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魏党振  田兰荣 《种子科技》2000,18(5):287-288
玉米弯孢霉叶斑病是我国北方玉米产区新发生的一种危害性很大的病害。1996年至1999年对玉米自交系进行了抗病鉴定,其中鉴定自交系904份,其结果高抗,抗病系只占1% ̄13.7%。中抗系占32.7%,中感,感病系占29.6%,高感系占19.0%。  相似文献   

2.
玉米是普安县的主要粮食作物,2004年的播种面积7861.6hm^2占耕地面积的48.35%,占旱地耕地面积的70.3%,玉米总产量占全县粮食总产量的48%。90年代中期以来普安县开始推广玉米育苗移栽技术,促进了玉米生产的发展。为进一步提高玉米产量水平,特进行了调查研究和技术探讨。  相似文献   

3.
常用玉米自交系对大斑病抗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选用国内外180份玉米自交系为材料进行了犬斑病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高抗系、抗病系只占5.5%、21.1%,感病系占26.7%,高感系占16.7%。  相似文献   

4.
玉米自交系资源对大斑病抗病性的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了国内外自交系230份玉米自交系进行了大斑病抗病性鉴定。其结果为高抗系、抗病系只占1%-11.7%感病系43.8%,高感系43.5%。  相似文献   

5.
紧凑型杂交玉米是我国80年代末期选配和推广的新组合,它具有株型紧凑、叶片直立、适宜密植、光合产物多、产量高等特点。“八五”期间,全国以紧凑型玉米为突破口,狠抓杂交玉米的推广,紧凑型玉米种植面积由1990年的5000万亩增加到1995年的1.5亿亩,占五米』总面积的比重由15%提高到44%,为杂交玉米面积的50%。紧凑型玉米亩产量比平展型杂交玉米增加50—70kg,增长幅度15%一20%,效益十分显著。紧凑型玉米的推广,不仅为提高玉米单产创造了条件,而且为小麦、玉米两熟超吨粮提供了可能。“九五”期间,农业部和国家科委把紧凑型玉米…  相似文献   

6.
在均匀一致的黄、枯萎病病圃中,分别对1259份、426份品种进行黄萎、枯萎病抗性的鉴定。结果是:黄萎病高抗材料为8份,占0.64%,抗病材料79份,占6.27%;枯萎病高抗材料3份,占0.70%,抗病材料8份,占1.88%。在重复鉴定的152份材料中,134份结果一致,占88.16%。  相似文献   

7.
1 玉米品种玉油1号系河南农业大学以自选系8622-1×外引系GY220选育而成,高油玉米。生育期101天,株高263cm,千粒重293.5g,粗蛋白质12.68%,粗淀粉 65.87%,粗脂肪7.54%,赖氨酸0.36%, 容重744g/L。高抗大斑病、矮花叶病。 2003-2004年河南省夏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374.3~509.9kg。  相似文献   

8.
玉米矮花叶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矮花叶病是玉米的一种重要病毒病害,病原为玉米矮花叶病毒MDMV和甘蔗花叶病毒SCMV,培育抗病品种是主要的防治途径。研究表明,玉米种质对矮花叶病的抗性,多数表现为主基因控制的质量-数量性状抗性,抗病基因表现为显性或者部分显性作用,基因间的作用以加性效应为主,杂种一代抗性趋于抗性亲本。控制SCMV的主效抗病基因有3个,分别位于第三染色体和第六染色体上,可以利用回交转育程序构建玉米矮花叶病抗病基因单位点分离群体,使复杂的多基因位点数量性状分析变为简单的单基因位点的分析,进行基因的精细定位,或者通过抗病基因的聚合杂交选育抗病自交系,进而组配高抗杂交种。  相似文献   

9.
1 高油玉米的特点 与普通玉米相比,高油玉米有以下特点: 1.1 高油玉米的子粒含油量高。普通玉米的含油量为4%~5%,我国正在推广的高油玉米含油量都在7%~9%之间。而目前正在试验示范的一些高油玉米杂交种,如高油115、高油298,含油量更高达10%左右。我国玉米……  相似文献   

10.
收集了河南主栽的20个小麦品种、20个玉米品种,分别接种玉米纹枯病菌进行抗病性鉴定研究.结果表明,未发现对玉米纹枯病免疫的小麦、玉米品种.不同玉米品种、小麦品种对玉米纹枯病的抗性程度不同:不同玉米品种对玉米纹枯病抗性不存在显著差异,相对抗病指数介于0~0.72之间;无高抗品种;中抗类型占品种总量25%;中感类型占25%;高感类型占50%.供试小麦品种抗病性较好,其中国育3号平均发病率最低,只有20.56%,与西农889、徐麦856、新乡9718等12个品种比较,不存在对纹枯病抗性的显著差异,平均发病率均低于40%.  相似文献   

11.
贵州杂交玉米高产栽培综合配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俊明 《耕作与栽培》1998,(2):24-27,39
玉米是我省第二大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66.7万hm‘左右,总产占粮食总产的25%~27%。1997年预计,全省玉米总产比1996年增长2.6%,创历史最好水平,为全省粮食生产连续5年丰收作出了重要贡献。目前,我省玉米生产以推广应用玉米杂交种为主。据统计,1997年全省推广杂交玉米52万hm‘,比上年增加5.34万hmZ,占玉米播种面积的74%左右。但是,我省杂交玉米推广还存在普及率低,品种多、乱、杂,新技术应用率低,技术不配套,技术到位率低,密度不足,施肥水平低,耕作粗放等问题,其增产潜力还很大。为了充分发挥我省玉米生产优势,…  相似文献   

12.
黄淮海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黄淮海平原包括黄河、淮河、海河流域中下游的山东、河南的全部,河北的大部,山西的中南部、陕西关中和江苏省徐准地区,是我国粮饲主产区之一,也是全国最大的玉米集中产区,玉米播种面积约747万hm^2,占全国玉米种植面积的32.7%,总产量占全国35.5%,单位面积产量5.3t/hm^2。  相似文献   

13.
对不同年代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8个代表性玉米杂交种籽粒的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我国玉米籽粒中蛋白质、脂肪、淀粉、糖分、灰分及其它无法测定的成份的平均含量为101.57%、4.24%、70.52%、1.23%、1.42%和12.02%。自60年代以来,我国玉米籽粒中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都有明显的下降趋势,胚乳中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的下降是其主导因素,而胚中蛋白质和脂肪的持续降低则进一步加强了这种趋势  相似文献   

14.
《耕作与栽培》1995,(4):49-51
白碗窑镇推广绿肥聚垄耕作技术效益显著兴义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白碗窑镇农业技术推广站玉米是我镇的主要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0.9—1万亩,居粮食作物种植之首,产量占全年粮食总产的60%左右。因此,发展玉米生产是我镇农业的重要目标。从八十年代未期开始,随着我...  相似文献   

15.
高产、高抗、优质玉米新品种吉单196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吉单196是吉林省农科院玉米所培育的高产、高抗、优质玉米新品种。该品种一般产量在11000-12000kg/hm^2,生育日数128d,需要≥10℃积温2700℃。通过省内外各级试验和大面积生产示范,吉单196比目前生产中主推品种吉单180增产10%以上。2007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年1月申请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权。目前已在吉林、黑龙江、内蒙古等地推广2.7万hm^2。  相似文献   

16.
玉米青枯病的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玉米青枯病又叫玉米茎腐病,近年来在我县每年都有发生,并有逐渐蔓延加重趋势。2006年全县青枯病发生面积5200hm^2,占全县玉米面积的17.3%;2007年发生面积5666.7hm^2,占全县玉米面积的20.1%。发病地块一般减产10%~20%,严重地块达30%以上,给玉米生产造成了很大损失。  相似文献   

17.
河南玉米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南省是玉米生产大省,也是玉米消费大省。玉米主产区被划为国家重要的玉米产业带,土壤肥沃、地势平坦、井渠双配套、广大农民掌握丰富的生产经验和先进的生产技术。1999—2004年(2003年受严重涝灾除外)河南省平均年种植玉米1106.8万hm^2,年总产量1077.17万t,平均每hm^2产量4869.7kg,其中2000年玉米单产、总产最高,总产达到1156.6万t,单产每hm^2 5271.6kg。2004年全省种植玉米242万hm^2,受涝灾影响,总产量玉米1049.95万t,平均每hm^2产量4338.6kg,较2000年减产17.7%,玉米总产量占全省粮食总产的24.6%,占全省秋粮总产的60.4%。  相似文献   

18.
对浙江省46个县(市、区)、58个库点的100个品系试虫进行防虫磷敏感性鉴别。结果表明:29个玉米象品系中,敏感品系21个,占82.8%,轻度抗性品系5个,占17.2%。无显著抗性品系;29个谷蠹品系中,敏感品系23个,占79.3%,轻度抗性品系6个,占20.7%,无显著抗性品系;42个赤拟谷盗品系中,轻反抗性品系32个,占76.2%,显著抗性品系10个,占23.8%,无敏感品系。对11个代表品系试虫进行抗性程度测定,结果表明:最高抗性系数,玉米象为0.97,谷蠹为3.02.赤拟谷盗为10.6。上述数据为分析抗性发生和发展规律,合理使用防虫磷,制定延缓或防止害虫产生抗性的新对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林波  陈惠兰  何思勇  廖淑琴  冯浪 《种子》2006,25(6):102-103
玉米是贵州省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播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水稻,居第二位。常年播种面积67万hm^2左右,约占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1/5,占全省夏粮总播面积的1/3,常年总产300万t左右,占粮食作物总产量的1/4左右。据省统计局资料,1999年玉米播种面积约72万hm^2,总产量334.79万kg,分别占当年全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和总产量的23.14%和29.75%。平均单产4614kg/hm^2。仅为水稻单产的75.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和临近省区的水平。  相似文献   

20.
玉米不仅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而且是饲料作物和适于深加工的原料。它广泛用做畜禽饲料、食品、化工、燃料、医药等行业的重要生产原料,已完全脱离原有的粮食单一功能,成为重要的战略物质。“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我国和世界农业的发展历史证明,每一次品种更新,农业生产的产量和效益就会上一个新台阶,特别是杂交玉米。据周永春等研究,我国玉米生产中,杂交种在增产因素中的比重已达到35.5%,而发达国家高达45%~50%。因此,加快玉米杂交种子产业化进程,大力推广优质、高产玉米杂交种是提高我国玉米生产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玉米种子在我国农作物种子市场中商品化率最高,高达98%,占有市场份额最大,占30%,年需求量10亿kg,销售额60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