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黑龙江省逊克县车陆乡,应用正交试验设计对苜蓿进行行距、灌水、施肥种类、施氮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行距以15cm处理产草量最高,每公顷产干草6483.3kg,比45cm处理增产干草10.04%;在苜蓿返青期灌水1次,增产效果最好,优于其他处理;施磷酸二铵150kg/hm2产干草6928.7kg/hm2,增产效果最佳,比施复合肥150kg/hm2增产干草22.6%(P<0.01)和施有机肥22500kg/hm2增产干草11.04%,施有机肥比施复合肥增产10.5%;施尿素75kg/hm2增产效果好于施尿素112.5kg/hm2和150kg/hm2处理;处理1(行距15cm,灌水1次,施磷酸二铵150kg/hm2,施氮肥75kg/hm2)产干草7637kg/h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增产6.8% ̄48.7%,比处理3和处理4、5、8、9、7表现增产差异达到极显著或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2.
在黑龙江省逊克县车陆乡,应用正交试验设计对苜蓿进行行距、灌水、施肥种类、施氮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行距以15 cm处理产草量最高,每公顷产干草6 483.3 kg,比45 cm处理增产干草10.04%;在苜蓿返青期灌水1次,增产效果最好,优于其他处理;施磷酸二铵150 kg/hm2产干草6 928.7 kg/hm,增产效果最佳,比施复合肥150 kg/hm2增产干草22.6%(P<0.01)和施有机肥22 500 kg/hm增产干草11.04%,施有机肥比施复合肥增产10.5%;施尿素75 kg/hm2增产效果好于施尿素112.5 kg/hm2和150 kg/hm2处理;处理1(行距15 cm,灌水1次,施磷酸二铵150 kg/hm2,施氮肥75 kg/hm2)产干草7 637 kg/h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增产6.8%~48.7%,比处理3和处理4、5、8、9、7表现增产差异达到极显著或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3.
在松嫩平原盐碱地进行了紫花苜蓿不同施肥处理试验,经过2年的研究结果表明:磷酸二铵和硫酸钾配合施用增产效果明显,施磷酸二铵150kg/hm2、硫酸钾75kg/hm2处理增产效果最佳,其产草量显著(P<0.05)高于P75k75、P75k150和P225k150处理,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不施肥);施磷酸二铵过量会导致肥效降低;施硫酸钾75kg/hm2好于150kg/hm2。施肥提高苜蓿叶量3.6%~34.6%,显著提高经济效益,可增收381.48~1996.02元/hm2。  相似文献   

4.
松嫩平原苜蓿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松嫩平原,应用正交试验对苜蓿产量进行行距、灌水、施肥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以30cm行距处理产草量最高,干草产量15389.66kg/hm2;灌水以3次和1次为好;施农家肥22500kg/hm2增产效果好于施磷酸二铵150kg/hm2和施复合肥150kg/hm2处理;施尿素112.5kg/hm2增产效果最佳,平均产干草14673.61kg/hm2;行距30cm、灌水3次、施磷酸二铵150kg/hm2、施氮肥112.5kg/hm2处理产干草19395.83kg/hm2,极显著高于其它处理.  相似文献   

5.
松嫩平原苜蓿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松嫩平原,应用正交试验对苜蓿产量进行行距、灌水、施肥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以30cm行距处理产草量最高,干草产量15389.66kg/hm^2;灌水以3次和1次为好;施农家肥22500kg/hm^2增产效果好于施磷酸二铵150kg/hm^2和施复合肥150kg/hm^2处理;施尿素112.5kg/hm^2增产效果最佳,平均产干草14673.61kg/hm^2;行距30cm、灌水3次、施磷酸二铵150kg/hm^2、施氮肥112.5kg/hm^2处理产干草19395.83kg/hm^2,极显著高于其它处理。  相似文献   

6.
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应用正交试验设计对苜蓿进行行距、灌水、施肥种类及施氮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行距以30 cm处理产草量最高,每公顷产干草11 049 kg,比45 cm处理增产干草9.9%,差异显著(P<0.05);以灌水1次为好;施农家肥22 500 kg/hm2产干草11 403 kg/hm2,增产效果最佳,比施复合肥150 kg/hm2增产干草17.1%(P<0.05)和施磷酸二铵150 kg/hm2增产干草6.6%(P<0.05),施磷酸二铵比施复合肥增产9.8%(P<0.05);施尿素112.5 kg/hm2增产效果好于施尿素75 kg/hm2和150 kg/hm2处理;处理6(行距30 cm,灌水3次,施磷酸二铵150 kg/hm2,施氮肥112.5 kg/hm)2和处理2(行距15 cm,灌水2次,施农家肥22 500 kg/hm2,施氮肥112.5 kg/hm)2分别产干草11 818 kg/hm2和11 730 kg/h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7.
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应用正交试验设计对苜蓿进行行距、灌水、施肥种类及施氮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行距以30em处理产草量最高,每公顷产干草11049kg,比45cm处理增产干草9.9%,差异显著(P〈O.05);以灌水1次为好;施农家肥22500kg/hm^2产干草11403kg/hm^2,增产效果最佳,比施复合肥150kg/hm^2增产干草17.1%(P〈O.05)和施磷酸二铵150kg/hm^2增产干草6.6%(P〈o.05),施磷酸二铵比施复合肥增产9.8%(P〈0.05);施尿素112.5kg/hm^2增产效果好于施尿素75kg/hm^2和150kg/hm^2处理;处理6(彳亍距30cm,灌水3次,施磷酸二铵150kg/hm^2,施氮肥112.5kg/hm^2)和处理2(行距15cm,灌水2次,施农家肥22500kg/hm^2,施氮肥112.5kg/hm^2)分别产干草11818kg/hm^2和11730kg/h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8.
羊草草原改良措施与效果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1980~1997年改良退化草原4349.2km2,主要改良措施:1浅耕翻改良,有效利用15年,年均增产90.5%。2松土改良,有效利用年限6~10年,平均增产70.35%。3施肥改良,其中施尿素187.5kg/hm2,产草量提高3.2倍,施厩肥30~37.5t/hm2,第二年增产53.5%。4引种国内外苜蓿品种25个,筛选出一批耐寒抗病品种,每年割两茬,干草产量4927.5kg/hm2,是对照的3倍。表现好的品种有黄花苜蓿、肇东苜蓿、公农1号苜蓿、公农2号苜蓿、草原2号苜蓿。5补播改良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9.
锌、铁、钼配施对紫花苜蓿产草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锌、铁、钼配合施用对紫花苜蓿产草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微量元素肥料能显著提高第1茬苜蓿产草量,当施用锌5 kg/hm2、铁7.5 kg/hm2、钼0.45 kg/hm2时,苜蓿能增产18.1%;配合施用微肥对第2、3、4茬以及苜蓿年总产草量没有明显的增产效果。3种元素中,锌的增产效果较好,而铁和钼的效果不明显。合理施用微肥能明显提高苜蓿的饲用价值,当施用锌10 kg/hm2、铁15 kg/hm2、钼0.225 kg/hm2时,能显著提高粗蛋白、粗脂肪的含量,降低粗纤维含量,提高钙含量;3种元素对苜蓿品质均有明显影响,其中锌的影响最大,而铁钼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0.
不同施肥处理对紫花苜蓿鲜草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试验阐明了施用磷肥、钾肥和苜蓿专用肥对紫花苜蓿鲜草产量的影响,为苜蓿的合理施肥提供了依据。结果表明,苜蓿专用肥750 kg/hm2施肥处理,苜蓿鲜草产量最高,较对照增产27.72%。新复极差测验表明,不同水平施用苜蓿专用肥各次刈割鲜草产量及鲜草总产量间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且随着苜蓿专用肥施用量的增加鲜草产量相应地增加;不同水平施用过磷酸钙第一次刈割鲜草产量及鲜草总产量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且随着过磷酸钙施肥用量的增加鲜草产量相应增加;不同水平施用硫酸钾与不施硫酸钾鲜草总产量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但施硫酸钾150kg/hm2与50kg/hm2间鲜草总产量差异不显著,随着硫酸钾水平的提高各次刈割鲜草产量及鲜草总产量均呈先升高后略有下降的趋势。试验条件下硫酸钾施用量以100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11.
试验阐明了施用磷肥、钾肥和苜蓿专用肥对紫花苜蓿鲜草产量的影响,为苜蓿的合理施肥提供了依据.结果表明,苜蓿专用肥750 kg/hm2施肥处理,苜蓿鲜草产量最高,较对照增产27.72%.新复极差测验表明,不同水平施用苜蓿专用肥各次刈割鲜草产量及鲜草总产量间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且随着苜蓿专用肥施用量的增加鲜草产量相应地增加;不同水平施用过磷酸钙第一次刈割鲜草产量及鲜草总产量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且随着过磷酸钙施肥用量的增加鲜草产量相应增加;不同水平施用硫酸钾与不施硫酸钾鲜草总产量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但施硫酸钾150 kg/hm2与50 kg/hm2间鲜草总产量差异不显著,随着硫酸钾水平的提高各次刈割鲜草产量及鲜草总产量均呈先升高后略有下降的趋势.试验条件下硫酸钾施用量以100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12.
不同磷肥水平对退化苜蓿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退化苜蓿的产量并延长其高产年限,试验对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凤翔镇丰禾村播种8年后的紫花苜蓿,于2016年开展了磷肥和氮肥混合撒施施肥试验。结果表明:在氮肥水平一致的情况下,施磷肥可显著促进苜蓿生长并提高其鲜草产量,当施磷肥量为750 kg/hm~2时,鲜草产量最高,达24 227.75 kg/hm~2,增产效益最好,每公顷苜蓿纯增收益可达7 431.08元。  相似文献   

13.
施磷对滴灌苜蓿干草产量及磷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不同施磷量对滴灌苜蓿干草产量、吸磷量及苜蓿磷素利用效率的影响,明确不同磷素水平下土壤全磷和速效磷的含量分布特征。试验设4种施磷梯度,分别为施P_2O_5 0 kg·hm~(-2)(CK)、50 kg·hm~(-2)(P_1)、100 kg·hm~(-2)(P_2)、150 kg·hm~(-2)(P_3),采用滴灌水肥一体化施肥方式,平均分4次分别在返青后的分枝期、第1茬、第2茬、第3茬刈割后3~5 d施入。结果表明,各茬次苜蓿植株叶片、茎秆磷含量在P_2处理下达到最大值,其中叶片磷含量数值分别为0.223%,0.275%,0.292%和0.218%;茎秆磷含量数值分别为0.202%,0.223%,0.201%和0.146%。苜蓿叶片磷含量大于茎秆磷含量。滴灌苜蓿植株的干草产量、吸磷量随着施磷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第1茬P_2处理达到最大值,数值分别为6.54 t·hm~(-2)和13.78 kg·hm~(-2)。土壤全磷含量、速效磷含量随着施磷量的增加呈逐渐增大的趋势,且各施磷处理显著大于未施磷处理(P0.05),滴灌苜蓿总干草产量在P_2处理条件下达到最大,达21.24 t·hm~(-2)。苜蓿的磷素利用效率为随施磷量的增加呈逐渐降低的趋势,P_1处理苜蓿的磷素利用效率在第1茬达到最大值为28.37%。滴灌苜蓿植株吸磷量与干草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当施P_2O_5为100 kg·hm~(-2)(P_2)时,能够有效促进苜蓿根系对土壤速效磷的吸收,提高苜蓿磷素利用效率,进而提高滴灌苜蓿干草产量。  相似文献   

14.
试验结果表明,沙壤土碱草地上,施氮肥比施氮磷肥混施或施复合肥增产效果显著。而氮肥中又以施硝酸铵效果最好。667m2施硝酸铵10kg时增产甘草50.0kg,比对照增产76.8%,施肥时期以6月5日和6月20日效果较好,分别增产0.8%和72.3%。草地施肥不仅要考虑土壤、植被、产草量、肥料种类、施肥时期及牧草的生长发育阶段,还要注意水分条件,一般在降雨后或施肥后灌水最好。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究科尔沁沙地苜蓿种植过程中,肥料对苜蓿茎秆长度和茎秆直径影响,试验通过设置不同施肥量与施肥频率,论述了苜蓿茎秆直径与茎秆长度的变化规律,进而反映出苜蓿的生长状况,为紫花苜蓿施肥提供了理论基础。结果表明,增加施肥量能够促进第一茬紫花苜蓿茎秆的伸长生长,当施肥量过高时会抑制其生长;第二茬苜蓿在施肥量为50~70 kg/667 m2时,增加施肥频率对茎秆长度无明显影响;3茬苜蓿茎秆长度平均值大小为第二茬〉第一茬〉第三茬,茎秆直径平均值为第一茬〉第二茬〉第三茬,茎秆长粗比的平均值分别为186.68、291.70、298.80;3茬苜蓿茎秆直径的波动范围分别为2.92~3.99 mm、2.47~3.13 mm、1.52~2.28 mm;紫花苜蓿茎秆直径与茎秆长度之间存在显著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16.
氮磷配比对旱地紫花苜蓿产量构成因子及营养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限量施氮条件下4个氮磷不同配比施肥对8年生旱地紫花苜蓿产量构成因子及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纯施氮相比,NP配施能显著增加苜蓿植株高度和节间数,植株生长高度增加幅度10.63%~11.91%,增长7.63~8.25cm,增加节间数1.4~2.4个/枝,并能增加植株分枝数,提高叶茎比.不同NP配施能极显著提高苜蓿鲜干草产量,以N 30kg/hm2+P2O5 120kg/hm2施肥处理最为经济,较不施肥干草增产达46.5%,较纯施氮干草增产达26.5%,NP配施极显著提高了苜蓿蛋白质含量、降低粗纤维含量、显著增加苜蓿植株生物磷的含量.1∶4的NP配比施肥(N30kg/hm2+P120kg/hm2)处理能同时提高苜蓿蛋白质含量、降低其粗纤维含量.  相似文献   

17.
半干旱黄土丘陵区施肥对退耕地紫花苜蓿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退耕地紫花苜蓿的地上生物量并延缓其衰败期,对定西安定区龙滩流域退耕地播种5年后的紫花苜蓿,于2007-2008年连续2年开展氮肥和磷肥混合撒施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N肥对促进苜蓿生长并提高生物量没有明显的效果,施P肥效果明显,2年的施肥苜蓿平均生物量分别是对照的1.62和1.15倍,可显著促进苜蓿生长并提高其生物量,其中P肥最大用量为12 kg/667 m2时的生物量最高。栽培第7年的苜蓿鲜草产量平均可达18 240 kg/hm2。研究区阳坡的苜蓿比阴坡的苜蓿生长好、生物量高,其鲜草和干草平均生物量是阴坡的1.49和1.43倍。在年降水量400 mm左右的半干旱黄土区,苜蓿产量主要由第1茬苜蓿产生,约占全年总产量的75%,第2茬苜蓿产量较小,约占总产量的25%,所以在该区域苜蓿1年适宜收割2次。  相似文献   

18.
苜蓿施用磷、钾肥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59,自引:13,他引:46  
采用过磷酸钙与氯化钾进行2因素4水平随机区组施肥试验,结果表明:过磷酸钙600kg hm2与氯化钾100kg hm2施肥处理,苜蓿鲜草产量最高,较对照增产20 0%,纯收入增988元 hm2。新复极差测验表明:不同水平施用过磷酸钙各次刈割鲜草产量及鲜草总产量间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 05),且随着过磷酸钙用量的增加鲜草产量相应地增加。不同水平施用氯化钾与不施氯化钾鲜草总产量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 01),但施氯化钾150kg hm2与50kg hm2鲜草总产量差异不显著;随着施用氯化钾水平的提高,各次刈割鲜草产量及鲜草总产量均呈先升高后略有下降的趋势,氯化钾施用量以100kg hm2为宜。氯化钾、过磷酸钙及其互作效应均以第1次刈割显著,第2次刈割施肥效应均有所下降,其中氯化钾及氯化钾与过磷酸钙互作效应下降更为明显。增施氯化钾有利于提高苜蓿粗蛋白含量,但粗蛋白含量不随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施过磷酸钙200kg hm2苜蓿粗蛋白含量最高,施400kg hm2苜蓿粗蛋白含量下降。  相似文献   

19.
设置田间小区试验和沙培试验,采用15N自然丰度法测定不同施氮水平下、不同方式接种根瘤菌对紫花苜蓿固氮效能、生长和种子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0 kg/hm2低施氮量下,接种根瘤菌能增加苜蓿的根瘤数量和根瘤重量,苜蓿固氮率、固氮量均达到了最高,分别为(77.8±0.508)%和(452.51±2.568) kg/hm2。接种根瘤菌有效促进了苜蓿的生长,提高了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增加了有效分枝数、荚果数及种子产量,种子产量增幅平均达(59.7±0.118)%,显著高于不接种、不施氮和其他施氮处理。而施氮量超过50 kg/hm2,则会抑制根瘤菌结瘤,引起苜蓿固氮率、固氮量下降。随着施氮量增加,根瘤菌促进苜蓿植株生长的效应明显减弱,造成生物量和荚果数减少,种子增产幅度降低。比较秋播拌种和春季返青追施2种不同的根瘤菌接种方式,以秋播拌种根瘤菌结合施氮量50 kg/hm2时的增产最为显著。秋播拌种根瘤菌的生物固氮百分率和固氮量与苜蓿种子产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硼、钼、锌与大量元素配施对紫花苜蓿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7,自引:7,他引:40  
刘贵河  韩建国  王堃 《草地学报》2004,12(4):268-272
在氮磷钾肥料基础上,研究硼、钼、锌配施对紫花苜蓿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磷钾肥可以提高苜蓿干草产量,降低叶茎比,但对其粗蛋白质含量的影响不大;在氮磷钾肥适量的基础上,硼、钼、锌合理配施可以增加苜蓿干草产量,其中单施硼(2.0 kg/hm2)或锌(1.5 kg/hm2)增产显著(P<0.05),分别较对照增产29.0%和25.9%;硼、钼、锌配施对各茬次粗蛋白质含量的影响不同;单施锌苜蓿粗蛋白质含量呈降低趋势,单施钼粗蛋白质含量呈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