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搞择伐设计,我们要算出林木采伐后林分的保留郁闭度,看其择伐后是否符合规程要求,这也是衡量伐后林分是否破坏的重要指标。 林分郁闭度是树冠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的比值。利用测线法,树冠投影法、统计法、或标准地对角线抬头望法等几种方法,均可求出林分伐前郁闭度。另外,在同龄林分条件下,林木株数同林分密度是成正比的。而林分密度同林分郁闭度,在一般情况下,也是成正比的。即密度愈大,郁闭度也  相似文献   

2.
郁闭度作为反映树冠闭锁程度、树木利用生活空间程度、森林结构及森林生长状况、生长环境等的重要因子之一.郁闭度的快速、准确测定一直以来都是学者们探讨的热点,但是,目前的郁闭度测定方法大多在工作量、精度与成本间无法兼顾.因此,提出一种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缓冲区分析功能进行郁闭度定量求算方法(简称“缓冲区法”),通过与树冠投影法实测的郁闭度特征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缓冲区法与树冠投影法实测的郁闭度和树冠垂直投影图形状之间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几种测定郁闭度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对树冠投影法、系统样点抬头观测法和郁闭度测定器法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郁闭度测定器法最优,其测定相对误差为±3%,不同人员观测的变动系数在3%以下,工效是系统样点抬头观测法的4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及人工林树种选择对树冠层蚂蚁群落多样性的影响。[方法]运用树栖蚂蚁陷阱法调查云南省绿春县天然次生林和4种人工林的树冠层蚂蚁群落、植物多样性及植物垂直密度变化。[结果](1)共采集蚂蚁标本17 998头,隶属于6亚科29属68种。(2)树冠层蚂蚁多度:紫胶林-玉米混农林紫胶林桉树林橡胶林天然次生林。(3)树冠层蚂蚁丰富度:紫胶林-玉米混农林紫胶林天然次生林橡胶林桉树林。(4)树冠层蚂蚁ACE估计值:紫胶林-玉米混农林紫胶林天然次生林桉树林橡胶林。(5)树冠层蚂蚁多度和丰富度与枯落物盖度、300 cm处垂直密度和乔木郁闭度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而与植物盖度显著正相关;ACE估计值与枯落物盖度、草本植物盖度和乔木郁闭度显著负相关,与175 199.9 cm区段内垂直密度显著正相关。[结论]人工林对蚂蚁多样性保护有一定积极作用,尤其选择乡土树种保护效果更显著,对人工林进行合理的管理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5.
云冷杉过伐林垂直结构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以云冷杉过伐林为研究对象,综合分析其在垂直层次上的结构特征,进一步探索云冷杉过伐林的生长过程、演替规律,更加准确和全面地认识云冷杉过伐林的状态和发展趋势,从而为合理地制定和调整针对过伐林的经营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12块面积1hm~2的标准地数据,首先,采用定量的树冠光竞争高法划分林层,将林分从垂直层次上划分为上林层、中林层和下林层;其次,在垂直结构的基础上,进行林分结构特征分析,包括各林层的直径分布、树种组成、树种隔离程度、竞争以及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以树冠光竞争高度法划分的林层分层效果较好,各林层树冠光竞争高、平均胸径和蓄积量均在0.01水平上差异极显著;(2)随林层高度的增加直径分布由反"J"形分布转变为左偏单峰状分布,中林层和上林层峰值差别较大;(3)各林层树种构成差异不大,但下林层中针叶树种蓄积比重偏低;(4)上林层更有可能出现较高的混交度,不同树种随林层高度的增加其混交度的变化趋势有所差异;(5)随林层高度的增加,林分平均竞争压力逐渐减小,各树种竞争压力随林层的变化趋势与各林层总体平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不同林层,不同生长习性的树种竞争差异明显;(6)各林层多呈聚集和随机分布,上林层更有可能出现随机分布,而下林层更有可能出现聚集分布。[结论]综合分析可知研究区的林分结构相对稳定,处于由过伐林向原始林恢复演替的进程中。垂直结构定量化的方法能更加全面的认识和描述过伐林的结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研究结果可为长白山地区过伐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实景三维建模软件支持下,使用无人机遥感技术快速获取广西扶绥县龙头乡将军屯速生桉林影像,通过Pix4d软件对航摄数据进行自动化内业处理,获取数字正射影像成果(DOM)和数字地表模型(DSM)以及树冠高度模型。基于此树冠高度模型,提取速生桉林的株数、树高、郁闭度等森林参数,并进行精度分析。结果表明:株数精度验证指标(株数探测率、株数准确率、F参数)较优;树高估测值与树高实测值存在较强相关性;郁闭度参数准确率高达92.85%。该林分参数自动化提取方法,能够达到相关实践要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人工实测,在人工林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以大兴安岭南部兴安落叶松林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根据立地因子(海拔、坡度、坡向)和林分特征(郁闭度、密度、平均树高、平均胸径等)设置标准地,利用收获法调查地表可燃物负荷量,包括每个样方内的灌木和草本1h时滞、10h时滞和100h时滞负荷量。据此,通过相关性分析研究立地、林分因子对可燃物负荷量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郁闭度是森林的主要调查因子之一,但长期以来一直没有测定工具靠目测。吉林省林科院森林仪器设备厂最近推出的郁闭度测定器解决了这一问题。该仪器利用球冠镜聚影原理设计,由聚影镜、计点盘和底盘三部分组成。计点盘上绘有16个方格和两套彩色点,100个黄色点用于测定郁闭度百分数,10个红色点用于测定十分法郁闭度。所测面积大小取决于林分平均高。平均树高为15米时,测定面积约为0.45亩。其具体操作:将测定器水平持于胸前,观测点周围的树冠影像即聚于计点盘上,查数其树冠影像所覆盖的点数,即为郁闲度测定值。在欲测林分内设置若干测…  相似文献   

9.
为比较不同林地类型和郁闭度对香榧幼苗栽培的影响,从2006~2009年连续四年记录在松阳县52块标准地香榧幼苗的成活率和新梢生长量,因素分析法结果表明:郁闭度、林地类型、郁闭度和林地交互作用对成活率均有极显著性影响,郁闭度对新梢生长量有显著影响。在郁闭度为0.4的板栗林、针阔混交林和杉木林种植香榧幼苗,其成活率均达到96%以上,新梢生长量达到21.5cm以上。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亚热带、暖温带靠近人口密度较大的市、镇附近的低山丘陵地区,常分布着一定面积的人工或半人工经营的针叶树纯林.如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中的东部亚区有马尾松林,西部亚区有云南松林、华山松林;在暖温带区中有侧柏林、赤松林、油松林、白皮松林以及由国外引种栽培形成的黑松林、湿地松林、火炬松林等.由上述各种针叶树所形成的各种针叶林群落结构和林地的基本情况是;(1)树种单一;(2)林龄相似;(3)树干细长,修枝较高,树冠较小;(4)下木层及枯枝落叶层缺乏;(5)乔木层林冠稀硫,郁闭度低,透光量大,林地干燥导致林木生长缓慢,甚至形成“小老树”;(6)针叶树纯  相似文献   

11.
高精度轻小型无人机森林树冠参数信息提取方法是森林资源监测和生态功能评估的重要基础。以新疆山地森林优势树种天山云杉为研究对象,在南山实习林场采集积雪背景下无人机遥感影像并进行预处理,对比分析3种方法(以光谱为特征空间的面向对象法、以光谱+纹理为特征空间的面向对象法、随机森林法)提取天山云杉林树冠参数信息的精度。结果表明:3种方法提取天山云杉林分郁闭度精度均高于93%,其中以光谱为特征空间的面向对象法最优,精度可达93.73%;3种方法自动提取单木树冠面积与目视解译结果的R~2均大于0.91,虽然随机森林法的统计指标最优,但面向对象法可获得完整的单木树冠闭合曲线,故以光谱+纹理为特征空间的面向对象法效果较优;面向对象法的最优分割尺度为29,纹理特征的加入会导致郁闭度提取精度降低0.66%,但会优化单木树冠面积提取效果。  相似文献   

12.
基于森林火灾风险普查标准地调查与森林资源一张图数据,对闽北杉木林、马尾松林与阔叶混交林等3种典型森林类型的乔木层、灌草层和枯落物层碳储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3种典型森林类型间碳储量差异较大,表现为阔叶混交林(97.23 t/hm^(2))>马尾松林(81.82 t/hm^(2))>杉木林(70.95 t/hm^(2)),各组分碳储量表现为乔木层(42.62~109.98 t/hm^(2))>枯落物层(1.86~2.96 t/hm^(2))>灌草层(0.51~2.06 t/hm^(2));(2)碳储量均随郁闭度提高而增加,其中杉木林、马尾松林、阔叶混交林高郁闭度比中低郁闭度林分碳储量分别提高10.2%、22.4%和15.1%;(3)碳储量随龄组上升而明显增加,其中杉木林、马尾松林、阔叶混交林从幼龄林到成过熟林碳储量分别增加了25.7%、77.7%和34.6%。可见,闽北地区3种典型森林类型森林质量总体较高,固碳能力较强,是福建省重要的森林碳库。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林下灌木层生物量和碳密度变化特征,基于森林火灾风险普查样地调查与森林资源一张图数据,对福州市乔木林主要森林类型林下灌木层生物量和碳密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福州市乔木林林下灌木层总生物量169.37×10^(4)t,总碳储量为79.61×10^(4)t,平均碳密度达1.49 t/hm^(2);(2)不同森林类型林下灌木层碳密度1.11~1.94 t/hm^(2),其大小依次为人工阔叶林>天然阔叶林>人工马尾松林>天然针叶林>人工针叶林>人工杉木林;(3)不同森林类型林下灌木层单位面积生物量、碳密度随着乔木层郁闭度的增加总体呈明显减少趋势,生物量大小为低郁闭度>中郁闭度>高郁闭度;(4)不同森林类型林下灌木层单位面积生物量、碳密度随着乔木层林龄的增加总体呈先减少后增加趋势,生物量大小为幼龄林>成、过熟林>中龄林>近熟林。  相似文献   

14.
依据湖北省建始县国营长岭岗林场日本落叶松人工林标准地调查资料,研究了胸径、树冠面积、株数的相关关系及规律,结果表明:①日本落叶松人工林树冠面积与胸径最优回归方程为:Y=2.823-0.129 4 X+0.014 9 X2;②编制出日本落叶松不同径阶林分理论密度及郁闭度为0.7~0.9时的适宜经营密度表;③确定郁闭度0.8时为研究区最适宜经营密度,并计算出各标准地间伐强度。  相似文献   

15.
中亚热带天然阔叶林林层划分新方法——最大受光面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依据林木树冠是否接受到垂直光照和林木树冠接受到垂直光照的程度提出林层划分新方法——最大受光面法,为揭示中亚热带天然阔叶林垂直结构的自然分异规律提供新方法。【方法】在典型中亚热带天然阔叶林中,采用最大受光面法将林分划分为受光层和非受光层;在受光层中,以林木树高为聚类因子采用离差平方和法(ward法)对受光层进一步分层。【结果】通过最大受光面法将5块典型中亚热带天然阔叶林标准地划分为受光层Ⅰ和非受光层Ⅱ,其中受光层包括Ⅰ_1和Ⅰ_2亚层;最大受光面法林层划分结果显示,5块标准地的受光层和非受光层的分界面高度(即第Ⅰ,Ⅱ层分界面高度)分别为17.0,16.5,17.0,17.0和16.0 m;Ⅰ_1和Ⅰ_2亚层的分界面高度分别为25.0,27.0,25.0,22.9和25.0 m;划分林层后,Ⅰ_1,Ⅰ_2和Ⅱ层的每公顷蓄积量,相邻的Ⅰ_1,Ⅰ_2和Ⅱ层间的高差和Ⅰ_1,Ⅰ_2,Ⅱ层平均胸径均符足林层划分国家标准(GBT 26424—2010)。【结论】CVPA-H曲线的变化规律证实了最大受光面的存在,在野外只需判断林木树冠是否接受到垂直光照和林木树冠是否明显突出(即接受到垂直光照的程度)即可实现林层划分,无需测量每株林木树高,野外操作简单易行;林层划分结果与剖面图判断结果的对比和各层测树因子都符合林层划分国家标准(GBT 26424—2010)等,验证了最大受光面法划分林层的科学性;最大受光面法能较好地反映中亚热带天然阔叶林垂直结构的自然分异规律,该方法依据林木树冠是否能接受到垂直光照和接受到垂直光照的程度进行林层划分,体现了林木对垂直光照和空间资源竞争的结果,具有一定的生物学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杉木人工林适宜密度表编制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收集于三明市梅列区范围内的62块标准地和8123株样木树冠材料,采用最小二乘法原理,选取最佳回归方程式,编制杉木人工林适宜密度表,为杉木林的分类经营和采伐利用实施密度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杉木人工林适宜密度表编制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收集于三明市梅列区范围内的 6 2块标准地和 82 5 7株样木树冠材料 ,采用最小二乘法原理 ,选取最佳回归方程式 ,编制杉木人工林经营密度表 ,为杉木林的分类经营和采伐利用实施密度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研究不同树种、不同上层树木郁闭度及不同施肥量对林下箬竹生长的影响,探讨林下大面积种植箬竹的可能性。结果表明,不同上层树木种类对箬竹生长的影响差异不显著;箬竹秆高生长在较大郁闭度(0.6~0.7)下表现最好,叶片生长在中等郁闭度(0.4~0.5)下表现最好,而地径生长则在低郁闭度(0.2~0.3)下表现最好,因此可根据箬竹具体经营目的调整上层林分的郁闭度;施肥能明显促进箬竹秆高、地径及叶片生长,施肥量越大对箬竹生长的促进作用越大。研究结果可为定向培育箬竹秆用林、叶用林或秆叶两用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针对现有的人为调查林区郁闭度耗时,费力且林区条件恶劣等问题,本研究实现了一种使用无人机来测定森林郁闭度的方法。通过无人机在面积为50 m×70 m以内的5个阔叶林为主的地块中,在不同间距和高度拍摄4组图像并制作成正射影像图,通过对图像的灰度化以及滤波等预处理,使用改进的标记控制分水岭的分割算法来提取树冠,并与人工提取做比对,经过实际试验该算法有较高的准确度,所得误差在5%左右,并对提取的树冠使用样线法计算郁闭度,结果表明对0.5~0.9之间的郁闭度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20.
马尾松开花结实特征及种子产量预测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标准枝法以及可见半面树冠法研究了马尾松开花时间、球花和果实在树冠的分布特征 ,采用球果切开法测定球果结籽数量。运用线性回归方法 ,建立马尾松树体性状、花、果与种子相互之间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 :(1)雌花芽在树冠中由上至下数量逐渐减少 ,雌花集中分布在第Ⅱ~Ⅳ年龄段 ;雄花呈相反分布 ,雄花主要分布在第Ⅷ~Ⅹ年龄段 ;(2 )幼果主要分布在第Ⅲ~Ⅵ年龄段 ,成熟球果 (以下简称成果 )主要分布在第Ⅳ~Ⅶ年龄段 ;(3)树木胸径与开花强度及单株结实量之间呈强正相关 ,马尾松平均胸径 15 0cm、开花强度 0 4以上的林分结实能力强 ;(4)基本预测模型拟合以一元一次线性回归精度及相关系数最大 ,预测效果最好 ;(5 )可见半面树冠法的预测效果较好 ,生产可操作性强 ,为最佳预测方法 ;(6 )幼果和成果的预测模型可以满足中短期预测的需要 ,基于雌花因子预测可以提前 19个月估测成果结实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