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通过采用不同激素处理插穗及不同基质进行野生平榛硬枝扦插试验,结果表明:用100 mg.L^-1NAA处理插穗可使生根率达到58%;采用珍珠岩+腐殖质+黑土(1∶1∶1)作基质,有利于平榛扦插生根,生根率达57.5%;枝条中部作穗条,扦插的生根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刺槐优良无性系的硬枝扦插育苗,首先将穗条放清水浸泡6小时,取出后再用50ppm的ABT生根粉浸泡,扦插生根率平均可达80%左右,最好达94.2%。苗木长势与生根率成正比。  相似文献   

3.
寒地箭杆杨是优良绿化树种,现处于濒危状态.通过采用扦插方法繁殖,用中部和中上部枝条速沾100ppm吲噪乙酸,其生根率可达90%以上,成苗率可达70%;也可采用嫩枝扦插的方法繁殖培育.  相似文献   

4.
优良观赏树种罗浮冬青繁育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优良观赏树种罗浮冬青的生物和生态学特性进行观测,采用种子繁殖和扦插繁殖进行育苗技术试验.结果表明:种子繁殖出苗率低,约8.00%;扦插繁殖,选择黄心土做扦插基质,生根率为15.78%,选择新鲜的杉木锯屑 砂壤土做扦插基质生根率达88.44%.  相似文献   

5.
以互叶白千层高精油优良无性系组培苗的嫩梢为穗条,探讨不同扦插基质、不同生根剂种类及浓度、不同扦插时间对扦插生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扦插最佳基质为黄心土,其平均生根率达到97.5%;以"根太阳"50倍液处理插穗30 s,生根效果最好,平均生根率可达95%以上;最佳的扦插时间为4月、5月、10月中旬,平均生根率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6.
油橄榄的繁殖方法有嫁接、扦插、压条和播种等 ,但既能稳定地保持母本的优良遗传特性 ,又能快速大量繁殖苗木的方法是用扦插。目前 ,我区油橄榄的扦插绝大多数是用硬枝扦插 ,而这种方法往往生根率不高 ,一般高的生根率 60 %~ 70 % ,大多数只有 2 0 %~ 30 % ,甚至扦插不成功。用嫩枝扦插则可获得 95%以上的生根率 ,现将育苗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1 苗圃地的选择和苗床设置苗圃地应选择背风向阳、水源充足排水良好 ,管理方便的地方。搭成日光节能温室 ,苗床设置在其内。苗床应建成温床 ,苗床最底层铺10~ 15cm厚的卵石 ;中间铺 2 0~ 30cm…  相似文献   

7.
胡杨硬枝嫩枝扦插对比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试验表明:胡杨硬枝用100 ppm ABT1#浸泡6 h,生根率最高为73%;嫩枝用100 ppm ABT1#浸泡6 h,生根率最高为69%。硬枝扦插平均生根率达到59%,嫩枝扦插平均生根率为52.5%,表明硬枝扦插生根率要比嫩枝扦插生根率高。  相似文献   

8.
对2 a生油橄榄扦插苗枝条进行短穗无纺袋扦插技术研究。结果表明,3~5 cm长的油橄榄插穗扦插50 d生根率可高达99.0%,对照生根率为87.4%;IBA、根旺、蔗糖3种因素对油橄榄扦插生根影响作用最大的为IBA,低浓度复合生根剂处理扦插生根效果较好,不定根数可达10条左右。认为油橄榄扦插过程中,适当的激素处理可以提高生根率,但扦插环境因子在扦插生根过程中起主导作用。采用无纺袋扦插油橄榄可以明显缩短育苗周期,从而提高育苗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文冠果枝气培育苗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文冠果种源不足及实生后代优良性状难以遗传、稳定的问题,近年来,不少单位采用硬枝、嫩枝(或以激素处理)扦插法繁育文冠果苗木,但都因其难以生根而未见成效。目前,繁育良种多采用插根和嫁接的方法。1978年我们试验用枝气培法培育苗木,获得初步成功。通过试验,初步掌握了文冠果扦插生根的环境条件、生根规律、以及生根对生长激素浓度的需求,使其生根率由原来的5%提高到50%以上。  相似文献   

10.
细柄蕈树是一种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绿化树种,近年来已被用作城市大型公园的配植树种。本次试验结果表明:细柄蕈树的扦插生根率较低,插穗用ABT6号500mg/kg处理,用烧透的谷糠灰作为扦插基质,采用全光照喷雾技术,扦插效果较好,生根率可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11.
不同生根处理及不同扦插基质对土沉香苗木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L9(34)研究了不同生根促进剂(R)、不同生根促进剂浓度(T)及插穗不同基部下切口型(Y)对土沉香扦插育苗生根率、生根数的影响差异,研究了不同基质(E)对土沉香扦插育苗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使用ABT-1#(R1)+750×10-6(T3)+双削面(Y3),即R1T3Y3组合效果最佳,平均成活率达89.1%、平均单株生根数达9.9条;4种不同基质扦插对比试验中以红壤:珍珠岩=1∶1(E4)最佳,平均生根率达到90.3%。  相似文献   

12.
2005~2006年进行了兴安圆柏种子繁殖和扦插育苗试验。通过综合比较发芽率、株高、地径、苗高和根系发现,在干藏、沙藏以及秋播3种处理中,秋播种子萌发率可以达到60%以上,当年生苗最高可达17.8 cm,主根长18.5 cm,侧根11条,地径2.3 cm,且苗木生长整齐、旺盛,育苗效果最佳。扦插时间和基质种类明显影响扦插育苗结果,与黄沙土和泥炭土比较,河沙是最适扦插基质,而6、7月份扦插效果最好,以中河沙为基质扦插生根率可以达到64.3%,9月份以后生根率小于5%。  相似文献   

13.
于德利  于德存 《防护林科技》2011,(4):59+69-59,69
以城市园林绿化树种芽红红瑞木(Cornus stolonifera Cardinal)、紫叶风箱果(Physocarpus opulifolius Diablolo)、金雨点金露梅(Potentilla fruiticosa Golddrop)、蓝叶忍冬(Lonicera korolkowii Srapf)为试材进行嫩...  相似文献   

14.
以麻疯树优良无性系组培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基本培养基、蔗糖、活性炭、IBA、NAA、温度及光照等对组培苗生根的影响;研究了移栽季节和基质对组培苗移栽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麻疯树生根的最适基本培养基是3/4 MS+蔗糖20 g+活性炭0.05 g/L;最佳激素配方是3/4 MS+IBA1.0 mg·L-1+NAA0.2 mg·L-1;最适温度为25℃~30℃;光照为2 000 Lux~3 000 Lux;最佳移苗时间为春季(3月~4月),移栽成活率达80.5%;泥炭土:黄心土=3:1的基质是最适合的移栽基质。  相似文献   

15.
以艳丽花楸的侧芽和种子萌发苗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配比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离体培养。结果表明:较之种子萌发苗,当年侧芽外植体更适合作为诱导材料。在芽的诱导及增殖阶段,当激素水平为6-BA0.5 mg.L-1+NAA0.10 mg.L-1时,增殖效果较好,分化率可达90%,单芽平均分化芽数大于5个。在生根诱导阶段,采用质量浓度为2.8 mg.L-1的IBA较为合适,生根率可达到95%。  相似文献   

16.
为满足对种苗的需求,以大连地区绿化观赏栽培的何首乌萌动芽为材料,进行了萌动芽的生长、生根培养,试管苗的生根继代增殖培养,以及试管苗移栽、定植的研究。结果表明:MS+6-BA0.2mg.L-1+GA31.0mg.L-1+NAA0.1mg.L-1是萌动芽生长培养的理想培养基;1/3MS+ABT0.8mg.L-1是生长芽生根培养和试管苗生根继代增殖培养的理想培养基;试管苗移栽成活率为90.2%,定植成活率为95.9%;定植的试管苗生长旺盛,保持了何首乌所有的植物学性状。  相似文献   

17.
通过双因素试验设计对4种不同生根促进剂种类(H)、6种不同生根促进剂浓度(S)对厚皮香容器扦插生根率的不同影响力进行了研究,同时还研究了5种不同扦插基质(G)及3种不同母株部位剪切的穗条(X)对厚皮香容器扦插生根率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不同的生根促进剂种类和不同生根促进剂浓度对厚皮香扦插生根率的促进作用是显著的,生根促进剂种类对扦插生根率的影响力大于生根促进剂浓度,以采用质量分数为750×10-6(S5)的IBA(H3)处理,厚皮香插穗生根率高,达85.4%;基质及母株采穗部位对厚皮香扦插生根率的影响显著,母株采穗位对厚皮香扦插生根率的影响力大于基质,以母株下部(X3)剪切的插穗扦插到各50%的红壤和珍珠岩(G2)基质时,生根效果最好,平均生根率达87.9%。  相似文献   

18.
四倍体刺槐组培瓶苗生根培养及生根苗移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四倍体刺槐是从韩国和匈牙利引进的大叶速生刺槐人工诱变的四倍体树种,具有速生、叶大、条粗、枝密、抗性强等特点,生长速度是普通刺槐的2倍以上。利用不同质量的组培瓶苗为材料,选取最佳生根状态的组培瓶苗进行生根培养和生根苗移栽试验,成功地筛选出生根培养基激素和生根苗移栽基质的最佳组合,建立了四倍体刺槐的再生系统。  相似文献   

19.
软枣猕猴桃组织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软枣猕猴桃腋芽为材料,研究了扩繁增殖和生根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增殖培养基以MS 6-BA0.5mg/L ZT 1mg/L为好,增殖倍数可达4.00倍;生根培养基以MS IBA 0.2mg/L较好,生根率达87.0%。  相似文献   

20.
对选定的10株不同基因型的优良单株,通过扦插实验研究其生根性状的变异。结果表明,不同单株间生根率差异显著,S6生根率最高,达68.9%;S5最低,只有4.5%。各生根性状间相关关系显著,主成分分析表明,第一主成分可以综合概括各生根性状。S1、S4、S63株单株在综合生根性状和生根因子中排列都靠前,因此这3株单株是优良母株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