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病害对虾荧光病作为育苗生产中的病害,是弧菌感染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其发病快,死亡率高,给育苗工作造成被动局面。为科学地认识、积极地预防和有效控制弧菌病的发生,我们在威海、东营、滨州、河北多家育苗厂,在对虾育苗过程中从发病幼体、致病弧菌、环境及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等方面出发,探讨了对虾育苗中弧菌病的发生以及相应的防治技术措施,特别对药物防治进行了研究探讨,无节幼体到仔虾的变态率达到80%~85%,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现总结如下,供同行参考指导。一、发病幼体蚤状幼体到仔虾都有发生,以糠虾及仔虾为多见。发病迅速,死亡率高,从幼…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罗氏沼虾幼体在培育期间所患的“幼体病”、细菌性坏死病、蜕皮障碍病、体表寄生微生物病的发病情况及症状、病因、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3.
<正>一、海参育苗期的常见病害1.烂边病发病阶段:多在每年5-7月份,苗种耳状幼体阶段多发,死亡率较高。症状:在显微镜下耳状幼体边缘突起处组织增生,颜色加深变黑,边缘变得模糊不清,逐步溃烂,最后整个幼体解体、消失。存活个体发育迟缓、变态率低,即使幼体能变态附板1周左右也大多"化板"消失。2.烂胃病发病阶段:多在大耳状幼体后期发生,每年6-7月高温期和幼体培育密度大时容易发病。该病在山东、辽宁两省都有发现,发病率有逐年升高之势,死亡率高达90%。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对虾工厂化苗种生产中,细菌性疾病历来部是发病率最高、危害最大的疾病。一般从发病到幼体死亡只需十多个小时;严重时在1—2天内发病池幼体累积死亡率达90%以上。因此,认真做好育苗期间细菌性疾病的防治是育苗成功的关键。在育苗期间,常发生的细菌性疾病主要有以下五种:1.菌血病:病原为弧菌属的几种菌,如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溶藻胶  相似文献   

5.
中国对虾幼体聚缩虫病是对虾人工育苗生产中危害性大,且又常见的一种疾病。本文研究了其病的病原体、发病的过程及危害、发病时的症状及病变、发病的条件以及提出了防治的具体措施。一、病原体对虾幼体聚缩虫病的病原体,常见种是树状聚缩虫(Z.arbuscula),它属于原生动物门纤毛虫纲缘毛目(peritncha)、钟虫科(Vorticellidae)、聚缩  相似文献   

6.
中国对虾幼体的聚缩虫病是对虾育苗中常见的、危害较大的虾病,它感染速度快,几天之内便可使培育池中的对虾幼体80%以上感染,如不及时防治,可导致育苗失败。 一、病原体 对虾幼体聚缩虫病的病原体常见种是树状聚缩虫,属原生动物门、纤毛虫纲、缘毛目、钟虫科。聚缩虫寄附于中国对虾蚤状幼体、糠虾幼体、仔虾及成虾的体表和鳃。 二、发病过程及症状 对虾蚤状幼体、糠虾幼体及仔虾都容易感染聚缩虫,尤以蚤状幼体、糠虾幼体的聚缩虫病危害最大。1999年,大连市金州区北海村育苗室对虾蚤状幼体第Ⅲ期时,5月14日发现第20号培育…  相似文献   

7.
随着罗氏沼虾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在虾苗培育过程中病害明显增多,危害严重,并有发展的趋势.罗氏沼虾育苗的疾病防治成了当务之急。福建省福清市联营罗氏沼虾育苗场,在1996年早期虾苗培育过程中,发生了严重的疾病,死亡达90%以上,经过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有效地控制了病情、本文就该场虾苗生产病害的综合防治作初步探讨。一、虾病发生与防治对策(一)罗氏沼虾的幼体发病症状1.发病前症兆(1)体色:幼体体色变灰变暗.用烧杯观察,体表始淡、发黑、灰白,不鲜艳,有些体表有小红斑。(2)活动:幼体在育苗池上层散开活动,不集群,活…  相似文献   

8.
<正>刺参人工育苗技术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成功突破,从亲参选择、性腺发育规律,产卵、受精的技术处理到刺参幼体各发育阶段及稚参培育的技术措施及饵料种类的最佳选择,培育水环境的理化因子对幼体、稚参的影响,幼体及稚参病害防治等问题,逐一进行了深入  相似文献   

9.
河蟹育苗敌害生物的防治在河蟹幼体培育过程中,虽然严格要求清池和进水严密过滤,但仍不免会出现种种危害幼体的生物因子,并严重影响幼体的成活率,因此对于幼体生物敌害的防治,不能不引起重视。生物敌害主要有菱形海发藻、聚缩虫、水蜈蚣、华鳔蚤和摇纹幼虫等。一、菱...  相似文献   

10.
对虾幼体停食病是近年来对虾苗种生产中的一种严重疾病,本文就其表现症状、防治实践和防治效果等进行了详细描述,并就与此相关的外源亲体和幼体的引入以及苗种生长中的幼体消毒和水处理工艺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防治途径与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河蟹养殖面 积的日趋增多,我省的河蟹青 苗业发展迅猛。但与此同时, 育苗生产中的病害发生也越来 越严重,给育苗业带来了重大 的经济损失。其中,弧菌的感 染是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其发 病快,死亡率高,使育苗工作 者束手无策。因此,如何科学 地认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弧 菌感染的发生已成为育苗工作 者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从 河蟹育苗系统中发病幼体、致 病性弧菌、环境以及三者之间 的相互作用等方面出发,探讨 了河蟹育苗中弧菌病的发生以 及相应的防治技术措施。 一、发病幼体 感染弧菌的河蟹幼体一般 体色浑浊,摄…  相似文献   

12.
在河蟹幼体培育过程中,虽然严格要求清池和进水严密过滤,但仍不免会出现种种危害幼体的生物因子,严重影响幼体的成活率,因此对于幼体生物敌害的防治,不能不引起重视。生物敌害主要有菱形海发藻、聚缩虫、水蜈蚣、华鳔蚤和摇纹幼虫等。1菱形海发藻属浮游硅藻类羽纹藻目。其细胞以胶质相连成星状或锯齿状的群体,壳环面呈狭棒状,长30~116m,宽5~6m。这种藻分布极广,附生于蚤状幼体身上,迅速大量繁殖。凡严重附生海发藻的蚤状幼体,不得安宁,加之不能正常摄食,而导致幼体大批死亡。对海发藻的防治迄今尚无理想的办法,只…  相似文献   

13.
从患病河蟹蚤状幼体体内分离出的病原菌为副溶血性弧菌;人工回感染实验表明副溶血性弧菌是导致河蟹蚤状幼体发病的病原;其对氧哌嗪青霉素、呋哺西林高度敏感。副溶血性弧菌可以通过食物和水体感染河蟹蚤状幼体。加强消毒措施有利于对该病的预防。  相似文献   

14.
<正> 在对虾育苗过程中,通常以施用抗生素的方法来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但由于掌握不准药物的适宜浓度,常常给幼体造成伤害或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本文将中国对虾幼体对几种药物的耐受浓度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河蟹育苗期间病害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蟹育苗期间病害的防治工厂化河蟹育苗期间,因种种原因,幼体时常会感染病害,影响幼体成活率。防止幼体感染病害,幼体患病后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是河蟹人工育苗工作的重要环节。几年来,我们通过不断探索,总结出一些在河蟹育苗中有效防治病害的措施,现介绍如下,供...  相似文献   

16.
在河蟹幼体培育过程中,虽经严格清池和进水严密过滤,但仍会出现种种危害幼体安全的生物因子,并严重影响到幼体的成活率。河蟹幼体的生物敌害主要有菱形海发藻、聚缩虫、水蜈蚣、中华镖(氵蚤)和摇纹幼虫等,现将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1.菱形海发藻及防治 菱形海发藻属浮游硅藻类羽纹藻目。它的细胞以胶质相连成星状或锯齿状的群体,壳环面呈狭棒状,长30—116μ,宽5—6μ。  相似文献   

17.
2001年,营口地区对虾育苗期间幼体发生了严重的真菌病害,为了掌握和了解本地区对虾育间苗体真菌感染流行的规律,给今后对虾育苗防治真菌病提供参考,对3家对虾育苗场的发病情况进行了真菌感染的调查与菌体分离培养,认为此次感染流行为垂直传播病源来自种虾及其卵块。  相似文献   

18.
发光病是由发光菌感染引起的,现已报道的发光菌有亮弧菌、荧光假单胞菌、哈维氏弧菌和发光杆菌等。现将防治的方法总结如下。1 幼体发光病的判断 发光病是由于南美白对虾或斑节对虾的幼体感染了发光细菌而引起的,这些发光菌感染对虾幼体后即在幼体体内大量繁殖,致使幼体活力下降,游泳能力差,体色发白,部分肌肉坏死。用显微镜检查,观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研究水体中悬浮物对中国明对虾不同幼体期生长的急性毒性效应。以无节幼体、溞状幼体、糠虾幼体和仔虾为试验生物,设置不同悬浮物质量浓度的试验组,并对死亡幼体进行计数,建立死亡率和悬浮物质量浓度对数的响应关系,求解中国明对虾幼体96h半致死质量浓度值。试验结果表明,悬浮物对中国明对虾4个时期幼体的生长均具有显著影响(P0.01),悬浮物质量浓度与幼体死亡率呈线性关系,死亡率随悬浮物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升高;无节幼体、溞状幼体、糠虾幼体、仔虾的96h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741.31、457.09、912.02mg/L和1023.29mg/L,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771、0.9753、0.9859、0.9798。4种幼体中溞状幼体受悬浮物影响最大,仔虾受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20.
对虾的聚缩虫病及其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对虾(Penaeus orientalis)幼体的聚缩虫病是对虾育苗生产中常见的、危害较大的虾病,它感染速度快,几天之内便可使培育池中的对虾幼体80%以上感染,如不及时防治,则会导致育苗失败。近几年来,我们在对虾育苗生产中,对对虾幼体的聚缩虫病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