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古浪县南部山区辖7个乡镇,95个行政村,农业总人口11.6万人,耕地面积2.67万hm^2,其中旱地面积2.13万hm^2,占全县耕地面积的29.4%。该区海拔2200-3300m,年平均气温4.9℃,年降水量300mm左右,多集中在7、8、9月,年蒸发量2500mm,适宜种植马铃薯。但由于经济基础较差,自然环境恶劣,种植方式粗放,马铃薯生产广种薄收的状况还未从根本上得到有效转变。为了提高旱区马铃薯的产量,2007年我们示范马铃薯全膜垄侧栽培333.3hm^2,平均产量达到25665kg/hm^2,平均纯收入达到9525元/hm^2,较露地马铃薯平均增收3120元/hm^2。现将该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在全世界所有的粮食作物中.马铃薯是仅次于玉米、水稻和小麦的第四大作物。全球每年种植面积1900万hm^2左右。2001年中国马铃薯种植面积达472万hm^2,约占世界总面积的25%。但是中国马铃薯现平均单产只有l4t/hm^2左右.低于世界马铃薯平均单产16t/hm^2与荷兰等发达国家45t/hm^2差距更大。造成单产不高的主要原因,一是种薯生产体系不健全、种薯质量差;二是耕作栽培管理原始粗放;二是投入严重不足;四是新品种新技术普及利用率低等。提高马铃薯栽培技术水平是提高马铃薯产量的主要措施之一。下面将马铃薯栽培技术要点介绍一下。  相似文献   

3.
地膜马铃薯套种玉米是近几年来我县川水地重点推广的一项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其示范、推广面积已经发展到666.67hm^2,一般马铃薯产量27000-33000kg/hm^2,玉米产量6750-7500kg/hm^2,其经济效益较好。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对烤烟地套种马铃薯的最佳种植密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烤烟地套种马铃薯在密度为33330塘/hm^2、49995塘/hm^2。和66660塘/hm^2的情况下,马铃薯产量分别为6799.5kg/hm^2、7350kg/hm^2。和9349.5kg/hm^2,其中以套种密度66660塘/hm^2。时产量最高,农户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冕宁县地处四川省西南部,凉山州北部,县境内海拔高低不一,气候变化复杂,海拔1800~2500m的山区、二半山区,气候冷凉,日照充足,适宜马铃薯种植。全县常年马铃薯播种面积近4000hm^2,单产鲜薯不足1300kg。为了使马铃薯产量有一个较大的提高,必须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实现集约化生产,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秋季马铃薯在贵州省桐梓县海拔800m以下地区,常年种植有2000.0hm2,也是贵州省桐梓县秋冬蔬菜的组成部分。该技术是充分利用脱毒马铃薯高产创建项目,在县域海拔400、600、800m3个区域开展试验探索的初步总结,前茬作物为玉米、水稻或蔬菜。  相似文献   

7.
稻田免耕稻草全程覆盖种植马铃薯新技术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马铃薯又称洋芋、土豆、贵州省种植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最早种植马铃薯的省份之一。马铃薯适宜种植区域广,用途广泛,经济价值高。近年来,在贵阳市粮食作物中马铃薯种植面积已跃居第三,仅次于水稻、玉米,达2.67万hm^2左右。  相似文献   

8.
建德市新安江街道,耕地面积40hm^2,而马铃薯每年种植面积在40拼左右,(大田种植面积近百亩),主要采用常规露地栽培,大田部分采用小弓棚加地膜覆盖栽培。2004年底,在杭州市农技推广基金会的指导下,新安江街道示范种植3.13hm^2,为了做好该技术的示范推广工作,我们对稻田免耕覆盖与翻耕小弓棚覆盖膜栽培马铃薯的效果以及对后荐单季稻的影响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9.
1997-1999年在宁夏南部黄土丘陵半干旱区的西吉县进行了地膜玉米、马铃薯间作种植试验。结果表明,间作后两种作物的混合平均产量为18067.6kg/hm^2,比马铃薯单作经济产量增加56.4%,比地膜玉米单作增加经济产量277.7%,纯收入分别增加3108.9元/hm^2和2521.0元/hm^2。该种植模式在条件较好的坝地、旧水平梯田、川台地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1生产现状 黑龙江省是优质马铃薯种植区,土地资源丰富,土质肥沃,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降水适中,病害发生率低,品种退化慢,是最佳马铃薯种植带。马铃薯种植面积已达40万hm^2,排在玉米、水稻、大豆之后,列第四位,平均单产15t/hm^2,年产鲜薯600万t。  相似文献   

11.
高海拔地区马铃薯施用钾肥效应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春播马铃薯进行增施钾肥试验,结果表明,在海拔2000m以上地区以600kg/hm^2的钾肥(硫酸钾)施用量最为经济有效,为今后大面积生产的合理化施肥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种植脱毒马铃薯和杂交玉米,进行不同套种模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以“玉米——马铃薯”双套双宽窄行栽培模式效果最优,其复合产量854.96kg/667m2,比对照(玉米——马铃薯单套单栽培模式)增收42.77%,收入为127912元/667m2,每667m2增收513.32元,取得了显著的效益。  相似文献   

13.
地膜覆盖条件下种植密度与施肥量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地膜覆盖条件下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试验表明:在昌邑市中部黄壤土区,地膜覆盖条件下,不同种植密度和不同施肥量对马铃薯的产量有很大影响,以密度为8.00万株/hm^2、施入掺混肥(养分总含量45%)2250kg/hm^2的处理产量最高,可达41132.81kg/hm^2,且马铃薯结薯率高,薯型整齐,可在当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地处高寒地区,气候冷凉,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病毒传播媒介少,具有得天独厚的马铃薯生产条件,是我国主要的马铃薯种薯和商品薯生产基地。近年来,马铃薯在黑龙江省种植面积逐年扩大,2007年全省马铃薯良种扩繁基地已发展到1万hm^2,年生产脱毒种薯25万t,马铃薯种植面积发展到40万hm^2,已成为排在玉米、水稻、大豆之后的第四大作物。2008年黑龙江垦区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4万hm^2。  相似文献   

15.
2000-2001年进行的蚕豆/马铃薯复合种植适宜密度试验结果表明,蚕豆27.00万株/hm^2、马铃薯6.00万株/hm^2的处理产量、产值最高,会计产量达8021.3kg/hm^2,产值达15325.88元/hm^2,比对照(单种马铃薯密度6.00万株/hm^2)产量增加26.2%,产量增加20.6%;蚕豆33.00万株/hm^2、马铃薯6.00万株/hm^2的处理,会计产量为7667.1kg/hm^2,产值为14575.64元/hm^2,比对照产量增加20.7%,产值增加14.7%;在不同密度试验中,蚕豆产量随密度增加而增加,马铃薯产量随密度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16.
秘鲁科学家经过一年的研究,成功培育出一种优质高产的马铃薯种子。 实验表明,种植这种新种子,1hm^2马铃薯产量可达40t以上,而种植当地传统马铃薯种子,1hm^2产量只有12t左右。这种马铃薯种子的培育方法是将已培育出的优良马铃薯品种种植在框架上,让根系生长在框架下面,  相似文献   

17.
选择适宜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条件下海拔1900m地区的6个玉米品种,进行玉米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隆德海拔1900m地区,采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种植玉米,品种选用长城706较为适宜,全生育期155d,产量可达10628.7kg/hm^2。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河西灌区大豆生产现状调查及田间栽培试验研究,制定了本生态区域及同类地区“大豆/马铃薯/白菜”种植模式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范。其产量结构水平大豆3450kg/hm^2、马铃薯18t/hm^2、白菜28.5t/hm^2,收入达4.5万元/hm^2。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互助县种植的9个马铃薯品种在不同海拔地区的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在海拔2500m左右适宜种植的早熟品种是费乌瑞它、LC-98、大西洋,晚熟品种是陇薯5号、下寨65和青薯2号;海拔2700m左右适宜种植的早熟品种是夏菠蒂、LC-98、费乌瑞它;晚熟品种是青薯2号、下寨65和陇薯5号。  相似文献   

20.
宁南山区马铃薯不同种植方式的产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马铃薯陇薯3号为试验品种,在宁夏南部地区进行了不同种植方式的比较试验,结果显示利用全膜双垄大垄面膜侧种植技术的马铃薯综合性状最好,产量达55935kg/hm^2,大中薯率74.1%;其次为起垄覆膜种植技术,产量居第2,较对照满天星常规种植增产效果十分显著。马铃薯全膜双垄大垄面膜侧种植技术和起垄覆噗种植技术可在该地区进行大面积推广示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