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振 《农家顾问》2008,(4):58-58
我国医学说人体要适应自然环境、季节气候的变化,努力做到“人与天调”。夏日气候燥热,清燥解热乃夏季养生之要道。  相似文献   

2.
“文人无行”说由来已久,其前提为儒家品文模式“文如其人”。潘岳成为“文人无行”代表人物纯属偶然。“文人无行”现象揭示了封建社会文人人格被肆意扭曲和无情蹂躏的悲剧,文与人的矛盾普遍存在。而透视潘岳人格系统自身的矛盾,则发现文与人又存在某种一致性。因此,肯定“无行”文人情辞俱佳的成功之作,既是对文学创作规律的尊重,也是对人类向善之心的褒扬。  相似文献   

3.
陈国杰 《中国农业教育》2006,42(2):36-37,40
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全面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人的发展的教育实践中树立“人本发展观”。“人本发展观”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全面发展观是“人本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和本质目标;和谐发展观是“人本发展观”的重要原则和内容;主体性发展观是“人本发展观”的题中之义和基本内容。各个方面是互相联系、辩证统一的。  相似文献   

4.
历来注家认为,性善、尽心、义利、养气、王霸等内容代表了孟子的核心思想。“人禽之辨”是串联性善、尽心、义利、养气、王霸等思想内容的轴心线索,并从“人禽之辨”与孟子的“心性”思想、“人禽之辨”与孟子的政治思想以及“人禽之辨”与孟子的“圣人观”三方面来展开论述,以确证此具有思想价值上之意义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近年有一种倾向,认为中国并无哲学,中国哲学是“五四”以后在西学研究与裁剪中国思想中建立起来的。这种否定中国哲学的倾向有普遍性。郝大维、安乐哲《通过孔子而思》一书是这种观点的代表作之一。其书把中西“哲学”彻底对立起来,中心是论证中国思想是“内在宇宙论”、“反向性思维”、无超越观念、无形上思想、无“两个世界”思想。本文不同意这种观点。通过对孔子“天论”、老子“道”的思想及宋明理学的具体分析,指出“惟天为大,惟尧则之”,“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道象帝之先,自古以固存,独立不改,周行不殆”,“道生一,  相似文献   

6.
浅谈"说"的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一哲理,出自古人之口。比喻有些真心劝戒或尖锐的批评,听起来可能不大舒服,但是很有益处。与之相反,就有另一种劝戒方式,“你别在意,老实人说话难听。”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出现了在各种矛盾上表现的不同说法。我不否认很多直言不讳是坦诚的,但是不排除有借不真实的批评而另有用意,那种用权势压人的粗鲁行为令人生厌;阿谀逢承、口蜜腹剑只是玩玩“玄”。我想,如果仅就“良药与忠言”,那么,苦药裹上了糖衣可以治病,如果忠言说得顺耳一些不更有利于行吗?“说话”和“吃药”本无内在的联系,但思想政治工作方…  相似文献   

7.
“威斯康星思想”首次将社会服务作为大学的第三项职能。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湖州模式”正是浙江大学与浙江省湖州市实施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举措,它不仅反映了“威斯康星思想”,更是独具中国特色的“威斯康星思想”。“湖州模式”引发的思考:高校要以优势和特色跻身世界一流大学之林。  相似文献   

8.
《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秦相吕不韦召集门客编写的一部集先秦诸子思想之大成的重要典籍。刘向《六艺略》和班固《汉书·艺文志》都把它列为杂家。以往的研究虽对该书“兼儒墨、合名法”的思想特点和学术价值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论述,但对其重视农业,发展农业,加强农业管理的“上农”思想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因此,本文拟从以下三方面对《吕氏春秋》的“上农”思想略作探讨。一、农业与农民并重的重农意识在自然经济占主体地位的我国古代社会,农业不仅是先民们赖以生息、繁衍的生存条件,而且是国家统治的经济基础。《礼记·王制》指出:“国无…  相似文献   

9.
晚清以来,我国学术研究的重心由经学转入史学,就是所谓“经学的边缘化与史学的走向中心”。在学术演变过程中,“蜀学”也发生了这一“转型”,但没有与学术“主流”同一步调地将经学“边缘化”。以廖平、蒙文通、李源澄等为代表的蜀中学人坚守经学在中国文化中的核心价值,把经学作为中国文化“根荄”的思想未尝有变,“六经皆史”的思想也始终未被他们接受,在经史之辩的积极回应中,彰显着“蜀学”的独特个性。  相似文献   

10.
茶道与禅宗的"平常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赖功欧 《农业考古》2003,(2):254-260
如果说茶道与禅道有着高度的文化学的内在关联 ,那么 ,这一关联便集中体现在“平常心是道”这一命题上。当茶文化向禅宗吸取思想精髓之时 ,“平常心”就既是禅的真谛 ,也是茶的真谛了。禅宗的“平常心是道”的思想命题 ,作为一种禅学的理论建树 ,是对中国乃至对世界佛教史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古代茶界精英则直接视“平常心”为揭示生活真谛的茶道。生活之道在于自然和谐 ,茶道的核心精神即在此。哲人们以“平常心是道”这一思想命题来综括马祖道一的禅道思想 ,确实抓住了其核心之处 ;然而笔者在本文中要进一步指出的是 :作为直接的“生活禅…  相似文献   

11.
“两课”教学是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需要的主渠道 ,如何建构“两课”教学 ,直接关系到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需要能否得到满足。因此 ,建构“两课”教学 ,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两课”教学要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需要作为出发点人的行为是由一定的思想动机支配的 ,而思想动机又是由一定的需要引起的。这就要求“两课”教学必须首先着眼于大学生 ,从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 ,这才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精神。然而 ,在现实中 ,“两课”教学带有单向灌输、长官意志、理论滞后于现实的特点 ,只讲“要求”、“应该” ,漠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  相似文献   

12.
维力 《当代农业》2013,(23):59-59
严冬将至.很多人把“冷”当成头号大敌,早早做好御寒准备。事实上,“风、寒、暑、湿、燥、火”这致病的六淫邪气中,杀伤力最强的是湿邪。中医认为,湿气是“万恶之邪”。  相似文献   

13.
陆九渊提出:“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又说:“学苟知道,六经皆我注脚。”在他看来,六经乃圣人的“写心之书”。圣人之心与我之本心不异,如能照自己的本心天德去做,便是真能发挥六经者。堂堂正正地做人,是人生第一等的学问。因此人应致力于道德实践,成就完美人格。果能如此,六经便成为自己的注脚。陆九渊无一部经学注疏之作,他以生命实践为经典诠释的形式,相比之下,儒者注经成了等而次之的学问了。  相似文献   

14.
脑为清窍,不容毒侵,侵之染之,有损元神,元神失控,发为癫痫。毒邪致痫,有内外毒之分:“外毒”包括物理与化学因素毒物、寄生虫毒、药物聚毒、湿热疫毒;“内毒”包括痰瘀内阻、血败脑腐、气机不利酿为毒,风火逆乱、灼伤脉络、升降失宜酿为毒;此外,禀赋不足、脾运不健、湿浊内聚酿为毒,胎产不当、胞元受损、形败难救酿为毒。临床治之多以解毒治痫之法以应对。  相似文献   

15.
卢勇  樊志民  聂敏 《农业考古》2004,(3):195-197
泾阳地处关中腹地,水网交错,土地肥沃,周人很早以前就在此进行水利的利用与开发,农业也因之发达,被誉为关中的“白菜心”,民间也一直有“泾阳水利甲关中”之说,其中清峪河水利工程功不可没。清峪河又名清河、清冶河,其上游是冶峪河,发源于耀县之西北境,经泾阳、三原两县.东走临潼,注入渭河。在泾三两县境  相似文献   

16.
三元是道教的一个重要术语和思想概念。道教三元思想渊源于周易的天、地、人三才说,三元并列是道教构建其庞大教义理论的一个重要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对道教养生思想与理论的建构发挥了积极作用,形成了富有道教特色的“三元延寿”养生思想。“三元延寿”养生思想集中体现在元代道教养生著作《三元延寿参赞书》中。“三元延寿”养生思想和理法具有系统性和综合性,不但将天元房中养生、地元起居养生、人元饮食养生紧密结合起来,而且强调养生从日常生活入手,注重以德养生,具有很强的实用操作性,有积极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7.
晚清时期正处于中国历史上“数千年未有之变局”①,古老的封建帝国内外交困,呈现一片衰败的景象。尤其是内政方面,严重的灾荒成为社会的痼疾,像魔鬼一样,附着在老大帝国的肌体上,挥之不去,由此引发了一系列危机,相激相荡,对晚清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研究晚清的灾荒,是破解当时社会的一把金钥匙,是一个全新的视角。本文就是这一研究领域的粗浅之作,主要从宏观方面探究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灾荒的特点及社会影响。一  “所谓灾荒者,乃以人与社会关系之失调为基调,而引起人对于自然条件控制之失败所招致之物质生活上之损害与破坏…  相似文献   

18.
本文阐释了江泽民同志“以德治国”方略在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中的巨大历史作用 ,并分析了“以德治国”思想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渊源。指出“以德治国”的思想 ,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德治”思想批判地继承和弘扬 ,与依法治国相结合 ,为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顺利实现营造高尚的思想道德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两课”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对于推进学生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重要作用。而心理健康教育与“两课”教学都是育人的工作,因此,本文试从学生与老师的心理角度谈一谈“两课”教学,探索如何使“两课”成为学生的“精神大餐”。  相似文献   

20.
眼下有些“高尚”食鸡倾向的人,眼睛更多盯住了地方鸡。随着食鸡“讲究”风尚的盛行,地方鸡的市场需求量也在不断扩大。因此,我国的地方鸡具有较大的升温之势,大有地方鸡和外来洋鸡“比翼齐飞”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