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奶牛泌乳早期要经历一段能量负平衡的过程。当奶牛机体处于能量负平衡状态时,体脂分解,体重迅速下降,往往出现体脂代谢障碍,导致奶牛发生酮病和脂肪肝;能量负平衡时,由于营养失衡,限制了产奶遗传性状的发挥而影响奶牛的产奶量:能量负平衡时,还会影响奶牛的繁殖性能,奶牛在泌乳初期产奶量迅速上升,需要大量的营养来满足产奶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奶牛能量负平衡在奶牛生产中经常发生。它是由于奶牛在泌乳初期产奶量迅速上升,需要大量营养来满足其产奶的需要,但奶牛在泌乳初期采食量较低,进食的营养物质与产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之间存在一个时间差,奶牛为了满足产奶的需要,必须分解自身贮存的脂肪进行转化,导致奶牛处于代谢负平衡状态,引起奶牛达不到理想的产奶高峰,或高峰期维持时间缩短,整个泌乳期的产奶量大幅度降低,还伴有其它疾病发生。  相似文献   

3.
瘤胃保护脂肪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过去 2 0年 ,大量的研究表明 :能量是高产奶牛发挥产奶潜力的重要因素 ,补充瘤胃保护性脂肪是满足奶牛能量需要 ,提高产奶量 ,改善奶牛繁殖性能和健康的重要措施。本文综述了瘤胃保护性脂肪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 ,供奶牛生产者参考。1 能量负平衡的危害围产期奶牛干物质采食量大幅度下降 ,泌乳前期采食量增加滞后于产奶量增加 ,导致奶牛处于能量负平衡 ,降低产奶量 ,影响产奶遗传潜力的发挥。Ensminger等 ( 1 990 )和Stockes( 1 999)报道 ,乳牛泌乳高峰期每增加 1kg产奶量 ,泌乳全期产奶量增加 2 0 0~ 2 5 0kg。能量负平衡导致奶牛动用体贮…  相似文献   

4.
奶牛分娩后,产奶量会迅速增加,经1个月左右可进入高峰,但是母牛对饲料干物质的采食高峰通常在产后3个月左右才开始。所以这一时期的泌乳盛期奶牛的能量均处于负平衡状态,产奶量越高负平衡越严重。如果时逢夏季高温季节,奶牛食欲降低,采食量更不足,能量供求矛盾就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5.
瘤胃稳定性脂肪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能量是高产奶牛发挥产奶遗传潜力的最限制养分之一。在围产期和泌乳前期,由于能量负平衡奶牛不得不动用体脂贮存满足能量需要,尤其是高产奶牛。其结果常常引起酮病和繁殖障碍,继而导致下个泌乳期产奶量下降。通过提高日粮中谷物的比例以增加饲料的能量浓度,能够引发瘤胃酸中毒和  相似文献   

6.
奶牛围产期间,易出现胎衣不下、采食减少、酮病、真胃变位、前胃弛缓和脂肪肝等一系列代谢性疾病,并且因奶牛采食量的恢复较产奶高峰延迟4~6周.经常出现能量负平衡.不仅导致围产期间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和产奶量的降低.而且对奶牛以后的繁殖力和免疫力的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7.
奶牛分娩后,产奶量会迅速增加,经一个月左右可进入高峰,但是母牛对饲料干物质的采食高峰通常在产后3个月左右才开始。所以这一时期的泌乳盛期奶牛的能量均处于负平衡状态,能量负平衡严重的或持续时间过长,则影响生殖机能的正常康复,繁殖率下降。  相似文献   

8.
在冬季舍饲、饲料品质差的奶牛易发生临床性酮病,牛场的年发病率大约为0.5%。与冬季相比,每年5、7、8月是酮病的高发期。各年龄段的牛均可发病,以3~6胎母牛发病率最高。酮病通常发生于产后3~6星期,此时奶牛产奶量达到高峰,而食欲和干物质采食量没有达到高峰。奶牛产前和分娩后8星期内也可能发病,但比较少见。在泌乳早期,奶牛处于能量负平衡状态,此时肝脏会动员体脂,弥补能量缺乏,同时体重下降,奶牛会出现轻微的血酮、尿酮和奶酮升高的现象。这是高产奶牛的正常代谢调节,如果此时有任何应激因素影响采食,破坏了代谢平衡,奶牛就可能出现临床性酮病。  相似文献   

9.
反刍动物饲料中添加保护性脂肪的营养作用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量研究表明,能量是高产奶牛发挥产奶潜力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国内外市场上相继出现了一类专门用于反刍动物的高能饲料添加剂瘤胃保护性脂肪(粉),这类产品的共同特点是有效能值高,具有过瘤胃保护特性,即在瘤胃中基本不降解,而在小肠中可很好地被消化[1]。1为什么要在奶牛日粮中添加脂肪围产期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大幅度下降,泌乳前期采食量增加滞后于产奶量增加,导致奶牛处于能量负平衡,奶牛(尤其是高产奶牛)不得不动用体脂贮存来满足能量需要,其结果常常是降低了奶牛的繁殖性能和对疾病的抵抗力,增加酮病和脂肪肝的发病率,继而导致产奶量…  相似文献   

10.
奶牛产后10周前所摄取的能量与产奶消耗成负平衡,在饲料中添加过瘤胃脂肪(瘤胃保护脂肪)可有效解决奶牛微生物被破坏的问题,保证这些过瘤胃脂肪在小肠得到有效吸收利用,满足高产奶牛能量需要,达到增加产奶量、提高养殖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在奶牛的泌乳早期,随着产奶量的不断上升,能量需要量也逐渐增加;而干物质采食量的增加却很有限,处于泌乳高峰期的奶牛,特别是高产奶牛,常常出现能量负平衡。为了增加日粮中的能量浓度,在日粮中添加经过处理的保护性脂肪,使脂肪在瘤胃中不发生解离和水解,直接进人小肠被消化吸收,从而进一步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挖掘奶牛的产奶潜力。  相似文献   

12.
<正>奶牛围产期间,易出现胎衣不下、采食减少、酮病、真胃变位、前胃弛缓和脂肪肝等一系列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并且因奶牛采食量的恢复较产奶高峰延迟4~6周,经常出现能量负平衡,不仅导致围产期间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和产奶量的降低,而且对奶牛以后的繁殖力和免疫力的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3.
新产犊的母牛,一般食欲不佳,所采食的能量不足以补充维持和产奶的消耗,而处于能量负平衡状态,严重影响产犊后身体状况的恢复,产奶高峰的维持和产后第一次发情。已有资料表明,针对奶牛产后100天内能量不足的特点,添加过瘤胃脂肪添加剂能加速产犊后体况的恢复,增加产奶量,提高繁殖率。本试验采用西班牙诺里尔公司生产的“万力补”过瘤胃脂肪添加剂饲喂奶牛,观察产奶量,乳脂率及奶牛体重的变化,为该产品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材料(1)“万力补”过瘤胃脂肪添加剂〔许可证号:(2000)外饲准字145…  相似文献   

14.
新产犊的母牛,一般食欲不佳,所采食的能量不足以补充维持和产奶的消耗,而处于能量负平衡状态,严重影响产犊后身体状况的恢复,产奶高峰的维持和产后第一次发情。已有资料表明,针对奶牛产后100天内能量不足的特点,添加过瘤胃脂肪添加剂能加速产犊后体况的恢复,增加产奶量,提高繁殖率。本试验采用西班牙诺里尔公司生产的“万力补”过瘤胃脂肪添加剂饲喂奶牛,观察产奶量,乳脂率及奶牛体重的变化,为该产品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1)“万力补”过瘤胃脂肪添加剂〔许可证号:(2000)外饲准字145…  相似文献   

15.
不同过瘤胃脂肪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的产奶高峰期一般出现在采食量高峰的前几周。产奶高峰期以前,为了满足对能量的需要,奶牛必将动用体内储存的脂肪,结果造成体重下降。而泌乳初期的过分减重往往造成产奶高峰期后产奶量的锐减。试验证明,奶牛日粮中添加脂肪,特别是保护性脂肪,能够改善奶牛的体况,提高产奶量和乳脂率。本试验的主要目的在于探讨奶牛日粮中添加过瘤胃脂肪的效果;比较不同过瘤胃脂肪来源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从而为选择奶牛饲料的理想脂肪添加物提供参考。1试验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试验用脂肪酸钙和棕榈油脂肪粉均为商业产品。棕榈油脂肪粉是利用油脂分…  相似文献   

16.
过瘤胃脂肪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能量是高产奶牛发挥产奶遗传潜力的第一限制养分。能量负平衡在奶牛养殖过程中经常发生.此时奶牛就必须动用体组织.特别是体脂来供给能量。体脂的分解导致了奶牛体重的下降,并限制了奶牛产奶量遗传潜力的发挥.致使泌乳早期的奶牛表现为消瘦,泌乳量下降,  相似文献   

17.
缩短奶牛干乳期时间不损坏乳房健康。犊牛健康和免疫力的获得不受奶牛干乳期缩短的影响。缩短经产奶牛干乳期降低泌乳早期能量负平衡,减少酮病,提高繁殖性能,产奶量不受影响,而初产奶牛的产奶量的减少会受到泌乳期产奶总量的补偿。该文对缩短干乳期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研究作了设想:可探讨缩短干乳期的精确管理条件以及对奶牛特征性影响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1 高产奶牛能量负平衡的产生高产奶牛是指产奶量在 70 0 0kg以上的奶牛。其特点是机体新陈代谢旺盛 ,饲料采食量大 ,转化率高。因此一头产奶 80 0 0kg/泌乳期的奶牛和一头产奶60 0 0kg/泌乳期的奶牛对营养的需要有很大区别。在生产中满足高产奶牛蛋白质和其它营养成分的需要比较容易 ,但是它们的能量需要却不能简单通过谷物饲料来满足 ,尤其是整个泌乳期的前 1 /3阶段。因为产奶高峰要早于采食高峰 ,以致于奶牛不能摄取到足够的能量来维持产奶需要 ,机体处于能量负平衡状态。不足的能量进食量是泌乳初期限制泌乳量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乳牛亚临床型酮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前言在过去二十年里,奶牛的产奶量增加了大约25%。由于目前产奶量仍有不断增加的趋势,高产奶牛保持能量平衡正在变得越来越困难。对于奶生产与体维持的能量需要将超出供给,几乎无法避免,并且造成了有相当数量的奶牛在泌乳头几周内将动用体内储备的结果。临床型酮病的原因是复杂的。在泌乳头2~4周内出现一个能量负平衡的大数值时,更易发生此病。患原发性临床型酮病的动物在  相似文献   

20.
奶牛酮病是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紊乱所引起的一种全身功能失调的代谢性疾病。该病的特征是酮血、酮尿、酮乳、低血糖,消化机能紊乱、产奶量下降、时有神经症状。主要发生于产后泌乳第一个月的高产奶牛和营养状况良好的奶牛,也发生于其他能量摄入不足的各个泌乳阶段。在各奶牛场临床酮病的发病率为20%~25%不等,发病奶牛不仅产奶量显著下降,发情延迟,配种不孕且易引起所产犊牛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给奶牛场的经济效益造成很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