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鹿邑县既是全国产棉大县 ,又是全国优质棉基地县 ,常年棉花种植面积 2 0 0 0多公顷。自 1 999年起 ,该县杂交棉种植面积每年以 6667公顷的速度递增。 2 0 0 2年种植面积达 2 .8万公顷 ,其中标杂棉2 .7万公顷 ,占当年全县植棉总面积的 98%以上 ,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棉花种植“一县一种”化。2 0 0 3年种植面积 3.5万公顷 ,其中标杂棉 3.4万公顷 ,再次实现棉花种植全县一种。但随着植棉面积的逐年增大及多年连续种植 ,部分棉田棉花苗期病害发生较重 ,常常造成育苗床大片死苗 ,直播棉田缺苗断垄。鹿邑县农业局、鹿邑县棉花办公室技术人员 ,经过多…  相似文献   

2.
丁庆永 《中国棉花》2004,31(8):43-43
近年来 ,鹿邑县委、县政府从提高农民收入入手 ,致力于农业结构调整 ,狠抓杂交棉产业化生产 ,不断优化、调整棉花品种结构 ,从 1 997年的引进667m2标杂 A1试种 ,到 2 0 0 3年的全县种植标杂棉3.5万公顷 ,仅用 6年的时间就实现了杂交棉全县单一品种种植。几年来 ,该县已累计推广种植标杂系列杂交棉 1 0多万公顷 ,创产值近 1 6亿元 ,累计为农民增收 5亿多元 ,棉农人均年增收 5 0 0多元 ,成为全国最大的标杂系列杂交棉推广种植基地县。针对 2 0 0 3年该县涝灾严重 ,农民收入较低的现实 ,为确保 2 0 0 4的 4万公顷杂交棉生产顺利开展 ,切实增加…  相似文献   

3.
标杂棉在新疆的种植表现及其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标杂A1、标记杂交棉一号(以下统称标杂棉)从2001年在新疆试验示范以来,表现出了超常优势,比生产品种增产30%~35%,深受当地棉农欢迎及兵团领导的重视。1新疆标杂棉的试种及表现2001年河南鹿邑县棉麻公司将标杂A1引到博乐农五师八十九团试验示范,2003年、2004年标杂棉的育种人又将标记杂交棉一号引入石河子、南疆阿克苏等地示范。2003年新疆示范种植标杂棉20多hm2,2004年示范种植333hm2,2005年发展到1660多hm2。2003年农五师八十九团种植标杂A120多hm2,平均公顷产皮棉2448kg;2004年种植330多hm2,其中2.8hm2皮棉单产达3255kg,创北疆棉花单产…  相似文献   

4.
鹿邑县既是全国产棉大县 ,又是全国优质棉基地县之一。该县通过对标杂 A1杂交棉采取育苗移栽、加强移栽后的管理 ,使其每公顷皮棉产量由1 998年的 1 387kg增加到 2 0 0 2年的 1 680 kg,并创造了每公顷皮棉 2 931 kg的黄淮海棉区棉花高产纪录。现将该县多年来摸索出来的标杂 A1栽后高产管理技术总结如下 :1增加施肥量。标杂 A1是鸡脚叶 ,与圆叶常规棉相比 ,其营养体占的比例小 ,而生殖体占的比例大 ,即经济系数高 ,施肥量应比常规棉增加三分之一左右。水肥不足时会出现早衰 ,从而影响产量和品质。移栽缓苗后 ,离棉行 30 cm处开深沟 ,每公顷…  相似文献   

5.
我市自 1 999年引进标杂 A1抗虫棉品种后 ,不断试验改进间套技术 ,于 2 0 0 0年摸索出了适宜在花生产区推广的标杂 A1抗虫棉间作花生、马铃薯三种三收模式 ,通过植棉条带和花生条带年际间的轮换较好地解决了花生重茬减产等问题 ,2 0 0 1年示范推广效益显著 ,经测产 ,每公顷产皮棉1 731 kg,比对照纯作美棉 33B增产 1 0 .5 % ,且与本品种的春播纯作田产量基本相当 ,产花生果2 767.5 kg,产马铃薯 832 8kg,效益是纯作棉花的 1 80 % ,是纯作花生的 2 0 4 .8% ,是纯作马铃薯的1 38.6%。1种植方式冬前深耕 ,立垡越冬。早春及时耕耙 ,施足基肥 ,精…  相似文献   

6.
湖南南县地处长江中游的湘北洞庭湖腹地平原.常年植棉1.3万~1.7万hm2,平均每公顷产皮棉1575 kg.2003年开始试种中棉所48,到2007年共种植2556.7 hm2,平均公顷产皮棉1767 kg,比本县当家品种湘杂棉3号增产12.2%.2008年已列入国家棉花良补品种,种植面积约3334 hm2,将成为南县棉花主要当家品种.  相似文献   

7.
1试验情况豫杂0568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继标杂A1、标杂A2后,最新选育的第一个常规叶型杂交棉花新品种,2002年在安徽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中公顷产子棉4153.2 kg,皮棉每公顷1684.1 kg,分别比对照皖杂40增产19.84%、9.93%,在6点次试验10个品种中分别居第1、2位;2003年在安徽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中公顷产子棉2892.5 kg,皮棉每公顷1157.3 kg,分别比对照皖杂40增产12.48%、9.43%,在5点次试验12个品种中分别居第6、7位;2004年在安徽省棉花品种生产试验中公顷产子棉3869.4 kg,皮棉公顷1537.1kg,分别比对照皖杂40增产14.8%、8.03%,在6点…  相似文献   

8.
标杂 A2 是利用叶型和腺体含量明显不同的两个自交系杂交而成 ,是一个有超常优势的亚鸡脚叶棉花杂交种。在 2 0 0 2年河南省杂交棉区域试验中 ,公顷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 4437kg、1 770 kg和 1 62 7.5 kg,在试验中均居第一位 ,分别比对照中棉所 38增产 1 8.9%、2 6.5 %和 32 .3%。在 2 0 0 3年河南省杂交棉生产试验中 ,比对照豫杂35分别增产 4.9%、0 .8%和 4.2 %。标杂 A2 利用个体增产潜力 ,充分发挥营养枝的生长优势 ,实行宽行稀植 ,密度由常规棉的公顷 5 .2 5万株降为 1 .80万~ 2 .2 5万株 ,行距由原来的 90~ 1 0 0 cm改为1…  相似文献   

9.
1998年平度市从外地引进美国抗虫棉新棉3 3 B,在市良种棉加工厂示范面积 1 0公顷 ,并在 1 2处植棉镇进行了试验 ,结果均获得了大丰收 ,平均每公顷产皮棉 1 76 2 .5kg,比常规棉石远 3 2 1增产2 1 .1 % ,毛收入 2 .6 4万元 ,扣去费用 6 585元 ,公顷纯收入 1 .98万元 ,比常规棉增收 480 0多元。 1 999年全市种植 3 3 3公顷 ,因受严重伏旱影响 ,每公顷产皮棉 90 0 kg,比常规棉增产 2 0 %。两年的实践证明 ,种植抗虫棉确是高产高效 ,经济效益显著。1 株型较理想 ,叶功能期较长 该品种株型紧凑 ,茎杆坚硬 ,果枝上举 ,叶片中等大小 ,且皱折较大 …  相似文献   

10.
标杂 A1 是集高产、优质、抗病虫诸多性状于一体杂交棉 ,经过两年的示范种植和邻近县市的经验 ,总结出了一套和常规棉花品种套种的栽培模式 ,2 0 0 3年在全市示范种植 3.3hm2 ,平均单产1 830 kg。1种植模式。有两种种植模式 :一是采用幅宽 1 4 5cm地膜 ,中间种 1行标杂 A1 ,株距 30 cm,每公顷保苗 2 .38万株 ;两边各种当地早熟品种 1行 ,株距1 5 cm,行距 5 0 cm,膜间距 40 cm,每公顷保苗 9.5 2万株 ;二是采用幅宽 1 4 5 cm地膜 ,边行种植 1行标杂 A1 ,株距 30 cm,公顷 2 .5 1万株 ,在距标杂 A1 5 0cm处种两行当地早熟品种 ,行距 33cm,株距…  相似文献   

11.
标杂A1杂交棉高产理论和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标杂A1自育成后,经过5年多的试验和示范推广,在黄淮棉区创出了较大面积公顷产皮棉2250kg以上和小面积公顷产皮棉2593.5kg的高产纪录,使棉花产量水平实现了较大跨越.  相似文献   

12.
2003年安徽省优质高产棉花品种擂台赛小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筛选出适应于安徽棉区种植的棉花品种 ,安徽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有针对性地征集了 5个棉花品种 (组合 )进行擂台赛试验 ,着重鉴定优质高产及适应性。1参试品种及试验地点参试品种为全抗杂 1号、皖杂 40 F2 ( CK)、多抗皖杂 40、SJ- 2、皖杂 5号。在沿江和淮北两大棉区的萧县、灵璧县、全椒县、东至县、望江县 5个试点品种密码编号统一方案实施 ,统一采取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 ,重复 3次 ,小区面积 2 0 m2 ,密度每公顷 2 .7万~ 4.2万株 ,每区 4行。施肥水平以每公顷产 1 5 0 0 kg皮棉标准施 ,常规栽培管理 ,根据棉株长势长相进行适当化…  相似文献   

13.
潜江市地处江汉平原腹地 ,常年植棉 2万hm2 ,皮棉总产 2 .5万吨 ,是国家优质棉基地和产棉大市。1 999~ 2 0 0 2年 ,在渔洋镇成功示范了“油菜—西瓜—辣椒—棉花”高效模式 ,面积 5 0 0万 hm2 ,占该镇棉田面积 1 3.1 % ,取得了公顷产值近 7万元 ,纯收入超过 5万元的好收益。现就该模式的经济效益和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经济效益油菜每公顷产 1 430 kg,收入 2 345元 ;西瓜每公顷产 5 5 0 5 0 kg,收入 2 862 6元 ;辣椒每公顷产35 4 0 0 kg,收入 2 690 4元 ;皮棉每公顷产 1 1 40 kg,产值 1 1 993元。每公顷合计产 1 1 40 kg,产值 1 1 993元…  相似文献   

14.
慈抗杂 3号是浙江省慈溪市棉科所以慈 96— 5为母本、WH— 1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抗虫杂交棉新组合。 1999年随着浙江省区试引入海盐种植 ,几年来 ,慈抗杂 3号表现出了产量高、抗性好、管理方便等特点 ,深受棉农的欢迎。1 种植表现1 1 产量1999年浙江省棉花区试海盐点 ,慈抗杂 3号公顷皮棉产量 15 34 5kg ,比对照泗棉 3号增产 39 4 % ,居第一位 ;2 0 0 0年浙江省棉花区试海盐点 ,慈抗杂 3号公顷皮棉产量 1912 5kg ,比对照泗棉 3号增产 9 8% ,居第一位 ;2 0 0 1年浙江省棉花生产试验海盐点 ,慈抗杂 3号公顷皮棉产量 15 34 5kg ,比对照泗棉 3…  相似文献   

15.
湖北荆门棉花品种多乱杂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荆门市位于江汉平原北部 ,是国家优质商品棉基地之一 ,常年植棉面积 3.3万公顷 ,皮棉总产 4万吨。棉花品种可用“多、乱、杂”三个字概括。在一块棉田中往往有 2~ 3个品种种植 ,在一个集中产棉乡镇往往有 1 0多个甚至 2 0多个品种种植。1形成品种多乱杂的原因1 .1无当家主导品种目前荆门市种植面积较大的几个品种如鄂杂棉 1号、3号、4号 ,中棉所 2 9等 ,在产量、品质以及抗病性等方面差异不显著 ,广大棉农不知道种什么品种好。1 .2审定品种过多湖北省 1 990年以来审、认定的品种有 2 0个左右 ,它们是鄂棉系列 ,鄂抗棉系列 1号至 1 0号 ,鄂…  相似文献   

16.
中棉所 35引入莎车后 ,1 997、 1 998年进行了生产试验示范和高倍繁殖 ,1 999年进行大面积推广 ,三年种植面积为 370 0公顷 ,2 0 0 0年 2万公顷 ,占全县棉花面积 50 % ,喀什地区 3.4万公顷 ,占全区棉花面积 2 0 %。1 搞好试验、示范1 997年自治区种子站安排了棉花抗病区试引种 ,通过观察中棉所 35产量性状较优 ,每公顷皮棉 1 575kg,比对照新陆中 3号增产 2 8.6% ,生育期比新陆中 3号早熟 3~ 5天。 1 998年进行了小区试验 ,中棉所 35参加了自治区主持西北内陆棉区试 ,公顷皮棉 1 755kg;喀什地区抗病区试公顷皮棉 1 995.4kg;莎车县抗病区试…  相似文献   

17.
李新林  刘素华 《中国棉花》2008,35(12):29-29
2006年农三师四十八团引进中棉所41,示范种植200hm2.该品种成铃率高、品质优良.2007年中棉所41成为本团主栽品种,种植1867 hm2,平均每公顷产皮棉2722.5 kg,最高产量达到4275 kg.现对中棉所41高密度滴灌高产栽培技术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中棉所 41是中国棉花研究所选育的双价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 ,具有高产、稳产、优质、抗虫性强等特点。 2 0 0 2年引进镇平试验、示范、表现突出。2 0 0 3年镇平生产试验及较大面积试种后 ,综合性状表现良好。1田间种植表现1 .1产量表现2 0 0 2年镇平县棉花品种比较试验 ,每公顷子棉产量 31 42 .5 kg,皮棉 1 2 75 .8kg,分别比对照中棉所 2 9增产 4.0 %和 2 .4% ,居 1 2个参试品种第 3、第 2位 ;2 0 0 2年在镇平县良种场示范的 6.67公顷中棉所 41 ,每公顷子棉 30 87kg,皮棉 1 2 4 1 kg,分别比中棉所 2 9增产 3.7%和 1 .9% ;2 0 0 3年镇平县棉花…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 ,在高产、优质、多抗杂交棉品种选育、采取宽行稀植、简化整枝、调整种植方式及棉田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大面积示范推广 ,有效地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与产值 ,收到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2 0 0 2年河南省鹿邑县 2 .67万公顷棉花只种标杂 A1一个杂交棉品种 ,在全国率先实现了“一县一品种”的产业化规模。1打破常规种植模式 ,实行“五改”1 .1改常规种为杂交种。标杂 A1、标杂 A2 杂交棉是河南省农科院植保所在高产、高效套种条件下选育出的适宜宽行稀植和间套种的专用品种 ,具有生长势旺、鸡脚叶通风透光性好、上桃快、结铃性…  相似文献   

20.
20 0 3年库尔勒市长绒棉种植面积 0 .37万公顷 ,占全市棉花面积的 2 1 .7% ,平均每公顷产皮棉 1 35 3kg,最高单产皮棉达 2 0 5 5 kg。与 2 0 0 2年长绒棉种植情况相比面积增加了3467公顷 ,单产提高幅度为1 2 .5 % ,创造产值 1 2 375万元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1具体措施1 .1强化组织 ,加强领导。针对长绒棉生产工作 ,专门成立了相应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组。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实施方案 ,组织、协调、督促、检查指导工作 ;技术指导组负责制定技术方案、技术培训和指导工作。领导小组的组长由主管农业市长担任 ,保证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