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 我们经过三年的玉米地膜覆盖栽培试验和示范推广,发现常规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存在有许多弊端。为此,通过试验研究,提出地膜玉米覆盖栽培改进技术——玉米膜侧栽培。一、玉米膜侧栽培技术玉米膜侧栽培是在播前精细整好土地的基础上,尽早铺膜,在适宜播期内把玉米种在距地膜边缘3—5厘米的土壤内,采用挖窝点种或沟播耧播,播后及时镇压。地膜选用幅宽为40—80厘米的。如选用幅宽小于40厘米的,效果不理想。铺膜要注意地膜与土壤紧贴铺平,  相似文献   

2.
《现代农业》2006,(3):9-9
一、双垄沟覆盖法适于玉米、高粱、西瓜、甜瓜、蓖麻等。覆盖膜时按宽窄行规格,在覆膜带上人工或机械开出两条深5厘米、宽10厘米的小垄沟,而后用80厘米宽地膜一覆两行。播时打孔,将种子点播于垄沟,覆土后膜上形成两条凹陷集流沟(也可开沟播种后覆膜,放苗后压土),使膜上降雨经插孔渗入根际。二、膜边拢土覆盖法适于玉米、高粱、西瓜、蓖麻等。常规法平铺覆盖之后,在膜侧露地上用犁浅串或人工拢起两条5~10厘米高的小土堰,中间形成一种膜槽,于膜上打孔播种。三、低穴播种覆盖法适于玉米、高粱、甜瓜、蓖麻等作物。在一般平铺覆盖的基础上,打孔…  相似文献   

3.
<正>玉米集雨节水膜侧栽培技术作为一种新型抗旱新技术,能够提高地膜增温保墒功能,抑制杂草,利于蓄水纳墒,提高移栽存活率,进一步增强玉米抗倒伏能力。其核心将全膜覆盖的70~80厘米幅宽地膜改为40~50厘米,覆盖于玉米行间,或者盖膜后把玉米播栽于地膜两侧。该技术能节约盖膜成本40%以上,并最大限度减少植株间土壤  相似文献   

4.
“玉米-马铃薯-油菜”一膜三盖节本、高效栽培技术,是对传统的玉米地膜全覆盖栽培技术的革新与发展。该技术改传统的玉米膜内播种(或移栽)为膜侧播种(或移栽),在玉米收获前后直接在玉米行间的旧膜上打洞施肥.播种马铃薯,低山秋季再在旧膜侧移栽油菜.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静宁县界石铺镇全膜玉米免耕播种胡麻栽培技术,包括保护地膜,播前清除玉米秸秆;选用良种,做好种子处理;适期播种,合理密植;加强田间管理,确保丰产;适时收获等内容,以期为静宁县界石铺镇全膜玉米免耕播种胡麻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马铃薯不同覆膜方式试验的探讨,结果表明,地膜不同覆盖方式对马铃薯产量影响极其显著,全膜膜侧播种比对照露地穴播种植增产35.5%;全膜垄上穴播比对照增产27.8%;半膜膜侧播种比对照增产16.8%;半膜穴播比对照增产13.7%,最佳栽培模式为全膜覆盖膜侧种植。  相似文献   

7.
一、覆盖形式   地膜覆盖栽培有两种覆盖方式:一种是覆盖地膜后定植或播种;一种是定植或播种后再覆盖地膜.高畦和起垄栽培多采取先定植后盖膜.平畦栽培多采取先盖膜后定檀.直播椒田沟播的多采取先播种后盖膜,穴播的多采取先盖膜后播种.……  相似文献   

8.
<正>玉米全膜覆盖双垄面集雨沟播栽培技术是根据半干旱地区气候特点和玉米常规覆膜栽培技术存在的地膜覆盖面积小、土地裸露面多、保墒效果差等缺点,结合膜侧种植技术,经过改进而形成的一种新型旱作农业技术,技术核心是采用地膜全地面覆盖,达到充分保墒的目的;技术的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综合评价可降解地膜、液体地膜对烤烟抗旱和生长的影响.[方法]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可降解地膜、液体地膜对烤烟生育期、田间农艺性状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常规地膜处理比其他处理对烟株的早生快发要早,而各处理又好于不盖膜处理,可降解地膜又好于液体地膜.法国产可降解地膜的降解率大于常规地膜.单叶重以覆禾美特液体地膜处理最重而覆盖法国产可降解地膜的处理最轻,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上等烟比例和产值以覆盖法国产可降解地膜的处理最高,而常规移栽、不覆膜的处理最差,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中等烟比例以常规移栽、不覆膜的处理最高而覆盖常规地膜的处理最低;产量以覆金旺液体地膜的处理最低而覆盖法国产可降解地膜的处理最高.[结论]从环境、经济等情况来看,可挑选合适的可降解地膜进行推广,降低劳动强度,改进烤烟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0.
<正>山西平定县石门口乡南上庄村在继总结小麦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示范了玉米膜侧沟种栽培技术,即把40厘米地膜覆盖在两行玉米之间(窄行)的垄背上,玉米播在地膜两侧垄沟里;由于膜侧沟种垄盖栽培具有膜内栽培相似的增温保墒、抗旱抗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我国南方丘陵红壤旱地春玉米Zea mays L.的高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覆膜栽培、有机肥及增施钾肥进行耦合,以常规施肥+裸地为对照(CK),研究不同栽培模式对南方丘陵红壤旱地春玉米的生理生化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常规施肥+有机肥+钾肥+地膜覆盖(TOK)的产量最高,比CK提高了3.4%;TOK的百粒质量分别比常规施肥+有机肥+地膜覆盖(TO)、常规施肥+K肥+裸地(TK)、CK提高了14.9%、15.1%、20.4%;各项抗旱指标值均表现为CKTKTOTOK;各生育时期的净光合速率(Pn)均表现为TOKTOTKCK,成熟期各处理之间Pn的变化幅度最大,达到了43.62%。【结论】TOK能有效地增加春玉米的Pn,增强抗旱性,有利于实现高产,是我国南方丘陵地区红壤旱地春玉米高产的最佳栽培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2.
朱德生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2):5040-5041
[目的]为试验区半夏的人工栽培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7因素2位级正交试验研究种级、有机肥、地膜等技术措施对半夏产量的影响。[结果]7个措施组合的小区(面积为20 m2)平均产量为23.6 kg,组合7产量最高,组合4产量最低,分别为30.4和16.7 kg。栽培措施对产量的影响依次为:防旱保墒>地膜>种级>播期>遮阴>有机肥>叶面喷肥。撒麦糠与不撒麦糠2、级种与3级种间差异极显著;进行地膜覆盖与不进行地膜覆盖、早播与晚播间差异显著。[结论]防旱保墒、地膜和品种对半夏产量影响较大,其最佳栽培措施组合为:撒麦糠进行防旱保墒,地膜覆盖,选用二级种在早期播种,其产量可达15 180 kg/hm2。  相似文献   

13.
彭永贤  龙庭友 《安徽农业科学》2012,(5):2582-2583,2586
[目的]探讨贵州毕节地区农业生产过程中烤烟轮作玉米(Zea mays L.)半免耕栽培机理。[方法]调查半免耕栽培下玉米的出苗情况、出苗整齐度、苗长势、生产成本、产量和效益,并将其与传统栽培和育苗移栽种植方式进行比较。[结果]半免耕种植技术机理:改善土壤结构;提高作物抗旱能力;节约用肥;出苗早,且苗齐、苗匀、苗壮;减少病虫害;提高抗倒伏能力。在旱灾年份,能实现玉米稳产和稳收。[结论]烤烟轮作玉米半免耕栽培种植技术简单,操作方便,生产者容易掌握,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在贵州毕节烟区在烟水配套工程未全部实施前可适当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14.
王保全  左福元  曾兵  郑培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0):16814-16816
[目的]探讨石漠化地区不同行距播种方式对大力士甜高粱生产性能的影响。[方法]在三峡库区石漠化地区的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中,行距采用宽窄行、等行距2种方式,设4个播种处理,研究不同播种方式对大力士甜高粱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物候期观测表明,不同播种处理对大力士甜高粱物候期的影响不大。方差分析表明,不同播种模式对大力士甜高粱的叶长和茎周长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对产量、株高、叶宽、茎叶比的影响显著,对分蘖数的影响不显著。不同行距播种方式对大力士甜高粱产量的影响为:等行距35cm∶35cm〉宽窄行70cm∶35cm〉等行距50cm∶50cm〉宽窄行100cm∶40cm。最优行距播种方式为:等行距35cm∶35cm,产量达到61400.00kg/hm2。[结论]该研究为甜高粱在三峡库区的优质高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江苏省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大蒜(Allium sativum L.)新品种徐蒜815的栽培技术进行了探讨。[方法]主要从播期、播前蒜种处理、选地、整地施肥、播种、大田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提出了规范化的栽培管理技术。[结果]技术规程总结为:选择合适的播期;选择具有本品种的特征特性,蒜头圆整、蒜瓣肥大、顶芽肥壮、无病斑、无伤口的大蒜,且纯度≥98%,净度≥98%,发芽率≥80%;以有机质丰富、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微酸性砂质土壤为好;精细整地,施足底肥;合理的种植密度为行距20 cm、株距12cm,40.5万~42.0万株/hm2;注意苗期管理及肥水管理;实行病虫害防治;及时收获。[结论]该研究可为充分体现大蒜新品种徐蒜815的品种优势提供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密肥耦合对本地区主推玉米品种的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关系,为生产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开展主推玉米品种不同的种植密度和肥料施用试验,试验品种为正大619、玉美头105和玉美头168 ;设39000、46500、54000株/ha 3个种植密度,常规分次施用复合肥、一次性施用生物缓效肥及不施肥(对照)3种施肥模式,调查测定各处理组合条件下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等指标。【结果】正大619种植密度为54000株/ha产量最高,玉美头168和玉美头105种植密度为46500株/ha产量最高;千粒重、穗粗、行粒数均随种植种植密度的增加而下降;常规分次施肥处理各品种产量及千粒重均显著高于一次性施肥处理,秃尖、穗粗、行粒数则无显著差异。【结论】常规分次施肥为获得高产的首选方式,缓效生物肥在玉米生育后期供肥不足。一次性施肥采用的适宜种植密度为46500~54000株/ha,缓效生物肥施肥量为975 kg/ha,采用一次性施肥技术时应选用抗倒伏品种,并注意增施有机肥底肥,防止后期脱肥减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适宜鄂西北低山丘陵区的夏播玉米全程机械化集成生产技术,加快机械化进程,促进鄂西北山地玉米产业发展。[方法]2012—2015年连续开展夏玉米品种筛选试验、播期试验和种植密度试验,筛选适宜鄂西北山区机械化生产的夏玉米品种,研究相应的栽培技术,并结合农机具进行了机械化生产试验,论证其可行性以及评价其生产效益。[结果]筛选出最适宜鄂西北低山丘陵地区夏播玉米机械化生产的玉米品种郑单958,播种时间控制在6月15日前最佳,种植密度为7.50×104株/hm2最佳。[结论]研究出一套适宜低山丘陵地区的夏播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缓解了当前农村劳动力不足与老龄化问题。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使地膜使用过程中的放苗问题和地膜回收难题得到解决。[方法]以平铺膜侧播种替代传统的开沟铺膜以及膜上打孔种植方式,并进一步探讨这2种不同的铺膜种植方式下对玉米生长环境参数、产量构成因素、产量以及投入产出比的影响。[结果]平铺侧种方式下玉米苗带上的积温和土壤含水量与开沟铺设和膜上打孔种植没有显著差异,完全能起到铺膜所起的增温保湿的作用,几个产量构成因素也均无显著差异,但较对照均有显著差异,产量也较对照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农民使用平铺侧种方式在省工增产的同时还能增收约1 050元/hm~2,同时由于地膜没有开沟铺设,所以回收问题也迎刃而解。[结论]该研究可为玉米的种植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9.
付晋峰  王璞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8695-18697
[目的]研究温光生态因素和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方法]设计不同的播种时期和种植密度,研究玉米千粒重及产量在不同的温光生态因素和种植密度下的变化情况。[结果]5月18日播种的玉米千粒重最高,6月12日播种的最低。不同密度(6月12日播种除外)之间千粒重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且播期与密度存在互作效应;随着播期的推迟,产量呈现下降趋势;随着密度的增加,产量增加。[结论]该结果为进一步提高黄淮海地区夏玉米产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四川地区干旱条件下覆膜栽培对玉米的增产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秀英  胡志彬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026+12051-12026,12051
[目的]探讨干旱气候下覆膜栽培对四川地区玉米产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覆膜与不覆膜(对照)2种栽培方法对川单428、正红311和川单418 3种玉米品种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在覆膜栽培条件下生长,3种玉米株高、穗位高、穗长、穗行数和行粒数等农艺性状均具较大优势;3种玉米覆膜栽培产量及千粒重均高于无覆膜栽培方法,且两者间差异性极显著。[结论]在相同的生长条件下,与不覆膜相比,覆膜栽培技术生产的玉米农艺性状更好,产量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