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研究了甘蔗F1代群体6个糖分性状的遗传趋势,结果表明,丛含糖量的表型分布呈现偏向高端的近似正态分布,蔗汁蔗糖分,蔗法转光度,蔗法锤度,田间锤度和蔗法重力纯度的布呈现偏向低端的近似正态分布;丛含糖量的基因型变异系数为333.37-50.82%,基因型变异范围为0.053-0.298kg;蔗法蔗糖分的基因变异系数为4.60%-11.66%。基因型变异范围为8.94%-17.97%;6个糖分性状的广义遗  相似文献   

2.
以67份甘蔗种质为材料,根据育成年份(10~20年为时间界点)划分为5个改良世代,基于大田试验,2017年11月至2018年3月,每月采集1次样本,选择甘蔗锤度、甘蔗蔗糖分、蔗汁蔗糖分、甘蔗纤维分、蔗汁简纯度等5个重要工艺性状指标,对其进行世代内、世代间方差分析及工艺品质与世代间的回归分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相同世代内各种质工艺性状指标存在显著差异,变异系数介于2%~20%;不同世代间各工艺性状指标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甘蔗蔗糖分、蔗汁蔗糖分和蔗汁简纯度3个工艺性状指标存在着世代和月份的交互作用。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世代与品质性状之间存在显著2次回归关系,随着改良世代的推进,甘蔗锤度、甘蔗蔗糖分和蔗汁蔗糖分等主要工艺性状显著提高,以第5世代的为最高,第2代的最低。  相似文献   

3.
甘蔗基因型苗期叶片形态解剖性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取8个甘蔗基因型进行苗期叶片形态、解剖性状与蔗茎汁糖分关的研究,结果表明,苗期叶宽与叶长、叶脉数之间分别呈显著正相关(0.61、0.72),叶脉数与平均叶脉间宽度(AVW)呈显著负相关(-0.85)。上述前3个性状与蔗汁糖分呈负相关,AVW与蔗汁糖分呈正相关,而蔗茎产量与叶宽、叶脉数呈负相关,与叶长、AVW呈正相关关系。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叶长对糖分的直接贡献为-0.5594,对蔗茎产量为0.5771;叶宽对蔗汁糖分的直接贡献为0.4751,对蔗茎产量为-0.2475;而叶脉数对汁糖分和蔗茎产量均为负向作用,研究结果认为,甘蔗苗期表现叶片较窄,叶脉数较少,可作为苗期进行高产高糖性状间接选择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江西甘蔗种质资源主要性状的变异与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96份江西省甘蔗种质资源为材料,采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甘蔗主要形态农艺、经济性状的变异程度和相关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甘蔗主要形态农艺和产量性状的变异系数存在很大差异,其差异大小顺序为分:蘖率,萌发率,株高,蔗糖产量,蔗茎产量,单茎重,有效茎,茎径,苗高,锤度,糖分。甘蔗主要形态农艺和经济性状的种质频数分布均近似于正态分布,但不同性状间有所差异,萌芽率、茎径、有效茎、蔗茎产量和蔗糖产量呈典型正态分布,分蘖率和单茎重呈左偏正态分布,苗高、株高、锤度和糖分呈右偏正态分布。(2)相关分析发现,萌发率与分蘖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单茎重呈显著负相关,与苗高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有效茎呈正显著相关;分蘖率与苗高呈极显著负相关,与蔗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苗高与蔗茎产量、蔗糖产量呈显著正相关;株高与锤度、糖分和有效茎呈极显著正相关;单茎重与蔗茎产量、蔗糖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有效茎与蔗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蔗糖产量呈显著正相关;蔗茎产量与蔗糖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应用回归分析、通径分析和因子分析对湛江地区7个甘蔗品种的6个主要蔗汁品质指标,包括蔗汁糖分(Y)、还原糖分(X1)、重力纯度(X2)、转光度(X3)、简纯度(X4)和锤度(X5)进行分析。简单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蔗汁糖分与其它5个品质指标均呈显著线性回归,简单回归模型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建立最优方程为:Y=-4.47724939+0.6598210692X3+0.03952629895X4+0.3513029685X5,方差分析表明,多元回归模型达极显著水平(P<0.01),决定系数为0.997424。通径分析表明,其它5个蔗汁指标对蔗汁蔗糖分均有正效应,其中蔗汁转光度、蔗汁锤度、蔗汁重力纯度、简纯度4个指标影响较大。因子分析表明,6个甘蔗品质指标可用2个主因子代表,其特征值的累计贡献率达98.254%,这2个主因子分别为蔗汁糖分指标因子(蔗汁糖分、蔗汁转光度、蔗汁锤度、还原糖分载荷值较大)和成熟度因子(蔗汁重力纯度、简纯度载荷值较大)。  相似文献   

6.
利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因子分析等方法,对20份云瑞系列甘蔗新品种(系)的9个品质性状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甘蔗蔗糖分与其影响因子的密切程度。相关分析表明,甘蔗蔗糖分与蔗汁蔗糖分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蔗汁锤度呈显著正相关,与其他品质指标相关性不显著;简纯度与重力纯度呈极显著正相关;还原糖与甘蔗产糖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蔗汁锤度与简纯度、重力纯度、蔗汁蔗糖分和甘蔗蔗糖分呈显著正相关,与还原糖、甘蔗产糖量呈极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表明,出汁率、简纯度、蔗汁蔗糖分、还原糖对甘蔗蔗糖分具有正效应,蔗汁锤度、重力纯度、甘蔗产糖量、甘蔗纤维分对甘蔗蔗糖分具有负效应。因子分析表明,9个甘蔗品质性状指标可用蔗汁糖分、甘蔗成熟度和甘蔗压榨因子3个主因子代表,其特征累计贡献率达82.775 6%。  相似文献   

7.
甘蔗基因型苗期生理性状与糖分及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8个甘蔗基因型研究苗期一些生理性状与蔗汁糖分和产量关系。结果表明:苗期的相对生长率(RGR)与净同化率(NAR)间呈显著正相关(0.96),RGR、NAR与蔗汁糖分均呈负相关,与蔗茎产量均呈正相关。通径分析结果表明NAR对蔗汁糖分和蔗茎产量均为直接正向贡献。研究结果认为,甘蔗苗期有较高的NAR、叶面积比率(LAR)和叶绿素a/b值,可作为苗期进行高产高糖性状间接选择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基于投影寻踪分类法对40份从法国和菲律宾引进的甘蔗种质进行综合评价。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种质间茎径、单茎质量、蔗糖分等主要工农艺性状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变异系数介于5.68%~51.55%,变异广泛。对各种质的株高、茎径、有效茎、单茎质量、锤度、甘蔗蔗糖分、蔗汁蔗糖分、简纯度和纤维分等9个主要工农艺性状指标进行投影方向和投影值大小分析,结果表明:投影方向以甘蔗蔗糖分的最高,其后依次为锤度、蔗汁蔗糖分、简纯度、单茎质量和茎径等,株高和有效茎的较低;40份种质投影值大小各异,根据投影值大小,结合聚类分析将40份种质划分为5个类群,各类群投影值介于0.00~2.50,其中,第Ⅳ类群的5份种质资源(FR97–127、FR97–53、VMC95–29、VMC96–169和VMC97–30)综合性状表现优良,可供甘蔗杂交利用。综合来看,投影寻踪分类法可作为大量甘蔗种质资源评价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参试的10个甘蔗品种在农艺性状方面整体表现较好,福农0335出苗率表现好,分蘖率除柳城05-136、云蔗05-49表现较弱外,其余品种表现良好。对蔗茎产量、蔗糖分及公顷含糖量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云瑞06-189蔗糖分高,蔗茎产量一般;闽糖01-77蔗糖分较好,蔗茎产量高,公顷含糖量高;福农0335蔗糖分高,蔗茎产量高;粤甘42号蔗糖分中等,蔗茎产量高。经田间试验观察,各参试品种病虫害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0.
甘蔗苗期生化性状与糖分及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 8个甘蔗基因型研究苗期一些生化性状与蔗汁糖分和蔗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 ,高产高糖基因型苗期初期叶片蔗糖含量和总糖含量较高 ,硝酸还原酶活性在苗期初期至中期的增幅较大 ;高糖基因型中性转化酶活性在苗期较高 ,而高产基因型则表现较低。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表明 ,叶片蔗糖含量对蔗茎产量和蔗汁糖分均为正相关和正向贡献 ;硝酸还原酶和中性转化酶活性都对蔗茎产量和蔗汁糖分表现为不同方向的相关或贡献。根据以上结果 ,认为苗期的叶片蔗糖含量可作为高产高糖性状间接选择的较可靠指标 ;而以硝酸还原酶或中性转化酶活性作为间接选择指标时 ,其取值范围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对甘蔗 F_1代群体糖分性状的遗传相关、遗传进度和约束指数研究表明,在甘蔗 F_1代,根据田间锤度和株高来选择高糖无性系是行之有效的.应用约束指数对田间锤度进行选择,而对丛蔗茎重进行约束,可望获得理想的选择效果.从不同遗传相关程度的育种群体中分离选择高产高糖个体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2.
将15个杂交组合3832株实生苗于4—5叶时分别假植于塑料纸营养钵内,成活后剪下+1叶,经适当的处理,在显微镜下观察其解剖特征.取样的每个植株,收获前分别测定株高、茎粗、有效茎数、丛重和锤度.结果发现,每毫米叶宽含有的叶脉数与丛产糖量有极显著的遗传负相关,遗传通径分析表明,主要是通过影响丛重和含糖分而影响丛产糖量的.应用这个方法进行苗期预测,与常规的在生长后期目测选择并测定锤度的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3.
以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制的25个组合实生苗为材料,估算了10个甘蔗亲本的锤度及4个产量性状的gca和sea。结果表明,衡量蔗糖分的锤度遗传是亲本的加性效应,而衡量生长势的丛重遗传则取决于父本的加性基因效应。NCo 310作母本能将高糖特性传递给后代,崖64-389作父本有良好的糖分配合力,大茎野生种F_2杂种无性系崖73-226作父本,性状的配合力普遍良好。从高糖育种角度看,Co 419×崖64-389和NCo310×崖73-226的F_1群体表现最理想。本文还就野生血缘在甘蔗高糖育种中的利用进行了讨论,提出引进和利用大茎野生种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甘蔗15个家系有性和无性世代6个主要经济性状变异模式的分析表明,有性世代除丛有效茎数外,其他性状的群体均值低于无性世代,而所有性状的变异系数大多超过无性世代.显示出基因型—环境互作对甘蔗早期世代性状表达的效应.世代间性状表现的重演能力,以株高和锤度最强,茎径、丛有效茎数和丛重稍弱,锤重最弱.根据2个世代性状的变异模式和重演能力,CP72-1210×崖84-153和新台糖1号×崖71-374被认为是理想的高糖组合;崖79-222×崖84-153和粤农73-204×科5是理想的高产组合.针对这些组合的性状遗传变异特点,采用相适应的选择策略,有可能筛选出符合甘蔗育咱目标的高产高糖无性系.  相似文献   

15.
黎焕光  谭裕模  谭芳  王伦旺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528-15530
[目的]为选育高纤维分、高产、高糖,纸糖兼用型甘蔗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001年度和2002年度杂交育种的后代品系为研究材料,对2004~2008年12个试验圃的研究材料测定的甘蔗纤维分与甘蔗产量、甘蔗蔗糖分等农艺性状及加工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产量性状方面,甘蔗纤维分与甘蔗单位产量、单位含糖量、甘蔗茎径呈极显著的负相关,与甘蔗株高、单位有效茎数的相关不显著;在农艺性状方面,甘蔗纤维分与甘蔗的萌芽率、宿根发株率、分蘖率、枯心率、黑穗病株率等的相关不显著;在工艺性状方面,甘蔗纤维分与甘蔗蔗糖分相关不显著,与甘蔗出汁率、蔗渣水分呈极显著的负相关,与蔗汁锤度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与蔗汁蔗糖分呈显著的正相关。[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在低级圃的选择阶段,适当选择茎径较小,有效茎数较多,植株高,发株率高,田间锤度高的基因型,有利于提高高纤维分、高产、高糖纸糖兼用型甘蔗品种的选育效率。  相似文献   

16.
甘蔗经济性状的因子分析及品种聚类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14个甘蔗品种2次新植和1次宿根的产量及品质性状进行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将11个甘蔗经济性状用4个主因子表示,累加方差贡献率达到91.08%.第1主因子中起主要作用的性状是折光锤度、转光度、蔗汁蔗糖分和甘蔗蔗糖分等糖分因子;第2主因子载荷值较大的性状有甘蔗茎径、单茎重和公顷蔗茎产量指标等产量因子;第3主因子只有公顷有效茎数起主导作用;第4主因子起支配作用是重力纯度和视纯度等衡量甘蔗成熟度的因子.第1主因子与第4主因子有较大的正相关性,与第2主因子有较大的负相关性.根据品种斜交因子得分值,进行系统聚类分析,把14个甘蔗品种分为4类,第1类又分为3个亚类,不同类型品种具有不同的产量和品质特征.  相似文献   

17.
甜高粱茎秆含糖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粒用高粱品系LR625和甜高粱品系RIO杂交构建的甜高粱F2代群体为试材,对甜高粱茎秆含糖量性状及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并对锤度与其相关性状进行了通径分析。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茎秆含糖量性状中的茎汁混合锤度、茎秆重、茎汁重与株高、茎粗相关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出汁率与株高和第六、七节长度达到显著负相关;茎秆含糖量性状中的茎秆重和茎汁重与穗部性状及生物产量的相关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茎汁混合锤度与生物产量和千粒重达到显著正相关;茎汁混合锤度与茎秆重、茎汁重的相关达到了极显著正相关水平,且茎秆重与茎汁重相关极显著。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对锤度的相对重要性依次为茎秆重〉穗重〉茎汁重〉千粒重〉茎粗〉株高〉生物产量〉穗粒重〉穗长〉七节长〉六节长。  相似文献   

18.
以20个甘蔗杂交组合的实生苗群体为材料,分析了9个产量、品质性状的遗传相关和遗传通径系数。结果表明,株高对产量的遗传相关大于其他产量性状,茎径与4个品质性状为遗传正相关,以株高和茎径为选择方向并兼顾丛有效茎数,能达到高产高糖基因型的选择目标。丛重对丛含糖量的遗传正相关显著,直接效应大,而蔗汁蔗糖分对丛含糖量为遗传负相关,直接效应也为负,说明在实生苗世代应采用以丛重为主的选择高含糖量单株的选择策略。  相似文献   

19.
甜高粱茎秆汁液锤度与总糖含量间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20.
甘蔗杂交后代锤度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甘蔗22个家系F_1群体的遗传变异分析表明,锤度是高度可遗传的品质性状,对选择有较大的响应.在锤度平均值高、遗传变异系数大的家系中选择高糖基因型的效果好,可获得较高的遗传进展.根据锤度与株高、茎径、茎数和丛重遗传相关的方向和程度,对不同家系高糖高产基因型的选择确定相应的策略,能达到选育高糖高产品种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