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海滨湿地杨树、柳树新无性系苗期耐盐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海滨湿地分别4个盐度梯度,12种杨树、柳树新无性系田间扦插试验结果表明:在苗期,不同杨树、柳树无性系的成活率、保存率、生长量等均与土壤含盐量呈负相关;在出苗期的耐盐能力,1-74杨、1-69杨可达0.241%,35杨为0.188%,J30-16、J35-13、J4-34、J31-17柳为0.089%,其余5个柳树无性系均在0.060%以下;在苗木生长期,其耐盐极限分别为0.343%,0.333%和0.201%。  相似文献   

2.
采用座标综合评定法,R型因子分析和数量化模型Ⅲ等方法对水培和盆栽等3次试验所观测的各项耐盐指标值进行了综合的评定和分析。综合评定结果把供试的10个无性系划分为3种耐盐类型:(1)耐盐能力强类型。包括95,121和69无性系,能忍受0.2%-0.3%的土壤含盐量;(2)耐盐能力中等类型,包括105,106和351等3个无性系,能在0.1%-0.2%含盐量的土壤中生长;(3)耐盐能力差类型。包括138  相似文献   

3.
采用座标综合评定法,R型因子分析和数量化模型Ⅲ等方法对水培和盆栽等3次试验所观测的各项耐盐指标值进行了综合的评定和分析。综合评定结果把供试的10个无性系划分为3种耐盐类型:(1)耐盐能力强类型。包括95,121和89无性系,能忍受0.2%~0.3%的土壤含盐量,(2)耐盐能力中等类型,包括105,106和351等3个无性系,能在0.1%~0.2%含盐量的土壤中生长,(3)耐盐能力差类型。包括1388.1381,103和117等4个无性系,只能在熟化的低产农田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4.
对12个尾叶桉无性系的生长性状差异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各性状在无性系间差异均极显著,各性状的无性系重复力75.24%~94.32%,单株重复力为43.18%~80.57%。冠幅的重复力最小,材积最大。5.5年生时共有4个无性系生长量超过总体家系平均值,生长最优的无性系平均单株材积达0.1684m^3,是最差无性系的253.78%,是平均值的58.38%,比最优对照U6无性系高79.33%。应用主成分分类方法,将无性系分成6类。速生型无性系较慢生型无性系的树高、胸径和材积分别高出30.40%、57、74%和221.64%,增产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5.
1992-1995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在含盐量0.208%的海涂上栽植的11个黑杨无性系中,筛选出5个优良无性系,具有适应性强,生长迅速抗盐和抗病虫害,与I-69杨相比,单株材积增长率为4.86%-64.63%,每公倾蓄积增长率为38.38%-74.17%,增加收入7800-1575元/hm^2。  相似文献   

6.
怪柳学名Tamarix chinensis Lour,柽柳科,落叶小乔术或灌木,属于泌盐植物,叶片能分泌盐分。插穗在含盐量0.5%的盐碱地上即可生根,带根的苗木能在含盐量0.8%的盐碱地上成活生长,大树能在含盐量1%的重盐碱地上生长.柽柳还刚干旱、严寒、风沙、水湿,有“大漠英雄树”的美誉,是优良的盐碱地造林树种,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八宝景天和五彩石竹的耐盐性,为耐盐性选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使优良的耐盐品种广泛地应用到盐碱地区的园林建设中,以提高盐碱地区的园林建设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八宝景天耐盐程度较低,在土壤pH值7.9左右,含盐量0.3%左右的沙质土中能生长良好;五彩石竹耐盐程度较低,在土壤pH值8.5左右,含盐量0.2%左右的土壤中能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8.
抗盐杨树优良品种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辽宁省11个县(市)滨海盐碱地和内陆盐碱地原有的林分中,选择树势生长旺盛、于形好、适合在盐碱地生长的杨树优良品种小×胡23号、小×胡19号和群众杨43号。通过测试,这3个抗盐品种能在含盐量5.0g/kg以下的地块中正常生长,可在含盐量5.0g/kg以下的轻盐碱地块上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选择抗盐性较强的树种,合理利用盐碱土,以廊坊杨3个无性系和其亲本之一山海关杨的1a生扦插苗为试验材料,用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溶液处理,分析了盐胁迫对苗木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下各无性系苗高随盐浓度的增加,单位时间内高生长量减小,各无性系苗高增长率随盐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在浓度0.9%的氯化钠溶液处理下按相对增长率以廊坊杨3号最高,比对照山海关杨高3倍;盐胁迫抑制各无性系叶面积的扩展,但廊坊杨3号幼叶生长受影响最小;盐胁迫下各无性系总生物量逐渐减少且根、茎、叶生物量的分配比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廊坊杨3个无性系根系生物量所占比例均增加,廊坊杨3号增加最多,而山海关杨的根、茎、叶分配比例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不同浓度NaCl处理下旱柳(Salix matsudana Koidz)无性系"鲁柳1号"耐盐响应,阐明旱柳无性系耐盐机制,为其推广和应用提供理论基础。以旱柳插穗为研究材料进行盆栽扦插试验,通过控制NaCl浓度(0、1‰、3‰、5‰、7‰),研究了盐胁迫对"鲁柳2号"相对生长速率、抗氧化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渗透调节物(可溶性糖)、光合特性(叶绿素、净光合速率)的影响。随NaCl处理浓度的升高,"鲁柳2号"相对生长速率逐步降低,可溶性糖含量逐步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先升高后降低,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逐渐降低。苗高地径相对增长速率与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呈极显著负相关。盐胁迫对旱柳无性系"鲁柳2号"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土壤含盐量不超过3‰时,可以通过保护酶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增加适应盐胁迫,但超过3‰后随胁迫时间的增加幼苗生长受到严重抑制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11.
两种润楠属植物耐盐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0%、0.1%、0.2%、0.3%NaCl溶液共4个水平对浙江润楠(Machilus chekiangensis)和薄叶润楠(M.leptophylla)进行盐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在轻度(0.1%~0.2%)盐分胁迫下,浙江润楠苗木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受害迹象,而薄叶润楠在0.1%的盐分胁迫下一段时间就表现出较明显的受害迹象。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增加和胁迫时间的延长,两种苗木出现胁迫症状的时间缩短,苗高增长和地径增长均呈下降趋势,细胞膜透性、丙二醛含量(MDA)、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呈上升趋势,Fv/Fm呈下降趋势。试验结果可知,浙江润楠能在盐碱量中等(不大于0.2%)的土地上正常生长,表现出较强的抗盐能力;相对于浙江润楠而言,薄叶润楠的抗盐性则较差。  相似文献   

12.
In this research, five Nitraria sibirica provenances such as Dayilu were selected to do experiment of salt-resistance, combining fixed plots test with typical plot investigation, measuring survival rate and growth as main indicators. The experiments of main cultural technology were done on Nitraria sibirica in 4 types of site preparation, 3 types of planting, 3 designs for planting density. The Nitraria sibirica experiments for the effects of curbing salt and improving soil were done by testing soil nutrients, salt content, soil physical properties as focal points in typical site of 3-4 years woods. The experiment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Nitraria sibirica could survive well with soil salt content of 0.6%, and that survival rate declined distinctively as soil salt content exceeded 0.8%. However, high soil salt content did not influence growth in the year of planting. There were obvious differences in salt-tolerance among Nitraria sibirica provenances; Dayilu was the best on salt-tolerance, the other 4 pro  相似文献   

13.
14.
盐分胁迫对土沉香苗木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测定土沉香幼苗在盐分胁迫下生长与生理特征,探讨其耐盐性。结果表明,土沉香幼苗的苗高和地径的增长率随着盐分浓度的增加而减少;叶片膜透性、MDA摩尔浓度、SOD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随着盐分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NaCl质量分数≤0.4%时,叶片膜透性、MDA摩尔浓度、SOD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与对照相比增加不显著;土沉香叶片中叶绿素含量随着NaCl质量分数的增大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低浓度的盐分胁迫能使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增加。由此说明,土沉香苗木具有一定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15.
采用温室盆栽试验方法 ,研究了不同土壤水分下盐胁迫对 1年生落羽杉实生苗的生长及营养吸收的影响。试验共 12种处理 ,3种水分水平 (W1 ,淹水 ;W2 、W3,土壤含水量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 75 %和 2 5 % ) ,每种水分下设 4种盐分处理 (NaCl含量为土壤干重的 0、0 15 %、0 3%和 0 4 5 % ) ,处理时间为 130d。结果表明 :土壤盐分胁迫下落羽杉幼苗的生长及对营养的吸收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这种变化又因土壤含水量的不同而不同。落羽杉相对高生长、相对地径生长和生物量增量随着土壤盐分浓度的增加和土壤水分含量的减少而减少。在淹水条件下 ,随着土壤盐分浓度的增加 ,落羽杉幼苗根、茎、叶中全N、全P、全Na,以及叶片中的全Ca、全Fe的含量均随着升高 ,而根、茎中的全Fe、全Ca、全Mg含量差异较小。在W2 水分条件下 ,各种盐分处理都在不同程度上增加了根、茎、叶中全N、全Na、全Ca和全Fe含量 ,茎和叶中全P、全K和全Mg含量 ,而根系中的全P、全K和全Mg含量在盐分浓度较高时有所下降。在W3水分条件下 ,各种土壤盐分不同程度地增加了叶片全N、全P和全K含量 ,茎和叶中全Mg和全Ca含量 ,以及根、茎、叶中全Na含量 ,而茎和根中全N、全P和全K含量 ,根、茎和叶中全Fe含量均随着土壤盐分浓度的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16.
盐分胁迫对沿海绿竹光合作用及叶绿素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通过对盐分胁迫条件下绿竹的光合作用变化的研究 ,可知在盐分胁迫处理的第 2 5天处理为 2 .0 %下的绿竹的净光合速率、光呼吸速率比对照分别下降了 4 7.6 %、4 0 %,而 0 .4 %的净光合速度却增加了 6 .6 %、光呼吸速率下降了 15 .1%;到第 4 6天 2 .0 %的比对照分别下降了 5 1.8%、4 6 .7%,0 .4 %的分别下降了 5 .8%、31.9%;绿竹的暗呼吸速率则没有一定的规律 ,但还是盐浓度越高 ,暗呼吸速率下降得越快 ;绿竹的叶绿素变化则是呈现先上升而下降的趋势 ,0 .4 %的盐分胁迫强度为盐分的一个分界点 ,大于 0 .4 %的光合作用受到明显的影响 ,小于 0 .4 %的光合作用受到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西北灌区次生盐化土樟子松引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18.
中山杉无性系耐盐力的水培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报道中山杉301、302和4013个无性系及其母本落羽杉、池杉的1年生扦插苗的耐盐力水培试验结果.表明:它们耐盐力强弱的顺序是中山杉301>中山杉401>中山杉302>落羽杉>池杉,它们的耐盐力,3个无性系为含盐(NaCI)量0.3%左右,亲本落羽杉为0.15%,池杉为0.1%左右.  相似文献   

19.
董立国 《湖北林业科技》2020,49(2):23-24,64
为了研究滴灌措施下干旱地区防护林内土壤盐分的变化情况,选择建平地区常见的荒山绿化树种——沙棘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滴灌与不滴灌、不同滴灌年限处理下的土壤盐分含量研究,结果表明,滴灌处理可以明显降低浅层土壤中的盐分含量,不灌溉林地处理下土壤盐分变化情况与流动沙丘的对照处理趋于一致,但是后者盐分空间分布的异质性程度更强;滴灌后1~3年,随着年限的增加,同土层中盐分含量逐渐降低,根系生物量干重逐渐增加,且根系分布情况上移,主要集中在0~60 cm的土层中。由此可知,滴灌对浅层土的洗盐效果较好,但是滴灌时间长了根系有向浅层土层集中的趋势,建议每年大水漫灌1次,以有利于根系的下扎。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浙南泥质海岸林地初期二年通过套种、覆盖等营林措施对泥质海岸土壤盐分及其pH年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造林当年和次年0~20cm表层土土壤含盐量存在4月、7月和11月3个峰值和6月和10月2个谷值,7月为最高值,6月为最低值;二年中,0~20cm剖面土壤盐含量降低幅度达22.49%~16.09%;②造林当年>20~50cm次层土土壤盐含量存在4月、11月2个峰值和7月、8月2个谷值;次年>20~50cm次层土土壤含盐量月变化则除6月出现1个明显的谷值外,其余观测月份土壤盐含量动态变化呈比较平缓线性下降趋势;经历2a,>20~50cm剖面土壤盐含量降低13.04%~15.83%;③二年的测定结果同时表明,表层土pH值在8.3~8.5,次层土pH值在8.4~8.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