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开展了浙江省玉环县茅埏岛东升塘滩涂秋茄红树林的引种栽培试验,从福建省龙海市引种秋茄到茅埏岛东升塘滩涂栽培种植,并调查其生长及保存率,结果表明,秋茄在茅埏岛东升塘滩涂引种成功,保存率逐年下降,3a保存率为61%,8a保存率52%;割除互花米草是互花米草滩涂引种秋茄红树的关键技术之一,不割除互花米草试验地秋茄保存率为0;在红树林非天然分布区成功营建红树林,每667m2投入的人工18.521.5工。  相似文献   

2.
温州沿海海涂秋茄红树林引种造林及开发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秋茄红树林是自然分布于福鼎以南的热带,亚热带海洋的适盐性树种,通过人工引种,可以改变温州海涂造林树种少的问题。温州滩涂资源丰富,环境条件较适宜秋茄红树林生长,而且目前已形成人工引种造林技术体系,通过秋茄红树林引种造林,可以发挥它良好的防护功能和风景观赏作用。  相似文献   

3.
我国最北缘秋茄红树林引种试验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秋茄红树林引种试验调查,结果表明:秋茄红树林的成活生长与造林地的地被物、潮汐、造林技术、地理纬度、气候因子及种苗的质量资源有关。通过引种,秋茄红树林对盐度的适应范围扩大,对适应的纬度有提高31°01′33″,可耐最低气温-5.1℃。  相似文献   

4.
秋茄红树林北移引种造林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多年的引种观察表明:秋茄红树林在芦苇地块成活率低,在无芦苇地块成活率高,且生长茂盛,盖度大;对环境的盐度适应性进一步拓宽。秋茄红树林适应七都岛滩涂的生长环境,可以加工引种营造力度。  相似文献   

5.
谈谈秋茄引种栽植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秋茄(Kandelia candel [L.] Druce)系红树林(Mangrove)的一种,具有保护海岸等作用。浙江省五十年代开始从福建引种。本文总结了多年引种经验。从秋茄生境、引种条件等提出引种栽植技术。  相似文献   

6.
通过总结温岭市近年来红树林(秋茄)引种实践,重点介绍了红树林引种的现状,分析了红树林引种存在的造林用地紧缺、管护难以到位、冻害造成死亡、造林成本较高等问题,并提出领导重视、责任落实,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做好苗源选择、科学种植、加强管护、预防冻害、及时总结等各引种环节工作,多方结合、广泛宣传等今后红树林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红树林在低温胁迫下的生态适应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浙江温州地区引种红树林试验,探索秋茄、桐花树、老鼠、木榄、海桑等5种红树植物在冬季低温胁迫下的生态适应性。结果表明,秋茄和桐花树的生态适应性较强,其余树种生态适应性较差,需要进行长期驯化。  相似文献   

8.
珠海淇澳岛红树林群落分布与景观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红树林群落和景观分布特征与规律,以期确认红树林引种扩种工程的实效,为研究区红树林造林和保护工作提供依据,对红树林和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生态环境改善提供支撑。【方法】以珠海淇澳岛红树林为研究对象,基于遥感影像解译与样方调查相结合的数据,采用群落与景观生态学方法,对寒害后红树林群落分布特征、种群优势度及其景观格局进行研究。【结果】淇澳岛红树林中真红树植物为优势种,以引进种无瓣海桑、海桑和乡土种老鼠簕、秋茄和卤蕨为主,无瓣海桑群落以面积占比82.01%成为绝对优势群落,其他主要群落类型包括秋茄群落、卤蕨群落和老鼠簕群落,面积占比分别为5.01%,3.82%和3.31%,真红树群落占总面积的94.15%;半红树植物以海芒果、银叶树和水黄皮为主,重要值相对较低;在种群层面上聚集度最大的是拉关木,其次是水黄皮,较弱的有海桑、秋茄、卤蕨、无瓣海桑和老鼠簕;在群落层面上聚集度较高的有海桑群落和无瓣海桑群落,较低的是卤蕨群落和海漆+杨叶肖槿群落;无瓣海桑和海桑2个引进种发育较好,在中、低潮滩成片生长,对乡土种秋茄等存在抑制作用。【结论】淇澳岛红树林形成了以无瓣海桑群落、秋茄群落、卤蕨群落和老鼠簕群落为主的红树林群落分布格局。从种群和群落2个层次的空间分布研究都显示红树林呈集聚态分布。建议在红树林的引种扩种工程中,适度引种无瓣海桑和海桑,加强乡土红树植物的种植,以保护红树林物种多样性、维护红树林生态系统平衡。  相似文献   

9.
从红树林的分布北界-浙江苍南引种最耐寒红树植物-秋茄,在江苏南通滩涂区域进行抗寒驯化试验。通过物理水淹和喷洒化学活性物质(脱落酸、烯效唑、植物抗冻剂(哈漫迪和土优塔))的方法来提高秋茄的抗寒越冬能力。试验结果表明:水淹是对秋茄株高、地径、叶片数,以及越冬存活的一个不利因素。例如,水淹处理下的秋茄越冬保存率为0。高浓度的脱落酸、烯效唑、哈漫迪和土优塔均能显著提高秋茄的抗寒能力,其越冬保存率从自然对照的22.6%分别提高到55.0%、55.8%、58.8%和34.6%。  相似文献   

10.
红树林造林树种的选择——以洛阳江湿地为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红树林造林时,要充分考虑红树林的耐寒性、向海性和生态安全,根椐实际情况进行树种选择,同时应以混交林为宜,以减少病虫害,并考虑植物的形态、花期、花色差异进行美学搭配,提高其观赏价值。本研究以洛阳江湿地为例,根据红树林的耐寒性、耐盐性、向海性和保护区的生态安全性原则进行树种选择,认为洛阳江红树林的主要造林树种为桐花树、秋茄、白骨壤,引种树种为老鼠簕、木榄、红海榄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