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王雅  于滑 《山东饲料》2013,(29):241
本文叙述了城市供水和与地下水资源相关的几个问题,主要从地下水资源的统一管理,节约用水,治污与保护水资源,分质供水与地下水补给等方面给出了缓解城市水资源紧缺问题的方法,为我们以后能更好的发展城市和合理用水提供了良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水是生命的源泉,它滋润了万物,哺育了生命。随着农业、工业和城市供水需求量不断提高,导致有限淡水资源更为紧张。为了避免水危机,我们必须保护水资源。本文主要对水资源保护的概况、污染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保护水资源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我国城市供水行业的逐步发展,对供水管网探测领域的要求将会逐步提高,所以,应当借助于各类先进的探测器械,运用合理的探测方式对城市供水管网漏水现状实施科学探测,并且借助于探测技能对供水管网的漏水现状予以合理掌控,减低漏损现象的产生,从而实现节约水资源的目标。本文对城市供水管网漏水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探讨城市供水管网漏水的探测方法。  相似文献   

4.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经历几十年的飞速发展,与之相伴的是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是人类耐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之一。在人口不断增长而水资源相对较为匮乏的冲突之下,我国不少城市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给水问题。而城市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因素,因此如何有效保障城市供水显得尤为重要。在此前提之下,对我国城市给水工程的发展现状及趋势进行充分的了解便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5.
城市供水运行管网能否将优质水供应到城市千家万户,管道施工、管道材质直接关系到管网的水质。分析归纳了管网水产生污染的几个方面原因,并就此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0.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的日益增大,需水量和污水废水量也日益加大,加剧了水资源的污染和水危机,水环境的承载力明显不足,以致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严重威胁到城市居民的饮水安全和身体健康,而水污染反过来又制约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水污染和水资源短缺的状况不容忽视[1]. 1.我国城市水污染的现状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近年来由于工业的快速增长、人口压力以及农药化肥使用量的不断增加,我国地面水、地下水的质量都有较大的下降,现今水资源非常短缺,水资源污染情况又非常严重,全国90%以上的城市水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近50%的重点城市的集中饮用水源不符合取水标准,并且污染危害愈演愈烈[2].  相似文献   

7.
随着铁路的发展,供水规模也在逐步扩大。由于水资源的日益短缺,加之供水企业在输水过程中出现的“跑、冒、滴、漏”现象,给供水企业造成成本提高、水压不足和供水困难等问题,主要是管网陈旧老化、锈蚀,外力破坏漏水等原因造成的损耗。如果管道长期漏水而得不到及时发现和处理,不但浪费了宝贵的水资源,而且还会影响到供水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会造成道路损坏、堵塞交通,构筑物基础下沉及房屋倾斜等一系列与群众密切相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城市带来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城市人口集中,与生态环境矛盾越来越尖锐,造成了城市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雾霾污染频繁发生。本文从政策建设、环境信息化建设、城市生态标准等方面提出缓解生态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发展,水污染和城市供水安全已经成为了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城市水污染和城市供水安全,分析了城市水污染的原因,并且提出了解决城市供水安全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我国污水回用现状及技术概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城市污水回用作为城市供水的一种新的可靠水源正在受到人们的日益关注.笔者主要通过对我国水资源现状和国内外污水回用现状的介绍,较全面地论述了城市污水回用的主要途径及常用的回用技术.  相似文献   

11.
目前,隐孢子虫有效种有20个。隐孢子虫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隐孢子虫具有宿主特异性。目前,感染人的隐孢子虫种和基因型有C.horninis、C.parvum、C.meleagridis、C.felis、C.canis、C.nuris、C.suis genotype和C.cervine genotype等。水源性隐孢子虫暴发,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分子鉴定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检测水中隐孢子虫,水中检测到的隐孢子虫有9个。通过分析其分子组成特性表明,成年牛可能是水污染的主要根源,除了居民用水和农业污染外,鹿、麝鼠、田鼠、鸟和其它野生动物可能也与水污染有关。隐孢子虫分子基因型鉴定工具可能为水源保护性研究提供一个更有力的溯源追踪工具。  相似文献   

12.
本项工作测定了高寒矮嵩草草甸10种主要植物不同物候期的水分含量、自然饱和亏、临界饱和亏和需水程度,分析了植物含水量及其季节性动态规律,了解了植物不同发育阶段的水分亏缺状况和抗旱性,并根据植物需水程度和水分饱和亏,初步提出不同时期灌溉对矮嵩草草甸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不同水分利用效率的高羊茅水分和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李秧秧 《草业科学》1998,15(1):14-17,26
选用高羊茅不同水分利用效率的遗传材料,利用盆栽试验对其水分和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旨在揭示其水分利用效率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高水分利用效率品系有较好的水分关系且抗旱,其气孔导度较低,水分利用效率高。高、低水分利用效率品系的净光合速率无差异。造成以A/E或A/GCO2表示的水分利用效率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叶肉细胞光合活性的差别。比叶片重、以面积表示的叶绿素含量和细胞内CO2浓度均可作为衡量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4.
西北内陆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的生态经济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水资源是西北内陆河流域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控制因素,是进行各类基础设施建设的前提条件.利用生态经济学中的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从生态、社会和经济3个方面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性进行综合评价,找到水资源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平衡点,达到生态和经济平衡,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5.
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及其治理对策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农村水环境污染已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村生态环境和农民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该文综合分析了我国农村水环境污染的成因、现状和治理方法,重点阐述了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技术,提出了农村水环境污染治理的政策途径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生物措施水土保持机理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被能有效控制水土流失,被公认为水土保持最有效最根本的方法,因此水土流失区植被的恢复和建造成为水土保持工作的中心之一。通过对大量研究进行总结,进一步从机理上分析了植被对水土保持的作用,主要包括植被冠层对降雨的截留及对降雨侵蚀动能的影响,地表枯枝落叶层的水土保持作用和地下根系提高土壤抗冲性等。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目前国内外猪场废水生物处理法的现状分析后认为:生物处理法是去除猪场废水中有机物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是猪场废水处理的核心技术;复合处理工艺可以结合各种生物处理方法的优点,能够实现废水的多级处理,是猪场废水生物处理中较合理经济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畜禽规模养殖废水污染因子监测评价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奶牛、猪、禽规模养殖30个废水样品,分二次应用标准方法监测15个不同参数,并进行单项与综合指数评价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畜禽养殖废水污染超标因子按污染指数大小排序存在差异性,猪氨氮>总磷>总氮>砷>铜>CODcr>铁>锰;牛氨氮>总氮>铁>CODcr>总磷>锰>砷>汞;禽总磷> 氨氮>砷>总氮>CODcr>铁>锰.从中可见总磷、氨氮、砷、总氮、CODcr、铁和锰为污染共性因子,另有猪铜与牛汞个性因子,而且猪的污染超标因子污染指数最大.  相似文献   

19.
水分与草坪质量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随着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日趋严重.在城市绿地上如何经济合理地利用水资源成为研究的一个重点问适题.现今城市草坪面积不断增长,其用水问题也就成为人们关心的问题.水分影响草坪草的生长,水分与草坪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研究草坪质量与水分关系时,草坪质量的评价是至关重要的.草坪质量是对草坪优劣程度的一种评价,目前草坪质量评价方法众多,但缺少准确、简单、易行的方法.在对水分与草坪质量关系的研究上,目前只有定性的水分对草坪质量的彩响,没有研究水分与草坪质量之间的定量关系.综述了草坪质量评价及其与水分关系的研究进展,目的是提出草坪质量与水分的函数关系,从而根据草坪质量要求来确定最佳的水分投入量.  相似文献   

20.
Models simulating the reciprocal transformation between the soil water and groundwater are of great practical importance to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and prevention and remedy of water pollution. In this paper,popular coupled models of soil water and groundwater will be analyzed. Besides,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different models will be summarized as a reference for the numerical model of soil water and groundwat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