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西府海棠锈病是危害西府海棠的重要病害,造成叶片枯黄、早落,影响翌年的开花与结果。本文介绍了西府海棠锈病的主要危害特征,分析了近年来病害严重发生的环境影响因素,并提出了防治技术,以期为西府海棠锈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了比较两种海棠植物在盐碱地上的生长表现,以津静公路上绿化带中的西府海棠和北美海棠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两种海棠植株的株高、茎粗、新梢长、树冠体积,年轮的年生长动态,年轮的年平均生长量等指标。结果显示:北美海棠的株高年平均生长量比西府海棠高8.7%;北美海棠的茎粗年平均生长量比西府海棠高50%;北美海棠的平均新梢生长总量比西府海棠高41%;北美海棠的平均树冠体积比西府海棠高1 822%;北美海棠年轮的年平均生长量比西府海棠高25.2%。因此,北美海棠更能适应盐碱地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3.
为了适应天津干旱半干旱的气候特征,园林绿化时应选择抗旱性强的植物。本试验通过徒手切片的方法,以西府海棠、珠美海棠、北美海棠3种植物为试验材料,通过测量其表皮厚度、气孔密度、气孔大小、叶肉厚度及主脉厚度等指标,分析3种海棠的解剖结构与抗旱性的关系。结果显示:西府海棠表皮最厚为80.55μm,珠美海棠表皮最薄为47.6μm;西府海棠的角质膜厚度最厚为39.83μm,北美海棠次之为35.6μm,珠美海棠角质膜最薄为21.1μm;表皮气孔密度最大的是西府海棠(197个·mm~(-2)),最小的是珠美海棠(88个·mm~(-2));北美海棠的栅栏组织较珠美海棠(537.39μm)和西府海棠(540μm)厚,为674μm;西府海棠的主脉最厚,为1 975.7μm,珠美海棠主脉最薄,为1 654.6μm;北美海棠的栅海比最大,为139.83%,西府海棠的栅海比最小,为62.01%;北美海棠的叶片组织紧密度最大,为49.29%,西府海棠组织结构紧密度最小,为32.83%。根据以上数据的分析得出结论,3种海棠的抗旱性为:西府海棠北美海棠珠美海棠。  相似文献   

4.
《天津农业科学》2017,(7):76-79
以西府海棠、S19、天红2号、西府海棠和S19杂交后代以及其上嫁接的天红2号为材料,研究枝条节间长度的遗传倾向以及西府海棠和S19杂交后代对天红2号节间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西府海棠和S19杂交后代枝梢节间长度符合正态分布,苹果枝条节间长度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西府海棠和S19杂交后代的节间长度对其上天红2号的节间长度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简述了西府海棠的形态特征、各种繁殖方法、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西府海棠的各种价值与用途。  相似文献   

6.
维生素c是衡量果蔬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为了准确评价海棠果实中维生素c的含量,本试验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碘量法对西府海棠和珠美海棠鲜果及干果中的维生素C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测定海棠果的维生素c含量存在差异,碘量法测得数值略高;西府海棠鲜果维生素C含量高于珠美海棠0.53~0.61mg/100g,西府海棠干果维生素c含量高于珠美海棠0.1~0.2mg/100g。此研究为海棠营养价值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盐碱地上5种蔷薇科植物基茎年轮的动态变化与耐盐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5种蔷薇科树种(美人梅、紫叶矮樱、紫叶李、西府海棠和红宝石海棠)对盐碱地的适应能力,试验采集了5种植株基茎处树干横切面,并对其茎粗的年均增长量和年轮的生长动态变化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紫叶矮樱茎的年均粗生长量最大,远高于其他种类。但从年轮动态变化来看,紫叶矮樱生长到第四年茎的粗生长量下降较快,说明在静海的盐碱地上,紫叶矮樱在前三年的生长状况较好,但是后期生长受阻;西府海棠、紫叶李和美人梅的生长均未受到该地盐碱土壤的影响,其中西府海棠的适应性更强。海棠品种中,西府海棠较红宝石海棠更适宜该盐碱地。  相似文献   

8.
干旱胁迫对西府海棠和贴梗海棠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桂彬  李月华  窦德泉  肖婧  蔡婧  彭小玉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0):5202-5203,5309
[目的]探究干旱胁迫对西府海棠实生苗、贴梗海棠实生苗和贴梗海棠扦插苗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利用盆栽控水方法对各种苗木叶片水势、电导率、脯氨酸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随着干旱加剧,各种苗木土壤含水量不断下降,西府海棠实生苗叶片水势和电导率普遍低于贴梗海棠,其脯氨酸含量积累峰值出现较晚,SOD酶活性最高,3种苗木POD酶活性上升趋势基本一致。[结论]西府海棠实生苗抗旱能力强于贴梗海棠实生苗和扦插苗。  相似文献   

9.
西府海棠是一种很好的园林观赏树木,山楂粉蝶是西府海棠常见的主要虫害之一,其发生不仅影响树木的生长,也大大降低了观赏价值。本文介绍了山楂粉蝶在长治市城区的发生规律及其生物学特性,调查了山楂粉蝶对长治城区西府海棠的主要危害特征,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治技术,并提出在绿植管理方面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对八棱海棠、平顶海棠、圆叶海棠、西府海棠、珠美海棠和红果海棠进行低温(-3~-40℃)处理以比较其抗寒性,用电导法测定各低温处理后的电导率,计算电解质外渗率及外渗率与温度间的回归系数,并采用Logistic方程计算各植物的临界致死低温,同时对各植物低温处理后枝条横断面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参试植物电解质外渗率均逐渐增加,其中红果海棠的电解质外渗率增加的幅度最大,其回归系数达-7.78;其次是西府海棠,为-6.67;而八棱海棠最小,为-2.86。根据各低温处理后横断面的表现可以看出,八棱海棠的受害程度最轻,红果海棠的受害程度最重。各植物的临界致死温度分别为:红果海棠-23.2℃、西府海棠-27.3℃、珠美海棠-33.5℃、圆叶海棠-35.5℃、平顶海棠-44.6℃、八棱海棠-48.5℃。综合各观测指标发现,6种苹果砧木的抗寒性强弱依次为八棱海棠平顶海棠圆叶海棠珠美海棠西府海棠红果海棠。  相似文献   

11.
摘要:小麦纹枯病作为一种土传病害防治难度较大,在我国黄淮海麦区有发病逐年加重的趋势。文章研究了噻呋酰胺颗粒剂底肥撒施对小麦纹枯病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0.15%噻呋酰胺颗粒剂35kg/亩底肥撒施,与25g/L咯菌腈FS,20mL/亩;60g/L戊唑醇FS,15mL/亩种子处理,在病株防效,病指防效和增产率方面效果相当,均优于3%苯醚甲环唑FS,50mL/亩。0.15%噻呋酰胺颗粒剂底肥撒施能有效防治小麦纹枯病,在大田生产中有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中蜂囊状幼虫病是制约中国中蜂养殖产业发展的主要病害。本研究在建立中蜂囊状幼虫病RT-PCR检测方法的基础上,对浙江省淳安县的中蜂进行中囊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建立的RT-PCR检测方法对中囊病病毒特异性和重复性好,且灵敏度高,检测限为37 fg·mL-1。用建立的RT-PCR检测方法检测淳安县17个乡镇共34个中蜂饲养点的307群工蜂样品,有13个乡镇中囊病病毒呈阳性,其中有6个乡镇阳性检出率超过50%。在中蜂饲养密集和有意蜂混养的地方,中囊病病毒阳性率较高。本研究明确了浙江省淳安县中囊病的流行情况,为该病害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1989~1990年,对北京地区虫霉资源进行了调查和鉴定.从水面上采集的病死家蝇(Musca domestica L.)成虫体上,发现了卵孢虫疫霉(Erynia ovispora(Nowakowski)Remaudiere).从土壤中分离培养了菌生耳霉(Conidiobolus mycophilus Srin &Thirum)和子座耳霉(Conidiobolus stromoideus Srin&Thirum).上述三种虫霉均为国内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14.
针对利川市部分烟区黑胫病和青枯病多发的现状,采取大区对比试验观察了不同微生物菌剂对烤烟黑胫病和青枯病的防治效果,并对烤后烟叶经济性状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1 000亿芽孢/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对黑胫病防治效果明显;3 000亿个/g荧光假单胞菌粉剂对青枯病防治效果明显,均明显优于其他微生物菌剂。同时,2种微生物菌剂对烟株生长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增加了烟叶产量和产值,产量增幅分别达到10.86%和10.06%,在利川烟区可用于根茎类病害的生物防治。  相似文献   

15.
柑橘黑点病是一种严重危害柑橘生产的世界性真菌病害,快速及时地检测出柑橘黑点病病菌(Diaporthe citri)对柑橘黑点病早期诊断和科学防控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研究基于β-微管蛋白序列,设计柑橘黑点病病菌的特异引物对,基于常规PCR和SYBR Green I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建立了快速分子检测体系,对柑橘黑点病病菌的菌丝和典型带病叶片进行检测验证。结果发现,在常规PCR检测中,该引物可从柑橘黑点病病菌获得244 bp的特异性扩增片段,检测灵敏度达0.78 ng·μL-1;在实时qRT-PCR中,该引物也只有在柑橘黑点病病菌中获得唯一的产物吸收峰,检测灵敏度达0.35 ng·μL-1。利用PCR检测体系对发病黑点叶片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常规PCR的阳性检出率为30%,qRT-PCR的阳性检出率为60%,表明qRT-PCR比常规PCR的灵敏度更高。因此,研究设计的柑橘黑点病病菌特异性引物,以及所建立的常规和实时qRT-PCR检测方法具有速度快、特异性强等特点,可以用于柑橘黑点病病菌的分子鉴定,对病害诊断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为有效控制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病害,科学合理选用防治正安县地区水稻菌性条斑病的杀菌剂,本研究以当地主要栽培水稻品种“宜香优2115”为试验材料,测定了60%唑醚·代森联、6%春雷霉素、20%吡唑醚菌酯、40%稻瘟灵对水稻菌性条斑病防治效果及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药剂防治下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间存在差异性显著(p<0.05),20%吡唑醚菌酯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病情指数最低和防治效果最优;较喷施清水对照处理相比,60%唑醚·代森联、6%春雷霉素、20%吡唑醚菌酯和40%稻瘟灵施用时水稻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增幅分别为10.29%、13.48%、15.17%、12.92%和15.15%、16.77%、18.92%、17.31%;20%吡唑醚菌酯施用时的水稻穗粒数和产量最高,分别为61.76穗/粒和627.75kg/亩。本研究可为遵义市正安县地区水稻生产中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7.
植物诱导抗病性的信号转导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诱导抗病性作为一种主动的防卫反应,是在激发子的诱发下产生的,以此区别于植物固有抗病性,对植物诱导抗病性的信号转导途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一切生命现象都可以归结于细胞的信号转导过程,以动物免疫体系的细胞信号传导过程为基础,系统阐述植物诱导抗病性的信号转导过程,即在激发子诱发产生胞间信号经跨膜信号转换,形成胞内第二信使,最后导致蛋白质可逆磷酸化,完成整个信号的传导。  相似文献   

18.
黑斑病是‘库尔勒’香梨贮藏期的易染病害之一,在潜育期外观无明显变化,很难直接通过肉眼进行准确识别。本研究结合高光谱成像和卷积神经网络(CNN),实现了‘库尔勒’香梨黑斑病潜育期的识别。获取健康和不同病害程度香梨样品的高光谱图像,提取感兴趣区域内光谱后,利用不同预处理方法对其进行处理,分别基于常规算法(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K最邻近法、随机森林)和CNN建立病害识别模型。结果表明,与常规算法建模结果相比,CNN模型的识别效果最优。当卷积层数为3,全连接层数为3,学习率为0.000 5时,CNN模型的识别效果最佳,对样品的总体识别准确率为99.70%,对潜育期样品的识别准确率为99.76%,分别较常规算法提高了12和14个百分点。该结果证实CNN模型能够显著提高对‘库尔勒’香梨黑斑病潜育期识别的准确率,为‘库尔勒’香梨黑斑病的早期诊断防治提供了1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黑李溃疡病为近年来发生在浙江省黑李产区的一种严重病害,主要危害李树当年生、多年生枝和主干,引起枝条枯死和整株死亡,继而毁灭整个黑李果园。通过对黑李溃疡病典型症状样本的采集、病原菌的分离、纯化和致病性测定,明确引起该病的病原菌为一种细菌。通过对黑李溃疡病菌的菌体形态和培养特性观察,生理生化反应、脂肪酸分析、16S rDNA序列分析和种的特异性引物的检测分析,证明该病原细菌为树生黄单胞菌李变种Xanthomonas arboricola pv. pruni(Smith)Vauterin et al.。  相似文献   

20.
大樱桃是我国北方优良早熟栽培果树之一,具有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等特点。近年来,随着栽培规模的逐年扩大,栽培管理技术滞后、树龄老化等问题愈见严重,导致樱桃在枝干、叶片、果实、根部均可受害,同时也会伴随病毒及生理病害的发生,是限制樱桃生产的重要因子,对樱桃生产造成巨大威胁。本研究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报道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樱桃常见病害的病原菌、发病部位、病害症状以及防治措施,为大樱桃常见病害综合防止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今后樱桃抗病品种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