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县级种子管理对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实行有效监管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志军 《中国种业》2012,(10):37-39
县级种子管理站,作为县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种子管理机构,是最基层具体负责种子管理部门,在面对种子生产、经营企业多,种子市场品种多、杂、乱,种子法律法规还不十分完善,种子市场监管技术、手段落后于时代发展等外在环境条件限制和无经费、少检验设施、检验人员不足等内在制约因素综合影响下,通过建立对种子生产经营企业生产加工检验综合能力考察评价机制,提升种子企业综合实力;严格市场监管,加强品种试验示范,着力提高最适宜品种市场占有率,净化种子市场;探索创新监管方式,建立健康有序的种子生产经营环境;积极为种子生产经营企业服务,帮助种子生产经营企业做大做强等措施,实现监管手段由重许可到全程,监管方式由被动到主动,最终实现动态监管、有效监管。  相似文献   

2.
肖婷 《种业导刊》2011,(6):10-11
为切实加强种子监管服务工作,保质保量满足农民生产需要,确保农业生产稳定发展,结合工作实践,提出加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监督管理、建立高素质市场管理队伍、加强对种子企业和种子市场监管力度等综合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云南省陆良县杂交玉米种子生产的现状、成效及生产中的主要管理措施进行总结,分析了陆良县玉米杂交种子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就进一步加强监管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4.
白娜  王贵 《中国种业》2017,(7):42-44
通过烟台市种子市场监管现状,结合当前现代种业发展给种子市场带来的深刻变化,分析了当前种子监管工作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现阶段种子市场监管工作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的颁布实施和国务院(2006)国办发40号文件的贯彻执行,大部分县级种子站都完成了政企分开工作,经营职能剥离,开始专司种子管理职责.改制后的种子管理站面临着人员和工作经费减少、种子市场监管手段和装备滞后、种子管理工作任务较重的局面.如何实现对种子市场的有效监管和保障农业生产用种安全,成为县级种子管理部门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正>根据《种子法》第三条、第四十三条等规定,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是法定的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督管理的主体。发展现代农业和确保粮食安全对种业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形势下种子质量监管面临更多新情况,市场监管难度加大,形式更复杂,工作任务更加艰  相似文献   

7.
正近两年来,在农业部统一安排部署下,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种子执法年活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农作物品种假冒侵权现象得到初步遏制,种子生产经营秩序有所规范,但制售假劣种子现象时有发生,种子质量市场监管任务依然艰巨  相似文献   

8.
加强县级种子管理工作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海艳 《种子科技》2008,26(6):21-22
县级种子管理部门是受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委托行使种子行政管理的基层单位,县级种子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种子市场的稳定,关系到品种选育者和种子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能否得到有效保障。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2006]40号《关于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市场监管的意见》  相似文献   

9.
<正>1主要问题农作物种子作为农业生产的先决条件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粒好的种子带给人们的是希望,但一粒坏种子流入市场对于整个粮食安全生产工作却是一个巨大的危害。随着市场化的推动,种子市场现有的监管模式已经大大落后于市场的发展,造成了市场的监管缺位。如何加强种子市场监管工作,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抓好县级种子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种子法》《、贵州省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的颁布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市场监管的意见》的实施,国有种子企业脱钩改制已全面完成。如何进一步贯彻落实《种子法》和《贵州省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加强种子管理工作,防止和杜绝假冒伪劣种子坑农害农事件的发生,切实保护广大农民的利益,是种子管理部门工作的重点。近几年来,种子事故不断发生,有主要农作物种子(水稻、玉米),同时也有非主要农作物种子(西瓜、蔬菜)。有些种子案件是因为假冒伪劣种子造成的损失,有些是因为气  相似文献   

11.
姜雄伟 《中国种业》2012,(10):42-42
种子是农业生产不可替代的生产资料,是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载体和集中体现。不断强化农作物种子管理,提高监管和服务水平,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农民增产增收的根本要求。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业科技水平的提升和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传统的种子经营、使用方式正不断变革。种子工厂化育苗、专业化生产、集中化供应、机械化加工在催生种苗市场繁荣的同时,也对种子市场监管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针对种子体制改革和<云南省农作物种子条例>颁布实施以来种子管理面临的一些问题和困难,对我省种子管理部门加强种子市场监管,确保农业生产用种安全应着重做好的几项工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杨积会 《种子科技》2008,26(2):31-32
种子管理体制改革为种子管理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从体制上建立了保障机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市场监管的意见》(简称《意见》)进一步明确了种子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管理的职能。就我市而言,种子管理体制改革注销原国有种子公司,保留种子管理站,种子管理部门的职能由原来的生产经营管理型转为专职管理型。加强市场监管,全面落实《意见》赋予的管理职能是我市种子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4.
近两年,我省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工作不断推进,2007年全面完成种子企业政企脱钩任务,在政企分开与职能转变的过程中,种子市场监管出现了新情况、新问题。为切实提升我省种子产业管理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探索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的新机制,做了大量扎实而卓有成效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覃雪明 《种子科技》2012,30(11):9-11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自2000年12月1日颁布实施以来,各级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认真贯彻实施种子法律法规及其配套规章,加强种子市场监管,严厉打击种子违法行为,有效地  相似文献   

16.
张剑锋 《种子世界》2011,(12):15-15
新的《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新《办法》)已由农业部颁布,并于2011年9月25日起施行。江苏省种子管理站组织各市、县种子管理相关人员进行了统一学习和详细解读。通过学习认为《办法》的实施有利于进一步规范国内种子市场,推进种子企业的兼并和整合,促进种子企业做大做强,提高国内种子企业应对外来冲击的能力;也有利于种子管理部门更好地进行市场监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杨桂琴 《种子世界》2007,(10):10-11
种子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种子质量的优劣事关粮食生产安全和农村社会稳定的大局。多年来,我区各级种子管理部门高度重视种子质量管理工作,将其视为做好“三农”工作、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来抓。2006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市场监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确立了新形势下种子质量管理的新目标和新要求。我区认真贯彻落实《意见》精神,按照坚持以质量监管为重点,坚持全方位加大监管力度的原则,各方面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为确保农业生产安全、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总结张家界市近几年农作物种子市场监管工作经验,分析了当前农作物种子市场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农作物种子市场监管工作的建议,以期不断提升监管能力、保障农业用种安全、促进种子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实施五年多来,我国农作物种子(以下简称种子)产业发生了重大变化,种子市场主体呈现多元化,农作物品种更新速度加快,有力地推动了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但是,由于我国种子产业仍处在起步阶段,种子管理存在体制不顺、队伍不稳、手段缺乏、监管不力等问题,一些地区种子市场秩序比较混乱,假劣种子坑农害农事件时有发生,损害了农民利益,影响了农业生产安全和农民增收。因此,改革和完善种子管理体制,加强种子市场监管,对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经国务院同意,现就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和加强种子市场监管提出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20.
《种子世界》2014,(5):69-69
为规范种子生产经营行为,进一步加强种子市场监管。通辽市种子管理站加大宣传和监管力度,要求种子生产、经营者依法经营。一是诚信经营,不经营假劣种子;二是严禁销售以乙品种冒充甲品种(套牌);三是严禁无证生产经营或超范围生产、经营种子;四是禁止生产、经营未审定种子:五是引进代理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