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生态型小麦品种的温光反应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春型、过渡型、冬型小麦品种,在秋春播条件下从播种到生理拔节的天数及其温光因子的分析,结果表明:在春型品种生育前期,相对较高的温度可以缩短播种到生理拔节的天数;过渡型品种生育前期需要15d以上8℃以下的低温条件,在具备了所要求的低温条件后,相对较高的温度也可缩短播种到生理拔节的天数;冬型品种生育前期需要相对较低的温度条件和较多的低温天数。据此提出了过渡型品种在河南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利用价值;春型品种应注意播期不宜过早。  相似文献   

2.
小麦主茎总叶数的变异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小麦主茎总叶数是重要的植株性状。它也具有变异性。春型品种的主茎叶数少,冬型品种的主茎叶数多,过渡型品种居中。在不同播期中,强春性小麦的主茎叶数相近,一般春性品种变化不大。随着播期的推迟,过渡型和冬型品种的主茎总叶数逐渐发生变化,冬型品种的变化幅度大。冬播期中,在翌春出苗的情况下,所有品种的主茎总叶数都较少,  相似文献   

3.
赵致  曹广才 《耕作与栽培》1993,(5):16-19,26
纬度和海拔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地球各点温度的变化和日照长短,进而影响到小麦的生长发育。本文根据试验研究,论述纬度和海拔对我国青藏高原地区春小麦生育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1.1 参试品种参试材料包括春型、过渡型和冬型三种小麦生态类型,五个品种,即:辽春6号、绵阳11号、丰产3号、北京10号、泰山4号。这五个品种是全国小麦生态试验中的代表品种,分别由辽宁、四川、陕西、山西、山东等省提供。  相似文献   

4.
用普通小麦的春型强春性、春型春性、春型弱春性、过渡型4个品种生态型在我国纬度和海拔各不相同的10个试验点进行多年度同日春播试验;还用过渡型、冬型弱冬性、冬型冬性、冬型强冬性、冬型超强冬性5个品种生态型在纬度和海拔各不相同并且有小麦越冬期的10—12个试验点进行同日秋播试验。包括各个品种生态型在内的普通小麦,其播种至成熟的生育期天数与纬度和海拔皆呈正相关。在春播条件下。海拔不变时,纬度北移1度,生育期延长3—4天;纬度不变时,海拔每升高100米,生育期延长2—3天。在秋播条件下,海拔不变时,纬度北移1度,过渡型和冬型超强冬性品种生态型生育期延长2天左右;纬度不变时,海拔每升高100米,生育期也延长2天左右。无论春播或秋播,各型小麦品种的生育期皆与“生态高度”呈极显著正相关。生态高度每增加10000度米,生育期延长4—5天。试验研究有助于最终揭示普通小麦生育期的地理变化律。  相似文献   

5.
我国小麦品种资源的早熟性在世界小麦中是比较突出的,尤其是生育后期短、籽粒的灌浆脱水过程较快的特点。早熟类型品种有利于抗灾稳产,我国华北地区,有些早熟类型品种抽穗至成熟仅一个月时间。在长江下游地区,复种指数较高,要求早熟品种更迫切。当地一些地方品种的早熟性遗传传递力很强,是我国早熟小麦育种的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6.
克春130290为中强筋型高产春小麦品种,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以龙00-0098为母本、克06F1-472为父本经有性杂交育种手段系谱法选育而成。该品种属春性中熟品种,从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为88 d左右,产量突出,品质优良,于2020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黑龙江省春小麦区种植。  相似文献   

7.
利用光周期主要基因STS分子标记技术,对126份中国黑龙江省春小麦品种和265份引自俄罗斯的春小麦品种(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黑龙江省和俄罗斯春小麦品种光周期基因型分布比率明显不同。在黑龙江省春小麦中,有53份春小麦品种携带有Ppd-Dla基因(光钝型),分布比率为42%,73份品种携带玲d-Dlb基因(光敏型),分布比率为58%。在俄罗斯春小麦中,13份品种携带Ppd-Dla基因,分布比率为5%,252份材料携带Ppd-Dlb基因,分布比率为95%。根据此结果,综合田间性状表现,合理选择两国小麦品种(系)资源作为亲本配制杂交组合,创造变异类型,可有效拓展黑龙江省小麦育种材料的遗传基拙。  相似文献   

8.
龙辐09358是通过辐射诱变结合常规育种技术培育的小麦新品种,2018年4月通过了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黑审麦2018001,该品种具有高产、中强筋抗病耐密植、生育期中熟等特点,适宜在黑龙江省春麦区种植。  相似文献   

9.
小麦生理拔节-抽穗期的长短与气候条件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3年的小麦分期播种试验,探讨了不同类型小麦品种生理拔节-抽穗期经历天数的变化与温光因素的关系.此生育阶段的变化趋势是春型>半冬型>冬型.春型品种受5.1~8.0 ℃积温影响最大,长日照高温有促发育的作用半冬型品种和冬型品种受3.1~5.0 ℃积温影响最大,半冬型不存在长日照促进作用,冬型存在长日照促进作用,长日照高温能促进发育.  相似文献   

10.
克春120444为中强筋型高产春小麦品种,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以九三DI-42为母本、克02-850为父本,经有性杂交育种手段,系谱法选育而成。该品种于2020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属春性中熟品种,从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为91 d左右,熟期适宜黑龙江省春小麦区种植。该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4 115.3 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3.2%;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 664.2 kg/hm2,较对照品种平均增产7.9%;产量突出,品质优良,较适宜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1.
孟兆华 《小麦研究》1998,19(4):23-24
黑龙江省是我国主要春小麦产区之一,常年播种面积在133万公顷左右。黑龙江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依据不同生态条件的要求,在半个世纪的小麦生态育种实践中,选育出53个不同生态类型的高产,优质,多抗春小麦新品种,使黑龙江省小麦进行了6次大面积品种更换,并形成了独特的“克字号”小麦品种群。“克字号”小麦品种群的形成,不仅为东北春麦区的生产做出了卓越贡献,而且也为春小麦育种提供了丰富的动态基因库。  相似文献   

12.
龙春182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资源研究所根据黑龙江省的生态特点,利用从匈牙利引进的抗旱强筋冬性小麦品种资源与当地小麦资源材料杂交选育的抗旱高产小麦新品种, 2020年4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定编号:黑审麦20200004。本文介绍了龙春182的特征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为小麦抗旱、高产育种和小麦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刘宁涛 《中国种业》2018,(10):87-88
克春111571为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自主选育的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在参加克字号小麦异地鉴定和省区域试验的过程中,连续3年田间高产、稳产、抗旱性表现突出,品质达到中筋标准,适宜在黑龙江省及其相似生态区种植,是集高产、抗逆于一体的小麦新品种。对该品种的主要性状及关键栽培技术进行阐述,以期为该品种的大面积生产和推广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4.
姜军 《作物杂志》2005,21(4):50-50
绥玉13(原代号绥323)是黑龙江省农科院绥化农科所玉米育种研究室于1998年采用绥系603为母本、绥系703为父本杂交育成的中早熟、优质、高产、大穗、平展型玉米新品种。2005年1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绥玉13。1特征特性1.1植物学特性该品种生育日数120天,需活动积温2320℃,在绥化生育日数115天,属中早熟春玉米杂交种。幼苗第一叶鞘淡紫色,第一叶尖端匙形,株高260cm,穗位高95cm,株型平展,叶色浓绿,花丝黄色,雄穗分枝中等,生育后期持绿性好,活秆成熟,果穗圆柱型,穗长23~27cm,穗粗5.3cm,穗行数14~20行,行粒数45~48粒,穗轴粉红色;黑龙  相似文献   

15.
夏秋麦生育特点与增产途径赵致,李家修,张成琦,杨昌达,杨宏敏(贵州农学院农学系)多年夏秋麦研究及生产试验表明,在贵州一些地区,采用春型强春性和春型春性小麦品种,于7月底至8月初播种,利用8、9、10三个月期间闲置的土地和较好的气候资源种植一茬夏秋麦,...  相似文献   

16.
两个不同穗型小麦品种的冠层辐射和光合特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4  
赵会杰  李有  邹琦 《作物学报》2002,28(5):654-659
对大穗型和多穗型小麦品种的比较研究表明, 大穗型品种生育前期(拔节前)存在一定的漏光损失, 群体光合速率(NCP)低于多穗型品种, 但中后期群体总茎数较少, 冠层透光率较高, 消光系数较低, 中下部叶片可得到较好的光照, 绿叶衰退缓慢, NCP和群体叶源量均高于多穗型品种, 表现出较高的产量水平和光能利用率.  相似文献   

17.
克春140243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最新选育的春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具有强筋、丰产、抗病等特点,经过黑龙江省小麦联合体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于2021年6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审定编号为黑审麦2021L0001。  相似文献   

18.
针对我国北部高寒地区的生态特点和气候条件,通过利用2018—2019年黑龙江省审定推广的春小麦新品种开展春小麦品种比较试验,同时对增产原因进行了初步讨论。在保苗株数基本一致的条件下,决定产量因素的性状为粒数和千粒重,且该性状与产量呈正比;而株高及播种期对产量造成影响,有待于进一步试验研究与完善。试验结果分析得出,适宜当地种植的春小麦高产品种5个,分别为龙麦63、龙麦72、龙春164、克春130290、克春121242,比对照品种克旱19增产6.6%~16.2%。通过本试验的开展,为该区域高产品种选择提供技术依据,对黑龙江省小麦品种推广及扩大种植面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龙春 181 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资源研究所根据黑龙江省的生态特点,利用从匈牙利引进的抗旱强筋冬性小麦品种资源与当地小麦资源材料杂交选育的抗旱高产小麦新品种,2021 年 6 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黑审麦 20210002。对龙春 181 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介绍,为春小麦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通过在北方春玉米区的多点联合试验表明.郑单958玉米各阶段生育天数随纬度增高而逐渐延长.北纬45°以北地区不能达到正常生理成熟。不同试点间产量差异显著.表现出随纬度升高逐渐降低:与当地对照品种相比.增产幅度由南向北逐渐减少.在北纬45.2。左右时基本与当地对照品种持平.随纬度再升高减产幅度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