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花绒寄甲对贵州核桃云斑天牛寄生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绒寄甲(Dastarcus helophoroides)是云斑天牛的重要寄生性天敌昆虫,研究花绒寄甲对云斑天牛的寄生性,对采用花绒寄甲进行蛀干害虫生物防治有指导意义。基于此,开展了花绒寄甲对云斑天牛寄生性试验。结果表明,花绒寄甲对云斑天牛幼虫的接种寄生率为20%,花绒寄甲幼虫对云斑天牛具有很强的攻击性,还能让云斑天牛致死,其致死率为50%;花绒寄甲卵对受害核桃木段内的云斑天牛幼虫寄生率为7.1%,致死率为39.3%。  相似文献   

2.
以天敌昆虫花绒寄甲为研究对象,在北京市内房山区和大兴区道路两旁受危害的旱柳释放花绒寄甲卵,40多天后对防治效果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当年释放卵卡对天牛幼虫致死率最高达到 79.17%;取回受害枝做树木解析,调查受害木虫口减少量最高为 100%。当年释放花绒寄甲卵对光肩星天牛幼虫控制效果明显,且逐年累计释放花绒寄甲能够有效地控制天牛幼虫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在黔北地区核桃林内,根据云斑天牛的生长环境及发育特点分卵期、低龄幼虫及核桃树皮下危害期、大龄幼虫及核桃树蛀干危害期、成虫期,对核桃树云斑天牛的天敌进行观察收集。解剖并收集受害解剖木段中的各种昆虫,统计各种昆虫的数量,对云斑天牛的致死、致病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云斑天牛幼虫天敌共计13种,包括花绒寄甲、寄生蜂、阎甲及四斑露尾甲等寄生性天敌昆虫以及蜘蛛、蜈蚣、白蛆、蛞蝓及啄木鸟等其他天敌。  相似文献   

4.
花绒坚甲对光肩星天牛的寄生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确定自然状态下花绒坚甲对光肩星天牛的寄生规律,为利用花绒坚甲控制光肩星天牛提供依据,试验采用解析木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于不同月份解析光肩星天牛危害的杨树树干,研究了光肩星天牛及其天敌花绒坚甲的数量变化规律,以及花绒坚甲对光肩星天牛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花绒坚甲在4至7月中旬的第一姊妹世代,对天牛大幼虫的寄生率增长趋势较慢;在7月下旬至9月下旬由第二姊妹世代与当年第二代组成的混合世代,其寄生率增长趋势较快;当被害立木蛀道数达30~45条时,蛀道内花绒坚甲的种群数量最大;光肩星天牛蛀道内花绒坚甲的种群密度随天牛幼虫数量的增加而增大,其关系为正密度反应型,符合指数关系,其寄生率模型符合负加速型。在自然状态下,1头花绒坚甲从春季第一代开始到秋季混合世代结束,最多可以寄生光肩星天牛幼虫10~12头,80%的天牛幼虫被寄生后可繁育1~4头花绒坚甲;当光肩星天牛与花绒坚甲种群数量比率为1∶1.200 4时,花绒坚甲对光肩星天牛幼虫的寄生致死率基本稳定在50%~70%。  相似文献   

5.
花绒寄甲防治松褐天牛最佳释放条件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定利用花绒寄甲防治松褐天牛的最佳释放条件。【方法】采用L16(45)正交试验设计,选取成虫释放密度、释放方法、释放时间及卵释放密度、释放时间等影响因素,每因素设4个水平,进行正交试验,以寄生率为考察指标,确定释放花绒寄甲的最佳条件,并对最佳条件进行验证。【结果】各因素对花绒寄甲寄生松褐天牛寄生率影响的大小顺序为:成虫释放时间>成虫释放密度>卵释放时间>卵释放密度>成虫释放方法。花绒寄甲的最佳释放条件为:在3月初每个松褐天牛蛀孔通过随机法释放花绒寄甲成虫1头,在5月初每个松褐天牛蛀孔释放花绒寄甲卵40粒。【结论】确定了花绒寄甲的最佳释放条件,在该条件下,花绒寄甲对松褐天牛的寄生率可达87.17%。  相似文献   

6.
松材线虫病传媒昆虫松褐天牛天敌的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褐天牛天敌的筛选是研究生物防治松材线虫病的基础工作,通过对不同时期的马尾松病死木进行解剖观察,搜集松木皮下和木材内的昆虫,对不能判断是蛀干害虫的昆虫,用松褐天牛幼虫进行饲养,结果发现了松褐天牛幼虫的寄生性天敌昆虫花绒寄甲和6种松褐天牛幼虫的取食性天敌。松褐天牛天敌昆虫花绒寄甲为在贵州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松材线虫病疫木除害效率及林间花绒寄甲种群数量,采用松褐天牛疫木就地隔离结合人工释放花绒寄甲的方法,开展花绒寄甲释放技术及控制松材线虫病的研究。结果表明,在3种隔离材料中以8目镀锌铁丝网的隔离效果最好,对疫木松褐天牛的控制效果达100%;在疫木覆盖8目镀锌铁丝网之后的翌年3—4月松褐天牛预蛹和蛹期释放花绒寄甲的寄生率(72. 25%)极显著高于在砍伐疫木覆盖8目镀锌铁丝网时释放的寄生率(54. 60%);在3—4月每堆木段0. 5 m~3(松褐天牛幼虫数150头左右)中以释放成虫150头/堆或者释放卵卡3 000粒/堆为最佳,寄生率高、成本低,且释放卵比释放成虫寄生率更高;采用8目镀锌铁丝网罩隔离疫木联合人工释放花绒寄甲来处理疫木的生物除害方法,明显控制住了松褐天牛传播松材线虫病的途径,提高了林间花绒寄甲种群数量,致使松材线虫对健康松树的致死率显著下降,病死木减退率达92. 91%,防治效果达85. 08%,且极显著优于林间释放花绒寄甲+疫木现砍现烧措施。表明疫木隔离结合释放花绒寄甲能有效控制松材线虫病流行危害,值得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防治松墨天牛,预防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及传播。[方法]将花绒寄甲成虫释放到林班,观察花绒寄甲对松墨天牛的寄生效果。[结果]花绒寄甲主要寄生松墨天牛老龄幼虫,松墨天牛在新干县的寄生死亡率为64.6%。[结论]随着花绒寄甲在自然界的种群量不断增加,用其防治松墨天牛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花绒寄甲防治松褐天牛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花绒寄甲防治松褐天牛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释放花绒寄甲能有效控制松褐天牛种群密度的增加,当花绒寄甲施放量达到松褐天牛数量的2倍及以上时,松褐天牛寄生率(含自然寄生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人工繁育的花绒寄甲成虫在新疆焉耆盆地林间的越冬成活情况,设置四种不同的越冬场所开展越冬实验。结果显示,花绒寄甲成虫在已受害但尚未死亡的树干上越冬成活率最高,达到35.3%,其次是树根周围的杂草虫粪中,越冬率为22.3%,在受害干枯死亡木段上越冬率为6.3%,无隐蔽场所暴露在外越冬率为0。越冬后存活的花绒寄甲成虫初次产卵时间较对照晚5天,5天后日产卵量无显著差异,卵孵化后幼虫在大麦虫蛹体上寄生数量较对照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马尾松接种松材线虫及松褐天牛蛀食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健康、无病的马尾松人工接种松材线虫以及在伐倒健康、无病的马尾松上进行松褐天牛蛀食性试验,结果表明:主干接种松材线虫的马尾松染病率为20%,死亡率为10%,树枝接种松材线虫的马尾松染病率为10%,无死亡情况。另外,松褐天牛蛀食性试验的伐倒木上,每只雌性松褐天牛繁殖的平均幼虫数为12.3头,皮下组织被取食破坏率平均达25.6%。  相似文献   

12.
利用白僵菌防治松褐天牛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生物测定筛选出对松褐天牛毒力较高的菌株Bb202,用该菌株生产白僵菌无纺布菌条和高孢粉用于野外防治松褐天牛,结果表明,防治后松褐天牛的虫株率下降了0.9%,下降幅度达31.1%;无纺布菌条处理区解剖木中的幼虫死亡率为61.8%,高孢粉处理区为52.5%,对照区为45.6%.挂笼试验中,无纺布菌条处理区解剖木的幼虫死亡率为41.9%,高孢粉处理区为62.0%,对照区为32.3%,说明用白僵菌防治松褐天牛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不同虫生曲霉原生质体融合选育松墨天牛高毒力菌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紫外或加热方法分别对虫生曲霉天牛生葡萄曲霉(Aspergillus vitis)和叶甲生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 var fumigatus)的原生质体分别进行灭活,然后对灭活双亲用PEG6000作融合剂进行原生质体融合。将融合子第2、第4、第6和第8代的菌落和分生孢子梗特征进行比较后,选出5株生长速度快、生产孢子多的融合株进行胞外蛋白酶的检测和松墨天牛幼虫毒力测试。结果发现,融合株U4-2对松墨天牛幼虫的死亡百分率为73.3%,和2个亲本相比较显著增强了毒力。  相似文献   

14.
花椒吉丁啮小蜂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验室条件下,对花椒吉丁啮小蜂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其平均自然寄生率为16.2%,最高可达44.4%;花椒吉丁啮小蜂幼虫死亡率35.96%,化蛹率64.04%,羽化率40.85%,雌雄性比为1.4∶1.0;化蛹历期12 d,羽化历期15 d;每头寄主幼虫体内的花椒吉丁啮小蜂数为1~32头、平均11.6头,寄生率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成虫的寿命受光照和食物的影响,光照周期为L D8∶16时寿命达21.3 d,L D0∶24时仅7.9 d,以20%蜂蜜水和清水饲喂及空白对照的寿命分别为20.3、4.7和4.0 d。花椒吉丁啮小蜂是控制花椒窄吉丁幼虫的主要天敌,有进行人工繁殖和利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我国储粮中三种扁甲科害虫对磷化氢的敏感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研究锈赤扁谷盗[Cryptolestes ferrugineus (Stephens)]幼虫、土耳其扁谷盗[Cryptolestes turcicus (Grouville)]幼虫、长角扁谷盗[Cryptolestes pusillus (Schoenherr)]成、幼虫对磷化氢的敏感性,结果表明:(1)磷化氢对供试害虫均有较强的毒力;(2)同一虫种、不同虫期和不同虫种、同一虫期对磷化氢的敏感性不同,其敏感性程度为:土耳其扁谷盗幼虫 > 长角扁谷盗幼虫 > 锈赤扁谷盗幼虫,且长角扁谷盗幼虫>成虫;(3)磷化氢对同一虫种、不同虫期和不同虫种、同一虫期达到有效CT值不同,且随着暴露时间延长,达到100%死亡率的CT值逐渐降低;(4)处理时间是保持磷化氢有效浓度的重要因素。研究结果对磷化氢低剂量长时间实仓熏蒸,充分发挥其彻底治理扁甲科害虫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云南省不同地区松墨天牛生活史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防治松墨天牛和预防松材线虫病,采用林间观察法、查迹调查法和木材解剖法,在12个观测点比较研究云南省不同地区松墨天牛的生活史。松墨天牛在云南省各地1年发生1代,幼虫5龄,以3~4龄幼虫在木质部越冬。成虫期3月下旬至7月上旬,卵期4月中旬至7月中旬,皮下幼虫期4月下旬至10月中旬,木质部幼虫期7月下旬至次年6月中旬。7月下旬至10月中旬是皮下幼虫陆续蛀入木质部时期,蛹期3月上旬至6月下旬。松墨天牛在云南省各地的发育进程不尽相同,主要受气温因素的制约,从滇西南向滇东北方向依次推迟。每年12月至次年1月是伐除虫害木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17.
寄主龄期对菜蛾绒茧蜂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观察了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被寄生时的龄期对菜蛾绒茧蜂(Cotesia plutellae)发育历期、结茧率及羽化雌蜂寄生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寄生于3龄小菜蛾幼虫的菜蛾绒茧蜂其卵—幼虫期的发育较寄生于2龄或4龄个体的要快,结茧率及羽化后雌蜂寄生能力要高,但寄生不同龄期寄主个体间的成蜂羽化率没有差异,表明小菜蛾3龄幼虫较2、4龄幼虫对菜蛾绒茧蜂的适合性要高.不同龄期被寄生的小菜蛾幼虫均有部分个体在寄生蜂幼虫成熟啮出前死亡,这种死亡在2龄、3龄时被寄生的个体中主要发生在幼虫期,而4龄幼虫被寄生的个体死亡发生期则逐渐向蛹期转移,4龄第三天被寄生的小菜蛾蛹期死亡率达62.5%,表明小菜蛾4龄幼虫对菜蛾绒茧蜂的适合性随年龄增加迅速下降.文中还讨论了寄主龄期适合性与该蜂产卵选择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云南省松墨天牛地理分布及危害程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松墨天牛是松材线虫的主要传播媒介昆虫,为了预防松材线虫病,采用路线调查法、查迹调查法和样地调查法调查云南省松墨天牛的地理分布与危害程度。在云南省129个县市区中,尚未发现松墨天牛的县市区13个,占10.1%;有松墨天牛分布的县市区116个,占89.9%。其中轻度危害的县市区85个(65.9%),中度危害的县市区16个(12.4%),重度危害的县市区15个(11.6%);松墨天牛的垂直分布范围为649~3255m,海拔高差2606m;危害的寄主树种有云南松、思茅松、高山松、马尾松和华山松。  相似文献   

19.
光肩星天牛的人工饲养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Motsch)是杨树的主要蛀干害虫,为系统饲养该天牛配制了三种较为理想的饲料配方,同时测定了幼虫的龄数。研究结果表明,室内可成功地饲养光肩星天牛,幼虫成活率达80%以上。光肩星天牛幼虫为5龄,其头宽和龄数可由两式推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