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傅建熙  田鹏  陈建 《沙棘》2006,19(4):32-34
从我国“三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和沙棘资源的实际出发,论述了发展沙棘产业是振兴“三北”贫困山区农村经济的希望。我国“三北”地区干旱少雨、植被稀少、土地贫瘠、水土流失严重,所以长期以来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收入很低,而沙棘是“三北”地区最有希望的经济林,只有发展沙棘产业才能使沙棘真正成为发展“三北”农村经济和贫困山区农牧民脱贫致富的巨大财富。大力发展沙棘产业才能使“三北”贫困山区形成一个地方经济发展、农牧民收入增加和生态环境改善的良性循环发展新局面。  相似文献   

2.
为使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根据围场地理位置和资源等实际,以生态经济理论为指导,分析了发展沙棘,特别是大果沙棘的必要性;结合围场的气候、土地、劳力、技术等资源优势,论述了发展大果沙棘、建设沙棘果品基地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发展规划及开发利用设想。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沙棘生态与经济价值的认识,沙棘在生态环境治理与食品加工、医药卫生等领域的综合开发利用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沙棘已成为我国今后重点发展的主要生态、经济树种,特别是在当前实施的“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重大林业生态环境治理工程中,沙棘以其根系发达、生长迅速、抗寒抗旱能力强、适应范围广以及经济价值高等特点,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沙棘产业在阜新工业转型中的地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孔东宁  傅建熙 《沙棘》2005,18(2):35-36
论述了沙棘产业在阜新工业转型过程中的作用。发展沙棘产业不但能使阜新的自然资源很快地得到再生,而且能为社会很快地提供数量较大的就业岗位,能很快地使大批农户脱贫致富。沙棘产业的发展将促进阜新的生态环境建设与工业转型相统一,促进生态环境建设与农业结构调整的统一,促进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统一。沙棘产业的发展必将能够促进阜新形成城乡互动、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共同繁荣的最具活力的政治、经济新局面。沙棘产业将会成为阜新在工业转型过程中产生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亮点。  相似文献   

5.
赵国际  张建国 《沙棘》2002,15(3):41-43
内蒙古东胜区是全国沙棘资源建设重点地区之一。在实施砒砂岩沙棘生态减沙工作过程中,东胜采取项目扶企业,企业带农户的模式,调动了群众大种沙棘的积极性,既促进了沙棘产业化的发展,加速了沙棘生态建设的进程,获得了明显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沙棘产业的开发必须有充分可靠的市场营销调查。根据嫩江地区地理气候条件的特点,以及农作物的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嫩江县具有发展沙棘产业的优势,只要坚持搞好近期与长远利益的结合,加强沙棘林基地建设,嫩江县沙棘产业的发展,必将对黑河地区区域化经济及整个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文章探讨了建设沙棘生态经济林带来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并对发展沙棘生态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1996年6月20日水利部沙棘办公室负责人李济生同志到黄河上中游管理局检查工作。黄河上中游管理局副局长、黄委沙棘办公室主任于倬德同志汇报了黄委沙棘工作后,李济生同志作了重要指示。他说:“水利部领导十分重视水利产业的发展,上中游局处于我国西部的贫困地区,应考虑结合自己优势解决产业发展问题,上中游局应当紧紧抓住沙棘不放。”李济生同志指出,当前国际国内对沙棘开发都有了新的认识,水利部加大了开发力度。上中游局搞沙棘开发有条件、有技术、有资金、有人员,要紧紧抓住沙棘开发,使上中游局的经济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至少局机关要通过开发沙棘增加职工收入。这是发展上中游局经济的一个突破口。他说,沙棘开发势头不错,但要形成力量,不能各搞各的。上中游局要集中投资,形成自己的实力,自己的产业,自己的优势。沙棘开发要利用现有的经费,结合科研搞起来。建立沙棘加工厂,投资200~300万元不够,可以与水利部江河沙棘集团公司联合搞开发,然后进行效益分成。只要有了效益,农民就会自己去种沙棘。可以结合黄委水保站的工作搞些沙棘开发,如搞些沙棘种子购销,局沙棘工作与部沙棘工作结合紧密,可以合作搞好沙棘开发。  相似文献   

9.
加速沙棘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的转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傅建熙  孔东宁  陈静 《沙棘》2006,19(2):35-38
根据沙棘所含营养成分及其优异的医疗保健作用,论述了发展沙棘产业的前景和沙棘产品的国内外市场地位。中国是一个沙棘资源大国,沙棘资源在世界上占有绝对的优势,所以利用资源优势加速发展沙棘特种产业,生产出沙棘特种产品,不但是我国人民健康的需要,而且是中国进入国际医药市场、食品市场独占鳌头的拳头产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在这些领域中将占据着世界其他国家难于取代的地位。发展沙棘产业是解决我国“三北”老、少、边、贫地区“三农”问题的最有效途径之一,是发展这些地区经济的先导产业,是“三北”贫困山区人民脱贫致富的希望。在大力发展我国沙棘产业的同时,要珍惜资源,合理利用资源,而合理利用沙棘资源的最佳途径是对它进行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0.
初论我国沙棘资源建设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敏  张丽 《沙棘》2006,19(3):1-6
沙棘有相对较广的生态适应性,在我国西部和北部有大量适宜种植沙棘的土地。为使沙棘种植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发挥沙棘的生态和经济效益,必须研究沙棘的种植区域,制定种植区划,指导沙棘资源建设。本文在总结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依据相关区划和沙棘的特性,采用温度、水分等自然因子和水土保持、农村经济等经济社会因子将我国适宜发展沙棘的区域划分为6个一级沙棘种植区:松辽河沙棘经济林种植区,海河水系上中游沙棘生态经济林种植区,黄河中上游(黄土高原)沙棘生态经济林种植区,长江上游沙棘生态经济林种植区,蒙新及内陆河沙棘生态林种植区和青藏高原沙棘种质资源保护区。  相似文献   

11.
李敏  张丽 《沙棘》2004,17(3):36-41
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区适宜种植沙棘的范围为汾河以东、渭河以北,阴山以南、日月山以东,面积约61.5万km^2。近20年来,统计种植各种类型的沙棘林近千万亩(66.7万hm^2),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良种沙棘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形成了符合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经济特点的沙棘资源建设方式。为指导沙棘资源建设、促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需要研究科学的沙棘种植区划。本沙棘种植区划以客观的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为准绳,确定在什么地区可以种植沙棘(自然属性),在什么地区需要种植沙棘(经济社会属性),并充分吸取已有沙棘研究成果和林业、农业、水土保持等专业区划成果,经过综合分析,确定沙棘种植的合理布局、分区的发展方向。根据黄河中游黄土高原不同区域的生态条件和经济社会状况,本区划划分了6个沙棘种植区:Ⅰ——半湿润平原与高原区;Ⅱ——半湿润丘陵沟壑区;Ⅲ——半干旱风沙草原区;Ⅳ——干旱丘陵沟壑区;Ⅴ——半干旱丘陵沟壑区;Ⅵ一干旱风沙区。  相似文献   

12.
梁建平 《沙棘》2009,22(1):26-27
沙棘是一种价值珍贵的野生植物。它耐严寒、耐盐碱、抗干旱、具有极强的生态适应性,又是一种优良的固沙造林树种。沙棘果实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氨基酸等活性物质,被誉为“维生素宝库”,成为一个高附加值的生态树种。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营林建设由单纯生态防护型向生态经济结合型转变,沙棘的生态经济作用在生态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中日显重要,沙棘产品开发得以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围场县引进发展大果沙棘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围场县社会经济和林业发展状况,论述了发展大果沙棘的必要性。通过对当地自然地理条件、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技术力量和政策保障等方面的分析,阐述了发展大果沙棘的可行性。并对大果沙棘的主要品种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14.
秦三民  石岩 《沙棘》2006,19(1):11-11
2006年1月27日下午,胡锦涛总书记到延安考察,听到常泰药业公司汇报酸枣开发为农民带来经济实惠后,非常高兴。胡总书记对随行的省、市领导说:现在陕北经济主要靠能源,煤和石油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开采完了怎么办?从长远看,还是要立足于本地资源,延长产业链,保证农民长期致富。我建议你们还要开发沙棘。延安的沙棘面积很大,沙棘的用途很广,可以制饮品,还可以制化妆品,销路都很好。特别是沙棘油,它的保健功能和药用价值都很大,你们要大力开发,为群众增收!  相似文献   

15.
李忠义 《沙棘》2004,17(4):6-6
阜新市忠义沙棘科学研究所是在我国沙棘产业发展、沙棘良种选育研究工作关键时期,在阜新市经济转型林业高科技示范园区的大力支持下,于2003年正式成立,并开始工作。该研究所在原阜新沙棘良种选育研究所所长、国务院有贡献特殊津贴专家、教授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李忠义亲自指导下,继选育出辽阜1号,实优1号,实优2号等沙棘良种基础上,  相似文献   

16.
沙棘生长快、易成活,载后4-5年就可见利,既有很好的生态效益,又有很高的经济效益,是振兴经济、改善生态平衡的优良树种。近年来沙棘发展速度很快,但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问题,本文分析了镇赉县发展沙棘经济林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生态环境建设兴起了沙棘产业,沙棘产业的发展又促进了生态环境建设。沙棘产业的发展将促进阜新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统一,促进生态环境建设与农业结构调整的统一。沙棘产业的发展不但能较广泛地调动各阶层群众参与生态环境建设,而且能把沙棘资源建设、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利用、经济增长和财富的积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8.
发展利用沙棘资源促进建平经济繁荣(摘要)辽宁省建平县人民政府建平县地处辽宁省西部,是个“六山一水三分田”的丘陵山区县。1958年从甘肃引种沙棘。1978年,随着对沙棘适应性的完全肯定和三北防护林工程、小流域治理工程等一系列工程项目的实施,沙棘作为这些...  相似文献   

19.
折占平 《沙棘》2005,18(1):15-15
为了加速水土流失治理,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地方经济,促进群众致富奔小康,东胜区政府紧紧围绕水利部提出的“以开发沙棘资源作为加速黄土高原治理的一个突破口”的号召,拉开了大规模种植沙棘的序幕。东胜区通过多年来沙棘项目的实施,广大技术人员和项目负责人不断摸索、总结经验,走出了一条适合本地实际的沙棘种植之路。  相似文献   

20.
李敏  张丽 《沙棘》2004,17(2):37-39
进入21世纪,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给生态环境造成了更大的压力,我国人均资源非常贫乏,生态环境先天不足,十分脆弱。连续多年的高增长率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已经显现,尤其是对资源的掠夺、对环境的破坏已造成严重的“后遗症”。近年来“三农”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中国面临的最大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问题。沙棘资源建设与开发利用符合国家经济发展的方向,符合生态建设的需要,已经成为我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重要措施,在一些地方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经济生长点,发挥了水土保持“突破口”的作用。当前优良沙棘品种的培育与推广成为影响沙棘资源开发利用的“瓶颈”。因此,为促进沙棘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首先应当重视沙棘良种的培育和推广,为沙棘资源建设和开发利用增加后劲,保障沙棘资源开发利用可持续发展。建议继续鼓励沙棘开发企业建立原料基地;重视良种推广的技术措施;制定种植区划,指导良种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