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为探究进境种牛业务的发展现状以及面临的检疫风险,对2009—2016年河北口岸进境种牛的贸易国别、数量、动物疫病阳性率等检疫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河北口岸进境种牛数量稳步增长进境总量居全国前列;种牛来源国家共有4个,依据进境数量依次为澳大利亚、新西兰、乌拉圭和智利。统计表明,不同国家、不同动物疫病阳性率差异显著:乌拉圭阳性率最高为0.202 6%,智利阳性率最低为0.052 2%;副结核病最高为6.817?,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最低为0.046?;不同国家疫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倾向性,其中乌拉圭副结核病检出率为1.876?,显著低于澳大利亚(6.269 ?)、新西兰(9.854?)、智利(5.221?),新西兰病毒性腹泻/粘膜病检出率为2.389?,明显低于澳大利亚(7.356?)和乌拉圭(8.63?);乌拉圭牛地方流行性白血病牛检出率高达9.005?,明显高于澳大利亚(0.334?)和新西兰(0.448?)。据此,提出了加强预检工作重点、提高科学检测水平、重视口岸实验室建设、拓展种牛的来源国家等建议,为国外预检和口岸动物检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应用吸附ELISA对2批澳大利亚及1批新西兰进口奶牛进行副结核病的检测,结果2头阳性反应,其余为阴性反应。特异性试验和重复性试验表明吸附ELISA在进口奶牛副结核病的检测中,结果准确、特异性高、重复性好,且具有快速、灵敏、操作简单的特点,适合应用于大批量样品副结核病的检测。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5月8日,全国畜牧总站(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向湖北省来凤县赠送国际著名的优质肉用种羊仪式在北京燕顺种羊繁育场举行。全国畜牧总站(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党委书记、副站长、副秘书长何新天参加赠送仪式。他首先代表全国畜牧总站(中国饲料工业协会)领导班子集体和全体干部职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宁夏贺兰县奶牛结核病的流行情况,为制定宁夏地区牛结核病净化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2015年采用皮内变态反应和γ-干扰素ELISA检测方法,对宁夏贺兰县2个规模化奶牛场开展牛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共检测奶牛2 230头。[结果 ]在2个规模化奶牛场累计检测出皮内变态反应阳性奶牛79头,皮内变态反应和γ-干扰素ELISA双阳性奶牛72头,双阳性率为3.23%(72/2 230)。[结论 ]γ-干扰素ELISA检测方法准确度较高;在对牛群进行结核病检测时,先以皮内变态反应方法筛测,再结合γ-干扰素ELISA检测结果确诊,更有利于牛结核病的检测与净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奶牛结核病在陕西省某县的流行情况。[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对该地区存栏量30头以上的规模奶牛场进行测定,估算其个体和群体阳性率,并绘制阳性场空间分布图。目标场是陕西省某县奶牛存栏量≥30头的奶牛场(共20个)。选择两阶段抽样策略:第一阶段,选择所有的20个奶牛场;第二阶段,计算选定奶牛场抽样量并随机选择抽样个体。抽样量采用估计流行率方法,通过Win Episcope 2.0软件计算,设定置信水平(CL)、预期流行率(P)和可接受误差(E)分别为95%、3%和2%。试验方法(PPD皮试)及阳性结果的判定标准参照《动物结核病诊断技术》(GB/T 18645—2002)执行。[结果]该县规模场奶牛结核病个体阳性率为1.7%,群体阳性率为60%。因检测方法特异性偏低,无法得到真实流行率。[结论]通过PPD皮试方法测得陕西省某县规模化奶牛场个体阳性率为1.7%,牛群阳性率为60%。阳性场空间分布相对聚集,均沿公路和河流分布。调查结果提示,在今后的牛结核病检测工作中,应充分考虑到诊断试验的特异性,并持续做好奶牛结核病的监测和净化工作。  相似文献   

6.
总数达2667头的澳大利亚荷斯坦奶牛,在经历了15天海上长途跋涉之后,3月13日晚抵达厦门港。这是福建省首次大批量进境的奶牛,将运往位于厦门翔安区内的福建省首个启用的大型进境动物隔离场隔离检疫45天。这批奶牛是黑龙江省畜牧局委托中国种畜进出口公司进口的,也是福建省第一批进境的奶牛。(来源:中国新闻网)澳大利亚奶牛首次从厦门进境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达到迅速准确诊断牛结核病的目的,[方法]用2年时间对我国最常用的牛结核病检测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国标皮内变态反应试验(PPD)与皮内变态反应比较试验(SICTT)有较高符合率;国标皮内变态反应试验(PPD)阳性敏感性高于皮内变态反应比较试验(SICTT);皮内变态反应比较试验(SICTT...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新疆奎屯地区7 个规模化牧场奶牛副结核病的感染情况,提供科学有效防控措施。[方法]2019—2021年持续对奎屯地区7 个规模化牧场长期、顽固性腹泻牛只采集血液分离血清,使用ELISA检测法进行副结核病的检测。[结果]2019年总阳性率为6.55%(636/9 715),2020年总阳性率为6.80%(705/10 375),2021年总阳性率为5.23%(615/11 753)。[结论]检疫加淘汰的方法对降低牧场副结核病的阳性率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解牛副结核病在山东省规模牛场的发病和流行情况。[方法]本研究采用血清学检测方法,抽检山东省25个牛场(13个奶牛场、12个肉牛场)血清样品738份(奶牛血清383份,肉牛血清355份),进行牛副结核病抗体检测。[结果]25个牛场中有12个牛场存在牛副结核病抗体阳性,群体阳性率为48.00%。738份样品中35份为阳性,个体阳性率为4.74%。表明牛副结核病在山东省部分规模化牛场普遍存在。[结论]此次流行病学调查基本摸清山东省部分规模化牛场牛副结核病的感染情况,为今后该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综合分析奶牛的健康状况,评价不同检测方法的优缺点,提出实际应用建议。[方法]同时采用单纯牛结核菌素(PPD)皮内变态反应试验(TST,使用国产PPD简称国产TST、使用进口PPD简称进口TST)、欧盟比较变态反应试验(SICTT)和牛结核γ-干扰素酶联免疫吸附试验(IFN-γ-ELISA),对河北省唐山市某奶牛场存栏的115头牛进行结核病平行检测。[结果]经综合判定牛型结核阳性15头(其中5头为牛型、禽型双阳性)、阴性100头(其中1头为禽型阳性),牛型结核阳性率13.04%、禽型结核阳性率5.22%、二者混合感染率为4.35%。试验表明,对于伴有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牛群,仅靠一种活体检测方法难以做出牛结核病准确诊断。[结论]因此,可采用进口TST初筛,阳性和可疑牛用IFN-γ-ELISA复检以排除部分假阳性,对于早期感染牛场可直接采用IFN-γ-ELISA方法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