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3 毫秒
1.
饲养方式和饲喂水平对鸡肉肌苷酸含量及肉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不同饲养方式和饲喂水平对“广西黄”黄羽肉鸡肉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放养(饲喂水平为对照组的50%)肉鸡的骨纤维直径显著增大,密度减小,肌肉脂肪含量明显升高;肌肉肌苷酸、硫胺素含量亦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2.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大豆酶解蛋白(ESM)对肉鸡生产性能、肉品质、肠道发育和免疫机能的影响,筛选出肉鸡日粮中适宜的ESM添加水平。选取1日龄健康AA肉鸡432只,随机分为4组(1个对照组和3个试验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8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ESM含量为0.3%、0.6%、0.9%的试验日粮,饲养期42 d。结果显示,随着ESM的添加,肉鸡0~42日龄的采食量和料肉比呈现显著降低的一次线性关系(P0.05);肌肉p H和胸肌率分别呈现显著升高和降低的一次线性关系(P0.05);肌肉失水率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二次曲线关系(P0.05);42日龄胸腺和法氏囊指数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二次曲线关系(P0.05);21和42日龄肉鸡的溶菌酶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二次曲线关系(P0.05)。由此可见,添加ESM能够提高肉鸡生产性能和肉品质,并改善其肠道发育和免疫机能,且在添加水平为0.6%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为了分析饲粮磷水平对肉质和脂质代谢的影响,试验选用100只1日龄的肉鸡开展了42天的饲养试验(磷缺乏组、正常组、高磷水平1组和高磷水平2组)。研究结果表明:与正常磷水平组相比,磷缺乏组和高磷组肉鸡的肉品质均降低了。高磷饲粮导致胸肌肌肉亮度值、红度值和剪切力极显著增加、脂肪酸和肌内脂肪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与正常磷水平组相比,低磷、高磷水平组的苹果酸酶活性显著降低,脂肪合成酶和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与其它处理组相比,正常磷水平饲喂组肉鸡血清中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含量最低(P0.05)。高磷饲粮极显著降低了肝脏中脂质的沉积(P0.01),但是能极显著增加胸肌中的磷含量(P0.01)。由此可见,磷缺乏或过量均会影响肉鸡的肉质和脂质代谢。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肉鸡生长前期(1~21日龄)饲喂发酵饲料对其生长性能、养分利用率、肠道健康和肉品质的影响。【方法】选用1日龄爱拔益加肉鸡公鸡240只,随机分入4个处理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4组肉鸡生长前期(1~21日龄)分别饲喂添加0、5%、10%、15%发酵饲料的试验饲粮,生长后期(22~42日龄)均饲喂不含发酵料的基础饲粮,试验期为42 d。试验第21和42天时,测定肉鸡的1~21日龄、22~42日龄和1~42日龄生长性能、19~21日龄和40~42日龄养分利用率、42日龄肠道菌的数量和42日龄肉品质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饲喂10%发酵饲料显著降低肉鸡1~21日龄料重比(P<0.05);饲喂15%发酵饲料显著提高肉鸡1~42日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P<0.05),显著提高19~21日龄肉鸡干物质利用率和能量代谢率(P<0.05)。前期饲喂发酵饲料对42日龄肉鸡的盲肠菌群数量影响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喂发酵饲料显著降低42日龄肉鸡肌肉中胆固醇含量(P<0.05)。【结论】生长前期饲喂10%的发酵饲料显著降低了肉鸡1~21日龄料重比;饲喂15%发酵饲料显著提高了肉鸡1~42日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及19~21日龄肉鸡干物质和能量利用率。生长前期饲喂发酵饲料显著降低了42日龄肉鸡肌肉胆固醇含量,但是对42日龄肉鸡盲肠菌群数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李泽然 《饲料研究》2023,(11):51-55
试验旨在研究枯草芽孢杆菌对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免疫功能、抗氧化功能和肠道形态的影响。将120只白羽肉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对照组肉鸡饲喂基础日粮,Ⅰ组、Ⅱ组、Ⅲ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00、200、400 mg/kg枯草芽孢杆菌。试验期42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22~42日龄、1~42日龄时,各试验组肉鸡的平均日增重均显著升高(P<0.05),Ⅱ组、Ⅲ组肉鸡末重均显著升高(P<0.05),Ⅱ组肉鸡的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Ⅱ组、Ⅲ组肉鸡半净膛率、滴水损失率、烹煮损失率均显著升高(P<0.05);Ⅱ组肉鸡屠宰率、胸肌率及肌肉pH值均显著升高(P<0.05)。Ⅱ组肉鸡脾脏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肉鸡血清免疫球蛋白G (IgG)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尿素氮(BUN)含量显著降低(P<0.05);Ⅱ组、Ⅲ组肉鸡血清免疫球蛋白A (IgA)、总蛋白(TP)、丙二醛(MDA)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Ⅱ组肉鸡血清谷丙转氨酶...  相似文献   

6.
甜菜碱对肉鸡生长性能、脂质代谢及肌肉风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甜菜碱对肉鸡生长性能、脂质代谢及肌肉风味品质的影响。选用1日龄爱拔益加(AA)健康肉公鸡2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重复1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05%、0.10%和0.20%甜菜碱的试验饲粮。试验全期42 d,前期为第1~21天,后期为第22~42天。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0.20%甜菜碱能够显著提高肉鸡前、后、全期平均日增重和前、后期体重(P0.05),显著降低全期料重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甜菜碱显著提高了肉鸡胸肌中肌苷酸含量及胸肌和腿肌中肌肉脂肪、风味氨基酸和总游离氨基酸含量(P0.05)。与对照组相比,0.20%甜菜碱能够显著增加肉鸡胸肌和腿肌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以及胸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和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P0.05)。与对照组相比,0.20%甜菜碱显著降低血清中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脂联素含量(P0.05),显著提高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瘦素和胰岛素含量(P0.05)。由此可见,肉鸡饲粮中添加甜菜碱可以提高肉鸡的生长性能,促进脂质代谢,改善肌肉风味品质,以0.20%添加效果为最佳。  相似文献   

7.
袁伟  黄珺 《中国饲料》2021,1(18):117-120
文章旨在评估日粮添加不同水平的香蕉加工残渣对肉鸡生长性能、养分消化、肉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将平均体重一致的540只1日龄肉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6只,在整个1~42 d的试验期,对照组肉鸡饲喂基础日粮(香蕉加工残渣水平为0%),T1和T2组肉鸡饲喂香蕉加工残渣添加水平分别为10%和20%的日粮。结果:10%香蕉加工残渣组肉鸡42 d体重较对照组显著提高3.59%(P<0.05),但1~42 d料重比显著降低3.28%(P<0.05)。与对照组相比,10%和20%香蕉加工残渣组22~42 d肉鸡的平均日增重分别显著提高5.25%和3.28%(P<0.05),而22~42 d肉鸡的料重比分别显著降低4.82%和3.01%(P<0.05)。与对照组相比,10%和20%香蕉残渣组肉鸡有机物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3.81%和4.19%(P<0.05),同时10%香蕉残渣组肉鸡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3.40%(P<0.05)。与对照组相比,10%和20%香蕉加工残渣组肌肉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浓度显著降低(P<0.05),肌肉系水力和蛋白硫醇含量显著升高(P<0.05)。经济效益分析结果显示,10%香蕉加工残渣组肉鸡单公斤的增重成本较对照组显著降低5.08%(P<0.05)。结论:日粮添加香蕉加工残渣提高了肉鸡生长后期的日增重和饲料效率,同时改善了有机物表观消化率及肌肉系水力,综合考虑生产饲料成本,1~42 d肉鸡日粮中香蕉加工残渣适宜的添加水平为10%。 [关键词]香蕉残渣|肉鸡|生长性能|养分消化|肉品质|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降脂添加剂对肉鸡胆固醇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4周龄艾维茵肉仔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32只,4个(笼)重复,分别在基础日粮中加入0,0.03%,0.06%,0.10%含胆固醇合成抑制剂(Lovastatin)的添加剂饲喂三周。研究Lovastatin对肉鸡血浆、肌肉、肝脏中胆固醇和甘油三脂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肉仔鸡的血浆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ol)的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血浆总甘油三脂(TG)随添加量增加显著提高(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下降(P>0.05)。试验组肉鸡中总胆固醇(TC)和总甘油三脂(TC)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肝脏中各指标差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饲料利用率提高(P>0.05),生长速度相似。屠宰率、腹脂率、胸肌率、腿肌率略高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胆固醇合成抑制剂能够减少肉鸡肌肉、肝脏胆固醇的沉积,改善肉鸡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9.
采用4×3双因子多水平随机试验设计,研究了有效环境温度(ET,15.0、21.2、35.3和37.6℃)和日粮能量浓度(ME,11.71、12.55和13.39 MJ/kg)对4~6周龄肉鸡生产性能、屠体性能和肌肉成分的影响.试验选用21日龄AA肉鸡216只,随机分为12个组,置于4个环控舱中,每舱3组,每组等分成3个重复 (笼),每个重复(笼)6只鸡,饲喂1种试验日粮,为期3周.试验开始及结束时测量试鸡的个体体重和相应阶段各重复的耗料量;饲养试验结束时进行屠宰,测量屠宰指标,并取胸、腿肌测定其成分.结果表明(1)有效温度对肉鸡的日采食量、日增重及料肉比影响显著(P<0.05),当温度超过常温时,日采食量及日增重显著下降(P<0.05),料肉比显著升高(P<0.05);(2)高温或极端高温显著提高肉鸡的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和腿肌率(P<0.05),显著降低屠体重、胸肌重、腿肌重、胸肌率、皮下脂肪厚、肌间脂肪宽(P<0.05).低温组屠宰率显著升高(P<0.05),皮下脂肪厚显著下降(P<0.05).随着日粮能量浓度的升高,肉鸡屠体重显著升高(P<0.05),胸肌率及皮下脂肪厚显著降低(P<0.05);(3)有效温度对胸肌常规成分和胆固醇含量均有显著影响(P<0.05).与常温组相比,极高温组鸡的胸肌和腿肌蛋白质含量显著下降(P<0.05);有效温度的上升与下降都显著增加了胸肌及腿肌的粗脂肪含量(P<0.05);高温及极高温显著增加了胸肌的水分含量(P<0.05);低温显著降低腿肌的粗灰分(P<0.05).日粮能量水平对腿肌粗蛋白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与适能组相比,高能组腿肌蛋白质含量显著降低(P<0.05).有效温度与日粮能量蛋白水平对胸肌粗灰分含量有交互作用(P<0.05).由此可得,有效温度对肉鸡生产性能、屠体组成和胸肌、腿肌成分的影响程度远远超过日粮能量浓度,高温能显著降低肉鸡生产性能、屠体性能、肌肉蛋白质含量,增加肌肉脂肪含量,而提高日粮能量浓度则可增加肉鸡屠体重,但能否通过调整日粮能量浓度以减缓高温对肉鸡生产性能、其它屠体指标和肌肉成分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丙酸铬(CrPro)对常规饲养条件下饲养21 d的肉雏鸡生长性能、血清脂代谢、胴体品质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选用体重均一的1日龄科宝500雄性雏鸡252只,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鸡。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含铬0.62 mg/kg),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2、0.4、0.8、1.6和3.2 mg/kg CrPro(以铬计)的饲粮。试验鸡只自由采食和饮水,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1)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CrPro对肉鸡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2)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CrPro对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但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随饲粮中CrPro添加水平的上升而线性升高(P0.05)。3)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CrPro对肉鸡胴体性能和胸肌肉品质均无显著影响(P0.05)。4)肉鸡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和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随饲粮CrPro添加水平的提高呈二次曲线变化(P0.05),并且均在0.4 mg/kg添加组达到最大值; CrPro添加水平有影响肉鸡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的趋势(P=0.057 4),且其随着饲粮CrPro添加水平的提高呈二次曲线变化(P0.05)。5)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CrPro对21日龄肉鸡免疫器官指数无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知,饲粮添加CrPro对常规饲养条件下饲养21 d肉鸡的生长性能、胴体性能及肉品质无显著影响,但随饲粮CrPro添加水平的升高,肉鸡血清IgA、IgG及IgM含量均呈现二次曲线变化,且在CrPro添加水平为0.4 mg/kg时达到最大值;饲粮添加CrPro线性提高了常规饲养条件下饲养21 d肉鸡血清LDLC含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试验旨在探讨复合植物提取物对育肥期苏姜猪胴体性状、肌肉品质及血清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200头120日龄、体重55 kg的健康苏姜猪阉公猪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试验A、B、C、D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0、200、300、400 mg/kg植物提取物(由杜仲、女贞子、五味子按4:3:1混合提取,提取物的主要活性成分为绿原酸、齐墩果酸和木脂素等)。试验预试期7 d,正试期45 d。试验结束后采血并屠宰,测定胴体性状、肌肉成分、肉品质、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指标及免疫指标。[结果] B和C组平均背膘厚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B组眼肌面积显著高于对照组和A组(P<0.05)。各组间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等常规肌肉成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B组大理石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A和C组(P<0.05)。B和D组肉色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B组肌肉红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和A组(P<0.05)。B组血清总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D组血清白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和D组血清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B组Ig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与A组(P<0.05)。其他指标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 在苏姜猪育肥期基础饲粮中添加200 mg/kg复合植物提取物有利于改善胴体性状、肌肉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可在苏姜猪的生产中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12.
试验旨在研究甜菜碱对黄羽肉鸡屠宰性能和肌肉品质的影响.选用400只1日龄雌性黄羽肉鸡,随机分成5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125、250、500、1000 mg/kg甜菜碱.试验期74 d.结果表明:1)饲粮中添加甜菜碱可显著降低皮下脂肪厚度和肌间脂肪宽度(线性,...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以6月龄苏尼特羊为研究对象,采用肌球蛋白重链(MyHC)分子分型法、ATP酶染色法分析肌纤维组织学特性,并对肉品质指标、能量代谢相关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代谢酶活性进行测定及分析,以探究运动对苏尼特羊肌纤维特性和肉品质的影响及其调控机理.选取体况良好、平均体重为(19.77±3.81)kg的3月龄苏尼特羊14只...  相似文献   

14.
旨在探讨外源注射miR-499-5p对肉鸡腓肠肌肌纤维直径及基因表达的影响,完善miR-499-5p对肉鸡骨骼肌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本研究选用14日龄健康大恒肉鸡公鸡16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8个重复,均正常饲喂日粮,分别在腓肠肌部位肌肉注射agomiR-NC(对照组,5 nmol)和agomiR-miR-499-5p(注射组,5 nmol),为保证试验效果,每3 d注射1次,共注射6次。注射完成后将16只肉鸡屠宰,采集腓肠肌组织进行肌纤维直径测定和转录组学(RNA-seq)分析。结果显示,注射miR-499-5p可导致肉鸡腓肠肌肌纤维直径显著减小(P<0.05)。转录组测序结果显示,注射组和对照组分别获得308 263 164和316 696 152条clean reads,与鸡参考基因组的比对率分别为90.29%和89.57%。与对照组相比,注射组共有差异表达基因18个,其中上调基因12个,下调基因6个(P<0.05)。其中差异表达最大的两个基因分别是原癌基因FOS(fos proto oncogene,FOS)和早期生长应答蛋白基因(EGR1)。GO富集分析发现,差异表达基因显著富集于跨膜受体蛋白丝氨酸/苏氨酸激酶信号通路、转录调控、脂质合成和骨骼肌再生等过程。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表达基因显著富集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和Wnt信号通路。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到miR-499-5p的靶基因共78个,GO富集分析发现,靶基因也显著富集于丝氨酸/苏氨酸激酶活性的负调控和转录因子活性等过程。本研究表明,注射miR-499-5p可改变肉鸡腓肠肌肌纤维直径从而影响肌纤维特性,差异表达基因中的FOSEGR1、CYR61和WNT7A基因可能在miR-499-5p的作用下通过上述通路参与了脂肪沉积和肌肉发育的调控。  相似文献   

15.
16.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不同水平低聚木糖(XOS)对仔猪生长性能、背最长肌营养成分含量及肌纤维类型组成的影响,探讨XOS在仔猪饲粮中的最佳添加量及其对肌肉营养成分和肌纤维类型组成的调控作用。试验选取健康的21日龄"杜×长×大"断奶仔猪12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Ⅰ组、Ⅱ组和Ⅲ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0、250和500 mg/kg XOS的饲粮,试验期为56 d。试验结束后,每重复选取1头接近平均体重的仔猪进行屠宰取样。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Ⅰ组仔猪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显著增加(P0.05),Ⅱ组和Ⅲ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增加(P0.05),但末重和料重比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2)各组之间背最长肌粗蛋白质、粗脂肪以及游离氨基酸包括亮氨酸、甘氨酸及天冬氨酸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其他氨基酸含量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有不同程度地升高或降低;3)与对照组相比,Ⅰ组肌球蛋白重链(MyHC)Ⅱa和MyHCⅡx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Ⅱ组MyHCⅠmRNA相对表达量与Ⅲ组相比显著增加(P0.05);与对照组相比,Ⅰ组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α、沉默交配型信息调节因子2同源蛋白1和解偶联蛋白3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但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mRNA相对表达量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知,仔猪饲粮中合理添加XOS能提高生长性能,促进慢肌纤维相关基因的表达,推荐添加水平为100~250 mg/kg。  相似文献   

17.
将 60只 5 2周龄蛋鸡分为三组 ,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 ,两试验组分别饲喂含 3 %的大豆油和 3 %的花生油日粮 ,研究日粮中添加植物油对肝脏和胸肌中C 18系列脂肪酸的影响 ,结果表明 :日粮中添加 3 %植物油可明显提高生产性能。肝脏中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的含量以及胸肌中硬脂酸、亚油酸和亚麻酸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试验 1组肝脏和胸肌中亚油酸和亚麻酸的含量与试验 2组差异显著 (P <0 0 5 )。  相似文献   

18.
旨在探讨Glut4基因突变后骨骼肌能量代谢及肌纤维转化的分子机制。本研究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Glut4Q177L突变鼠。选取22周龄健康的野生雄鼠和Glut4Q177L突变雄鼠,即试验分为两组,每组3只,3个重复,进行表型评价和糖耐量、胰岛素耐量试验;荧光定量检测两组小鼠腓肠肌葡萄糖转运蛋白、脂代谢、肌纤维类型相关调控基因的表达差异;Western blot测定腓肠肌AMPK及其磷酸化蛋白含量。结果表明,突变鼠皮下脂肪和附睾脂重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突变鼠糖耐量曲线下面积极显著增加(P<0.01),表明其糖耐量受损;突变鼠血清中甘油三酯的含量显著下降(P<0.05)。相较于野生型小鼠,Glut4Q177L突变鼠腓肠肌中Glut4、Glut1和Glut12等多个葡萄糖转运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葡萄糖摄取受限导致调控能量代谢关键基因AMPK在mRNA、蛋白和磷酸化修饰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同时促进与脂肪酸摄取与合成代谢相关的CD36和ATGL等基因表达上调(P<0.05);慢速氧化型肌纤维(I型)和快速氧化型肌纤维(IIa型)相关基因表达极显著升高(P<0.01),而快速酵解型纤维(IIb型)相关基因表达显著降低(P<0.05)。本研究结果显示,Glut4葡萄糖结合关键位点突变降低了骨骼肌和脂肪葡萄糖摄取能力,通过上调其它转运蛋白增加葡萄糖摄取;激活AMPK信号通路及分泌肌细胞因子调控脂肪分解以满足能量需求;促进线粒体丰富的氧化型肌纤维生成以提高能量利用效率。Glut4突变不仅可以为骨骼肌胰岛素抵抗提供有效的动物模型,还可以为家畜生物育种提供基因编辑参考位点。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甜菜碱对瘦素缺陷(ob/ob)小鼠肌肉组织中脂质沉积的影响和潜在机制,本研究将12只同批次6周龄雄性、健康、体重差异不超过1 g的ob/ob小鼠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作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小鼠饮用纯净水,试验组小鼠饮用的纯净水中含1%甜菜碱。1个月后脱颈处死,采集肌肉样本,利用油红O染色、甘油三酯含量测定检测ob/ob小鼠肌肉组织中脂质沉积情况;利用气象色谱-质谱联用系统分析肌肉组织中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利用qRT-PCR方法检测肌肉组织中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1)补饲甜菜碱后ob/ob小鼠的体重增加量、肌肉组织中脂质沉积、禁饲血糖水平显著降低(P<0.05);2)补饲甜菜碱后,ob/ob小鼠肌肉中脂肪甘油三酯脂肪酶(adipose triacylglyceride lipase,ATGL)、激素敏感性甘油三酯脂肪酶(hormone-sensitive lipase,HSL)以及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cose transpoter 4,GLUT4)基因的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3)补饲甜菜碱后,ob/ob小鼠肌肉中饱和脂肪酸(saturated fatty acids,SF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含量显著升高(P<0.05);4)补饲甜菜碱后,ob/ob小鼠肌肉中脂肪酸合成基因: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etase,FAS)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乙酰辅酶A合成酶(acetyl-CoA synthetase,ACS)表达量无显著性变化(P>0.05);脂肪酸氧化基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 alpha,PPARα)、酰基辅酶A氧化酶(acyl-CoA oxidase2,ACOX2)、长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long chain acyl-CoA dehydrogenase,ACADL)、脂肪酸转位酶(fatty acid transposase, CD36)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结果表明,ob/ob小鼠补饲甜菜碱后,肌肉组织脂肪酸合成基因表达降低、脂肪酸氧化基因表达升高,同时肌肉组织脂肪酸含量发生改变,最终导致肌肉组织脂质减少。  相似文献   

20.
旨在探究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1(myosin binding protein C1,MyBPC1)对牛骨骼肌卫星细胞增殖与成肌分化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MyBPC1在细胞分化和肌肉发育过程中的调控作用提供依据。本研究利用西门塔尔胎牛原代牛骨骼肌卫星细胞体外诱导成肌分化模型模拟牛骨骼肌的生长发育过程。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MyBPC1的细胞时序表达谱。试验分为两组。在RNA水平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0 μL;在蛋白水平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 μg。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牛骨骼肌卫星细胞转染MyBPC1的过表达效果,并进一步检测细胞增殖期标志因子Pax7、Ki67以及细胞分化期标志因子MyHC、MyOG的表达变化情况,观察牛骨骼肌卫星细胞肌管形成状态。结果,MyBPC1在牛骨骼肌卫星细胞分化前后表达水平存在极显著差异,牛骨骼肌卫星细胞诱导分化后MyBPC1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极显著高于增殖期(P<0.01)。过表达MyBPC1后,细胞分化形成的肌管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增殖标志因子Pax7的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分化标志因子MyHC的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过表达MyBPC1可以促进牛骨骼肌卫星细胞体外成肌分化,为进一步开展MyBPC1对牛骨骼肌卫星细胞的调控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