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鲜食大豆是江苏主要蔬菜作物之一,在江苏蔬菜生产种植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是近年来市场上品种参差不齐、栽培技术不配套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户种植的积极性。本文依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新审定的鲜食大豆品种苏新6号生产试验中的经验,研究集成了其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包括选种、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收获等方面内容,以期为该品种的高产种植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优质鲜食夏大豆新品种通豆5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豆5号系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以优良地方品种海门粗白豆为母本,大粒、优质、高产、多抗种质海系13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鲜食夏大豆新品种,2005~2006年参加江苏省鲜食夏大豆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7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成为江苏省首批通过审定的江苏省鲜食夏大豆新品种.该品种有限结荚习性,播种至采收青荚107d左右,大荚大粒,产量高、品质优、综合性状优良,适宜江苏及长江中下游地区作鲜食夏大豆种植.  相似文献   

3.
苏豆6号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最新育成的鲜食夏大豆新品种,2008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苏审豆200803)。该品种适宜在我省及周边省份作鲜食夏大豆栽培,具有高产、优质、抗病性强等优点,可作为外贸出口优质品种加以推广。对该品种的选育过程及其配套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优质鲜食夏大豆新品种“通豆5号”选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豆5号"系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以优良地方品种海门粗白豆为母本,大粒、优质、高产、多抗种质海系13为父本经杂交选育而成的鲜食夏大豆新品种.该品种有限结荚习性,播种至采收青荚105 d左右,大荚大粒,产量高、品质优、综合性状优良,适宜江苏及长江中下游地区作鲜食夏大豆种植.该品种2007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成为江苏省首批通过审定的鲜食夏大豆新品种.  相似文献   

5.
为了鉴定在江苏省鲜食大豆区域试验中表现优良的新品系的丰产性,抗病性和适应性,为大面积种植提供适合江苏栽培的新品种,通过最近6年的区域和生产试验,共审定春夏不同季节栽培的菜用大豆新品种8个,极大地推动了江苏省菜用大豆新品种的推广与种植。本文主要介绍了目前在两种不同生长季节的菜用大豆的主栽品种,并对目前江苏不同季节菜用大豆主栽品种的相关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审定编号:苏审豆201202。原名"苏鲜08-6"。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育成,属夏播晚熟鲜食大豆品种。适宜江苏省淮南地区作鲜食夏大豆种植。该品种出苗势强,生长稳健,叶片较大,卵圆形。株型半开张,有限结荚习性。紫花,鲜荚绿色,茸毛灰色。省区试平均结果:出苗至鲜荚采收97  相似文献   

7.
《农家致富》2012,(20):25
审定编号:苏审豆201201。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和辽宁省铁岭市维奎大豆科学研究所以台湾292/日本晴3号,于2008年育成,属春播晚熟鲜食大豆品种,适宜江苏省作鲜食春大豆种植。一、产量水平及特征特性2009~2010年参加江苏省区试,两年平均鲜荚亩产740.2公斤,较对  相似文献   

8.
苏种 《当代农业》2013,(21):24-25
一、徐春3号 审定编号:苏审豆201301。来源与类型:原名“徐春0906”,由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以辽鲜1号/台75杂交.于2009年育成.属春播中熟鲜食大豆品种。适宜江苏省作鲜食春大豆种植.  相似文献   

9.
普通粒用大豆的种植效益低,进而导致近些年辽阳地区普通粒用大豆面积极速下降,相反,鲜食大豆的播种面积却在逐年上升。目前,本地区不在一味引进黑龙江早熟大豆做鲜食大豆,而开始种植荚宽、粒大、口感甜糯的大豆品种做鲜食大豆,且市场反映良好。但这类鲜食大豆品种的生产技术有着一定的特殊性,本文针对这类鲜食大豆在品种选择、栽培方式、播种时间、播种密度,采收等生产环节进行阐述,以便为从事鲜食大豆生产的农民提供技术服务。  相似文献   

10.
苏作 《农家致富》2024,(7):42-43
<正>一、徐春6号徐春6号是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辽宁骏晨种业有限公司育成的鲜食春大豆品种,适宜在江苏省作鲜食春大豆种植。1.特征特性该品种苗期生长势强,有限结荚习性,株型收敛,抗倒性好。叶形卵圆,白花,灰毛,鲜荚绿色。江苏省区试平均结果:出苗至青荚采收86.0天。株高37.8厘米,主茎10.3节,  相似文献   

11.
一、苏豆7号审定编号:苏审豆201202。来源与类型:原名"苏鲜08-6",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以科丰1号/海系13,于2008年育成,属夏播晚熟鲜食大豆品种。适宜江苏省淮南地区作鲜食夏大豆种植。产量水平及特征特性(1)产量  相似文献   

12.
苏种 《当代农业》2011,(9):27-27
审定编号:苏审豆201001。来源与类型:原名“南农06C-1”,由南京农业大学与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以90C004/5C-13.于2006年育成.属夏播晚熟鲜食大豆品种.适宜江苏省淮南地区作鲜食夏大豆种植。  相似文献   

13.
苏作 《农家致富》2024,(6):42-43
<正>一、江鲜1号江鲜1号是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铁岭市于氏种子有限公司育成的鲜食春大豆品种,适宜在江苏省作鲜食春大豆种植。1.特征特性该品种苗期长势较强,有限结荚习性,株型收敛,抗倒性好。叶形卵圆,白花,灰毛,鲜荚绿色。江苏省区试平均结果 :出苗至青荚采收81.5天,比对照台湾292长2.0天。株高25.8厘米,主茎8.1节,有效分枝3.2个,  相似文献   

14.
为了筛选出高产、优质、抗性强、生育期适中,适宜在江苏省推广的鲜食大豆,以‘辽鲜2号’和‘苏早1号’为试验材料进行杂交,其杂交后代经过多年多点的试验鉴定,最终选育出高产、抗大豆花叶病毒(SMV)鲜食春大豆新品种‘苏奎3号’。2016—2017年参加江苏省区试,‘苏奎3号’年平均鲜荚产量较对照品种‘台湾292’增产18.92%。2018年参加江苏省春播鲜食大豆生产试验,‘苏奎3号’平均每公顷产鲜荚较对照增产16.58%。2019年6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苏审豆20190006)。‘苏奎3号’具有高产以及抗SMV等特点,适宜在江苏各地作春播鲜食大豆种植使用。本文对该品种的特征特性、高产栽培技术作一阐述,供相关研究单位及农技推广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5.
总结了鲜食春大豆的种植效益和主要种植模式,并从品种和播种期选择、整地、播种、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鲜食春大豆生产技术,以期为鲜食春大豆的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旨在瞄准鲜食大豆产业需求,针对性选育早熟、抗SMV的夏播鲜食大豆新品种。利用1.5万R的~(60)Co人工诱变‘苏豆7号’,在其分离的后代中经多年多点抗性鉴定和产量、品质等性状选择。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出早熟、抗SMV鲜食夏大豆新品种‘苏豆18号’。该品种具有较好的早熟性、丰产性和食用品质,并高抗大豆花叶病毒株系SC3和SC7,中抗炭疽病菌。2017年3月通过国家大豆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豆20170021)。‘苏豆18号’具有早熟、抗SMV、优质等特点,适合江苏、安徽、湖北、江西、上海、浙江等地作夏播鲜食大豆种植。本文对该品种的特征特性、高产栽培技术作一阐述,供相关研究单位及农技推广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实践分析灌云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应用情况,为灌云县玉米及大豆稳产高产种植提供参考帮助。【方法】选择经国家审定的种植区域包含江苏省内或者江苏省审定的大豆品种,其中夏大豆种植区选用灌豆系列、瑞豆1号、中黄301、齐黄34、徐豆13和徐豆18等,其中春播鲜食大豆可以选用苏新6号、台湾292和苏奎3号等,夏播鲜食大豆可以选用苏豆18号和通豆6号等品种。鲜食玉米可选择苏科糯1505、苏玉糯11号,青贮和籽粒玉米选用江玉898、苏玉29等兼用型品种。以2行玉米间作4行大豆为一个完整带,玉米宽窄行种植,窄行为2行玉米,宽行内种植4行大豆的模式进行种植生产。【结果】本次实践种植统计中玉米产量与单独玉米种植所获产量相当,大豆每公顷的多收产量达到1864.2kg,每公顷效益比单作玉米高出6123.84元,增收效益达到39.27%。【结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体系的创建有效提升了耕地的利用效率,能够更高效的实现对于空间资源、光照资源以及水肥资源的利用,有助于玉米和大豆的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8.
通豆6号是用大粒、优质地方品种启东绿皮大豆为亲本,经系统选育而成的鲜食夏大豆新品种.该品种有限结荚习性,生育期97 d左右,大荚大粒.产量高、品质好,综合性状优良,适宜在江苏及长江中下游地区作鲜食夏大豆种植.  相似文献   

19.
不同鲜食春大豆品种设施栽培熟期及产量变化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鲜食大豆是江苏省重要的经济作物。选用九天701、通酥526等5个鲜食春大豆品种,研究大棚设施栽培对大豆农艺性状、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5个品种之间农艺性状与产量性状差异较大;九天701收获期最早,产量最高,通酥526籽粒农艺性状较好,百粒质量最高,为93.0 g,适宜江苏南通地区设施种植。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培育的鲜食大豆新品种苏早1号,具有抗病毒病、百粒重高、糯性好、易剥壳、产量高、出仁率高等特点。该品种无公害栽培技术为:选择无污染田块种植,根据品种特性配方施肥,以花荚期施肥为主,基肥为辅;豆田除草以人工除草为主,若采取化学除草,应选用低残留、降解快的除草剂品种;鲜食大豆一般不须治虫,禁止使用有机磷类农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