可予以采用 ;试验结果得出的理想添加量为每头牛每天添加“万力补”饲料添加剂 1 0 0 g  相似文献   

19.
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48头41日龄大×长二元杂交断奶仔猪随机分为3组,试验1组和2组选用饲料为添加有微生态制剂和抗生素的佳禾饲料;试验3组作为对照组,选用的饲料为市场上添加有抗生素的商品料。试验分2个阶段,第一阶段为41~70日龄,第二阶段为71~100日龄,共计60 d。60 d试验的研究结果表明:(1)试验1组日增重比第2组和第3组日增重分别增加了2.07%和8.51%(P>0.05),试验2组日增重比第3组日增重增加了6.31%。饲料转化率以第2组最好。(2)试验1组猪粪便中的乳酸菌菌落数(2.18×109cfu/g)显著地高于其他2组(P<0.05),而试验1组猪粪便中的大肠杆菌菌落数(3.40×107cfu/g),显著低于试验2组(P<0.05)。  相似文献   

20.
选取40日龄布列塔尼亚兔72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饲喂试验兔场原用饲料,试验Ⅰ、Ⅱ组分别饲喂两个按不同配方配制的饲料,测定40-70日龄阶段的平均日增重,分析其经济效益。结果显示:对照组和试验Ⅰ、Ⅱ组兔40-70日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53.69 g、69.44g8、4.39g,试验Ⅰ、Ⅱ组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试验Ⅰ、Ⅱ组料重比分别比对照组下降7.28%、12.43%;Ⅰ、Ⅱ组死亡率较对照组分别降低4.17%,只均获利分别比对照组提高25.12%、66.9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