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铸态珠光体球墨铸铁组织形态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普通球墨铸铁的基础上,加入Cu、Sb合金元素,通过余温正火工艺,获得铸态珠光体球墨铸铁。该铸铁的珠光体含量大于(等于)95%,渗碳体小于(等于)5%,抗拉强度可达700-850MPa,硬度为280-350HB,延伸率为3%~5%。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分析表明,当加入0.5%Cu、0.02%Sb时,合金主要由珠光体与球状石墨组成,其中铸态珠光体层片间距变小,石墨球细小而均匀,铁素体的形成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2.
农机耙片用新型铸态贝氏体钢的组织与耐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进耙片的材质和工艺,研制出一种新型铸态贝氏体钢,采用液态挤压铸造使耙片一次成形,以代替原65Mn钢及传统生产工艺。该铸态贝氏体钢通过合金化和控制冷却速度的方法,不需热处理而在铸态下直接得到贝氏体组织和所需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新型铸态贝氏体钢的耐磨性明显优于热处理后65Mn钢。其洛氏硬度为46~50HRC,冲击韧性αk≥26J/cm^2,对65Mn钢的相对耐磨系数为1.29。  相似文献   

3.
利用拉伸、压缩试验对铸态AZ91D镁合金的应力应变曲线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铸态镁合金在高温下表现出较低的流变应力,能够实现塑性加工成形。在优化塑性成形工艺方案基础上,利用超塑胀形与压弯工艺进行了镁合金摩托车手把管塑性加工试验,并成功试制出了合格产品。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设计和制备合金,对比分析添加0.15%Ce元素微合金化后对Al-6Si-4Cu-0.25Mg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为后续深入挖掘微合金化Ce对Al-6Si-4Cu-0.25Mg合金性能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5.
马健 《南方农机》2019,(5):246-246
在岩心和录测井资料基础上,对王庄油田坨82块沙河街组沙一段展开沉积微相研究,沙一段I砂组主要沉积类型为扇三角洲前缘亚相,主要沉积微相有水下分流河道和水下分流河道间沉积;II砂组主要沉积类型为滨浅湖亚相,主要沉积微相有砂岩滩坝、泥滩和生物灰岩滩。  相似文献   

6.
堆焊犁铧的显微组织形貌与耐磨料磨损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Mo-B,Mn-Si,Cr-Ma-Si-B,Cr-Ma-V-B,Cr-Mo-Ni-B,Cr-Mo-V-BCr-Si-B等九种Fe-C基耐磨合金粉末等离子堆焊的铧片进行了室内磨损试验及金相组织分析,应用透射电镜观察其形貌、x光波谱仪检测了微区成分,并用x光衍射仪进行了相结构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堆焊合金中具有波形边界的一次六角形或条状碳化物(Cr_7C_3)、且基体为大量马氏体加少量奥氏体的过共晶组织抗磨料磨损性最佳;同时发现硼元素只存在于黑孔缺陷处,因此,加硼并不能提高堆焊合金的抗磨性。  相似文献   

7.
<正>6063铝合金属于锻造铝合金,在合金的组别中属于变形铝合金,牌号中的第一位数字6表示该合金以镁和硅为主要合金元素,并以Mg2Si相为强化相的铝合金。为便于说明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Zn含量对Mg-2Gd-Y镁合金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制备不同Zn含量的Mg-2Gd-Y镁合金,利用光学显微镜(OM)、维氏硬度和拉伸-压缩试验机等设备,研究合金的结构特征、表面微观形貌、试样的硬度以及压缩等性能。结果:Zn含量能够显著影响Mg-2Gd-Y镁合金凝固组织和力学性能。当合金中没有添加Zn元素时,Mg-2Gd-Y镁合金的晶粒粗大,晶界处有少量的Mg3Y相分布,力学性能最差;当合金中添加0.5%的Zn元素时,Mg-2Gd-Y镁合金的晶粒细化,晶内却有少量(Mg,Gd)3Zn相分布,合金的力学性能提高;当合金中的Zn含量增加到1%时,晶粒进一步细化,晶体内析出了Mg3Y相与(Mg,Gd)3Zn相组成的共晶组织,力学性能达到最大值。当合金的Zn含量增加到1.5%时,晶粒并没有进一步细化,并且大量的脆性相却在晶界处析出,合金的力学性能下降。结论为了提高Mg-2Gd-Y镁合金的力学性能,应该向Mg-2Gd-Y镁合金中添加1%的Zn元素。  相似文献   

9.
6063铝合金属于锻造铝合金,在合金的组别中属于变形铝合金,牌号中的第一位数字6表示该合金以镁和硅为主要合金元素,并以Mg2Si相为强化相的铝合金.  相似文献   

10.
陈刚  王宁  孙琴 《农业机械学报》2006,37(6):144-147
通过在不同温度下向亚共晶AlSi合金熔体中加入固体Al20%Si(质量分数)合金,研究了初生硅颗粒对Al7%Si合金显微组织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显微组织从树枝状α相加含针状硅的共晶相,转变成球形α相加含短针状硅的共晶相,最后变成硅颗粒加粗化的球形α相和更少的共晶相。当选择合适的Al20%Si合金组织和处理温度时,采用该工艺可有效地制备半固态成形用坯料。结合初生硅颗粒在亚共晶AlSi合金熔体中的变化过程,对Al7%Si显微组织的演化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利用示差量热扫描仪研究了新型汽轮发电机转子槽楔合金CuNiCrSi合金加热过程中的相变过程。通过不同时效处理的合金导电率计算时效相变动力学可知:时效析出分2个温度段,在低温阶段,时效早期通过调幅方式形成溶质原子富集区,然后在溶质富集区发生失稳有序化,最后生成δ-Ni2Si相;而在高温阶段,合金可以不经过调幅过程而直接以形核长大方式析出δ-Ni2Si相。  相似文献   

12.
小四轮拖拉机行驶道路崎岖不平,工作时震动强烈,因此,要求许多关键件如前桥支架、牵引板既要有一定的强度,又要具备较高的韧性。为了满足这一要求,生产中常用QT420-10球墨铸铁并用高温退火处理。但原工艺不仅费时费力,而且铸件还时因变形、氧化而报废。为此,笔者就铸态球墨铸铁常见的生产工艺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找出了实际生产铸态高韧性球墨铸铁的最佳孕育工艺——一次孕育加二次硅铁律型腔孕育工艺。1.试验条件熔炼使用3t/h的酸性冲天炉,生铁选用徐州钢厂生产的Z15,其成分见表1。焦炭选用河南平顶山焦炭,成分见表2。球化剂…  相似文献   

13.
采用高频感应熔覆工艺制备不同WC含量的Ni基合金涂层,研究分析WC的晶粒度及其分布对合金涂层金属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频感应熔覆工艺可以制备出组织结构均匀、组织缺陷少,硬质相完整的合金涂层;合金涂层中存在WC硬质相的晶粒聚焦现象,未熔化的WC颗粒与镍基合金形成固溶体提高了涂层的组织性能,增加了涂层硬度。  相似文献   

14.
熊莎  付浩 《南方农机》2023,(14):138-140
为改善Mg-9Al-3Si合金的凝固组织和力学性能,课题组采用超声波处理法进行镁合金熔体处理,研究超声波处理温度参数的影响效果。研究表明:超声处理可以改善Mg-9Al-3Si合金凝固组织,提高合金力学性能。在630℃~720℃范围内,随着超声处理温度的提高,合金中Mg2Si相先细化再粗化,转折点为690℃。在630℃~720℃范围内,随着超声处理温度的上升,合金抗拉强度先有小幅度降低再上升,达到690℃后,抗拉强度开始下降。合金伸长率在小范围内波动,在处理温度为630℃时达到最大值为1.7%。  相似文献   

15.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范围内,人类总是不断发展的,自然界也总是不断发展的,永远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教导,我们进行了铸态珠光体球铁齿轮的试验工作。在全国  相似文献   

16.
以液体石蜡和Span80为油相,壳聚糖醋酸溶液为水相,戊二醛为交联剂,采用反相乳液法制备壳聚糖微球。并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对壳聚糖微球进行表征。微球外观光滑圆整,粒径500μm。对亚甲基蓝有较好的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17.
文章采用NiCrBSi合金粉末,通过烧结法制备出NiCrBSi合金,运用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等微观分析方法分析NiCrBSi合金的组织形貌及相组成,并采用洛氏硬度计测量合金的硬度,研究了烧结温度、保温时间、预制块压制压力等工艺参数对NiCrBSi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探索了NiCrBSi合金的最佳烧结工艺。结果表明:NiCrBSi合金粉末的最佳烧结工艺为烧结温度1000℃、预制块压制压力15MPa、保温时间20min。  相似文献   

18.
刘彦升 《农村电工》2006,14(5):24-24
我局修试所从2002年开始着手对变压器节能降损的研究.到2003年已经能够生产SH11型非品态合金变压器.导磁材料采用美国进口的非晶态合金片,其空载损耗与同容量的硅钢片铁心变压器相比降低60%~80%,节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针对水库淤积问题,设计了一种正态漏斗排沙装置,在水槽中开展水流试验。对正态漏斗附近水流-泥沙进行欧拉两相流模拟,用水流试验数据对数值模型进行验证,进而分析了不同边界条件下流速、涡量和相浓度场。结果表明,漏斗内部流速梯度较大,泥沙相浓度等值线呈V型不对称分布,漏斗前缘、左后侧和右后侧出现大涡量区。与锥形漏斗对比,正态漏斗近壁面流速大,水流阻力小,3种边界条件下平均涡量减小25.8%~27.2%,出口泥沙相浓度增大15.2%~16.5%,具有降低能量耗散、显著提高排沙效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Ni—Cr合金钎焊金刚石砂轮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结合金相及试样逐层的X射线结构分析,剖析了Ni-Cr合金与金刚石、钢基体钎焊界面的微区组织结构,揭示了Ni-Cr合金对金刚石和钢基体表面的浸润和钎焊机理,即在钎焊过程中Ni-Cr合金中的Cr元素分离出,在金刚石界面形成富Cr层并与金钢石表面的C元素反应生成Cr7C3,在钢基体结合界面上Ni-Cr合金和钢基体中的元素相互扩散形成冶金结合,这是实现合金层与金刚石、钢基体都有较高结合强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