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肥料运筹对不同类型专用小麦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弱筋品种宁麦9 号、中筋品种扬麦11 和强筋品种中优16 为材料,每个品种进行4 种肥料处理,2 次 重复,分析籽粒蛋白质含量、籽粒硬度、出粉率、湿面筋含量、降落值、溶剂保持力、淀粉糊化特性和粉质仪等参数。结 果表明院每种小麦通过2 套品质指标的对比,降低总施肥量有利于小麦弱筋品质的体现,而施用肥料的处理中,基肥 比例高对弱筋小麦品质有利,拔节肥比例越大对弱筋小麦的品质越不利;提高总施肥量能提升中筋小麦的品质,同 时可以适当减少基肥施用量,控制好拔节肥的比例;提高总施肥量、扩大拔节肥的比例,能显著提升强筋小麦的品 质。  相似文献   

2.
微肥对不同筋型春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强筋小麦克05-917、中筋小麦克02-1331、克03-1223、克03-798、克旱20号、新克旱9号和弱筋小麦克丰9号,在正常栽培措施下,研究孕穗期、花期喷施微量元素肥料对其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类型春小麦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均有增加,分别平均增加9.1%、3.7%和6.6%。但不同筋型春小麦产量因素变化不同:穗粒数增加量弱筋中筋强筋;千粒重增加量强筋中筋弱筋,其中中筋品种克03-798千粒重增加量与强筋品种接近。产量增加量弱筋中筋强筋。所以微量元素对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西旱一号’与3个优质小麦品种配粉,研究小麦混配粉品质性状的变化规律及其品质性状与面条蒸煮品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强筋粉能显著改善中弱筋粉的面粉品质;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SDS-沉淀值都与面条评分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97、0.579和0.488;面团流变学特性中的面团延伸性、面团筋力、面团膨胀...  相似文献   

4.
2006—2015年中国小麦质量年度变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中国小麦由强筋小麦、中强筋小麦、中筋小麦和弱筋小麦4种类型构成,分析近10年来各类型小麦年度质量变化,探讨小麦生产质量现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为小麦生产、科研、购销和加工等环节提供必要的参考。【方法】对2006—2015年中国小麦生产区742个小麦品种7 561份样品的容重、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淀指数和面团流变学特性进行测定,分析各类型小麦年度比例和8个主要品质性状年度变化。【结果】小麦品种结构有所改善,但达标样品比例较低。从品种比例看,强筋品种、中强筋品种、中筋品种和弱筋品种比例分别为12.6%、16.7%、68.7%和2.0%,年度间保持稳定。从样品比例看,强筋小麦、中强筋小麦、中筋小麦和弱筋小麦样品比例分别为21.0%、16.9%、49.4%和3.8%;各类型小麦样品比例年度间变化差异较大,年度间强筋小麦和中筋小麦呈此消彼长趋势,中强筋小麦呈缓慢增加趋势,弱筋小麦呈下降趋势。从达标样品比例看,各类型小麦达标比例较低,强筋小麦、中强筋小麦、中筋小麦和弱筋小麦达标比例分别为4.8%、4.6%、25.0%和0.4%。中国小麦总体质量表现为中筋小麦水平,容重、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年度间变化趋势不明显,沉淀指数、粉质和拉伸参数呈小幅下降趋势。强筋小麦、中强筋小麦和中筋小麦品质性状年度间保持相对稳定,沉淀指数、粉质和拉伸参数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弱筋小麦近年来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沉淀指数年度平均值增加,品质下降。不同类型小麦品质性状差异较大,容重年度平均值大小依次为中强筋小麦强筋小麦中筋小麦弱筋小麦,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年度平均值大小依次为强筋小麦中筋小麦中强筋小麦弱筋小麦,沉淀指数、粉质和拉伸参数年度平均值大小依次为强筋小麦中强筋小麦中筋小麦、弱筋小麦;年度平均值变幅不同,其中沉淀指数、粉质和拉伸参数年度平均值变幅大小依次为强筋小麦中强筋小麦中筋小麦、弱筋小麦。【结论】中国小麦品种结构有所改善,各类型小麦达标比例较低,小麦质量有较大提升空间。应通过选育和推广高产优质专用小麦品种、合理增加现有各类型优质小麦品种面积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等途径,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小麦质量。  相似文献   

5.
优质强筋小麦龙麦30配粉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强筋小麦龙麦30为主粉与中筋小麦克丰6号等3个品种进行不同比例配粉研究其面包烘焙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龙麦30与面筋含量高,面团拉伸阻力适中,延伸性长的克丰6号品种搭配,配粉以60%∶40%比例的湿面筋含量和延伸性显著增加,面团流变学特性加以改善,蛋白质数量与质量指标较为均衡,面包体积增大,面包芯部结构、平滑度等指标均得到提高,面包烘焙品质为最佳。  相似文献   

6.
利用吹泡稠度仪对春小麦种质主要品质性状的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吹泡稠度仪是测定小麦粉面团流变学的一种先进仪器,能快速准确测定小麦的内在品质.本试验利用该仪器对克旱19等24个品种材料进行分析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克旱19、克00-780、克丰10号、龙麦26、克00-1153、克02-368、克02-1331、垦红14,品质性状好,属于强筋类品种;克丰9号,克00-2072各项指标符合弱筋标准,为弱筋类品种;而小麦克01-3513,克02-850属于中筋类品种.与常规分析比较,在三个品质类型判断与评价方面呈相同趋势.说明吹泡稠度仪在品质分析中具有快速准确的优点.该方法在小麦品质育种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追氮时期对不同筋型小麦品质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追氮时期对不同筋型冬小麦品种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筋型品种不同,品质性状的变异程度不同,其中出粉率、子粒蛋白质含量、吸水率和评价值4个品质性状的变异系数较小.除子粒蛋白质含量和延伸性外,强筋型品种豫麦34号和弱筋型品种豫麦50号的其它品质性状间的差异相对稳定,且均达到显著水平;追肥时期对子粒蛋白质含量和弱化度的影响较大,对其它品质性状的影响较小.随着追氮时期后移,两种筋型冬小麦品种蛋白质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大部分粉质参数表现稳定;不同筋型品种的拉伸参数变化趋势也不同.  相似文献   

8.
本文叙述了优质弱筋小麦品种克丰9号的品质特性(蛋白质含量11.4%,湿面筋含量18.85%,沉降值为22.3ml,面团形成时间1.0min,面团稳定时间0.95min,符合专用弱筋小麦的标准)和生物学特性,并对其高产栽培技术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9.
选用5个不同品质类型的小麦品种(系),分析研究了不同穗位、花位品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强筋、中筋和弱筋小麦的千粒质量、蛋白质含量、吸水率和稳定时间在不同穗位的变化规律相同,千粒质量表现为中部下部上部,蛋白质含量、吸水率和稳定时间随穗位下降,逐渐增大(延长)。强筋和中筋小麦湿面筋含量、形成时间随着穗位下降呈现逐渐增大(延长)的变化规律;弱筋小麦湿面筋含量中部穗位最高,即中部下部上部,形成时间随着穗位下降而缩短。上部各花位之间,不同筋力小麦品种的千粒质量都是随着花位升高而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即P1(第1花位) P2(第2花位) P3(第3花位);中部、下部各花位之间,不同筋力类型小麦品种的千粒质量都表现在第2花位最高,即P2 P1 P3 P4(第4花位)。不同筋力类型小麦品种的蛋白质和干、湿面筋含量P1、P2总体大于P3和P4。强筋、中筋小麦穗位上部和中部、弱筋上部穗位籽粒的形成时间和强筋、中筋小麦品种籽粒稳定时间随着花位升高而缩短,而部分花位的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中筋小麦穗位下部、弱筋小麦穗位中部和下部形成时间、上部穗位稳定时间随着花位升高而延长。  相似文献   

10.
粉锈宁对弱筋小麦宁麦9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弱筋小麦宁麦9号为材料,研究喷洒粉锈宁方式对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小麦生长中后期,喷洒粉锈宁可以提高籽粒产量,提高籽粒容重和出粉率,降低湿面筋含量.在本试验条件下,抽穗期喷洒粉锈宁的处理易实现宁麦9号优质与高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十一五"期间,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小麦研究所,依据大兴安岭沿麓优质小麦产业带及黑龙江省不同生态地区的自然条件,选育出了具有代表性的强筋、中强筋品质类型新品种,即克丰11、克丰12、克丰13、克旱21、克春1号和克春2号,在黑龙江省麦区品种的更换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该文着重介绍上述6个新品种的农艺性状、品质特性、产量水平以及栽培要点和适宜种植区域,期望有助于全面了解、快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选用黑龙江省春小麦育种史上有典型代表性的8个春小麦品种,结合高产、超高产小麦育种目标,分析了不同春小麦品种的产量特点及灌浆特性。结果表明:春小麦克丰4号、克旱16随着密度的增加产量明显增加,达到超高产的水平。8个春小麦品种的主穗籽粒干重变化可以用logistic方程拟合,均呈“S”曲线,其灌浆速率均呈单峰曲线,但峰值的大小与达到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不同。克旱16的灌浆速率为最高,可达0.1195 mg·d^-1;而克丰4号是早熟、小粒、密植型品种,其特点是籽粒达到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提早,开花后12.6 d时达到最大灌浆速率,保证有效灌浆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新疆春小麦主栽品种在不同生态区品质相关性状表现及稳定性。方法 在4个不同生态区,以新疆8个不同筋力春小麦主栽品种为研究对象,基于小麦品质相关10个性状,利用PertenDA7200型近红外分析仪按AACC39-10方法,测定籽粒蛋白质含量等10个品质指标,分析新疆8个主栽春小麦品种不同生态条件下品质性状表现。结果 8个参试品种籽粒蛋白质含量:14.28%、面筋度:31.21g/100 g、面团稳定时间:8.41 min、吸水率:58.53%、沉降值:31.27 mL、面粉出粉率:74.40%、最大拉伸阻力Rm:716.25EU、延伸度E:165.70mm、拉伸面积:119.33cm 2、容重:793.97g/L。参试强筋组4个品种10个品质性状中面粉出粉率、吸水率和容重3个性状平均表现低于中筋组,其余包括籽粒蛋白质含量、面筋度、面团稳定时间、沉降值、最大拉伸阻力、延伸度、拉伸面积7个品质性状的平均表现都高于中筋组。强筋组参试品种新春26号、新春44号在4个不同生态区品质性状与稳定性表现较好,中筋组参试品种新春6号、新春40号在4个不同生态区品质性状与稳定性表现较好。籽粒蛋白质含量、面筋度、和吸水率3个品质性状强筋组基因型效应最大,中筋组环境效应最大;其余7个品质性状强筋、中筋组均表现环境效应最大。 结论 8个参试品种品质整体表现属中强筋水平。10个品质性状均受基因型、环境以及互作共同影响;不同筋力类型参试品种不同品质性状基因型、环境以及两者互作效应不同。不同参试品种同一品质性状稳定性存在差异,同一参试品种的不同品质性状稳定性也存在差异。中筋组新春6号、新春40号品质性状表现好且稳定性高,属春小麦育种核心亲本材料;强筋组新春26号、新春44号品质性状表现好且稳定性高,可用于新疆春小麦品质改良。  相似文献   

14.
小麦品种资源品质性状聚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利用系统聚类的类平均法,以出粉率、湿面筋、沉降值和粉质仪测定值为指标,对征集于北方冬麦区和国外的45个小麦品种(系)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中多数属于中、高出粉率品种;高面筋含量品种占48.9%;而绝大多数品种属中、低沉降值类型。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评价值三性状的聚类结果表明,64.44%的品种属于弱筋力种质,而强筋力材料仅占4.44%。因此,加强优质种质引进、筛选和面包烘烤品质的改良,仍是我国近期小麦品质改良的重点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冬小麦的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超高产中筋品种鲁麦22和高产优质强筋品种烟农15为试材,研究了追氮时期对不同类型冬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拔节雌雄蕊原基形成期和挑旗(四分体)期追施氮肥能显著增加穗粒数、收获指数和籽粒产量,极显著地提高粒重;追氮时期过早(起身期)或过迟(开花期)均对冬小麦籽粒产量的提高产生不利影响。超高产中筋品种鲁麦22拔节期追氮效果显著优于挑旗期,而高产优质强筋品种烟农15拔节期与挑旗期调控效果差异不显著。挑旗期和拔节期追施氮肥,均能提高籽粒容重、出粉率和面粉的湿面筋含量、沉淀值,显著延长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断裂时间,降低公差指数,提高评价值,但高产优质强筋品种烟农15较超高产中筋品种鲁麦22对追肥时期更敏感,挑旗期追施氮肥效果最佳,拔节期次之,而鲁麦22拔节期和挑旗期追施氮肥效果基本一致。[结论]拔节期或挑旗期是小麦高产优质兼顾的追氮时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新疆春小麦品种Pins等位变异分布规律,分析不同Pins基因型春小麦品种籽粒硬度的差异,探讨Pins对春小麦品种主要品质性状和新疆拉面加工品质的影响,明确籽粒硬度影响新疆拉面加工品质的分子遗传基础及机理。【方法】以386份新疆春小麦品种资源为材料,用分子标记检测籽粒硬度Pins,测定品质性状(籽粒性状、磨粉品质、面粉品质、面团特性、淀粉糊化特性等),制作新疆拉面并进行评鉴。【结果】Pins等位变异分布规律:在新疆春小麦品种资源中,Pina有2种等位变异,分别为Pina-D1a(占比86.79%)、Pina-D1b(13.21%);Pinb有3种等位变异,分别为Pinb-D1a(64.77%)、Pinb-D1b(32.12%)和Pinb-D1p(3.11%);Pina/Pinb有6种基因型组合,分别为Pina-D1a/Pinb-D1a(58.81%)、Pina-D1a/Pinb-D1b(25.39%)、Pina-D1a/Pinb-D1p(2.59%)、Pina-D1b/Pinb-D1a(5.96%)、Pina-D1b/Pinb-D1b(6.74%)和Pina-D1b/Pinb-D1p(0.52%)。Pins对春小麦品种品质性状的影响:Pina-D1a的籽粒蛋白含量、灰分含量、白度、湿面筋含量、Zeleny沉淀值均显著高于Pina-D1b;籽粒硬度、黄度(b*值)、面筋指数、峰值时间、8分钟面积、稀懈值均显著低于Pina-D1b。与其他等位变异相比,Pinb-D1a的白度、湿面筋含量,Pinb-D1b的出粉率、黄度(b*值),Pinb-D1p的籽粒硬度、面筋指数均最高且达显著差异水平。与其他基因型组合相比,Pina-D1a/Pinb-D1a的白度,Pina-D1a/Pinb-D1p的籽粒硬度、面筋指数、8分钟面积,Pina-D1b/Pinb-D1b 的淀粉稀懈值,Pina-D1b/Pinb-D1p的籽粒蛋白含量、出粉率、面粉的湿面筋含量均最高且达显著差异水平。Pins对新疆拉面加工品质的影响:Pina-D1a的拉面手感、粘弹性、总分极显著低于Pina-D1b;Pina-D1b/Pinb-D1p的拉面手感最好,Pina-D1a/Pinb-D1pPina-D1b/Pinb-D1aPina-D1b/Pinb-D1b的粘弹性最高;Pina-D1b/Pinb-D1aPina-D1b/Pinb-D1b的总分最高。【结论】Pina突变会使新疆春小麦胚乳质地变硬、主要品质性状显著升高,促进新疆拉面的拉面手感和粘弹性等性状得到显著改善,最终促使新疆拉面的加工品质(总分)显著提升;Pinb变异对新疆拉面加工品质的影响不显著。Pina-D1b/Pinb-D1aPina-D1b/Pinb-D1b是优质新疆拉面小麦品种品质改良中重点选择的基因型组合类型。  相似文献   

17.
以超高产春小麦品种克丰4号为试材,以新克旱9号、东农7742、克涝3号为对照品种,综合考察其独特的产量的结构及其干物质动态积累规律。试验结果统计分析表明:超高产品种克丰4号较其它三个品种具有明显的生物学特征特性,单株小麦的生物产量和粒重相对较低,但单位面积上群体的生物产量和粒重分别提高16.7%和48.2%。尤其以杆强和耐密成为具有当今高产产量潜力的主要因素。为今后东北春小麦超级种的组合配制、后代选择及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在自然生态条件下,研究不同品质类型春小麦品种干物质及氮磷的积累和转运规律.[方法]选用新疆主栽的8个春小麦品种,测定其花后干物质和氮磷的积累量,对其积累和转运规律进行研究.[结果]不同类型品种花后干物质与氮磷的积累动态均呈上升的趋势,成熟期干物质与氮磷的积累量强筋品种最高,其次为中筋品种,中强筋品种较低;从干物质与氮磷的转运情况来看,花前干物质转运量和干物质转运率由大到小依次为中强筋>中筋>强筋,花后干物质转运量为中强筋>强筋>中筋,花前于物质转运对籽粒的贡献率依次为强筋>中筋>中强筋.三种类型春小麦品种氮磷的积累与转运状况基本一致,氮磷花后积累量和花前氮磷转移量均为强筋>中筋>中强筋.[结论]不同类型春小麦品种之间干物质与氮磷的积累及转运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不同类别冬小麦品种品质性状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选用69个不同来源及不同类型的冬小麦品种,就其13个品质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河北省农家品种的面粉沉降值,湿面筋含量,面团吸水率,形成时间,稳定时间,断裂时间,带宽和评价值等性状均优于河北省育成品种,国内共它省份育成品种的沉降值,出粉率,白度,面团稳定时间,带宽分别优于河北省农家品种和育成品种,尤其是出粉率表现最为突出,这一些重要加工品质性状而论,如沉降值,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评价值等,国内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