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农田普遍缺磷,而磷肥易于被土壤颗粒固定,利用率低,导致土壤中留存大量固定态磷。激活土壤解磷菌是解决土壤有效磷缺乏与固定态磷素过量累积矛盾的关键。近年来,在生物质炭施用对土壤解磷菌群落影响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进展。本文综述了生物质炭施用对土壤解磷菌数量、群落组成、多样性、互作关系以及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影响。最后,本文分析了目前生物质炭施用与解磷菌关系研究中的局限,并进行了研究展望,可以为科学施用生物质炭、活化土壤磷库提供理论基础和应用依据。  相似文献   

2.
磷是大多数水体富营养化和有害藻华暴发的重要诱因。当外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后,沉积物内源释放可在较长时间内成为水体磷的主要来源。作为水圈磷地球化学循环的主要驱动者,解磷菌在沉积物磷的释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相较于农业土壤而言,沉积物解磷菌的研究起步较晚,其分子机制的研究仍处于起始阶段。鉴于此,本文概括了解磷菌的主要种属、不同生境沉积物中分布的特征以及藻华生消对解磷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梳理了解磷菌的矿化、溶解等主要解磷机制和关键功能基因,并对水体生态系统解磷菌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为藻华期间水体磷循环以及富营养化机制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解磷微生物的研究现状及在农业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磷在农业生产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磷在土壤中移动性小易被固定,加之世界磷矿资源的耗竭,使得解磷微生物的研究越来越受到科学界的重视。综述了解磷微生物的解磷机理、解磷能力、研究方法以及解磷微生物在农业上的应用。并对解磷微生物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解磷真菌的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哲  杨洪一  李丽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2):11287-11288,11296
磷是植物体生长发育所必需的三大元素之一。尽管绝大多数土壤中含有着丰富的磷元素,但因土壤中所含的磷元素易被固定且易形成沉淀,因此土壤中实际能被植物体利用的磷元素很少。目前多采用人工施用磷肥的方法。这是一种较快速的解决植物缺磷的手段,但长期施用会造成土壤污染,不利于植物的生长。近年研究表明,解磷微生物可以将土壤中难以被植物利用的无效磷转化为可被植物利用的有效磷,而解磷微生物中的解磷真菌的解磷能力高于解磷细菌和放线菌。笔者对解磷真菌的解磷机制、解磷能力、对植物的影响以及生态学意义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土壤解磷细菌(PSB)的种类、数量、分布,解磷能力以及对植物生长发育影响,目的是为解磷菌的开发应用和进一步研究提供信息。众多研究表明,土壤中普遍存在能够分解矿质态磷和有机态磷的微生物,而且植物根际土壤的解磷细菌不仅数量多于土体,其种类也明显多于土体土壤。一些接种试验表明,如果条件适宜,解磷细菌可以分解许多难溶性的磷酸盐,为植物提供有效的磷素营养。除分解矿物态的磷酸盐外,解磷菌对植物还具有促生作用,其机制是解磷菌分泌的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了影响。文章最后还对今后的研究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磷是植物生长的主要元素之一,大多数土壤都储存着大量的磷,但土壤中的磷容易被固定和沉淀,导致土壤缺磷而限制植物的生长.施用化学磷肥是一种较好的解决缺磷的方法,但由于其价格不断上涨而受到限制.解磷微生物能够将植物难以吸收利用的磷转化为可吸收利用的形态,因此解磷微生物尤其是解磷真菌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对解磷真菌的解磷能力、解磷机理,解磷真菌对植物体、土壤的影响等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解磷真菌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土壤中有效磷的缺乏已成为限制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解磷菌可以将土壤中的无效磷 转化为植物可吸收利用的有效磷,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至关重要。本文对高效解磷菌的筛选及应用 进行了探讨研究,希望能为业界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土壤解磷细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磷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必需矿质元素之一,但土壤中的有效磷含量不高。土壤中存在着大量解磷细菌,可以将土壤中的难溶性磷转化为可溶性磷。将解磷细菌应用于生产,可以提高土壤中的磷素有效性、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还可以提高磷肥利用率,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简要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解磷细菌在土壤中的种类分布、解磷机制、解磷能力、筛选分离及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和意义等方面的研究,并对其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9.
解磷微生物及其应用研究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尽管土壤磷素含量丰富,但其中大部分磷不能为植物吸收利用,如何将土壤中不能为植物吸收利用的难溶性磷转化为植物可吸收利用的可溶性磷,成为人们日益关心的问题.利用土壤中解磷微生物分解土壤难溶性磷是解决植物缺磷的一条重要途径.本文主要综述了解磷微生物的研究历史、作用机制以及目前我国在磷细菌肥料方面做的工作,并对解磷微生物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解磷菌在复垦土壤中定殖及促生效果,利用绿色荧光蛋白(GFP)对解磷假单胞菌w134和w137作GFP标记,分析不同施肥条件下两株标记菌(w134GFP和w137GFP)在复垦土壤中定殖情况以及对土壤磷素活化和玉米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玉米生长35 d采集土样,可从复垦土壤中检测到标记菌,w134GFP和w137GFP在玉米根际土壤中数量约104 cfu·g-1,在非根际土壤中数量约103 cfu·g-1.单施解磷菌增加玉米株高、株粗、玉米的氮磷含量及土壤有效磷含量;而解磷菌+肥料(有机肥+化肥)则大幅提高玉米生长及复垦土壤中有效磷含量,与对照差异显著.其中添加有机肥处理,在标记菌的定殖数量、玉米生长和土壤有效磷含量上均表现最佳.研究结果表明,解磷菌w134和w137可在复垦土壤中有效定殖,活化土壤磷素,促生玉米生长,可作为矿区微生物复垦的备选功能菌.  相似文献   

11.
青海解磷菌菌株的分离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青海省主要农耕区海东区和海南区的小麦、洋芋、油菜、蚕豆、辣椒、葱等16种作物的根际土壤为试验材料,通过解磷圈试验对土壤样品进行解磷菌的初筛和复筛。结果表明:共得到具有明显解磷圈的解磷菌28株。通过对解磷圈大小测定,筛选出y8-4、y5.1和w4.1等9株菌表现较好,解磷圈直径(D)与菌落直径(d)比值(D/d)均≥1.5。通过摇瓶复筛得出,y8-4解磷能力较强,菌液中磷含量达95μg/mL,其次是菌株y16-4和y9-4;其中菌株y9-4培养液的pH值有所降低。综合评价认为菌株y9-4的彤d较大,培养液中磷含量较高,且pH值有所降低,最后确定其作为适合青海农作区推广的高效解磷菌。  相似文献   

12.
黄雪娇  王晗  李振轮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9):8083-8084,8087
综述了解磷微生物的生态分布、种类、解磷机理以及解磷微生物的应用,并对解磷微生物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为了获得具有高效解磷活性和应用潜力的根际促生菌,从河南省信阳黄棕壤茶区采集茶树根际土壤样品,采用选择性培养基,以稀释培养法筛选具有解磷能力的细菌。结果表明,共筛选获得具有较强解磷能力的根际细菌36株,其中,解无机磷细菌23株,解有机磷细菌13株;解磷细菌主要分布于芽孢杆菌属、类芽孢杆菌属、伯克氏菌属、肠杆菌属、不动杆菌属和假单胞菌属,其中,芽孢杆菌和类芽孢杆菌为优势种群。解磷特性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蜡样芽孢杆菌、类芽孢杆菌和伯克氏菌兼具解无机磷和有机磷的作用,而假单胞菌仅具有解有机磷的作用;23株解无机磷细菌中,18株的解磷活性大于100μg/mL,13株解有机磷细菌的解磷活性均大于40μg/mL。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解磷菌对作物的促生作用,以自主筛选保藏的4株解磷菌为试材,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解磷菌对油麦菜的促生作用。结果表明:4株解磷菌对油麦菜的生长均有促进作用,以W-3菌株处理对油麦菜的促生效果最好,不仅油麦菜的株高明显高于其他处理,而且其植株鲜重、干重和根干重分别比CK增加40.26%、58.02%和33.33%,其次是W-1菌株处理,其植株鲜重、干重和根干重分别比CK增加11.17%、35.80%和33.33%;对油麦菜采收后盆栽土壤有效磷含量和pH值进行分析的结果发现,W-3和W-1菌株处理后其土壤有效磷含量分别为41.39和40.22 mg/kg,分别比CK高9.96%和6.85%,pH值分别为7.70和7.72,分别比CK降低3.14%和2.89%。因此,解磷菌可分泌致酸物质导致土壤pH值下降,使土壤中难溶性磷溶解,从而有效提高土壤中有效磷含量,以W-3菌株处理的效果最好,其次是W-1菌株处理。  相似文献   

15.
用自行分离出的5株解磷细菌制成液体菌剂,进行小油菜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使用解磷细菌可使小油菜明显增产,其中溶磷菌12-7和解磷菌y9-4增产幅度较大,其次为溶磷菌5-2。作物收获后,土壤速效磷含量变化较大,使用溶磷菌12-7和解磷菌y9-4的土壤速效磷含量降低较少,比对照变化值少23.4%和34.8%。解磷细菌对土壤pH和全磷含量影响不明显。试验表明,溶磷菌12-7、5-2和解磷菌y9-4是青海省石灰性土壤中使用效果较好的菌种。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解磷细菌和丛枝菌根真菌同时接种,对低磷土壤养分利用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试验,通过测定生长于石灰性低磷土壤上红三叶草地上部的生物量及氮、磷营养吸收和根际酸性磷酸酶活性,研究丛枝菌根真菌、4种解磷细菌(编号分别为B1、B2、B3和B4)单独接种及同时接种对石灰性低磷土壤植物生长及氮、磷养分利用的影响。【结果】在石灰性低磷土壤条件下,4种解磷细菌单独接种对红三叶草植株地上部的生长和总吸磷量均无促进作用;单独接种丛枝菌根菌或不同解磷细菌与丛枝菌根真菌同时接种,均能显著提高红三叶草地上部干质量和总吸氮、磷量;在同时接种处理中,解磷细菌B4与丛枝菌根真菌间的相互作用对红三叶草的生长和氮、磷营养吸收具有明显的协同效应,能显著提高红三叶草地上部干质量、总吸氮和吸磷量及红三叶草根际酸性磷酸酶的活性。【结论】在石灰性低磷土壤中,解磷细菌与丛枝菌根真菌同时接种,对植物的氮、磷养分吸收具有明显的互作效应,但这种互作效应与解磷细菌和丛枝菌根真菌的种类有关,解磷细菌B4与丛枝菌根菌同时接种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解磷细菌与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关系,以解无机磷细菌P7、P19和解有机磷细菌YP17为解磷菌剂,以巨尾桉幼苗作为研究对象,以4种森林土壤为基质进行盆栽试验,设置1×106cfu·m L-1(低)、0.5×107cfu·m L-1(中)、1×107cfu·m L-1(高)3个菌浓度处理以及空白对照.结果表明:不同土壤条件下,混菌处理(P7YP17、P7P19YP17、P19YP17)对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影响总体优于单菌(P7、P19、YP17);高浓度和中浓度处理酶的土壤酸性磷酸活性高于低浓度处理.有机解磷菌及其解磷菌群对巨尾桉根际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的促进作用强于无机解磷菌处理.  相似文献   

18.
微生物肥料对油菜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含自生固氮菌、解磷菌和解钾菌的生物肥料加入土壤进行原位培养,发现这些微生物在土壤中能够存活,并且大量繁殖;自生固氮菌表现出一定的固氮效果,解磷菌能够增加土壤中有效磷的含量,具有一定的解磷能力,但解钾菌没有明显的解钾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土壤解磷微生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具有解磷能力的微生物在不同土壤、作物根际中的数量及种群分布,论述了解磷微生物的种类、分布、数量、解磷机制、解磷效果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综述了解磷微生物的生态分布和种类、溶磷机制、在农业上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以期为解磷菌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