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恩诺沙星在奶牛血液和乳中药物浓度的监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 5头患有子宫内膜炎的奶牛经子宫灌注含恩诺沙星的复方制剂 10 0mL ,并于给药 0 ,0 .5 ,1,2 ,4 ,8,12 ,2 4h后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为定量手段 ,利用荧光检测器分别测定复方制剂中恩诺沙星及其代谢产物环丙沙星的血药、乳药浓度。结果表明 ,恩诺沙星给药后 2h左右在血中浓度达到最高值 ,然后逐渐下降。至 8h在血浆中的药物浓度为 (0 .6 4± 0 .16 ) μg/mL。 12h后检测不到恩诺沙星。而代谢产物环丙沙星于给药后 4h血药浓度可达最高峰 ,至 12h血药浓度为 (0 .0 5± 0 .0 1) μg/mL ,2 4h已检测不到。对于乳药浓度 ,恩诺沙星及其代谢产物环丙沙星皆于给药后 4h ,浓度达到最高峰 ,分别为 (1.6 9± 0 .30 ) μg/mL和 (0 .4 9± 0 .12 ) μg/mL。 12h后已经检测不到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从上述数值可见 ,恩诺沙星吸收较迅速 ,代谢较快、清除较快 ,表明恩诺沙星与环丙沙星在乳中不会形成残留。另外 ,在 8h内恩诺沙星、环丙沙星的血药、乳药浓度值均高于MIC值 ,所以仍具有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2.
10只健康家犬,按每千克体重2.5mg单剂量静脉注射恩诺沙星,进行恩诺沙星及其代谢产物环丙沙星在家犬体内的药动学研究。反相HPLC法测定血浆中的恩诺沙星及其代谢产物环丙沙星的浓度,所得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用3P97计算机程序分析处理。结果表明:家犬静脉注射恩诺沙星后,恩诺沙星的药时数据符合二室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t1/2a为0.32h、t1/2β为3.22h、Vc为1.88L·kg-1、CL为1.74L·kg-1·h-1、AUC为1.88μg·mL-1·h,代谢物环丙沙星的主要动力学参数为:AUC为1.72μg·mL-1·h、MRT为7.72h。恩诺沙星在家犬体内的动力学特征是分布迅速、广泛,其消除跟代谢物环丙沙星一样表现迅速。  相似文献   

3.
《畜牧与兽医》2016,(2):67-70
建立用于检测犬血浆中托芬那酸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并对犬单次肌肉注射托芬那酸注射液后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进行研究。选用6只健康成年拉布拉多犬,按4 mg·kg-1剂量单次肌肉注射托芬那酸注射液,血浆样品经甲醇沉蛋白、高速离心后,取上清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检测;用3p97药动学软件对药物浓度-时间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健康试验犬肌肉注射后的药物代谢动力学过程符合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其主要药动学参数为:药时曲线下面积(AUC)为(9.57±1.30)μg·h·m L-1,清除率(CL)为(0.51±0.20)L/h/kg,达峰时间(Tpeak)为(0.35±0.11)h,峰浓度(Cmax)为(4.10±0.45)μg·m L-1,消除半衰期(t1/2β)为(5.71±2.21)h,吸收半衰期(t1/2α)为(0.66±0.20)h。结果表明:犬肌肉注射托芬那酸后,吸收快,在血浆中能迅速达到血药高峰且达峰浓度高,起效迅速。  相似文献   

4.
将 1 5头健康杂交奶山羊均分成 3组 ,按每千克体重 5mg的剂量分别对大肠杆菌内毒素诱导的乳房炎奶山羊进行静注、肌注和乳房灌注单剂量环丙沙星药动学试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乳及组织药物浓度 ,血药浓度 -时间数据用 MCPKP药动学程序处理。诱导乳房炎的奶山羊静注给药的药时数据符合二室开放模型 ,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 :t1 /2α为 ( 0 .0 9± 0 .0 1 ) h,t1 /2β为 ( 1 .1 0± 0 .0 9) h,Vd( area) 为 ( 2 .80± 0 .3 0 ) L/kg,Cl B为 ( 1 .3 1± 0 .2 1 ) L/ ( kg·h- 1 ) ,AUC为 ( 3 .88± 0 .58) mg/ ( L· h- 1 )。肌注给药的药时数据符合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 ,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 :t1 /2 Kα为 ( 0 .0 7± 0 .0 2 ) h,t1 /2α为 ( 0 .3 9± 0 .2 6) h,t1 /2β为 ( 2 .0 7±0 .4 3 ) h,tmax为 ( 0 .2 6± 0 .0 7) h,Cmax为 ( 1 .0 4± 0 .1 3 ) mg/ L,AUC为 ( 2 .3 8± 0 .1 3 ) mg/ ( L· h- 1 ) ,F为61 .3 4 %。与从健康奶山羊获得的药动学参数相比 ,急性乳房炎能显著影响环丙沙星静注给药的体内分布、转运和消除 ,对肌注给药无明显影响 ,乳房灌注给药在炎症乳房内的吸收个体差异较大。急性乳房炎能显著降低环丙沙星全身给药在乳内积聚程度。肌注后炎症乳腺组织内药物浓度在 2、4、6、8  相似文献   

5.
恩诺沙星及其活性代谢物在传染性鼻炎鸡体的药动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建立鸡传染性鼻炎的药动学模型,研究了恩诺沙星及其活性代谢物在传染性鼻炎鸡体内的药动学特征.用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的药物浓度,所得恩诺沙星的ci-ti数据用MCPKP程序处理,代谢物环丙沙星的ci-ti数据用代谢物动力学方法处理.结果表明,鸡静注恩诺沙星后的ci-ti数据符合二室开放模型,其主要动力学参数如下:t1/2α(0.25±0.04) h、t1/2β(5.46±0.71) h、Vd(4.21±1.09) L/kg、CLB(0.54±0.11) L/(kg.h)、AUC(19.68±3.50) mg/(L.h).鸡内服恩诺沙星的ci-ti数据,符合有吸收因素二室模型,其主要动力学参数如下:t1/2ka(0.44±0.11) h、t1/2α(1.17±0.40) h、t1/2β(9.24±2.07) h、AUC(12.23±3.68) mg/(L.h)、tmax(1.50±0.29) h、Cmax(1.34±0.44) mg/L、F 62.26%.恩诺沙星在感染鸡体内的动力学特征是吸收迅速、分布广泛、消除缓慢;感染鸡静注与内服恩诺沙星后,代谢物环丙沙星的动力学特征是生成及消除缓慢、分布广泛.鸡传染性鼻炎可使恩诺沙星内服的生物利用度下降,但对恩诺沙星的分布、消除及代谢物的动力学过程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36只黄羽肉鸡,随机均分为3组,每组12只,分别进行恩诺沙星、恩诺沙星钠和盐酸恩诺沙星的药动学试验,高致液相色谱法测定鸡只血浆中恩诺沙星浓度,MCPKP程序处理药-时数据。恩诺沙星、恩诺沙星钠和盐酸恩诺沙星溶液经内服给药后在鸡体内最佳药动学模型为一级吸收一室模型,峰浓度高(峰浓度分别为2.39、2.04和2.37μg/mL),吸收快(吸收半衰期t1/2Ka分别为1.15h、0.76h和1.55h),消除缓慢(消除半衰期t1/2K分别为8.39h、12.19h和10.95h)。以恩诺沙星做对照,恩诺沙星钠和盐酸恩诺沙星内服给药后吸收完全,其相对生物利用度高,分别为103.2%和126.8%。恩诺沙星钠和盐酸恩诺沙星内服给药后主要药动学参数与恩诺沙星给药后的药动学参数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7.
将40日龄肉鸡12只,随机分为2组,分别进行了静脉注射、肌肉注射恩诺沙星(10mg/kg)进行药动学研究。血浆样品经甲醇沉淀血浆蛋白,高速离心,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鸡血浆中恩诺沙星的浓度,3P97计算机程序处理静注及肌注的血浆药物浓度-时间数据。健康鸡静注给药的药时数据适合二室开放模型,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为:t1/2α (0.45±0.56) h;t1/2β (7.02±1.42) h;C LB (0.38±0.10) L/(kg·h);A U C (23.69±5.56) (mg·h)/L。健康鸡肌注给药的药时数据适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为:t1/2α (0.60±0.00) h;t1/2β (8.25±1.73) h;tmax (2.44±0.17)h;Cmax (1.44±0.30) m g/L;A U C(20.74±3.80) (mg·h)/L;F为87.54%。恩诺沙星在健康鸡体内的吸收迅速,达到峰值时间短,消除缓慢。  相似文献   

8.
健康长白猪7头,按拉丁方试验设计,进行单剂量静脉注射青霉素(20 000单位/kg体重)钠、硫酸双氢链霉素(20 000单位/kg体重)及肌肉注射普鲁卡因青霉素-硫酸双氢链霉素混悬剂(20 000单位/kg体重)的药物动力学研究。HPLC法和HPLC-MS/MS法分别测定血浆中的青霉素和双氢链霉素浓度,WinNonlin软件处理血药浓度-时间数据。静脉注射青霉素钠、硫酸双氢链霉素的药时数据最佳模型为三室开放模型。肌肉注射混悬剂后青霉素G的药时数据符合一级吸收一室模型。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t1/2ka为0.66 h,t1/2β为5.80 h,t(max)为2.3 h,C(max)为1.66 mg/L,AUC为17.65,CL为0.69 L/h.kg,F为70.57%;肌肉注射混悬剂后双氢链霉素数据符合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主要药动参数:t1/2ka为0.21 h;t1/2α为2.06 h;t1/2β为8.22 h,t(max)为0.8 h,C(max)为51.42 mg/L,AUC为280.74,F为101.96%。肌肉注射混悬液药物动力学特征为青霉素G吸收迅速,消除缓慢;双氢链霉素吸收迅速完全,消除缓慢,生物利用度高。  相似文献   

9.
旨在考察恩诺沙星灌注液与恩诺沙星普通注射液在母猪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作者选用16头健康长白×大白二元杂交成年母猪,随机分成2组,每组8头,分别进行单剂量耳缘静脉注射恩诺沙星普通注射液(2.5mg·kg~(-1))和子宫灌注恩诺沙星灌注液(50mL·头~(-1)),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母猪血浆中恩诺沙星及其代谢产物环丙沙星含量,运用药动学软件Winnonlin 5.2.1非房室模型分析并计算出相关药动学参数。结果显示,静脉注射恩诺沙星普通注射液后,其主要药动学参数如下:t_(1/2)(21.71±1.66)h,Vd(1.89±0.33)L·kg~(-1),Cl(60.18±8.92)mL·h~(-1)·kg~(-1),AUC_(0-t)(39.94±5.75)mg·h·L~(-1),AUC_(0-∞)(42.32±6.03)mg·h·L~(-1)。母猪子宫灌注恩诺沙星灌注液后,其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如下:t_(1/2)(28.55±2.31)h,T_(max)(3.19±1.46)h,C_(max)(1.61±0.20)mg·L~(-1),AUC_(0-t)(49.06±5.18)mg·h·L~(-1),AUC_(0-∞)(53.55±5.84)mg·h·L~(-1),F为63.15%。所有样品中均未检测出环丙沙星。结果表明,恩诺沙星灌注液可经子宫灌注吸收进入母猪体内,并且在母猪体内分布广泛,消除缓慢,生物利用度较高,临床用药时应考虑局部给药对机体的全身性影响。  相似文献   

10.
给10头猪分别按体重5mg/kg单剂量内服和肌注恩诺沙星,采集自然排泄的猪粪、尿,用高效液相一荧光法测定恩诺沙星及其代谢产物环丙沙星浓度,计算采样间隔内单位时间药物排泄量占给药量的比例,比较2种不同给药途径原形药物和环丙沙星的排泄规律。结果显示,2种给药途径对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总排泄量的影响不显著,仅对药物排泄量与时间之间的关系产生影响;2种给药途径的试验猪粪样中恩诺沙星的排泄量均高于尿样;内服与肌注给药后96h内,粪和尿中检出的环丙沙星分别占给药量的3.93%和4.02%,累积排泄的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之和分别占给药量的9.89%(内服)和9.57%(肌注)。  相似文献   

11.
选择中国大陆最早分离的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A/Chicken/Guangdong/SS/94(H9N2)(缩写为SS株)和1998年大流行时期分离的H9N2亚型AIVA/Chicken/Shanghai/F/98(H9N2)(缩写为F株)为研究对象,对其在SPF鸡体内的复制能力和传播途径特性比较后发现,F株在4周龄SPF鸡气管中的复制能力高于SS株,F株可以经气溶胶传播途径传播,SS株不能经气溶胶传播途径传播;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获取F株和SS株的HA和NA基因的cDNA,序列分析得知,F株和SS株的HA和NA基因的同源性分别是96.6%和98.1%;HA基因的裂解位点氨基酸序列都是PARSSR↓GL,但有5个氨基酸的差异,即166位N(F)→D(SS)、198位A(F)→V(SS)、217位V(F)→I(SS)、335位G(F)→R(SS)、504位L(F)→S(SS);2株病毒的NA基因在63~65位都存在氨基酸缺失,但在NA基因红细胞吸附位点的氨基酸序列不同,分别是IKKDSRSG(F)和IKEDLRSG(SS)。F株和SS株的传播特性差异是否与其表面基因序列有关,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本文系统地回顾了近60年以来国内外乡土灌草青贮利用与牛羊健康饲喂的研究现状与进展。通过对已有研究文献的年度分布、研究内容与研究区域进行分析,结合饲草青贮技术领域、草食畜牧业领域以及社会发展的背景,将乡土灌草青贮与牛羊健康饲喂划分为3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末期为萌芽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期到21世纪初期为缓慢增长阶段、21世纪初期至今为快速增长阶段。其次,根据研究内容从理论研究、监测评价、技术示范、技术研发4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分析了各分支领域的主要成果与关键问题,提出下阶段应重点研究的内容,应加强对乡土灌草饲料生产与牛羊健康饲喂的研究,综合提高饲料能量与蛋白质的利用率,尽可能改善牛羊的能氮平衡,促进畜牧业和饲料加工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为分析猪葡萄球菌脱落毒素EXHC和SHETA基因结构并预测其所编码蛋白的结构和功能,本试验根据GenBank已报道的猪葡萄球菌脱落毒素EXHC和SHETA基因序列分别设计了1对特异性引物,从猪葡萄球菌GDZC株中扩增获得EXHC和SHETA基因片段,大小分别为1007和971 bp。序列分析结果表明,EXHC基因与猪葡萄球菌丹麦分离株(GenBank登录号:AF515455)及猪源松鼠葡萄球菌河北分离株(GenBank登录号:JF755400)的核苷酸序列、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均为100.0%,而与其他葡萄球菌脱落毒素基因的核苷酸、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3.3%~53.9%和7.9%~44.2%。SHETA基因与日本分离株(GenBank登录号:AB036768)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6.2%,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8.4%,在保守区共有31个碱基发生突变。利用DNAStar软件对EXHC和SHETA蛋白结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EXHC基因编码的蛋白为亲水性蛋白,SHETA基因编码蛋白为疏水性蛋白,抗原性较差。本研究从猪葡萄球菌GDZC株中成功扩增获得EXHC和SHETA基因片段并对其编码的蛋白结构进行了预测,证实了中国分离的猪葡萄球菌同时携带有EXHC和SHETA 2种毒素基因,为进一步研究猪葡萄球菌的致病机理及毒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15.
李长胜 《家畜生态》1998,19(3):13-15
通过观察狐貂自咬症疾病行为特点,分析发病原因,传播途径,及时诊断治疗,以提高狐,貉养殖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秦川牛因原产于陕西八百里秦川而得名,具有体躯高大、遗传稳定、适应性强、肉用性能好等特点,是我国著名的地方品种和国家级资源保护品种,是肉牛新品种培育和产业化发展的基础.文章介绍了秦川牛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情况和取得的成效,并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对秦川牛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提供科学指导,推动肉牛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果洛州草地鼠虫害情况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996年的调查,果洛州草地鼠虫害面积约为247.6万hm2,因鼠害每年损失牧草约1598.7万t,相当少养1095.01万羊单位。近10年来使用C型肉毒梭菌毒素灭治取得很大成绩,累计灭治面积达到183.1万hm2。  相似文献   

18.
蓝舌病病毒是引起绵羊、牛蓝舌病的病原.该病毒是一种结构复杂的RNA病毒,对其分子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可以阐明其致病机制和遗传学规律,有助于蓝舌病预防治疗的研究.国内对该病毒的研究起步较晚,本文简述了蓝舌病病毒基因结构和蛋白特点及对其的利用,为预防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由于谷物中含有真菌的有毒次生代谢物霉菌毒素,其对动物的健康、生产性能及动物源性食品的质量可能有负面影响,这对动物营养是一个永久性的挑战。因此,本文综述了霉菌毒素在动物营养中存在的问题、对易感动物的影响以及应对谷物感染毒素污染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20.
蟾蜍产品的医药价值及其资源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谢麟  长青 《四川畜牧兽医》2002,29(12):32-34
本文主要介绍蛤蟆(蟾蜍)的生物学特性,饲养蟾蜍取药材的技术要点及蟾蜍产品的医药价值和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