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文山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简称CPV)系1983年采到,为我国首次发现。经多次回感试验,效果均在80%以上。几年来进行了人工大量复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利用文山松毛虫CPV防治文山松毛虫的试验。1985年以来共完成防治面积2750亩,防治效果分别为87.6%、91.3%,通过试验表明;文山松毛虫CPV可以在生产中大量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文山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enshanensis Tsai et Liu)在中国西南地区为害较为严重。文山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Dendrolimus Cytoplasmic polyhedrosis virus,DPWCPV)制剂的应用对控制文山松毛虫的危害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利用群落特征指数分析方法,比较了在DPWCPV和农药2种防治方式下,云南松林内昆虫群落的结构特征及其与文山松毛虫发生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DPWCPV防治松林内昆虫的物种丰富度高,天敌昆虫类群优势度高,文山松毛虫的发生量较小;而在施用化学农药防治松毛虫的松林内昆虫多样性较低,昆虫的物种数量少,文山松毛虫的发生量大。研究结果为揭示DPWCPV持续控制松毛虫危害的机制提供了科学支持。  相似文献   

3.
在研究玉溪市北山林场文山松毛虫生活习性的基础上 ,于 1997年对其进行了烟剂防治 ,通过烟剂防治有效地控制了该害虫的发生。取得了连续 4年云南松有松毛虫株率控制在 1%以下的显著效果。本文介绍了玉溪市北山林场文山松毛虫各虫态的生活习性以及烟剂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4.
在研究玉溪市北山林场文山松毛虫生活习性的基础上,于1997年对其进行了烟剂防治,通过烟剂防治有效地控制了该害虫的发生。取得了连续4年云南松有松毛虫株率控制在1%以下的显著效果。本文介绍了玉溪市北山林场文山松毛虫各虫态的生活习性以及烟剂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5.
文山松毛虫生物学特性及两种生物杀虫剂防治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次观察了文山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enshanensis Tsai et Liu一年发生1代的生物学特性,测定了室内外各龄幼虫的取食量。跟踪观测了文山松毛虫各虫期的存亡状况,研制出一个完整世代自然种群生命表,整个世代死亡率达99.90%。应用Bt乳剂和文山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DpwCPV)防治文山松毛虫的试验表明,Bt和DpwCPV防治5龄幼虫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文山松毛虫质型多有体病毒(简称文山松毛虫CPV)作为防治文山松毛虫和云南松毛虫的一种手段,没有化学农药所带来的一些消极后果,对人体、畜禽、鱼虾等无害,环境污染也不大;宿主特异性高,人工散布后可引起松毛虫群体内的大流行,而不会杀灭害虫的天敌。而且,病虫尸体成为新的传染源,仍可有效控制着虫口数量。 1975年,江川县江城镇翠峰乡的8467.5亩云南松林,遭到文山松毛虫的危害,这些松树的针叶全部被松毛虫食光。当时我们采用6%的“六、六、六”粉,敌百虫粉进行全面毒杀幼虫,收到了一定的防治效果,但也杀死了不少的害虫天敌。1984年以来这里的云南松又受到文山松毛虫、云南松毛虫的危害,受害面积达6815亩,平均虫口密度为95  相似文献   

7.
为积极开展对文山松毛虫的综合防治,寻找以鸟治虫的生物防治途径,1985年丰都林场特从安徽定远县引进灰喜鹊,人工驯养防治文山松毛虫。三年来已初步掌握了灰喜鹊的生活习性,饲养和驯化技术。目前,灰喜鹊除能在新的环境中正常生长发育外,并能随饲养员的哨声带到林间捕食文山松毛虫,据室内放虫统计,一只灰喜鹊的成鸟一天能捕食160多条2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山松毛虫NPV、CPV病毒混合液对虫害进行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山松毛虫NPV和CPV病毒混合液对石岩寨林场寄主林分进行了13年的文山松毛虫防治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文山松毛虫NPV、CPV病毒混合液能够长期有效地控制文山松毛虫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云南省从1984年—1991年,先后应用推广松毛虫CPV病毒防治文山和云南松毛虫37283亩,当年防效70.4—92.8%,持续感染明显。文山松毛虫CPV病毒致病力强,毒力稳定,对人畜安全,不污染环境,不杀伤天敌,具有传递感染的作用,是我省松毛虫综合管理中控制松毛虫种群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一九七四年四月,我们在砚山县稼依公社戈白生产队,应用白僵菌对文山松毛虫越冬代进行了防治试验,防治面积500亩。在干旱季节,由于抓住了在阴雨天放菌,其幼虫死亡率达88.6—95,6%。为了摸索雨季的防治效果,7月,我们又在文山县红旗林场和攀枝花公社的两个生产队,对文山松毛虫第一代幼虫进行了防治试验,防治面积530亩,其幼虫最高死亡率达75.33%,蛹死亡率最高达44.68%。  相似文献   

11.
<正> 文山松毛虫是云南松林的大害虫,每年危害云南松和思茅松十万余亩。此起彼伏,猖獗成灾。为了有效地防治其危害,必须开展虫情予测予报,这是防治工作中的一项战略措施。文山松毛虫的生活史、生活习性概述生活史:据资料及我们多年来在玉溪,江川、华宁、师宗等地观察记载,一年发生两  相似文献   

12.
采用0.5%藜芦碱可湿性粉剂进行防治文山松毛虫林间试验,结果表明,0.5%藜芦碱可湿性粉剂对文山松毛虫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生产中推荐使用量为62.5~93.75g/hm2,施药时期在松毛虫幼虫4龄前,浓度以0.125%~0.08%药液为宜。  相似文献   

13.
文山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enshanensis Tsai et Liu在云南省是危害较为严重的害虫之一,文山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Dendrolimus punctatus wenshanensis Cytoplasmic Polyhedrosis Virus,Dpw CPV)制剂的应用为控制文山松毛虫的危害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利用生命表技术来研究Dpw CPV施用区和化学药剂施用区文山松毛虫自然种群动态和发展趋势,结果显示:寄生是文山松毛虫蛹期的第一致死因子,捕食是其它发育阶段第一致死因子;在Dpw CPV施用区,文山松毛虫除卵期外的其他发育阶段,病毒是排在首位的微生物致死因子,云南松Pinus yunanesis林内的文山松毛虫种群趋势指数为0.61,预测下一代的种群呈下降趋势;在化学药剂施用区,文山松毛虫不同发育阶段的微生物致死因子各不相同,云南松林内的文山松毛虫种群趋势指数为1.82,预测下一代的种群呈上升趋势。研究结果为准确预测文山松毛虫种群变动规律,揭示Dpw CPV持续控制文山松毛虫危害的机制提供了科学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4.
1980年以来云南澄江从松毛虫等自然感病虫尸中分离出多种核型多角体病毒(NPV),质型多角体病毒(CPV)和颗粒型多角体病毒(GV)。于1980-2001年先后应用NPV、CPV防治云南松毛虫、思茅松毛虫、文山松毛虫、灰褐带蛾、毒蛾、蚕蛾;面积达7732.2hm^2,当年防效平均约为97%,1次防治,防治效果可持续10年以上。  相似文献   

15.
1980年中林院从日本引进赤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JDS—CPV),曾先后在广东、河北、浙江等省用于马尾松毛虫的增殖和大面积防治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扩大JDS—CPV的应用范围,我们于1984和1986年采用塑料围栏集虫感染增殖方法,在文山松毛虫上生产JDS—CPV获得成功。84年7—8月,在红旗林场进行50亩大龄虫的防治试验,防治效果也十分显著。现将试验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6.
在湖南省株洲地区,用马尾松针叶饲养马尾松毛虫、文山松毛虫、赤松毛虫、油松毛虫和云南松毛虫,并进行41组213个配对的种间杂交试验,结果表明:马尾松毛虫文山松毛虫杂交,以及杂交种第一、二代自交和回交,一般都属正常,所产虫卵一与般能受精发育,幼虫一般能正常生长、结茧、化蛹和羽化。文山松毛虫与马尾松毛虫杂交所产的后代有一定的杂种优势,用其与马尾松毛虫回交所产的第二代表现出明显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17.
松毛虫是我省危害松林的主要害虫。常在文山、思茅、红河、楚雄、曲靖等地区大面积发生,猖獗为害,严重地影响国计民生。如何除治松毛虫是当前林业生产上的迫切任务。为了探索防治松毛虫的有效措施,我们深入林场、生产队,与林业职工、贫下中农一起,开展白僵菌的土法生产及防治试验。一年多来,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8.
自 1 98 3年起应用松毛虫 CPV-W1 984在云南、四川、河南、广西等地防治文山松毛虫、德昌松毛虫、马尾松毛虫等主要害虫防治面积累计达 6.7万 hm2 ,效果显著。为了研究该病毒株在不同自然条件下不同的宿主松毛虫体内连续增殖后的遗传稳定性 ,作者电镜观察了三种病毒样品 ,其多角体形态大小一致 ,3 %和 5 % PAGE分析各样品的基因组RNA,结果表明该毒株在野外长期使用过程中 ,除保持稳定的毒力外 ,其形态结构与基因组也十分稳定  相似文献   

19.
砚山县危害严重的森林病虫害有松纵坑切梢小蠢、文山松毛虫、按树病虫害等,介绍了它们的危害特点,分析了病虫害发生原因,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0.
王莉廑 《林业调查规划》2006,31(Z1):405-407
砚山县危害严重的森林病虫害有松纵坑切梢小蠹、文山松毛虫、桉树病虫害等,介绍了它们的危害特点,分析了病虫害发生原因,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