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施用化肥的基础上,对有机肥及稻草还田施用效果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有机肥及稻草还田增加了平方米收获穗数及每穗颖花数,水稻明显增产。  相似文献   

2.
还田稻草的钾素利用及其增产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还田稻草的增产效应及稻草还田后水稻对钾素吸收利用情况,笔者以杂交稻粤杂889和常规稻合丰占为材料,开展了盆栽和大田试验。结果表明,稻草全量还田可以替代50%的化学钾肥,"稻草全量还田+化学钾肥减半"处理比全量施用化学钾肥增产6.55%,达显著水平,增产的主要原因是稻草还田促进了水稻的干物质积累,增加了每穗粒数。  相似文献   

3.
稻草覆盖还田对华南双季晚稻物质生产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杂交稻天优998为材料,设置稻草覆盖还田和无稻草还田2种处理和4种氮肥处理,并进行了连续2年的田间试验。稻草覆盖还田可以显著提高晚稻产量,4个施氮处理表现一致。在产量构成因素中,有效穗数对产量的贡献最大。稻草覆盖还田促进水稻分蘖,最高茎蘖数和分蘖成穗率协同提高,最终使有效穗数显著增加。稻草还田增强群体物质生产能力,叶面积指数和叶片叶绿素含量 (SPAD值)提高,最终提高了地上部干物质量。稻谷产量与不同时期的叶片叶绿素含量、地上部干物质量及茎蘖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在稻草覆盖还田的情况下,增加前期施氮量对稻谷产量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稻田施用不同有机肥的效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余雄波 《作物研究》2006,20(2):121-123
2005年在临湘市进行了紫云英、厩肥、稻草和精制有机肥分别在早稻田、晚稻田施用的小区试验,以探索几种主要有机肥对水稻生长发育、产量、经济效益及土壤培肥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对早、晚稻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能增加水稻单产,提高种粮效益;能增加土壤有机质,降低容重,对土壤有良好的培肥改良作用。早稻应以紫云英为有机肥主要肥源,晚稻田应以稻草还田为主。  相似文献   

5.
水稻稻草使用"凤池"有机物料腐熟剂,可加速稻草软化,比未加腐熟剂的提早4~7 d腐熟,同时增加了水稻分蘖数、单株有效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增加水稻产量。试验结果表明,添加秸秆腐熟剂的处理比无稻草还田的增产5.61%,稻草直接还田的比无稻草还田的增产3.59%,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稻草还田应用腐熟剂试验结果表明,稻草还田+秸秆腐熟剂能提高土壤肥力,有利于增加水稻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说明稻草还田添加腐熟剂能加快稻草的腐熟程度,有效地改善土壤结构和减少土壤污染,促进水稻生长发育,具有明显的增产、节本增收效果,可在农业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稻草覆盖还田晚稻免耕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8-1999年,在宁远县五里阉村进行了不同稻草还田方式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晚稻采用稻草覆盖还田免耕栽培可以降低田间水温和泥温,增加土壤有机质和钾素,避免大田生长前期微生物与水稻发生争氮的矛盾,有利插后返青分蘖,改善水稻的经济性状,增加有效穗、总粒数、实粒数,降低空秕率,从而有效地提高晚稻产量和经济效益。提出了稻草覆盖还田免耕栽培的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稻草还田对土壤养分及水稻生物量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草还田作为最便捷的水稻秸秆利用方式,对水稻生产和土壤培肥具有重要意义。为探明稻草还田对土壤养分和机插水稻生长的影响,设置稻草还田(HR)和稻草不还田(BR)两个处理,通过测定水稻生育特性和产量等指标,土壤全量养分和速效养分等性状,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稻草还田能显著降低机插水稻株高达4.1cm,使每蔸水稻平均增加3.2个有效分蘖,显著增加水稻有效穗数达22.54%,从而显著提高水稻成熟期生物量达18.95%,增加当季水稻产量达18.88%,其中穗部生物量增幅达15.3%。稻草还田显著增加成熟期水稻地上部总氮、磷、钾素积累量,其中穗部氮、磷、钾素积累量增幅分别为13.2、5.2、4.73 kg/hm^2。稻草还田能显著增加种植后土壤碱解氮含量达14.67%。  相似文献   

9.
稻草还田对水稻生长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常规品种黄华占为材料,在常规施肥基础上进行稻草还田与稻草不还田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稻草还田可提高水稻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同时降低垩白粒率和垩白度,提高籽粒长宽比,降低直链淀粉含量,增大胶稠度,使稻米品质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0.
稻草还田免耕抛秧栽培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稻草还田有利于免耕抛秧稻根系生长、早分蘖、低节位分蘖,可提高有效穗、成穗率、实粒数、结实率,进而提高产量。多点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稻草还田免耕抛秧栽培平均单产7.88 t/hm2,比常规翻耕抛秧栽培增产7.69%,稻草不还田免耕抛秧平均单产7.72 t/hm2,比常规翻耕增产5.47%。  相似文献   

11.
基肥中碳铵用量对稻草还田免耕抛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草还田免耕抛秧在同等的施肥水平下,基肥增施氮肥(碳铵)有利于水稻的生长发育,可加快立苗、分蘖的速度,增加有效穗及粒数,从而获得增产。在稻草还田免耕抛秧每公顷总施纯氮150 kg水平下,基肥以每公顷施碳铵300~450 kg为宜。  相似文献   

12.
遵循控制变量原则,研究潍坊烟区有机物料的烟田土壤改良效果。试验用小麦秸秆还田、玉米秸秆还田、直接施用八福仙有机肥3种方式,根据不同用量每种方式分别设置3个处理和1个对照。结果表明,适量的小麦秸秆(高量)和玉米秸秆(中低量)还田及有机肥料施用能促进烟草生长,直接施用有机肥的效果更好。从农艺性状来看,小麦秸秆还田优于玉米秸秆还田,少量及中量秸秆还田又优于高量还田处理。  相似文献   

13.
2018年早稻季在典型的酸性红壤双季稻田开展小区试验,探究石灰对红壤稻田油菜秸秆腐解、养分释放及早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石灰或油菜秸秆还田均显著提高早稻产量,且二者具有显著的互作效应。施用石灰显著促进了油菜秸秆还田后前中期的腐解和氮素释放,而对磷和钾元素的释放无显著影响。油菜秸秆还田并配施石灰能促进早稻分蘖成穗、地上部养分(氮、磷、钾)吸收及干物质积累,提高总颖花量,从而扩大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可见,在酸性红壤稻田,油菜秸秆还田并配施石灰可加速自身腐解与氮素释放,实现水稻增产。  相似文献   

14.
蔬菜废弃物液体有机肥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蔬菜废弃物液体有机肥的合理使用量及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对其肥效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施用有机肥量的增加,小麦分蘖数也不断增加,且均大于对照。当施用有机肥的量达到2 000 kg/667 m2时,1 m2小麦分蘖数为540.0穗,极显著高于对照64.8穗(P0.01);以有机肥2 000 kg/667 m2处理和有机肥2 000 kg/667 m2与尿素及N-P2O5-K2O复合肥复合处理的小麦平均穗长分别为8.58、8.70 cm,极显著长于对照7.98 cm(P0.01),且穗长小于7 cm的麦穗数占调查小麦总数的比例分别为0.00%、2.33%,极显著小于对照的16.67%(P0.01)。有机肥试验区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其千粒质量逐渐增加,且均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5.
绿肥及秸秆还田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大区试验,以浙江省主栽水稻品种晚粳稻秀水128为材料,研究绿肥及秸秆还田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绿肥和秸秆还田总体上对水稻株高和单株分蘖数影响不大,但紫云英全量还田能显著提高抽穗期和黄熟期的成穗数;绿肥和秸秆还田在减少化肥施用量的情况下,全生育期叶片叶绿素含量与常规施肥处理相似,这为籽粒灌浆充实和产量形成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基础;在本试验条件下,如果当季不施肥而仅依靠土壤肥力减产幅度达25%以上,其主要是由于单位面积穗数与粒重的显著下降造成;绿肥、秸秆还田及与一定量有机肥配施,在化肥减量的情况下,可获得比常规施肥还高的产量,其增产原因主要是水稻成穗率上升使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增加。  相似文献   

16.
水稻不同耕作栽培方式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结果表明,免耕直播稻比常耕抛秧稻分蘖早10~13 d,分蘖节位低1个节位,成穗率高6.82个百分点;单株总根数多88.9条、根总长多902.9 cm、根系体积多4.7 cm3、根系干重多0.91 g;后期绿叶数多0.7张,假茎粗0.08 cm;每公顷有效穗多24.15万穗,每穗总粒数多3.9粒,每穗实粒数多5.7粒,结实率高2.02个百分点。不同的耕作方式相比,直播稻比抛栽稻生育期缩短3~6 d;穗粒结构以稻草还田免耕直播稻最好,产量也最高,比非还田免耕直播稻增产4.78%,比免耕抛秧稻增产6.39%,比常耕直播稻增产11.79%,比常耕抛秧稻增产11.39%。不同留桩高度对免耕直播稻产量没有直接的影响,免耕直播稻纹枯病危害较轻,特别是稻草还田免耕直播稻纹枯病最轻。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水稻机械收割过程中将稻草直接铡碎还田,可为土壤微生物提供能源及培肥地力,进而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稻草直接还田应注意的事项和稻草还田后本田管理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烟田稻草还田技术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要介绍了国内外稻草还田的现状,主要探讨了稻草还田对土壤的培肥作用及稻草还田对烟田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对烟草生长发育、烟叶产量、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2004年在长沙研究了超级杂交水稻品种两优293在纯有机肥栽培下的产量形成及植株生理特性。结果表明:在施用足够量的有机肥栽培条件下,超级杂交水稻平均产量达到8568kg/hm^2,接近该品种当地的生产潜力。与常规施肥相比产量仅下降1.7%。后发分蘖比例大,每穗总粒数和结实率显著下降.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原因。生育后期有机肥区群体不早衰、叶面积指数、剑叶叶绿索含量高及千粒质量增加是有机肥栽培的优势。认为在一定范围为进行稻米的有机生产是可行的.大幅度增加有机肥的施用比例对于稻田生态恢复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稻草还田对免耕水稻根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了稻草还田对免耕水稻根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草还田可显著提高免耕水稻产量,显著或极显著提高单株根系干重、单株生物鼍、根半径、单株根表面积、单株根长、单条根长、根长密度、根系活力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但是对单株总根数的影响不大.与3 t/hm<'2>稻草还田量相比,6 t/hm2稻草还田量的增产效果和对根系生长的促进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