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营造杉木嫁接种子园,普遍存在接株生长出现“偏冠”现象,不能形成正常树形,影响结实产量和建园效果。我场自一九七四年开始营建嫁接种子园以来,作了有关克服“偏冠”的嫁接方法试验。一九七六年用大砧、高部位、留轮枝片状芽接或皮下切接,对纠正偏冠有显著效果,基本上能克服“偏冠”现象。这两种接法,不但正冠率高,而且成活率高,生长快,接株平均高生长量达139厘米,接位径祖率生长量达45厘米,部分接株当年就开花结果(见下表)。  相似文献   

2.
营建无性系杉木种子园时,常常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杉木嫁接后,接株偏冠,人们形容它是"上面歪把伞,下面光杆杆",结实层薄,产果量低,还易遭风折和冰雪压折,影响种子园的营建效果.在生产实践中,我们发现接株的歪斜部位,如遇到创伤,经扶正愈合后,就不再呈偏冠状态.1977年5月,我们对新嫁接的偏冠植  相似文献   

3.
我场于1966年开始营建杉木嫁接种子园。初搞杉木嫁接时,接株偏冠严重。不能形成完整冠形(塔式树冠)的接株,不仅树型不好看,结实层薄,种籽产量低,而且易遭风雨和冰雪折损,我场1972年一次就被冰雪折损20多株。工人群众称这种接株叫做“上面一把扇,下面光杆杆,结实又不多,冰雪一来就完蛋”。为了解决杉木嫁接偏冠的问题,提高杉木嫁接种子园的结实量,我场革命职工和技术人员遵  相似文献   

4.
当前,在营建无性系杉木种子园中,常发生接株偏冠现象,被称为“上面歪把伞,下面光杆杆”,结实层薄,产果量低,影响了种子园的营建效果。在生产实践中,我们发现接株的歪斜部位,如迂到创伤,经扶正愈合后,就不再呈偏  相似文献   

5.
用嫁接方法建立杉木种子园,首先遇到的问题是接株严重偏冠,不能形成完整直立冠形。据靖县排牙山林场初步调查,嫁接10年后,偏冠接株的冠长只是直立冠形接株的1/3。偏冠接株不仅外形难看,结实层薄,结果量少,而且易遭风折雪压等危害。为了解决杉木嫁接偏冠,提高杉木嫁接种子园的产量,我们遵照毛主席“一切经过试验”的教导,通过多年试验,初获效果,杉木嫁接正冠率由原来的20%左右提高到70%以上,最高达91%,接株的生长速度加快了80—120%,最快的年高生长  相似文献   

6.
建立杉木嫁接种子园时,由于各种原因,而致多数接株产生偏冠现象,偏冠的植株易遭风折、雪压为害,而且严重影响种子产量.据观察,产生偏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提高接株正冠率,必须掌握好以下几个问  相似文献   

7.
采用髓心形成层对接的杉木母树多呈偏冠,有单枝斜向生长、多枝放射生长等类型。这种偏冠现象比较普遍。据报导,嫁接后一般偏冠率达80%。我省叙永县杉木嫁接种子园的母树,偏冠的占60%,直冠生长的仅占40%。偏冠母树的生长很弱,发育也不正常,严重影响种子产量。为解决现有杉木嫁接种子园的偏冠问题,各地积极研究改造偏冠的技术:有的选  相似文献   

8.
我所于1975年开始营建杉、檫、松、油茶等林木种子园200亩,现已嫁接杉木种子园65亩,3200株.1976年嫁接的植株生长良好,平均树高198厘米,地径4厘米,最高的258厘米,地径5厘米,有40%以上的植株开花结实.1977年嫁接的当年植株平均高117厘米,正冠率达85%,比1976年嫁接的提高6.2%.  相似文献   

9.
日本落叶松生长快、材质好、抗性强,是我省引种成功用于大面积造林的主要速生用材树种之一。为迅速提供良种,我们从1973年起营建日本落叶松种子园,1975年开始定植,连续三年,共定植嫁接母树苗3000余株,53个无性系,约150亩。定植后,普遍生长旺盛,枝叶繁茂,但百分之八十的嫁接母树苗出观不同程度的歪干偏冠观象,严重地  相似文献   

10.
我所在营造杉木嫁接种子园与采穗圃的过程中,由于对杉木偏冠的纠正重视不够,未及早打桩捆缚纠正,形成了大量的超过1米高偏冠木。这种偏冠现象越来越严重,如不积极想办法,就很难培育好杉木嫁接种子园。仔细观察这种偏冠现象与  相似文献   

11.
木兰林管局龙头山国家重点落叶松良种基地自1976年起,在营建种子园过程中,为保障嫁接苗密度和均匀分布,采取1穴栽3株砧木,嫁接成活稳定后清除其余2株措施,共营建种子园100hm2。在多年实践中,针对种子园为半阳坡,干旱影响嫁接成活,山上嫁接苗作业管理不便、费时费工、多次补接林相不齐等不足  相似文献   

12.
朱建华 《福建林业科技》2012,39(4):50-52,56
总结了德化葛坑国有林场2009年营建的秃杉第1代无性系种子园的营建技术,并于2012年5月对建园效果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砧木保存率为89.4%,嫁接保存率为86.9%,嫁接植株的正冠率为82.3%;2010年嫁接的植株平均树高、地径和冠幅分别为1.2m、3.1 cm、0.8m,最优株树高1.8m、胸径1.6 cm、冠幅1.3m.  相似文献   

13.
采用髓心形成层对接的杉木母树多呈偏冠,有单枝斜向生长,多枝放射生长等等类型。这种偏冠现象比较普遍。我省叙永县杉木嫁接种子园的母树,偏冠的占60%,直冠生长的仅为40%。偏冠母树的生长很弱,发育也不正常,严重影响种子产量。为解决现有嫁接杉木种子园的偏冠问题,自1972年以来,我们对叙永县嫁接杉木种子园进行了修枝整形试验。1974年调查,在偏冠母树中经过整形后已有43%转变成为直干形母树。  相似文献   

14.
华容县胡兆谦等同志在种子园经营管理中,发现杉木接株的歪斜部位如迂创伤,经扶正愈合后就不再呈偏冠状态。1977年5月,他们对新嫁接的偏冠植株进行了“小手术”,在偏歪部位凸起处,  相似文献   

15.
日本落叶松是我省引种用于大面积造林的主要用材树种之一。为了迅速提供良种,我们从1973年起,营建了日本落叶松嫁接种子园,其中80%的母树出现不同程度的歪干偏冠现象。为了促使母树正常生长发育,达到结实早、稳产高产的目的,对母树进行整形修剪试验,现已初见成效。一、纠正歪干偏冠1. 歪干偏冠初步认为有两个原因:一是与母树接穗的遗传性有关。例如在1975年定植  相似文献   

16.
我场于1966年开始营建杉木嫁接种子园。初搞时,接株偏冠严重,不仅树型不好看,结实层薄,种子产量低,而且常常易遭风雨和冰雪折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场“三结合”科学实验小组,遵照毛主席的教导,发扬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敢想、敢干的革命精神,通过反复试验,使接株正冠率由原来的20%,提高到70%以上,生长速度提高了80-120%,最快年高生  相似文献   

17.
对苗圃培育容器嫁接苗移植到种子园区的分步式与传统建园方式两种杉木种子园营建方式进行比较性研究。结果表明:分步式建园方式营建杉木种子园相对传统建园方式,可提高种子园建园前期接株的树高、冠幅、正冠率、成活率,并使种子园林相更整齐。  相似文献   

18.
我所1974年开始营建杉木嫁接种子园,移栽四年生的健壮幼林作砧木,1975年3月18日从靖县采回15个优株无性系嫁接450株,成活388株,保存率达86%。经过精心培育管理,植株生长良好,正冠率达85%左右。据11月15日的调查,接株平均高108厘米,平均基径2.17厘米,最大的植株高134厘米,基径2.5厘米,冠幅133厘米。现将种子园的初期管理工作介绍如下: 一、抹芽去萌:杉木的萌芽力强,加之砧木的萌动比接穗要早,经过截干嫁接后,常在接合部位和根际周围,萌发大量  相似文献   

19.
嫁接是营建无性系种子园的主要手段。昌图县付家机械林场在营建樟子松无性系种子园的过程中,由采用老枝嫁接,改为嫩枝嫁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嫁接实践,体会到嫩枝嫁接具有以下优点。  相似文献   

20.
过去杉木嫁接后,植株生长普遍存在树冠偏斜的问题,使树冠畸形,产果量低,管理困难,直接影响种子园的发展。近两年来,我所和韶关地区林科所、怀集县林科所、国营曲江林场共同协作研究,总结出采用“大砧留轮枝皮下切接”的方法,基本上克服了杉木嫁接偏冠的问题。1975年春,曲江林场杉木种子园采用这种方法,嫁接1,300株,接株生长普遍端直,偏斜度0-5°的占总株数的26.5%,偏斜度5-20°的占51.8%,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