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如皋火腿辐照保质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辐照技术对如皋火腿真空包装制品进行了保质试验。结果表明,火腿经4kGy和8kGy的辐照剂量处理后,虽达到了一定的保质期,但其脂肪的过氧化值有所升高;然而在火腿中添加复合抗氧化剂并实施真空包装后,再进行辐照处理,则可使火腿品质得到明显改善,达到了预期的保质效果,从而为火腿类产品的超市销售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2.
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地方特色食品工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食品辐照保质技术的研究,解决地方特色食品加工过程中贮存保质的难题,从而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辐照处理结合保藏温度对米糕保藏效果的影响,采用4,6,8,10 kGy剂量辐照米糕,在-18,4℃和常温环境中保藏,对其贮藏期内霉菌斑出现时间、气味感官评价、硬度及色度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辐照处理对米糕中的霉菌生长起到了抑制作用,且10 kGy辐照处理完全杀灭了米糕样品中的霉菌;温度升高会加速米糕的老化程度,10 kGy辐照处理结合4℃环境可以改善米糕的老化程度,同时可以保持米糕特有的气味;10 kGy辐照处理对米糕色度影响最小。由此可知,米糕辐照综合保质的最优条件是10 kGy辐照处理结合4℃贮藏环境。  相似文献   

4.
通过加速器辐照不同剂量处理米糕,检测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和感官品质。研究表明,在4℃恒温贮藏过程中,对照组米糕初始菌落总数为7.0×10 CFU/g,大肠菌群、霉菌均未检测出,在贮藏1个月后对照组米糕霉菌超标,在贮藏2个月后对照组胀袋已坏;4,8 kGy辐照组,在0~6个月内,除4 kGy辐照组在贮藏6个月时,菌落总数为3.4×10 CFU/g,其他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均未检测出,感官品质均为可接受,数据可为淮扬点心工业化保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沈瑞 《科学种养》2012,(2):56-56
盐水鹅是熟制品,腌制期短,加工季节不受限制,食堂、家庭一年四季均可生产,作为冷盘上席,很受欢迎。  相似文献   

6.
不同培养液对鹅胚胎体外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讨不同培养液对鹅胚胎体外培养的影响,本试验分别用鸡、鸭、鹅3种稀蛋白作培养液对90只鹅胚进行体外培养。结果表明:用鹅稀蛋白作培养液优于鸡稀蛋白和鸭稀蛋白。鹅稀蛋白组在第6、15天时鹅胚存活率显著高于鸭稀蛋白组(P<0.05),鹅胚存活率在第6、15天分别为33.33%、20.00%;在第31天时鹅稀蛋白组鹅胚存活率为3.33%,其他两组为0。综上所述,鹅胚体外培养效果因培养液的不同而不同,在鸡、鸭和鹅稀蛋白3种培养液中,以选用鹅稀蛋白为宜。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莲雾、番木瓜为试材,研究了用不同剂量60Co-γ射线辐照莲雾、番木瓜果实后,对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剂量辐照莲雾果实在辐照第3 d和第7 d外观均明显优于未辐照果实,糖度较对照高,Vc、有机酸、可溶性固形物与对照无明显差异;不同剂量辐照番木瓜果实外观均与对照无明显差异,还原糖、蔗糖、总糖、有机酸、Vc、可溶性固形物与未辐照果实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为了摸索储粮通风降温和保质控水的平衡点,根据气候条件和粮食储存、轮换要求,合理采用不同类型的风机通风降温,实现既能安全储粮,延缓粮食品质下降,又能避免储粮水分急剧下降而造成的严重损耗,从而正确处理好储粮安全和经济效益同步实现的平衡关系,做到既保质又保量。  相似文献   

9.
为了控制小眼书虱对烟草及其它仓储物的危害,利用不同剂量的电子束对不同虫态的小眼书虱进行辐照处理,研究了其辐照效应。结果表明,小眼书虱的卵、若虫、成虫对电子束辐照的敏感性依次降低;100 Gy剂量辐照处理的小眼书虱卵不能孵化;成虫和若虫经辐照后21 d的半致死剂量LD50分别为179.1 Gy和130.9 Gy;300 Gy剂量辐照处理的小眼书虱成虫和若虫分别在63 d和49 d内全部死亡,并且导致成虫不能产生下一代成虫。因此,300 Gy的剂量可以作为电子束辐照防治小眼书虱的参考剂量。  相似文献   

10.
辐照杀虫是利用电离辐射与害虫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效应,导致害虫不育或死亡的一种物理防虫技术.用于辐照杀虫处理的射线主要是γ射线(60Co或137Cs)、10 MeV以下电子束以及5 MeV以下的X射线,其中钴源辐照杀虫产业化发展迅速,电子束和X射线辐照发展相对滞后,随着近年来加速器技术的进步,电子束辐照杀虫显示出独特的优势,并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辐照对不同储粮害虫、同一种储粮害虫的不同发育时期和性别有着不同的生物学效应,总体来看储粮害虫对辐照较为敏感:不同害虫的辐射敏感性顺序为:鞘翅目>蜱螨目>鳞翅目;同种害虫不同虫态的敏感性顺序为:卵、幼虫>蛹>成虫;雌性害虫的敏感性大于雄性害虫.粮食辐照杀虫工艺流程一般包括:辐照前处理、虫情调查、剂量决策、辐照处理、辐照后管理和重复辐照等几个部分.在辐照杀虫的工艺剂量(0.3~0.5 kGy)条件下,辐照对粮食的食用品质和功能特性没有影响,辐照后的粮食也不存在卫生安全性问题.因此,辐照杀虫技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储粮害虫防治手段,是储粮化学药剂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替代,在储粮害虫防治领域有着巨大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在自然交配条件下不同产蛋率母鹅对与配公鹅受精率的影响,探索种鹅繁殖期同步性问题,试验选用同一批次健康成年豁眼鹅297只、卡洛斯鹅198只,试验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按1:4公母比进行群体分栏饲养,分别为卡洛斯公鹅与豁眼母鹅组(卡洛斯♂33只、豁眼鹅♀132只,KH组),豁眼鹅本品种交配组(♂33只、♀132只,HH组)和卡洛斯本品种交配组(♂33只、♀132只,KK组),对其产蛋率和种蛋受精率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豁眼鹅产蛋率明显高于卡洛斯鹅(P<0.05);KH组产蛋率和受精率相关系数为R=0.902(P<0.01),KK组产蛋率和受精率相关系数为R=0.789(P<0.01);产蛋活跃期的豁眼母鹅能够影响卡洛斯公鹅的繁殖性能(P<0.05)。说明一直处于产蛋期的豁眼母鹅能够刺激公鹅保持一定的受精能力,可以改善进入休产期品种公鹅的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采用PCR-SSCP方法对五龙鹅进行促卵泡激素β亚基(FSHβ)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并分析其与五龙鹅的产蛋性状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 FSHβ外显子3存在1个SNP位点产生3种基因型AA,AB,BB;AB型,BB型平均开产蛋重,平均蛋重都要高于AA型,但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AA型的开产日龄要早于AB型,BB型,产蛋量呈现AA型>AB型>BB型趋势。  相似文献   

13.
以鹅肉为原料制成鹅肉香肠,确定了以植物乳杆菌、戊糖片球菌、木糖葡萄球菌为复合菌种的最佳条件,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择了菌种配比、接种量、发酵温度和时间4个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制作鹅肉香肠的最佳的条件为:发酵时间为24h,接种量1.5%,发酵温度为30℃。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卤鹅产品在正常生产、运输、销售条件下的主要污染微生物及其生长规律。初步试验结果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霉菌、乳酸菌、假单胞菌、酵母菌、大肠杆菌是卤鹅产品的主要污染微生物;主要污染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随着所处的不同阶段而发生不同的变化,其中乳酸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假单胞菌的污染贯穿整个生产、运输、销售过程中,乳酸菌的增长速度最决,在300 min内增长了4个数量级,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假单胞菌在300 min内增长均超过了2个数量级;大肠杆菌、酵母菌和霉菌污染主要在进入销售门店后产生。  相似文献   

15.
调查和测定了拜泉县上升乡进步小流域内的土壤养分、重金属以及水质pH值、氟化物、氰化物、重金属等的含量,并对土壤质量和水质量进行了分析和评价,以期为在实际生产中为绿色肉鹅食品的生产基地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研究结果表明:本区域的土壤肥力高,为1等级别;土壤重金属含量均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综合指数P≤0.7,属于安全等级,达到了1级标准;水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中的禽畜用水质量的标准,水质单项污染指数均<1.0,综合污染指数≤0.5,水质量等级为1级。因此,在典型调查区域内,利用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推行肉鹅的放牧式散养模式,是发展寒地绿色肉鹅食品的理想场所。  相似文献   

16.
为了加强鹅副产物的开发利用以及提高其产品附加值,并减少未处理副产品对环境的压力,以麻阳鹅骨为原材料,优化了硫酸软骨素(CS)的碱提取工艺。从碱提浓度、料液比、超声时间和超声温度4个不同因素进行单因素和正交实验,采用间苯三酚分光光度法测定提取液中硫酸软骨素的浓度,从而获得最佳碱提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当碱液浓度5%,碱提时间4 h,料液比1:6,碱提温度30℃,在此条件下硫酸软骨素的提取率可达到17.66%。本研究建立的超声波辅助碱提法提取鹅骨中硫酸软骨素工艺流程,较国内现有生产方法提高了产率,且减少碱液使用量,从而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减轻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7.
香辣鹅肉火腿加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鹅肉为主料,猪肉为配料,以大豆分离蛋白和玉米淀粉为辅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产品的腌制料和香辣鹅肉低温火腿的配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辣椒和混合香辛料的添加量分别为2%和0.8%,肉与大豆蛋白的质量比为7∶3,淀粉及黏着剂的添加量分别为7%和1%生产的产品质量最好。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种有效的除草方式,生物除草具有众多优势,研究生物除草后杂草的变化规律和土壤肥力变化特征,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采取小区试验,通过设置不同生物组合模式在不同季节进行撂荒地的过渡放牧试验,分析除草前后杂草种类、杂草生物量、土壤性质的变化,从而筛选出简便高效的撂荒地除草模式。结果表明:鸡春季旱地除草效果和鹅冬季水田除草效果受到放养密度的影响,且鹅+鸡组合模式的除草效果好于其单一投放模式。鸡、鹅分别对旱地和水田除草后,土壤中有机质、铵态氮和有效磷含量均有所增加,但在不同季节增幅含量有所不同,pH值都有所下降;鹅+鸡组合模式在旱地和水田除草后,除pH值有所下降外,其余养分含量都有所增加。利用家禽对撂荒地进行除草不仅能够达到除草目的,且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土壤肥力水平,但需注意其粪便腐熟引起的土壤pH降低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为阐明鹅Calm1基因结构特征及其表达规律。克隆四川白鹅Calm1基因编码区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鹅不同等级卵泡和不同组织中Calm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鹅Calm1基因编码区序列全长为450 bp,编码149个氨基酸,其氨基酸序列与原鸡相似性为99%。鹅大脑中Calm1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Calm1在不同等级卵泡组织中均有表达,F2级卵泡中Calm1表达量是小白卵泡(Small white follicles,SWF)的1.76倍(P0.05),且显著高于F5、F4、F3和F1级卵泡(P0.05);在排卵后卵泡(Postovulatory follicle,POF)组织中,POF1级卵泡组织中Calm1表达量显著高于POF2、POF3和POF4级卵泡(P0.05);卵巢组织中Calm1的表达量,是小白卵泡的1.75倍(P0.05)。Calm1是高度保守、广泛表达的蛋白质,Calm1可能通过影响卵泡细胞增殖和类固醇激素合成来参与调控动物繁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