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性信息素迷向干扰防控害虫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本文陈述国内外迷向技术的应用进展及影响迷向技术开展的生态因素,进而探讨不同缓释载体的剂型,旨在为利用昆虫性信息素迷向干扰害虫提供技术借鉴和参考。[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及个人研究方向,重点介绍国内外迷向干扰技术的应用情况及环境影响因素,探索常见缓释载体的类型(毛细管迷向丝、微胶囊、Puffer、SPLAT、蜡滴、空气纤维、静电纺丝/纳米纤维),指出不同缓释装置的优缺点。[结果]昆虫性信息素迷向干扰技术作为一种高效专一、环境友好的新型绿色防控害虫技术,已经成为害虫综合防控体系IPM(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应用于鳞翅目害虫的防治,鞘翅目、同翅目、半翅目、膜翅目等也有少量报道,尤以舞毒蛾、苹果蠹蛾、葡萄花翅小卷蛾的应用最为成功;明确了昆虫性信息素缓释载体及释放速率控制是有效实施性信息素迷向干扰技术的前提,揭示昆虫性信息素迷向干扰技术的应用机理,得出限制昆虫性信息素迷向干扰技术的经济及政策因素,旨在为我国更好的开展性信息素迷向干扰技术防控害虫提供参考。[结论]昆虫性信息素迷向干扰防控害虫的应用前景广泛,在农林业害虫的绿色防控中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从生态健康理念出发,以巴州沙依东生态健康果园为研究对象,利用性诱剂对不同设置密度的性信息素样地内的梨小食心虫进行信息素迷向防治,并做了梨小食心虫的消长动态监测研究。研究表明,梨小食心虫在巴州地区1年发生4代。在0.067 hm2香梨园内放置32根信息素迷向管对梨小食心虫的迷向率为86.75%,其蛀果率也较低,相对防效为87.16%。  相似文献   

3.
性信息素是应用于果园的一种无公害、绿色防治技术。梨小食心虫(Grapholita molesta Busck)是武威梨产区一种重要的害虫,为明确迷向处理对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为生产中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于2016年,利用迷向法对梨小食心虫进行了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每棵树使用1根迷向丝后,平均迷向率可达89.90%,防效为75.38%,蛀果率降低9.8%,能明显减少梨小食心虫的发生数量,减少蛀果量。表明迷向处理是一种效果显著的防治技术,迷向丝可应用于梨小食心虫的防治工作中。  相似文献   

4.
通过人工合成性信息素诱芯对马尾松毛虫引诱研究,结果表明:诱芯的有效诱距为300 m;从低剂量(50μg/枚)到高剂量(5000μg/枚)性信息素剂量与诱捕量未表现对数正相关的关系;诱芯在使用40~47 d内其有效成份的残量无显著差异;人工合成性信息素诱芯不会对寄生蝇天敌活动产生破坏性干扰。  相似文献   

5.
应用性信息素防治松毛虫在国外已有报道,被称为“第三代农药”。可以用来进行测报、诱杀、迷向等防治,减少农药施用次数或不施农药。此法具有不污染环境、保护天敌、保持自然生态平衡等优点。所以,应用性信息素是防治松毛虫的发展方向。我们依据马尾松毛虫性信息素是由三种组份(E.A.G)构成的系统之理论,设想以此对浊、赤松毛虫进行活性试验,试图找出它们的性信息素。我们用炔化物和Wittig反应的综合路线(基本为北京动物所路线),在1981年下半年开始进行合成,1982年三月合成出样品。经北京动物所分析、测定为三种组份(Z5E7)——十二碳二烯醇,(Z5E7)——十二碳二烯醇乙酸酯,(Z5E7)——十二  相似文献   

6.
为了推广落叶松毛虫性信息素应用技术,进行了落叶松毛虫对人工合成性信息素的剂量反应研究,结果表明:落叶松毛虫雄虫对含有人工合成性信息素顺5,反7-十二碳二烯醇和顺5,反7-十二碳二烯醛的不同剂量诱芯的反应不同。随着性信息素剂量的增加诱到雄蛾的数量逐渐显著增加,含有最高剂量的顺5,反7-十二碳二烯醇和顺5,反7-十二碳二烯醛各5 000μg诱芯的诱捕效果最好,但仍然低于含有1头处女雌蛾的诱捕器的诱捕量。建议在落叶松毛虫综合治理中推广使用含有顺5,反7-十二碳二烯醇和顺5,反7-十二碳二烯醛各5 000μg或以上剂量的诱芯。  相似文献   

7.
马尾松毛虫性诱测报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尾松毛虫雌蛾具有较强释放性信息素的能力。为此,我们利用这一特性进行了马尾松毛虫发生期和发生量测报的研究。 分别应用人工合成性信息素、雌蛾活体及粗提性信息素进行诱测试验,效果良好,能在生产实践中应用。 一、人工合成性信息素的应用 马尾松毛虫人工合成信息素,系辽宁省营口市化工研究所提供,共有六种组合的诱芯,其成分分别如下: A种:2E—5.7—十二碳二稀—1—醇丙酸酯,剂量500微克/每诱芯。 B种:2E—5.7—十二碳二稀—1—醇,剂量500微克/每诱芯。 C种:醇:乙酸酯:丙酸酯的比例为4:3:3,剂量500微克/每诱芯。 D种:乙酸酯,剂量250微克/每诱芯。 E种:醇:乙酸酯:丙酸酯的比例为5:3:2,剂量500微克/每诱芯。 诱捕器采用江苏省海门三厂中学生产的三角形诱捕器,内涂上海警备区天山化工厂  相似文献   

8.
白蚁生殖包括两性生殖和产雌孤雌生殖,两性生殖中又有近亲交配和远亲交配的周期性轮换。两性生殖包括配对、串联、交配3个阶段,生殖活动的信息化学物质包括配对性信息素、串联性信息素和交配性信息素。配对性信息素由成虫腹板腺、背板腺或后腹板腺分泌,目前已有27种白蚁的配对性信息素得到鉴定,化学成分主要为不饱和脂肪醇和醛,有的配对性信息素含有种特异性微量组分。串联性信息素和交配性信息素还需要进一步证实。表皮碳氢化合物和卵表特异性蛋白质成分也称为识别信息素,用于种间、种内及不同生殖状况个体的识别,从而影响配偶选择等生殖活动。栖北散白蚁和高山象白蚁的蚁后信息素已进行鉴定,其作为引发信息素调节不同品级生殖系统的发育。  相似文献   

9.
在自然界里,不少动物能向周围环境排出具有某种气味的化学物质,以此来传递或交换信息,人们把这种化学物质称为信息素。昆虫的性信息素就是某种昆虫的一个成员为了交配的目的去吸引其它成员所散布的化学物质。由于性信息素具有将害虫诱集到  相似文献   

10.
杨扇舟蛾雌蛾性信息素腺体提取物的生物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EAG和行为测定方法.研究了杨扇舟蛾雄蛾对雌蛾性信息素腺体提取物的电生理反应和行为反应.结果显示,雄蛾对羽化第2天的雌蛾腺体提取物的EAG反应值大于第1天的反应值,之后随日龄增加缓慢衰减,说明杨扇舟蛾求偶和释放性信息素的高峰期应在羽化后的1~2d内.随着雌蛾腺体提取物剂量的增加,雄蛾的EAG反应值增大,表明雄蛾对雌蛾雌蛾腺体提取物反应的强弱与性信息素含量呈正相关.行为测定结果表明,杨扇舟蛾雄蛾对不同剂量的雌蛾腺体提取物均具有趋性,但无规律性变化.处女蛾的性信息素腺体提取物引起的雄蛾趋性反应强于交尾蛾,杨扇舟蛾雌蛾具重复交配的特性.  相似文献   

11.
性信息素防治苹果小卷叶蛾的应用推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在一定空间内,散布高浓度性信息素,使雌雄虫两性个体间的性信息素传递受到破坏的原理,于1997年在临邑镇五里果园,进行了性信息素诱杀防治苹果小卷叶蛾应用推广,取得了明显的诱杀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2.
采用Wittig反应合成了金钱松小卷蛾性信息素活性成分Z10-12Ac.含量为60%的粗产物未经纯化直接用于配制诱芯,野外试验时剂量为10~15μg用于大量诱捕,剂量为100~150μg用于干扰交配,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3.
章综述了靖远松叶蜂性信息素研究的进展,主要包括了靖远松叶蜂两性引诱作用、信息素的化学分析和室内外生测、信息素诱捕器的设置技术以及信息素在种群监测上的应用等。  相似文献   

14.
枯叶蛾科昆虫性信息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枯叶蛾科昆虫性信息素所具有的物种特异性、性信息素的生物合成及调控机理和性信息素载体选择及应用现状等方面系统阐述枯叶蛾科昆虫性信息素的研究现状及最新进展.提出性信息素在近源种生殖隔离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及建立诱捕器诱捕量与林间种群密度动态关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昆虫性信息素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对昆虫性信息素的产生与释放的部位、释放位置、释放方式,产生与释放的影响因素,性信息素感受机制,目前昆虫性信息素常用的分析技术和性信息素应用领域进行了阐述,旨在为昆虫性信息素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昆虫信息素的化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惠 《陕西林业科技》1990,(1):21-22,29
昆虫信息素是由昆虫分泌而释放到体外,并能引起其它个体产生行为反应的物质。也就是说,昆虫信息素是昆虫间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它包括性信息素、聚集信息素、追踪信息素、报警信息素以及离散信息素等。其中性信息素是目前活性最强的一种。用信息素引诱害虫可达到歼灭害虫的目的,在森林资源保护方面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近半个世纪以来,大多数昆虫专家已将注意力集中在信息素的研究方面。到目前为  相似文献   

17.
赤松毛虫性信息素次要组分林间诱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赤松毛虫成虫羽化的高峰期至羽化末期进行了性信息素诱捕器林间试验,结果表明,添加性信息素辅助剂的3组分诱芯,其诱蛾量明显高于单组分诱芯,3种组分的比例影响诱蛾数量;在成虫羽化高峰期,含有性信息素抑制剂组分的活体雌蛾的诱蛾量高于不含有性信息素抑制剂组分的诱芯,可见次要组分中的性信息素抑制剂,在特定条件下(成虫羽化高峰期,性信息素浓度过大的情况下)可以起到增加诱蛾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昆虫性信息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昆虫性信息素的研究进展庞正轰(广西森防站)1一般进展早在1832年人们就发现了昆虫雌雄之间存在性引诱现象。一个多世纪以来,尤其是本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昆虫学家对昆虫性信息素的基础理论及应用技术作了大量的研究,并在害虫防治实践中得到了应用。昆虫性信息...  相似文献   

19.
美国加拿大种子园应用性信息素概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赵博光 《林业科技通讯》1993,(11):30-32,F003
美国,加拿大种子园中约有80种种实害虫,其中1/3的害虫的性信息素化学成分和结构已被鉴定和合成,目前,美加2国主要利用性信息素进行种子园害虫监测和诱捕。  相似文献   

20.
金钱松小卷蛾性信息素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唐大武  郭广忠 《林业科学》1994,30(3):225-232
本文对金钱松小卷蛾(CelyphapseudolaxicolaLiu)雌性信息素进行了研究。室内观察的结果表明,在光周期为14:10的条件下,雌蛾求偶在黑暗4h时达到高峰,求偶百分率达到85%。对雌蛾性信息素腺体的正己洗抽提液用高效毛细管色谱仪进行分析,获得了五个信息素组分。利用乙酰化反应,色谱分析,标样对照以及色-质联用证实,鉴定出这五个化合物分别是12:OH、Z10-12:OH、12:Ac、Z9-12:Ac和Z10-12:Ac。它们的比例是:6.8:5.4:24.56:1:22.29。在风洞中用雌蛾性信息素腺体抽提物、合成性信息素组分作为诱芯,均能引诱雄蛾产生从起飞、定向、到降落在信息素源这一系列性行为反应。林间生物试验亦证实了这一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