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禽肉产业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成为驱动禽肉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据统计, 1988年世界禽肉消费量为 2 970万吨, 1998年上升为 3 700万吨, 10年内禽肉消费量以每年 6%的速度递增。 1999年禽肉消费量达到 5 300万吨,比 1998年增加近 1倍。分析世界禽肉消费资料时发现,禽肉已取代牛肉成为世界上第二大消费肉类,中国大陆的发展尤为突出,已取代美国禽肉最多消费国地位,而且差距越来越大。从人口统计学来看,也认为超过平均人口增长的地区是禽肉消费潜力最大的地区,发展中国家健康性经济扩张是未来世界禽肉消费量扎实基础。我国家…  相似文献   

2.
信息动态     
全球肉类需求继续增加据联合国最新报告数据,全球人口每年增长近7800万,到2030年,地球上的居民将超过80亿。这意味着在接下来的10年,人口大国如中国、印度等地的禽肉产品消费市场将增加10亿名消费者。  相似文献   

3.
漠纵泉 《禽业科技》2007,24(20):24-26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禽肉产品产量和消费量近年来持续增长。禽肉作为重要的动物蛋白来源.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据初步统计,2000年以来,世界禽肉产量约增长20%.人均猪肉消费量增长了10%,牛肉消费量增长了5%,禽肉消费量增长了17%,尽管禽肉绝对消费量仍小于猪肉,但与猪肉消费量的差距正逐步缩小。我国人均禽肉消费量在过去10年里增长了60%.达到年人均11.5千克,但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肉类产量中猪肉占总量的64%.其次是禽肉占20%.牛肉和羊肉产量分别占10%和6%。这一结构在短期内难以改变。美国的人均禽肉消费量达到52千克.占肉类消费量的62%.巴西为35千克.占肉类消费量的50%。 为了改变人们的膳食结构,培养健康的消费习惯.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推动家禽业发展,促进禽肉消费,正因如此,有关机构大胆预测,未来几年鸡肉消费量会大增.到2015年.世界禽肉产量将增长1倍,增长的力量主要来自于巴西、中国、墨西哥,而美国、欧盟的产量则会下降。世界家禽协会主席西蒙斯博士的研究结果显示:在未来10年里.全球鸡肉的消费总量占肉类消费总量的比例将以每年1%的幅度增长。由此可见,很多人对禽肉的生产和消费都充满了信心。[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世界肉类消费自1996年以来,全球禽肉的消费量超过牛肉的消费量,仅次于猪肉,位居第二。但是,当考虑到禽肉的市场占有量,以及育种、饲养、加工、商品化等技术在家禽业的应用以及食品消费趋势,家禽业将是未来最有前景的产业。在未来的某一天,禽肉的消费量将超过猪肉的消费量而成为世界消费量最高的肉食品。一些基本数据表明:在1988~1998年间,全球肉类总产量增加了4750万吨,增加的消费量中一半以上是禽肉。在以后的10多年内,禽肉消费量还将逐年增加。世界肉用仔鸡消费量全球肉用仔鸡消费量在1998年达到3700万吨,比1988年的2390万吨提高了55%,平…  相似文献   

5.
在量的方面,根据2005年、2006年、2007年的一些数据表明,我国禽肉总量在不断地增加。但是中国的人均消费量还比较低,禽肉在肉类消费中的比重接近20%。而美国的人均禽肉消费量达到52千克,占肉类消费量的62%,巴西为35千克,占肉类消费量的50%。中国拥有超过13亿的人口,禽肉生产和消费有很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如果能正确引导消费,按达到世界平均水平10千克/年计算,总消费量将达到1300万吨以上,每年将有300万吨以上的缺口。  相似文献   

6.
市场纵横     
《中国禽业导刊》2001,18(17):36-36
今后五年全球饲料产量将剧增 美国饲料工业协会最近称,世界人口到2015年将达到80亿之多,因此全球的粮食产量必须在今后的15年中从目前的近14亿吨增长至20亿吨。随着消费者对牛肉、鸡、牛奶和鸡蛋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世界商业饲料生产也必须紧紧跟上。据德国国际贸易组织称,全球的混合饲料生产量到2005年可达7亿吨,而1999年仅为6.05亿吨。1999年,全球用于制作饲料的粮食数量为6.48亿吨,占粮食总消费量的35%。持续低落的粮食价格导致饲料的价格也相对较低。如果这一趋势继续下去,必然会导致肉类生产量的增长。全球的肉类生产量2005年…  相似文献   

7.
高俊岭  李玫 《饲料广角》2005,(21):36-37
与2004年中期发布的数据相比,欧盟委员会略为降低了2011年欧盟25国的禽肉和禽蛋预期产量。2004年12月最新发布的“2004-2011年农业市场收入展望及欧盟扩大后影响”中指出,自2003年春在荷兰暴发禽流感且当年欧盟产量下降2.1%以来,禽肉生产在渐渐恢复。然而,与其他肉类相比,禽肉生产中期展望形势的相对明朗、消费需求的强劲及其在食物制品中用量的增加将继续有利于禽肉业的发展。2011年,欧盟禽肉产品的毛重预计增长到1172.1万t(表1),2004年中期,欧盟委员会预测2011年的产量为1182.2万t。表1还显示出人均消费量将自每年23kg增长到2011年的24.8k…  相似文献   

8.
《山东饲料》2004,(8):57-57
国际粮食委员会执行主席德尔曼.丹尼斯指出,随着收入的提高和城市化的发展,发展中国家的肉类消费量和动物饲料需求量必将迅速增长。发展中国家的禽肉产量20世纪80年代中期仅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一.而目前却占50%以上。尽管国产粮食可以满足相当大比例的饲料需求,但是发展中国家必将需要进口大量饲料粮食。  相似文献   

9.
我国猪肉人均消费量1980年为12.07千克,2002年为34.07千克,增长了182%。而消费者的饮食结构,肉类的消费结构发生了变化,牛、羊、禽肉的消费量逐步增加。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这主要是肉生产成本(价格)所造成的,当然也有收入、饮食习惯(少数民族、宗教信仰)等其他因素。过去养猪有补贴,使猪肉的价格被扭曲了,禽肉比猪肉贵。现在是按市场规律(生产成本),猪肉比禽肉贵。  相似文献   

10.
在未来的几年内,世界家禽业的发展可谓喜忧参半。喜的是,到2005年,全球的家禽消费总量将增加到8800万吨,而全球的家禽产量发展将与之并驾齐驱,忧的是,对未来发展的预测难度加大。未来全球的家禽生产、消费及贸易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活力。在所说的“第三世界”国家,到2005年家禽生产预计增长75%,家禽消费具有成倍增长的潜力。但是,有些发展中国家目前正在遭受金融经济危机的困扰。巴西的经济年增长预计至少下降2%,墨西哥的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到2%。亚洲地区作为整体,由于经济衰退而压力重重。此外,日本和俄罗斯的经济萧条正在开始影响到欧洲国家。 长期以来,全球肉类经济在产量、消费和贸易方面自80年代中期以来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禽肉和猪肉,而家禽肉在各种肉类中的发展速度最快。自80年代中期以来,全球家禽业每年以5.6%的速度发展。家禽生产的集约化、企业的集团化以及较低的饲料  相似文献   

11.
《中国禽业导刊》2003,20(3):46-46
2002年我国禽肉产量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家禽存栏和出栏高于去年同期水平。2002年1-11月,我国家禽产品出口总额为85,231.55万美元,同比下降9.59%;进口额为39,122.65万美元,同比下降3%。其中,禽肉及食用杂碎进口和出口都呈大幅下降,加工禽肉及活禽出口呈增长趋势。全国禽肉平均月消费量(下同)为0.77公斤,占肉类消费量的25.75%。其中鸡肉的消费量为0.47公斤,占肉类消费比重的15.72%;鸭肉的消费量为0.13公斤。2002年世界禽肉产量预计达到7210万吨,比上一年提…  相似文献   

12.
预测1997年全球肉类产量将比上年增加4%。全球人均肉类消费水平提高,主要是发展中国家消费水平提高,而发达国家早已达到高消费水平,停滞再提高。肉类国际贸易量除猪肉外均将增加。肉类国际价格除禽肉比上年下降外,猪、牛、羊肉价格均比上年上涨。 一、肉类产量增加 八十年代全球肉类产量增加32%,平均每年增长2.8%。1996年世界肉类产量达到2.17亿吨,五年增加21%,平均每年增长3.8%。中国1996年肉类产量5915万吨,占世界产量的27%,居世界首位,但人均产量低  相似文献   

13.
国际粮食委员会官员指出,随着收入的提高和城市化的发展,发展中国家的肉类消费量和动物饲料需求量必将迅速增长。发展中国家的禽肉产量20世纪80年代中期仅占世界总产量的1/3,而目前却占50%以上。尽管国产粮食可以满足相当大比例的饲料需求,但也必将需要进口大量饲料粮食。  相似文献   

14.
一肉品贸易形势 在过去的10年中,全球肉品(牛肉、猪肉、禽肉)的出口量增长超过40%。随着消费者收入的增长,加之不断上升的需求量,预计在2014年,全球肉品的贸易将会再创新高。据估计,牛肉和白羽鸡肉的贸易将创造新的历史纪录,而猪肉的出口量也会接近纪录水平。随着东亚国家对牛肉和猪肉需求量的不断增加,会大幅提升牛肉和猪肉的贸易量。伴随着中东及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肉类消费需求的持续增加,则将进一步促使白羽鸡肉出口量的快速增长。相对于其他的肉品而言,因为白羽鸡更具价格竞争性,导致其需求的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见图1)  相似文献   

15.
到2007年年末,全球肉类消费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鸡肉由1992年的24%提高到31%,超过牛肉上升为第一位;牛肉由原来的31%下降为24%,猪肉仍保持在20%左右。美国的人均禽肉消费量已达到52千克,占肉类消费量的62%,巴西为35千克,占肉类消费量的50%。中国牛肉、羊肉消费比重低,猪肉比重高,禽肉仍有增长空间。  相似文献   

16.
牛肉是世界上消费量仅次于猪肉的第二大肉类消费品。推动牛肉市场发展的主要动力是收入增加和城市化,以及人们对牛肉满足高蛋白需求的认识越来越清晰。促进牛肉消费的其他因素包括巢些食品的安全问题,如猪肉和禽肉等肉类产品化学残留和病菌捡测问题。过去5年,牛肉市场需求呈现缓慢上升趋势,特别是中国、巴西和阿根延等新兴市场消费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17.
正一、国际禽肉消费市场1.禽肉生产和贸易分析。从肉类整体生产情况来看,2019年的形势不容乐观,主要是受非洲猪瘟影响拉低了猪肉生产大洲—亚洲的猪肉产量,而禽肉、牛肉、绵羊肉均呈现增长态势。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于2019年11月发布的报告预测,与2018年比较,2019年全球肉类产量(包括禽肉、猪肉、牛肉、绵羊肉及其他肉类的产量)将减少265.5万吨,同比降低0.99%;其  相似文献   

18.
近期从上海、北京肉类加工企业获悉,肉类制品品种上,禽肉制品产量不断提高,增长幅度高于畜肉制品。同时其他地方特色的中式肉制品产量增加幅度大于西式制品。笔者认为,随着大城市人民的收入提高,对肉制品要求提高,对风味的熟禽肉制品消费将逐年增加,禽肉制品消费比重占肉制总消费量55%以上。1.目前畜肉主要加工品中西式肉制品为主,但目前西式产品单一,火腿肠生产线过剩,大城市消费数量下降。2.禽肉产量逐年增加,但生禽肉价格逐渐下降。3.特别是近2年出口禽肉数量下降,使生禽肉价格持续低迷,为熟禽肉制品提供低价原料…  相似文献   

19.
1985年全球肉类需求量为1.5亿吨,1995年2亿吨,2005年2.5亿吨,预测2015年全球肉类需求量将超过3亿吨,数字告诉我们,每年增加500万吨。1979年中国肉类产量1 000万吨,2009年7 600万吨,每年增加220万吨。这就是世界和中国肉类生产和消费的大趋势。我国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吃饭问题是头等大事。当年还有几亿人口吃不饱饭的时候,人们直接消费粮食就是节约粮食。在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人们的食物消费结构也在发生变化,最突出的变化就是肉类消费出现渐进式的增长。  相似文献   

20.
由于我国人口不断增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粮食问题更为突出。1949年全国人口5.4亿,到1989年翻了一番,仅1962—1975年就出生3.6亿人,每年净增人口1500万,到本世纪末,全国人口可能达到13亿,而耕地面积每年减少600—700万亩,今后尽最大努力,粮食生产即使达到1万亿斤,但由于人口增长,人均占有粮食还是不到400公斤。我国肉类结构中,猪肉占81.4%,禽肉占11.1%。猪禽生产如何,直接关系到全国人民的肉食供应。猪、鸡都是杂食性动物,靠精饲料饲养,受粮食生产制约,所以不很稳定。今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肉、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