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鱼类主要内分泌激素和蛋白质代谢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鱼类主要的内分泌激素(T3、T4、GH、IGF-Ⅰ)对蛋白质代谢的调控以及饲料蛋白质质量和数量对鱼类内分泌激素分泌的调控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2.
母兔生殖活动中蛋白质激素的分泌特性江苏农科院牧医所210014赵伟,黄夺先母兔的生殖活动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而生殖激素的作用贯穿于生殖过程的始终,如配子的发生、成熟与排出、性行为、授精、妊娠、分娩和泌乳等生理机能无一不受生殖激素的调节,其中GnRH...  相似文献   

3.
促性腺激素抑制激素(GnIH)是近年在鸟类首先发现的一种神经肽,C端具有精氨酰-苯丙酰胺(RF酰胺),GnIH及其受体在脑和多种器官分布,具有抑制促性腺激素合成和分泌、刺激摄食等作用。在哺乳动物发现C端具有RF酰胺的多肽,为鸟类GnIH类似物,具有相似的作用和组织分布。本文对GnIH的发现、结构、受体、分布定位、生理功能和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试验旨在探讨不同蛋白质水平日粮对奶牛产后卵巢机能恢复及生殖激素的影响,以确定奶牛日粮适宜蛋白质水平.[方法]采用单因素对比实验设计,根据生理状况和泌乳性能相近原则将72头中国荷斯坦牛,随机分成3组,每组24头,分别在围产期和泌乳盛期饲喂9.8%(A1)和13.8%(A2)、12.6%(B1)和16.2%(B2...  相似文献   

5.
大豆黄酮对荷斯坦牛围产期某些代谢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2头的初胎荷斯坦乳牛,分为对照期(添喂前)和试验期(添喂后)。于预产期前10d一次添喂大豆黄酮(80mg/d·头),在添喂前、添喂后的7d、产后3d、10d和17d采取血样,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中TSH、T3、T4和胰岛素的含量。①添喂大豆黄酮后,T3的水平在第7d、产后3d和产后10d显著低于对照期(P<0.05/P<0.01),而产后17dT3含量则高于对照期21.60%(P<0.05);②试验期中T4的水平除分娩后第10d外,均显著低于对照期(P<0.05/P<0.01);③TSH水平仅在添喂大豆黄酮后的第7d显著低于对照期,而分娩后与对照期差异不显著(P>0.05);④胰岛素在大豆黄酮处理后的第7d和分娩后的第17d显著低于对照期,其余与对照无显著差异(P>0.05)。以上结果提示:大豆黄酮能影响分娩后初胎奶牛的代谢激素水平,促进营养物质的转化,加强机体蛋白质的合成,以适应机体泌乳的生理变化。  相似文献   

6.
7.
8.
利用Superdex75 HR10/30柱,从家蚕滞育性卵分离出滞育生物钟蛋白质酯酶A4的活性抑制多肽(Peptide In-hibitory Needle,简记PIN),将其注射家蚕大造品种非滞育性蛹,结果出现了产滞育性卵的母蛾。利用合成的DH成份,发现对EA4的ATP酶(ATPase)活性有强烈的抑制性。从分子量分析,PIN多肽和DH多肽十分接近。  相似文献   

9.
生长的激素调节王爱莲,姜礼胜(广东省农科院畜牧研究所广州510640)生长是指生物体通过同化作用进行物质积累,个体由小到大,体重逐渐增加的过程。畜禽生长在外部特征上表现为不同时期的体重变化,在细胞水平上表现为细胞分裂和细胞增大。动物成熟期细胞体积只有...  相似文献   

10.
消瘦激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物的肥胖调节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平衡过程,肥胖基因的克隆为研究肥胖的机制提供了重要途径。肥胖基因编码消瘦激素,作用于下丘脑,控制机体能量代谢和繁殖。进一步研究消瘦激素的作用机理。将有助于人们对动物机体内部营养物质的稳衡及协调分配机制的了解,同时进行合理的人工调控。  相似文献   

11.
激光作为动物促长增重剂应用于畜重剂应用于畜禽养殖的品种正在发展。本文介绍了12种合成激素与生物激素的不良作用与选择应用;提出了要正确认识激素作用的两重性以提高应用激素的科学水平。  相似文献   

12.
1垂体促性腺激素垂体是重要的神经内分泌器官,可以分泌多种蛋白质激素来调节动物的生长、发育、代谢,以及生殖活动。现已发现腺垂体至少分泌7种激素,即生长激素、促肾上腺皮质素、促甲状腺素、促乳素、促卵泡素、促黄体素、粗黑色细胞素。  相似文献   

13.
14.
为探讨抗保幼激素调控家蚕发育的分子机理,以二化性蚕品种大造为材料,在4龄饷食时进行金鹿三眠素添食处理,并采用一维凝胶电泳/质谱(1-DE/MS)技术,分别对金鹿三眠素处理组和清水对照组不同发育阶段的雌蚕血液蛋白质进行了分离与鉴定,结果检测到与发育调控相关的差异蛋白质条带,质谱分析及数据库检索共获得了82个相匹配的候选蛋白质,剔除冗余部分后鉴定了其中的26个蛋白质组分;金鹿三眠素处理组4龄蚕血液蛋白质中,分子质量大小约为30 kD与70 kD的组分比较丰富,表达量变化类似于清水对照组5龄蚕,推测30 kD蛋白家族、血清蛋白BmLSP及其它差异表达组分可能与抗保幼激素调控的家蚕早熟变态有关。  相似文献   

15.
<正>促性腺激素抑制激素(GnIH),这种神经肽最初在鹌鹑被发现,无论是体内还是体外都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的释放。这种影响随后也被证实,对啮齿目动物和绵羊使用鸟类GnIH和哺乳动物类似肽也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的释放。另外,GnIH还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共同的α亚基和特有的β亚基的合成。所以,对垂体前叶GnIH及其作用的研究的确证  相似文献   

16.
营养与激素的关系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刘燕强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生理生化实验室韩正康营养与激素的关系是:体内激素水平或使用外源性激素可影响营养物质在体内的代谢和利用;营养成分和营养状况可调控体内激素的分泌,以维持不同条件下体内的代谢活动,这逐...  相似文献   

17.
18.
蜂王浆中是否含有激素,含量多少,其活性对人体会产生什么影响,已成为社会上比较关注的事情,也引起了儿童服用者家长们的担心。一些报纸发表了相互转抄而没有被科学论证的看法,一时引起了营养学家和关心营养滋补品的消费者和蜂产品生产者的哄动。现就这一困惑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认识,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性腺激素对山羊子宫内膜上皮细胞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本研究构建永生化山羊子宫内膜上皮细胞(EEC)与基质细胞(ESC)体外培养研究模型,通过细胞免疫荧光技术检测性腺激素E2或/和P4对单独培养EEC中PR与ER表达水平的调节作用以及ESC对该作用的影响。结果显示:与未加激素对照组相比,单独添加P4或与E2同时加入均可显著抑制单独培养EEC中PR与ER的表达(P<0.05);而单独添加E2可轻微促进2种激素受体表达水平。在添加有ESC条件培养液的EEC培养模式中,E2单独作用对EEC中PR与ER表达水平无显著影响;P4单独或与E2共同作用下,EEC中PR与ER表达水平均较未加激素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性腺激素对单独培养及与ESC共培养模式下的EEC中PR与ER表达水平的调节作用相似,P4对山羊EEC中PR与ER表达水平具有显著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