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视觉特征上的景观视觉吸引要素出发,运用SBE法和色彩量化分析等方法,构建预测模型,从空间要素、实体景物要素以及色彩结构、色彩组成方面探究景观结构要素和色彩因子对武汉东湖磨山景区滨水景观视觉质量的影响以及两者的共同作用效果。结果表明,景观结构要素对景观视觉质量的影响由大到小为:滨水空间亲水性、空间尺度、驳岸类型;色彩因子对景观视觉质量的影响由大到小为:主色彩占比、色彩数量、景观色泽、色彩主次分明程度。综合考量景观结构要素与色彩因子的共同影响,能更好地反映滨水景观的视觉质量。研究结果为东湖磨山景区滨水景观视觉质量提升和其他滨水景观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山水园林城市内涵的辨析,分析了北方山水园林城市景观中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的构成特征,并从保护自然要素、统筹人工环境要素、整合文化要素3个方面,提出了在新的发展背景下创造北方山水园林城市景观新地域性特征的相应策略。从自然和人文方面探索了新形势下山水园林城市景观塑造的新思维及应注意的问题,以期在山水园林城市建设中找到生态平衡与城市特色空间塑造的最佳结合点。  相似文献   

3.
温泉景观对康养具有支持作用,构建景观质量评价体系可为康养式温泉景观建设提供参考。运用GST理论和AHP法构建康养式温泉景观质量评价体系,建立景观质量的综合计算模型,并划分等级标准,对施甸县石瓢温泉景观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具有代表性和客观性的16项预选指标通过灰色筛选;评价体系中权重值由大到小排序为感官体验(0.387 3)生态环境(0.274 8)空间感知(0.198 1)基础设施(0.139 8);施甸县石瓢温泉质量综合评价得分78.54,处于景观质量的四级;针对石瓢温泉景观的优势和不足,提出合理利用闲置空间,细化功能分区,营造良好的私密空间;善用植物要素,增强色彩丰富度,增加芳香植物的使用率,充分发挥植物与嗅觉结合的最大效益;增强人工音乐景观设计;完善服务设施体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以云南省德宏州芒市三台山出冬瓜村德昂族传统村落景观为研究对象,将出冬瓜村景观构成要素划分为物质景观要素和非物质景观要素,借助景观基因理论对出冬瓜村景观构成要素进行景观基因识别和特征分析,总结景观特征.结果显示,出冬瓜村景观特征具有特殊性与多元性,物质景观特征的特殊性体现在:由于地形地势复杂、植物资源丰富,村中建筑空间布...  相似文献   

5.
探析城市景观道路的植物配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严晓  彭勇政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9):5755-5756,5810
城市景观道路是集植物配置、景观要素、道路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景观构象。以此为基础,探讨了城市景观道路配置的三大原则和四大关系。  相似文献   

6.
笔者通过对创意产业园区景观要素的剖析,架构起全面的景观更新策略,其中在选址上提出了"背山"、"临水"、"借智"、"比商"四大方式;在景观布局上则提炼出以建筑为核心、以室外空间为核心和多核心的3种布局模式;在景观构成要素上则提出从建筑、绿化、水体、道路、环境小品5个方面进行景观更新,同时通过对景观更新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提炼出外力拓展、内力整合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文献法和层次分析AHP法对所调查古城植物景观状况作初步分析,对塑造古城植物景观特色的构成要素进行分解,并对这些构成要素进行重要性排列,以期为以后的古城植物景观特色营造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基于国内外的研究,阐述微气候的概念和特征,指出其与园林空间、苏州古典私家园林空间的潜在对应关系,并以园林中最为重要的植物要素为客体,以微气候视角讨论苏州古典私家园林中植物景观如何营造具有微气候效果的景观。进而从植物自身生态特点、苏州城市特点、苏州园林空间及立意特点,重点分析了其中的植物景观在地域性的种植方式上、空间性的微气候营造上、融合性的生长方式上及精神性的立意表达上营造微气候的方式。最后提出启示当代设计的植物景观营造要点,以期为解读古典园林、创新当代园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适于双城市城市发展的绿地系统规划,以公园、滨水和道路3种绿地作为设计实例,对双城市绿地系统进行实地调研。公园绿地主要强调生产要素和景观要素的融合,打造具有特色的景观空间;滨水绿地主要是为双城市增加景观多样性,打造具有休闲、游憩功能的短暂停留空间;道路绿地主要是与防护、生产绿地结合,塑造生态性与景观性相融合的城市绿线。  相似文献   

10.
以建始县国有长岭岗林场为例,选取土地类型、优势树种、海拔、坡度、坡向作为分类因子,在GIS技术支持下,建立起全场量化的、空间化的物种—环境数据库,在此基础上,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将全场划分为7个具有独立经营意义的森林景观要素类型,生成了各景观要素类型斑块图及属性数据库。各景观要素类型空间格局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全场森林景观类型具有显著的异质性,但各森林景观要素类型受干扰和破碎化程度不同,各景观要素类型空间分布状况也极不均衡,不利于森林整体质量的提升和综合效益的发挥。建议在以后的森林经营过程中,应注意结合景观尺度,对全场森林景观规划、管理、保护和恢复等经营措施进行科学设计。  相似文献   

11.
居住地产体验区是地产商精心打造的体现项目品质的中心,其展现了地产商的品牌实力,体现了工程的施工品质。本文从地形要素、水体要素、植物要素、道路铺装和户外构建等5类主体要素方面对居住地产体验区景观构成要素进行分析,结合实景体验区图片,分析和阐述这些要素的重要作用和设计要求,以期为地产体验区景观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林丹 《现代农业科学》2009,(7):117-118,120
景观是有物质和能量联系的多重等级组织,城市湿地景观的规划设计是湿地景观要素有机秩序的具体表达形式,也是湿地各个要素得以体现的现实承载要素。笔者从平面公共空间、立体多维空间和游览时络空间的布局特点与营造手法具体阐述了城市湿地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与传统景观设计相比,农业景观有其独特的设计特点、策略和方法。本文基于空间场景化视域指出在农业景观设计中通过以空间场景化为目标的设计手法,将各种农业景观要素有机融合,成为审美对象,才能实现农业外在特征和内在特性在空间场景中的表征,塑造出独特的农业景观文化与艺术内涵。通过对乡村农业景观与城市农业景观两方面的具体剖析,分析了农业景观推进绿色生态、强化地域特色、尊重农业生活注重农业规律、景观与经济的有效结合的设计理念,并探讨农业景观的设计要点。指出景观设计工作者应当不断的探索农业景观的设计方法,为乡村和城市提供更多的优秀设计方案,利用好专业特长与优势,为城乡建设做出更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刘劲军  杨艺红  郑毅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3):16186-16188,16258
通过对安徽泗县雪枫烈士陵园的更新设计,对纪念性公园在更新设计过程中的空间形态、空间尺度、休闲设施、景观小品及绿化等景观构成要素进行研究,旨在为今后的城市纪念性公园绿地景观的更新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山区新农村建设中景观要素、格局和景观设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太春  张寿镒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3):20658-20661,20670
随着中国城镇化建设的蓬勃发展和人对环境意识的提高,景观设计在城镇建设和城镇规划中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但是,对于山区新农村的规划和景观设计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关注,由于受各种条件的制约,人们还没有认真研究乡村景观。因此,怎样利用山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要素进行新农村建设中的景观设计,是一项需要重点关注的课题。根据甘肃省陇南地区自然村落和民居的实地考察,探讨了山区聚落与民居的形成,山区乡村景观的构成要素,山区村落景观的空间格局及景观规划原则,希望能为乡村景观的设计和新农村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以湛江市主要建成区为研究对象,以湛江市2000年的遥感影像为信息源,通过Geoimager4.0对图片进行处理后,利用GIS的图像、数据处理功能,获取景观要素图斑,得出图斑的数量、面积、周长等特征,计算景观空间格局的异质性指数。结果表明,居住景观和工业景观的斑块面积比例较大,分别为29.57%和15.423%,绿地景观和水域景观的比例偏小,分别为14.501%和5.98%;居住景观的斑块数和多样性指数最大,绿地景观的破碎度最小。通过对景观空间格局指数的分析,探讨了湛江市城市景观生态空间格局,提出了城市景观生态优化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7.
城市景观生态林景观美景度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提高城市景观生态林美学质量,以合肥城市景观生态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美景度评估法(scenic beauty estimation,简称SBE)和多元线性回归进行综合分析,建立相关线性方程作为评价模型。结果表明:合肥城市景观生态林符合正态分布;合肥城市景观生态林美景度值分布在1.2以下,整体偏低;影响城市景观生态林景观美学质量的关键要素有5个,按影响大小排序为阔叶树比例、平均胸径、平均冠幅、有色树木比例及草坪盖度。  相似文献   

18.
居住区园林景观中的自然要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居住区景观在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下表现出不同的特性,相同的自然要素在不同的背景下会展现不同的内涵.各自然要素不是独自存在,而是相互依存在不同的景观内涵中.研究居住区环境中的自然要素的表现,适地适景,巧妙的组织与运用各种自然要素,满足人们回到自然、追求和谐的美好愿望.  相似文献   

19.
以邹城市建成区为研究对象,以邹城市2006年的SP015遥感影像为信息源,通过ERDAS IMAGINE8.5对图片进行处理,利用Ar-cview GIS图像、数据处理功能,获取景观要素图斑,计算景观格局的异质性指数。结果表明,景观多样性指数相对较高。邹城城区绿地系统的景观优势度较小,均匀度较大。绿地面积分布较为均衡,但是各类型绿地分布并不均衡。通过对景观异质性指数的分析,探讨了小城市景观生态空间格局,提出了城市景观生态优化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20.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数字化肖坑1:25 000地形图,生成研究区高程图、坡度图和坡向图,并同植被图叠加,分析各景观要素在空间的分布特征与景观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由常绿与落叶混交的阔叶林、杉木纯林、毛竹纯林和茶园等7种森林景观的面积总和占全区总面积的89.12%,是景观的基质.肖坑位于皖南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地带,森林景观的空间分布受到海拔、坡度、坡向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并不明显.各种森林景观要素的垂直分布都与安徽的天然分布相一致;茶园景观均匀分布在海拔900 m以下.坡度间接影响到森林在不同坡度的分布,阔叶林景观主要分布在5~45°,而杉木纯林、毛竹纯林和茶园等景观则主要分布在0~35°.由于研究区海拔不高,各种森林景观要素受坡向影响并不明显.肖坑小流域的生态环境已得到很好的改善,但为了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尽量减少各种对生态环境不利的干扰,加强区域生态景观建设和生态安全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