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山北坡前山带作为一个独特的地貌景观,对周围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目前,该区域内的灌木林退化严重,为增加林草植被覆盖率、防止水土流失、保障区域生态环境安全,本文从柠条锦鸡儿生物学特性、播种育苗、硬枝扦插育苗、栽植及抚育管理几个方面阐述了天山北坡前山带冷凉气候条件下柠条锦鸡儿育苗造林技术,为天山北坡前山带开展造林工作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烤烟上部叶片采收调制质量,解决山地生产中烟叶田间成熟度不足、烟叶调制对化学成分转化不充分、不协调以及烤后烟叶组织结构紧密等问题~([1]),特开展了烤烟上部叶带茎烘烤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成熟度为"成熟"的烟叶比例提高10.1%,油分为"有-多"的烟叶比例提高12.2%,结构为"疏松-尚疏松"的烟叶比例提高17.2%,同时青黄烟、光滑叶、杂色烟叶的比例明显减少,单叶重降低0.71g,均价提高3.79元/kg,产值增加2558.25元/hm~2。说明采用上部烟叶带茎烘烤技术,提高了烟叶成熟度,增加了烟叶油分,叶片结构更趋于"疏松-尚疏松",烤后青杂烟叶比例明显下降,烟叶外观质量提升效果显著,且具有明显的增收效应,可在山地烟区推广。  相似文献   

3.
该文从牛草山破损山体的实际出发,以维持地方生态安全,提高绿化覆盖率,重构山体植被和提升环境生态质量为目标,对牛草山的植被生态恢复进行了探讨,旨在为牛草山山地风电场及其他山地风电场植被生态恢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科研院所目前普遍存在科研项目"重申报,轻实施"、为项目而项目的问题,导致科研项目实施质量不高,产出的成果与实际需求差距较大,成果转化率低。文章以山东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项目管理为例,阐述了其"十三五"承担科研项目情况、项目实施效果和成果转化情况,分析了科研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科研项目管理流程再造方案,以提升科研项目产出成果的质量,为后续的成果转化工作提供有效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在南方山地小流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配套技术模式的研发思路及能量物质循环特点,重点论述山地人工草场的建设及山羊分区轮牧、优质牧草渔业产业化利用和低产山地果园生态恢复与生产力提升等三项创新性技术在福州北峰山地小流域实施的成效。  相似文献   

6.
在燕沟流域选取5个物种多样性指数对其天然及人工群落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植被恢复重建途径(自然恢复、人工恢复、自然和人工恢复)与物种多样性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天然灌木林群落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最大,天然草本群落与人工乔木林群落接近,人工灌木林群落最小;影响人工乔木林和灌木林群落林下草本层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变化的主要因素有植物物种种源、植物自身因素(初植密度)和人为因素(破坏、放牧时间).  相似文献   

7.
山地橄榄园生态恢复与生产力提升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福建各地开发山地果园积极性高,全省果园面积已达56.7万hm^2。但是,目前我省部分红壤山地果园的生产力明显偏低,加之许多不合理的开发,造成土壤侵蚀、土壤肥力贫瘠等问题,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危害。资料显示,我省果园的土地侵蚀率达60.22%,如何合理开发利用山地资源,实现山地果园的生态恢复和可持续发展是福建果园面临的课题。为此,我们在福州晋安区宦溪镇竹坑果树综合示范场,运用已有成果和技术,进行低产橄榄园改造和生态恢复建设,并引入草食性动物养殖等畜牧因子,建立果~草一牧生态果园模式,提升了果园的综合生产力。  相似文献   

8.
山地烟散叶穿针式烘烤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烤烟生产减少用工投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烘烤质量的技术措施,探讨重庆市山地烟的散叶穿针烘烤技术,试验研究了散叶穿针烘烤和常规挂竿烘烤对山地特色烤烟外观质量、烘烤成本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挂竿烘烤相比,散叶穿针烘烤后烟叶的外观质量明显改善,上等烟比率、上中等烟比率、均价和产量等烟叶经济性状显著提升,烤烟烘烤成本显著降低,并且散叶穿针烘烤技术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山地特色烤烟生产提质增效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9.
防沙治沙对策之一是科学营造灌木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冀北山地滦河上游地区——木兰围场特殊的地理位置、治沙造林的重要意义,总结了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营造灌木林的实践经验,介绍了造林工具改革,较详细地阐述了黄柳造林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0.
干旱半干旱石质山地困难立地植被恢复技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近些年,我国的造林绿化事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一些较易造林地区已基本上完成了造林任务。森林覆盖率大幅度提高.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因此,干旱半干旱石质山地困难立地的植被恢复问胚就成了今后林业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但是石质山地由于生境恶劣及各种原因的破坏,历来造林困难很大,造林成活率、保存率不高。一些林分生长缓慢,稳定性差,林分质量低,不能发挥出较高的效益。通过应用和推广多年在石质山地植被恢复中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现有技术的优化整合和组装配套,以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提高林分和群落质量、加速植被恢复建设,是改善我国干旱半干旱石质山地困难立地植被恢复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1.
为促进山地森林可持续经营,归纳山地森林生态采运理论与技术新进展,国内外采运作业对林地土壤、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和林分结构等方面的影响,以及森林生态采运综合效益评价的新成果;针对山地森林生态采运理论与技术未能真正推广应用、无普遍适用的山地森林生态采运技术体系、无全面科学的山地森林生态采运的标准评价体系等问题,提出适合山地森林作业的对策:加大宣传力度,加强生态意识;加大科研投入,加强装备研发;加大指标评价,加强体系建立提出考虑生态的山地天然林择伐及更新作业技术的研究前景:择伐林地群落恢复研究、林地养分含量分析、择伐林分生长动态仿真与景观择伐空间结构分析等.而山地人工林未来应侧重研究基于分类功能的人工林生态采运技术、择伐空间的优化及可视化经营、择伐后生态恢复动态跟踪研究与环境友好木材物流系统的优化模型等,最后提出应加强对山地森林生态抚育间伐及作业技术体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以广泛分布于浙南山地水库消落带木本植物枫杨为材料,研究了人工模拟淹水胁迫对枫杨树苗叶片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水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淹水过程中,枫杨叶片的各生理指标都有一个先下降后上升的过程,说明了枫杨树种能够适应在水库消落带水淹环境中生长。因此可以将枫杨树种作为浙南山地水库消落带植被恢复中的首选树种。  相似文献   

13.
研究祁连山康乐林区4种植被带土壤有机碳变化特征,为祁连山康乐林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技术支撑。在祁连山康乐林区采用野外采样、室内分析方法,研究了祁连山康乐林区4种植被带0~40 cm土层有机碳变化特征。结果表明:4种植被带0~40 cm土层有机碳含量、密度和储量均值表现为山地森林草原带亚高山灌丛带高山荒漠草甸草原带山地荒漠草原带;山地森林草原带、亚高山灌丛带和高山荒漠草甸草原带0~10cm土层有机碳密度分别为8.78 kg/m~2、7.69 kg/m~2和6.92 kg/m~2,高于我国森林土壤0~10 cm土层平均碳密度(4.24 kg/m~2),山地荒漠草原带0~10 cm土层有机碳密度为2.92 kg/m~2,低于我国森林土壤0~10 cm土层平均碳密度;4种植被带0~10 cm土层有机碳含量和密度分别是30~40 cm土层的2.89倍和2.03倍,说明有机碳含量和有机碳密度在表层具有很强的表聚性。祁连山康乐林区山地荒漠草原带0~10 cm土层有机碳密度低于我国森林土壤0~10 cm土层平均碳密度,应该加强对祁连山康乐林区山地荒漠草原带的保护,严禁超载放牧,恢复天然植被。  相似文献   

14.
针对当前山地烤烟在栽培和病虫害防治上存在成苗率、壮苗率过低,病虫害相对防效差的问题,本文开展山地烤烟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通过确定山地烤烟种植密度、施肥与灌溉、间作套种、移栽方式的选择,实现对山地烤烟的栽培。在此基础上,针对苗期和大田期出现的病虫害问题,提出防治策略。通过实例证明,应用新的栽培与防治技术后,山地烤烟的成苗率和壮苗率都得到显著提升,并且对病虫害的相对防效达到理想水平,具备极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文章在分析三江源灌木林的历史与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灌木林主要功能及其在生态建设中的地位,提出了恢复与发展灌木林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共和地区灌木林的历史与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灌木林主要生态功能极其重要的生态地位,提出了恢复与发展灌木林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7.
山地蔬菜是指除了在平原和城郊种植蔬菜之外,在丘陵山区发展蔬菜种植产业的一种农业生产模式。贵州省金沙县有典型的山地气候特征,是贵州省最适合发展山地特色农业产业的地区助之一。近些年,随着地区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金沙县山地蔬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品种日益丰富,蔬菜生产质量进一步得到提升,其已经成为当地发展较快,经济效益较高的产业。为了进一步提升山地蔬菜生产质量,本次研究主要结合金山县山地农业产业发展实际,就山地蔬菜生产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更好的积累山地蔬菜生产经验有一定助益。  相似文献   

18.
生态型山地公园植物规划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华欣  杨宇萩  罗言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1,(13):7875-7877,7893
以四川省简阳市鳌山公园的生态型山地公园规划为研究案例,分析了地形现状、植被现状,具体分析了植被类型和植物种类,对现状植被进行评价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在保留现状乡土植物的基础上,为再造鳌山生态林带,优化鳌山公园绿化景观而进行植物规划与生态廊道设计。植物造景规划在讲究适地适树和生态前提下,采用自然式、规则式、混合式3种不同的植物带分区,规则式主要分布在文化体验区,采用植物的对植、群植等形式规则种植;自然式则横贯公园南北,以四季的季相变化为主题,体现自然的亲和力;混合式主要分布在休闲度假区,以水为线串联各个孤立的景点。生态廊道的设计应该遵循整体性、保护性、多元化原则,注重于山脉廊道体系和道路、河流型生态廊道的建设。选取并介绍了几种造林推荐树种,以利于植被恢复和边坡绿化。在此基础上对生态型山地公园的规划设计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赵雯瑾  王思麒  李彬  罗言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8):4758-4759,4797
在分析城镇密集区山地公园绿地的特点及问题的基础上,阐述了植被恢复的意义。以内江市塔山公园为例,调查了该公园的生态环境概况和植被情况,结果表明:内江市塔山公园地形陡峭,生态环境脆弱,坡地植被较少,岩石裸露率高,群落结构简单。针对调查结果,提出主要采用自然恢复、人工恢复两种方法进行植被恢复。其中,着重从坡度划分的角度,探索了如何利用植物筛选、群落配置技术对山地公园不同坡度类型的绿地进行植被恢复。  相似文献   

20.
山地型森林公园开发的高效性及合理性是关系到公园开发成败的关键。阐述了GIS技术、RS技术、GPS技术的功能及与山地型森林公园营建的结合,以及由此产生的对山地型森林公园营建速度、精度和效率的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