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5个西兰花芽苗菜中萝卜硫素含量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西兰花芽苗菜营养价值高且富含萝卜硫素,具有预防和抑制癌症的功效。为分析种质资源间萝卜硫素含量的差异,采用响应面中心复合设计法对超声浸提时间、水解时间和提取液pH条件3个因素进行优化分析,获得最优萝卜硫素提取方法,并用该方法对种质资源中萝卜硫素含量差异分析。结果表明,超声处理时间为12 min、pH条件为5.0、水解时间为4.3 h是提取西兰花芽苗菜萝卜硫素的最佳条件。利用该方法检测到15个种质资源的芽苗菜中萝卜硫素含量差异显著,其中CDBY-10中含量最高(506.896 μg/g)、CDBY-22中含量最低(50.416 μg/g)。15个种质资源中萝卜硫素含量主要分布在0~200 μg/g,频次拟合不显著。多数种质资源萝卜硫素含量符合晚熟>早熟>中熟的规律。CDBY-10、CDBY-20、CDBY-15可作为高萝卜硫素西兰花芽苗菜进行深入科学研究和商业开发。  相似文献   

2.
萝卜硫苷的水解产物(萝卜硫素)对人体具有很强的抗氧化和防癌抗癌功效。本研究利用亚硒酸钠和茉莉酸甲酯处理芥蓝7 d幼苗,探究其对萝卜硫素含量及MAM3基因表达量的影响,并对MAM3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以探寻萝卜硫素合成代谢过程的分子机理。结果显示,硒和茉莉酸甲酯处理都能提高芥蓝幼苗萝卜硫素水平,茉莉酸甲酯使萝卜硫素水平极大提高,且MAM3基因在茉莉酸甲酯的刺激下表达量与萝卜硫素水平一致。通过克隆所得MAM3基因测序发现,其开放阅读框序列1 518 bp,可编码505个氨基酸。通过一系列在线软件对MAM3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MAM3蛋白为稳定的亲水蛋白,隶属于HMGL-Like大家族,是一种叶绿体蛋白,MAM3蛋白有58个磷酸化位点,且预测其蛋白结构元件中30.50%为α-螺旋、47.52%为随机卷曲、21.98%为延伸链;通过氨基酸序列多重比对发现,其与欧洲油菜、甘蓝有高度同源性。该结果证明,MAM3基因在萝卜硫素合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为高萝卜硫素芥蓝品种的选育提供实践依据;对MAM3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为进一步深入研究MAM3基因功能打下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以西兰花为原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西兰花的花、茎和叶3个不同部位的萝卜硫素含量,对比分析了微波干燥(微波功率900 W,时间10 min)和电热鼓风干燥(干燥温度90 ℃,时间2 h)两种脱水方式所得样品中萝卜硫素含量的差异,研究了微波干燥对西兰花中萝卜硫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干燥西兰花不同部位的萝卜硫素含量由大至小顺序为茎、花、叶,分别为(152.50±0.27)、(82.75±1.28)和(23.72±0.18)mg/kg,西兰花茎中的萝卜硫素含量分别是花和叶中的2倍左右和7倍左右;电热鼓风干燥西兰花不同部位的萝卜硫素含量同样是茎中最高,为(156.32±1.37)mg/kg,花和叶中分别为(85.04±1.13)mg/kg和(53.26±2.78)mg/kg。微波干燥与电热鼓风干燥相比,对西兰花叶中的萝卜硫素含量影响较大,对茎和花的影响不大。西兰花叶子宜采用电热鼓风干燥,茎和花既可以采用微波干燥,也可以采用电热鼓风干燥。  相似文献   

4.
青花菜是十字花科芸薹属甘蓝种中以绿花球为产品的变种,起源于意大利,由野生甘蓝演化而来。目前,世界上西兰花栽培比重逐年增加,播种面积有超过花椰菜的趋势,种子需求量不断增加。本研究所利用引进的台湾高萝卜硫素青花菜种质资源选育出高萝卜硫素新品种福青1号,现将该品种大棚制种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为建立西兰花毛状根高增殖能力悬浮培养体系,实验对通过发根农杆菌ATCC15834浸染西兰花叶片获得的毛状根进行PCR检测,高增殖液体悬浮培养体系条件的优化,毛状根生长动态与萝卜硫素合成动力学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诱导出的毛状根整合了发根农杆菌ATCC15834的rol B基因。毛状根液体悬浮培养的最佳条件为:接种量为1mg/mL、转速为110r/min、培养基体积100mL、培养温度为25℃,增殖倍数达26.47倍。毛状根悬浮培养生长分为迟滞期、分化期、增殖期、静止期、衰亡期五个时期,萝卜硫素的合成于培养的静止期,并向培养基中少量释放,且最佳收获时间为接种后的第21天。这一研究结果可为次生代谢产物萝卜硫素的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正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研究人员发现,西兰花等十字花科蔬菜富含的一种化合物可以减缓乳腺癌细胞生长,对早期乳腺癌患者而言效果尤为明显。这种名为萝卜硫素的化合物是一种抗氧化剂,先前也有研究显示其有一定的防癌作用。在这项新研究中,研究人员以45名乳腺癌患者为对象,让部分研究对象服用安慰剂,其他人则服用一定剂量的萝卜硫素增补剂。分组及服用内容等都是随机、  相似文献   

7.
常规蔬菜的农残检测技术,是在食品安全问题中最基础的保障和关键技术。通过对常规蔬菜农残检测步骤及运用的多种检测技术进行分析,对检测技术中的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和酶抑制法等检测技术进行论述,研究各种技术在检测蔬菜农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采用气相-离子迁移谱联用技术。首先,通过气相色谱完成挥发性成分分离,再经离子迁移谱完成分子电离,最后根据离子迁移率的差异进行分离检测。该技术适用于食品的快速筛查和可视化分析,具有体积小、分离效果好、检测速度快、灵敏度高优点。介绍了气相-离子迁移谱联用技术的工作原理、基于指纹图谱的数据处理及化学计量学分析方法,以及在国内外食品特征香气风味检测、液态食品及肉制品掺假检测、食品贮藏保鲜及加工过程监控中的应用,分析其存在数据库不完善、特征峰有效选取缺乏机器学习方法等局限性,对气相-离子迁移谱联用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石榴果实花青苷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探讨石榴果实中花青苷的种类及果皮和果肉间的差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联用技术(HPLC-PAD)和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化-多级质谱联用技术(HPLC-ESI-MSn),进行花青苷的定性及定量分析。结果发现,从11份不同产地观赏或食用石榴的果皮和果肉中,在525 nm共检测出10种花青苷成分,其中飞燕草素3-戊糖苷(Dp-3-pentoside)和芍药花素3-己糖苷(Pn-3-hexoside)首次从石榴果实中检测到。果皮和果肉中总花青苷含量无相关性,且种类也不完全相同。从检测的几种材料中发现,观赏石榴果皮中花青苷含量高于果肉,而食用品种果肉中的含量高于果皮。  相似文献   

10.
肉品风味物质组成及含量的研究对评价肉品质量、鉴别肉品掺假、改进肉制品加工工艺及提高肉制品价值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关于肉品风味物质检测技术众多,包括高效液相色谱、电子鼻、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气相色谱嗅闻技术,这些技术具有各自的优势。通过对常用的风味物质检测技术的工作原理、应用、优缺点等方面展开阐述,以期对相关研究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棉花纤维主要品质指标分析及分区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2002年国家棉花品种区试黄河流域棉花品种区域试验数据和河南省棉花质量检测中心抽样数据,分析棉花长度、比强度、麦克隆值等纤维品质指标。将河南省的植棉区分为豫东、豫东南、豫西南、豫北4个分区。这些分区间的纤维品质指标存在显著差异。国家区试数据和河南省棉花质量中心抽样数据结果基本一致。区试数据结果:纤维长度、比强度、麦克隆值3项指标豫东最优,豫东南优于豫北。豫东的纤维长度为30.30mm,较豫北的28.96mm长1.34mm;麦克隆值较豫北小1.23,较豫东南小0.51。河南省抽样数结果为豫东较优,豫北区欠佳,豫西南的纤维偏粗。总体上看河南省的棉花纤维品质集中在中档棉这一档次,要提高棉花纤维品质,需要在比强度和纤维长度上加强。  相似文献   

12.
分析城市生态敏感性因子及其分布特征,在进行城市环境管理,制定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政策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以喀什市为研究对象,选取坡度、高程、植被覆盖指数(NDVI)、土地利用类型及水体等5个生态敏感性因子,ArcGIS空间分析与单因子分析法相结合,对喀什市生态因子特征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高敏感区和中敏感区主要分布在植被覆盖率较高、地势和坡度低、绿化面积较大的区域,而低敏感区和不敏感区分布于地势和坡度较高的丘陵、荒地、未利用地等区域,其中因子敏感区面积最大的是水体因子,最小的为坡度因子,面积占75.46%和0.33%;从生态因子敏感性程度来看,坡度大的区域敏感性程度低,坡度小的区域则敏感性程度高,地势高的区域敏感性程度低,地势低的区域敏感性程度高;从生态因子敏感区特征来看,高度敏感区的自我恢复能力差,敏感性总体程度高;中度生态敏感区生态功能较弱、生态系统不太稳定;低度生态敏感区和不敏感区的生态系统较稳定,敏感性程度低,能承受外界因素的破坏和干扰能力强。  相似文献   

13.
为探明山东烟台地区蛇龙珠葡萄种植区土壤质地及营养水平特征,[方法]调查了烟台4个地区的23个蛇龙珠葡萄园土壤,分析了土壤质地及矿质养分含量等指标。[结果]结果表明:种植区土壤石砾(≧2mm)含量≧10%,为砾质土;土壤颗粒≦2mm的土壤以砂质壤土为主,占74.8%;土壤机械组成中,粗砂粒(2~0.2mm)和细砂粒(0.2~0.02mm)之和,占80%左右;土壤有机质含量0.82%,中等和低水平,占34.8%和39.2%;pH值6.03,微酸;碱解氮31.11mg/kg,极低水平88.4%;有效磷16.44mg/kg,极低水平53.62%;速效钾105.76mg/kg,低水平46.4%;有效铜0.46mg/kg,中等水平59.4%;有效锌0.54mg/kg,低水平52.2%;有效铁19.05mg/kg,高和适宜水平,占44.9%和49.3%,养分变异系数:有效铜>有效磷>速效钾>碱解氮>交换性镁>有效锌>交换性钙>有效铁,其中有效铜113.14%,为强变异,其它为中等变异。蓬莱地区土壤呈酸化趋势,pH值5.56,变幅在4.43~6.68,交换性钙、镁含量偏低。  相似文献   

14.
干旱对陇东及陇东南地区粮食产量的影响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干旱灾害是影响陇东南及陇东地区粮食生产的主要气候灾害。评估其对该地粮食生产的影响及粮食作物种植的风险程度,是干旱研究工作的目的之一。根据陇东南及陇东4市1981-2006年粮食产量及各地同期历年降水资料,借助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4市的干旱灾害变化的基本特征和该地冬小麦和玉米受干旱影响的减产程度,构造了评价冬小麦及玉米种植风险系数及评价方法。结果表明,陇东地区比陇东南地区更容易发生旱灾,春旱以陇东地区的庆阳最易发生且程度严重,初夏旱以陇东地区的平凉最易发生,伏旱以陇东南地区的天水最易发生。冬小麦的种植比玉米的种植风险大,陇东地区粮食作物的种植的风险比陇东南地区大。冬小麦种植风险最大的地方为平凉,其次为庆阳,最小的为陇南。玉米种植风险最大的地方是庆阳,其次为平凉,最小为陇南。  相似文献   

15.
冀西北高原不同植被的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冀西北高原为高寒半干旱地区,降水是此地区土壤水分的唯一给源,研究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对高效利用降雨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采用定点观测的方法,对不同植被土壤含水量的动态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3种植被生长期内不同土层土壤水分变化存在差异。生长前期,3种植被0 ̄30cm土层土壤含水量,农田耕翻地最高,水分条件最好,人工草地与退耕还林地互有高低,30 ̄60cm土层退耕还林地最高,人工草地最少。生长前期,农田耕翻地表层土壤水分较好,能满足春季作物生长要求。生长中期,0 ̄30cm土层农田耕翻地最低,人工草地与退耕还林地互有高低。30 ̄60cm土层农田耕翻地最高,人工草地最低。生长后期,0 ̄60cm土层农田耕翻地土壤含水量最高;人工草地土壤含水量与退耕还林地相比较,0 ̄40cm土层差异不大,40 ̄60cm土层退耕还林地高于人工草地。  相似文献   

16.
Experiments on the features distribution of sediment phosphorus is carried out with sequential extraction method in a new artificial lake. In addition, parameters affecting the sediment phosphorus, such as pH, temperature, dissolved oxygen and light, are examin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inorganic phosphorus is the most component in total phosphorus, while active phosphorus is between 12.0% and 15.1%. The mass concentration distribution of the active phosphorus in descending order is as follows: slow flow area, lake outlet, lake centre, lake entrance, stagnation zone. Also, organic phosphorus in total phosphorus is in the range of 3.4% to 8.5% and its mass concentration distribution in descending order is listed as follows: lake outlet, lake centre, stagnation zone, slow flow area, lake entrance. At the same time, sediment phosphorus affected by the environmental factors is firstly released, followed by adsorption; increasing temperature and pH is beneficial to the release of sediment phosphorus; at lower dissolved oxygen, the release of sediment phosphorus is largely improved; and the release of phosphorus in the absence of light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presence of light.  相似文献   

17.
Mo17抗玉米丝黑穗病的基因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人工接种条件下研究了玉米丝黑穗病重要抗源Mo17在不同感病背景下的基因效应差异。两背景下不同世代间玉米抗丝黑穗病程度存在极显著差异,F1和F2的病株率介于双亲之间,偏向与抗病亲本,均无超亲优势,F1与双亲回交,后代的病株率基本偏向于回交亲本;玉米抗丝黑穗病的遗传分别符合六参数和四参数模型,其遗传贡献中主要以加性和显性效应为主,但在黄早四背景下表现为超显性且存在明显的上位效应,而3788背景下加性、显性效应相当,且仅存在加性、显性上位效应;以Mo17为抗病亲本组合的抗病性至少由1对抗性基因控制,估计的基因对数为0.48~1.03。  相似文献   

18.
农业在国民经济全局中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为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长期战略方针.保证农业稳步发展是我们的基本国策.我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一直保持了很大的比重,而且明显高于许多发展中国家;但随着经济发展,此份额不断下降,这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共同的趋势,也是当代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标志之一.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变革的重要阶段,农业份额开始有更大幅度的下降,但是并不因此削弱其基础作用.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它的效益多为社会效益,同时又易受自然条件的制约,因此需要国家和社会各部门更大的支持和保护.  相似文献   

19.
以花生、绿豆为主要原料,研究了花生绿豆复合罐头的加工工艺。结果表明,花生的最佳预煮条件为:在85℃的水中预煮5 min,料水质量比为1∶3.5;绿豆的最佳预煮条件为:95℃的水中预煮7 min,料水质量比为1∶4;调味料的最佳配方为:食盐2.0%,香料1.0%,蔗糖1.5%;排气条件为:90℃水中恒温6 min,杀菌条件为100℃水中杀菌9 min。制得的花生绿豆复合罐头汤汁呈均匀褐色,花生为淡红色,绿豆为翠绿色,皆颗粒完整无破损,且香嫩可口,香味柔和协调。  相似文献   

20.
戊型肝炎病毒之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戊型肝炎病毒(HEV)是一种RNA病毒,引起一种急性传染性肝炎—戊型肝炎(HE),戊型肝炎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通常是由于饮用被HEV污染的水而引起。其中,在亚洲、非洲和美洲等发展中国家人群中发生比较普遍,在一些地区可占到急性病毒性肝炎的50%,是导致发病和病死的重要因素。中国是戊肝高流行区,发病数、发病率均呈现连续快速增长的态势。人类对HEV普遍易感,在孕妇中可导致流产或死亡,病死率高达到20%~30%,易感人群以大龄儿童和青壮年为主,幼儿少见。HEV不仅可以侵犯人类,而且可以在动物中广泛分布和传播,戊型肝炎是一种人畜共患性传染病。在此,从病原学、流行病学、检测方法及其疫苗的研制几个方面对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