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以欧洲乔木花楸1年生带侧芽茎段为材料进行诱导启动、分化增殖、生根、炼苗移栽研究,筛选出了各阶段最适培养基,建立了欧洲乔木花楸的无菌快繁体系。在腋芽诱导培养基MS+6-BA1.5 mg/L+NAA0.6 mg/L中,腋芽诱导率最高,为68%;在培养基MS+6-BA2.0 mg/L+NAA0.4 mg/L中继代增殖倍数高且组培苗健壮;在生根培养基1/2MS+IBA0.4 mg/L+NAA0.6 mg/L中,组培苗生根率达95.6%,平均生根数为4.3;沙子∶熟表土∶草炭土∶果渣=3∶3∶2∶2为最适移栽基质,成活率达91%。  相似文献   

2.
美国红栌组培苗温室移栽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美国红栌组培苗为材料,初步研究了炼苗时间、移栽基质等因素对组培苗移栽成活率及苗生长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室自然光照条件下,瓶内闭盖炼苗最适宜的时间为8~12 d,然后开盖炼苗2 d;移栽基质以芬兰进口草炭土与珍珠岩按体积比3:2混合或国产草炭土与珍珠岩等体积混合较适宜,移栽成活率及苗高分别达90%和12 cm.  相似文献   

3.
从炼苗时间、移栽基质、移栽季节等方面对桃儿七组培苗炼苗移栽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一定范围内,炼苗时间越长组培苗移栽成活率越高,开瓶炼苗5d最适宜出瓶移栽;移栽基质选用草炭土与珍珠岩按2∶1比例混合,成活率最高,25~30d均有新叶和新根长出。在兰州地区,10—11月和3—4月适宜进行桃儿七组培苗的移栽,成活率最高达98.1%。移栽后10个月,植株生长健壮,根系发达。本研究结果为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进行桃儿七的快速繁殖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红掌组培苗的生根与移栽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提高红掌组培苗的成活率,本试验以红掌无菌苗的分化芽为试材,在1/2MS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IBA、NAA对红掌组培苗进行生根诱导比较;生根苗经过炼苗处理后,栽植于4种不同的混合基质中,比较生根苗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0.5mg/L+IBA0.3mg/L时,组培苗的生根率高,根系健康粗壮;在混合基质草炭+水苔+珍珠岩(1:2:1)中栽培的生根苗成活率高,生长状况最好,是红掌组培苗移栽的合适基质。  相似文献   

5.
以紫叶稠李组培瓶苗为实验材料,研究了不同苗高、基部茎粗和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以及不同基质对组培苗生根、移栽成活的影响,结果表明,组培瓶苗的苗高、基部茎粗和植物生长调节剂以及不同基质对组培苗生根、移栽成活有显著影响,选用瓶苗高为2.5~3.0cm,基茎粗0.06~0.1cm的苗接种到添加生长素IBA0.2mg/L和NAA0.5mg/L的基本培养基中生根,生根率可达86.13%,将生长健壮的生根苗移栽在细河沙、熟表土和草炭土基质上炼苗,成活率达93.3%。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珍珠芦荟种苗繁殖效率,于2020年在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健康幼年珍珠芦荟植株作为材料,进行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研究,筛选适合的诱导、继代、生根培养基,同时探索移栽条件对组培苗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MS培养基为基础,添加6-BA 3.0 mg·L-1有利于珍珠芦荟诱导,诱导率达54.3%;在2/3 MS培养基中添加6-BA 3.0 mg·L-1+NAA 1.0 mg·L-1+蔗糖40 g·L-1能促进珍珠芦荟增殖,增殖系数为4.2;在1/2 MS培养基中添加IBA 0.5 mg·L-1+NAA 1.0 mg·L-1+蔗糖20 g·L-1能促进生根,且根系比较健康;珍珠芦荟组培苗经过15 d炼苗,在通风、阴凉处晾5 d后移栽到栽培基质(进口草炭∶赤玉土=3∶1)中,移栽成活率最高。  相似文献   

7.
以弥勒苣苔组培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不同浓度与基本培养基组合对弥勒苣苔组培苗生根的影响,并对诱导生根的组培苗在9种移栽基质中的移栽成活率和生长状况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弥勒苣苔组培苗在1/2 MS+IBA 0.1mg/L培养基中生根率达到89.6%,平均生根数量为4.3条,与其他处理差异极显著,为弥勒苣苔组培苗的最佳生根培养基;将生根苗移栽到基质[V(草炭)︰V(蛭石)︰V(珍珠岩)=1︰1︰1]中栽培,60d后统计其移栽成活率达100%。所筛选出弥勒苣苔组培苗生根的最佳培养基和移栽的最佳基质,可为弥勒苣苔的种质保存及资源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白及组培苗冬季室内炼苗技术研究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炼苗是白及组培育苗非常重要的关键环节,为缩短育苗时间,提升幼苗质量,对白及组培苗冬季炼苗技术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白及冬季移栽炼苗可提高其壮苗率和成活率,4种炼苗基质中,以椰糠∶黄心土∶蛭石∶珍珠岩=2∶1∶1∶1组成的基质为最佳。  相似文献   

9.
在日光温室中,对刺五加组培苗进行移栽炼苗试验的研究结果表明:自然光照射4天,打开瓶口并敷上一层纱布后,再经3天充分的炼苗可以提高成活率;组培苗移栽的适宜时期为11月~翌年3月;移栽基质为腐叶土:园田土=1∶1的复合土,移栽成活率可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10.
欧洲花楸试管苗移栽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欧洲花楸为蔷薇科花楸属落叶小乔木,树种优良。为了掌握欧洲花楸的离体快繁技术,从试管苗生根培养天数、不同基质配比、根系状况、温湿度和光照条件多方面进行了其试管苗移栽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根系正常且经过30~40 d生根培养的试管苗,移栽到细河砂、草炭土、圃地土配比为3∶3∶4的基质上,按照逐渐控水、减肥、增光、降温的原则进行管理,易通过炼苗阶段,移栽成活率较高。  相似文献   

11.
美国红栌组织培养繁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彩叶树种美国红栌试管苗的继代培养和生根培养以及试管苗移栽基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NT(1971)+BA 0.6 mg/L+NAA 0.2 mg/L 培养基上,美国红栌试管苗继代培养的丛生苗分化率最高且生长良好;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MS+IBA 0.1 mg/L+NAA 0.1 mg/L+IAA 1.5 mg/L,试管苗生根率可达90%;移栽基质为泥炭:珍珠岩=2:1混合,苗木成活率可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12.
以麻疯树优良无性系组培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基本培养基、蔗糖、活性炭、IBA、NAA、温度及光照等对组培苗生根的影响;研究了移栽季节和基质对组培苗移栽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麻疯树生根的最适基本培养基是3/4 MS+蔗糖20 g+活性炭0.05 g/L;最佳激素配方是3/4 MS+IBA1.0 mg·L-1+NAA0.2 mg·L-1;最适温度为25℃~30℃;光照为2 000 Lux~3 000 Lux;最佳移苗时间为春季(3月~4月),移栽成活率达80.5%;泥炭土:黄心土=3:1的基质是最适合的移栽基质。  相似文献   

13.
以嘉氏羊蹄甲Bauhinia galpinii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建立组织培养快繁体系。结果表明:最适合的嘉氏羊蹄甲带腋芽茎段诱导的培养基为:MS+0.5 mg·L-1 6-BA+0.05 mg·L-1 NAA,诱导率为80.00%;最佳增殖培养基为:WPM+0.50 mg·L-1 6BA+0.40 mg·L-1IAA,增殖系数达4.62;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1.00 mg·L-1 IBA +0.50 mg·L-1NAA+0.10 mg·L-1 IAA +15 g·L-1 蔗糖+7 g·L-1卡拉胶,生根率达98.00%;最佳移栽基质为:V(黄心土):V(泥炭):V(珍珠岩)=1:3:1,试管苗移栽成活率达86.7%。试验建立了嘉氏羊蹄甲组织培养体系,提高了嘉氏羊蹄甲增殖率、生根率和移栽成活率。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蓝花楹(Jacaranda mimosifolia)种子无菌育苗获得的外植体为材料,进行增殖和生根培养条件优化筛选研究,以建立其高效稳定的离体再生技术。结果表明,泥炭土中蓝花楹种子萌发最快,芽最健壮;最适宜的增殖培养基为 MS +6-BA1.0 mg/L +IBA 0.1 mg/L +蔗糖30 g/L +琼脂6 g/L,继代周期20 d,增殖系数达4.77;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MS +IBA0.5 mg/L,20 d 生根率达100%;移栽到泥炭土∶珍珠岩=2∶1混合基质上,30 d 移栽成活率达92%以上。  相似文献   

15.
以黄金宝树基部半木质化萌芽条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探讨6-BA、KT、NAA对黄金宝树组培育苗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黄金宝树组培育苗最佳培养基配方分别为:初代培养基MS+6-BA 0.3 mg.L-1+KT 0.5 mg.L-1+NAA 0.3mg.L-1+蔗糖30 g.L-1+卡拉胶8 g.L-1、增殖培养基MS+6-BA 0.5 mg.L-1+KT 0.3 mg.L-1+NAA 0.3mg.L-1+蔗糖30 g.L-1+卡拉胶8 g.L-1、生根培养基1/2 MS+NAA 0.5 mg.L-1+蔗糖20 g.L-1+卡拉胶8 g.L-1。初代培养诱导率达80%以上,有效芽条增殖率达3倍以上,生根率达95%以上,移栽成活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6.
以福建金线莲组培生根苗为材料,研究泥炭土、珍珠岩、腐殖土和园土4种栽培基质对其成活率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泥炭土基质最适宜金线莲生长,其30 d移栽成活率为90.33%,60 d平均株高6.34 cm,每株鲜重2.56 g。  相似文献   

17.
以巴西人参带芽茎段为外植体,研究培养基、植物生长调节剂、移栽基质等对巴西人参组培快繁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初代诱导培养基为WPM+6-BA 0.4 mg/L+NAA 0.4 mg/L,初代芽诱导率达90.65%,每个外植体平均萌芽数为2.90个,平均芽高2.70 cm;最佳的继代增殖培养基为WPM+6-BA 2.0 ...  相似文献   

18.
以核桃楸幼茎为外植体,分析在不同培养阶段不同培养基配方对其组培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核桃楸茎段在DKW培养基中培养7 d后,萌发率达到95%,芽体平均长度达到4.5 cm;增殖培养以培养基组合(DKW+1.0 mg/L 6-BA),增殖效果最佳,平均每个外植体出芽数为4.5个,新芽高度4.9 cm;最适生根培养基是添加了5.0 mg/L吲哚丁酸的DKW培养基,生根率可达20.1%。生根苗移栽至草炭︰蛭石︰沙子=1︰1︰1混合基质中,成活率96%以上。由此,成功建立了核桃楸组织培养快繁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9.
文章研究了不同移栽基质对灰木相思组培苗移栽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灰木相思组培苗移栽的最佳基质是红心土+泥炭土(3∶1),移栽成活率可达91%以上。  相似文献   

20.
以金线莲野生植株茎段为外植体,在无菌系建立、增殖和生根培养时进行了适宜培养基的筛选试验,结果表明:以MS为诱导培养基建立无菌系效果较好;以MS+KT 1.0 mg/L(单位下同)+IAA 0.2 mg/L+0.15%活性炭能有效增殖,匍匐茎节部白色芽点多,易生成片状丛生芽块;在1/2 MS+IAA 2.0+0.15%活性炭的培养基上生根率达95%以上。同时开展了组培苗移栽试验,以泥炭土∶腐殖土∶蛭石=1∶1∶1配比为组培苗移栽适宜基质,在可控的设施环境下或透光度50%左右的林下移栽,成活率达87.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