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60Co γ射线诱变选育决明新品种—闽育1号圆叶决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闽育1号圆叶决明(Chamaecrista rotundifolia CV.Minyu No.1)是2002年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利用60Coγ射线辐照闽引圆叶决明,经过多代筛选选育而成的决明新品种,2011年经全国牧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2005-2010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表明:闽育1号圆叶决明干草产量10000~15000kg/hm2,比对照品种闽引圆叶决明(Chamaecrista rotundifolia CV.Minyin)增产20.70%,差异极显著,种子产量220~320kg/hm2,比对照品种增产9.01%,但差异不显著,初花期植株粗蛋白含量为19.15%,适合在我国热带、亚热带(红壤)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2.
以圆叶决明2228(Chamaecrista rotundifolia)为材料,采用土培法,研究重金属镉对圆叶决明2228保护酶(SOD和POD)、生长(生物量、株高、SPAD值和含水量等)的影响,同时分析圆叶决明对镉的吸收效果。结果表明,重金属镉胁迫下圆叶决明2228保护酶活性均随着镉处理浓度的升高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其中20mg·kg^-1镉胁迫下SOD酶活性最强,50mg·kg^-1镉胁迫下POD酶活性最强;镉对圆叶决明的生长抑制表现为抑制植物的生长,降低株高和生物量,但与叶绿素相关的SPAD值无显著变化。通过镉含量分析可知,圆叶决明2228吸收的镉量均未超过镉临界指标含量,因此该植物不是镉超富集植物,但生物富集系数大于1,为镉耐性植物。由于圆叶决明生长过程中生物量大,在生长过程中可通过生物量带走部分重金属镉,圆叶决明2228具有修复轻度镉污染土壤的潜能。  相似文献   

3.
应用7个不同用量豆科牧草圆叶决明营养配方栽培巨大口蘑结果表明,所有添加圆叶决明处理产量均高于未加圆叶决明对照处理,且达极显著增产水平,其产量与圆叶决明用量呈二次多项式回归关系,当圆叶决明用量达500g/kg时,巨大口蘑产量达最高值。圆叶决明用量与氨基酸总量成极显著直线正相关,判定系数R2为0.9589**。圆叶决明对第1主成分中的必需氨基酸、甜味氨基酸和儿童氨基酸3大类中11种氨基酸影响较大,并继而影响氨基酸总量。  相似文献   

4.
玉米联合固氮工程菌的增产和节约氮肥的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连续两年(1999-2000年)在肥力中等的轻质砂壤土中,对玉米联合固氮工程菌UB37和野生菌UB1进行了玉米小区田间接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水平氮肥的条件下,接种工程菌比接种野生菌和不接菌的对照都有不同程度的增产。特别是在施N水平为尿素180kg/hm^2的试验田中,接种工程菌比接种野生菌平均增产10%,比不接菌对照平均增产19%,生物统计差异显著(P=0.05)。在尿素180kg/hm^2条件下接种工程菌的玉米产量与在尿素225kg/hm^2下接种工程菌的产量相当,既可节省20%氮肥,又可达到增产19%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研究结果表明,砂姜黑土区小麦施用磁性复合肥增产效果显著。其主要表现是促进小麦生长发育,增加有效分蘖,提高亩成穗数,提高千粒重,最高产量施肥量为2502kg/hm^2,经济最佳施肥量为934.5kg/hm^2。磁性复合肥处理产量为最高。比对照增产72.0%,增产2410.5kg/hm^2。比处理等量氮磷肥化肥增产11.4%,增产589.5kg/hm^2。比未磁化肥处理增产10.6%,增产550.5kg/hm^2。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杂交油菜施用粉煤灰磁化复合肥的试验研究,初步探明了粉煤灰磁化复合肥较同等N,P,K的复混肥,未磁化粉煤灰复合肥及当地群众习惯施肥法有显著的增产效果,试验表明,粉煤灰磁化肥在油菜上一般用量为757.58kg/hm^2左右。粉煤灰磁化肥比对照增产21.9%,比当地农民习惯施肥措施增产10.5%,比等量N,P,K混膈肥增产9.9%,增产180kg/hm^2,比未磁化粉煤灰复混肥增产4.5%,最高产量施用粉煤灰磁化肥为1026.9kg/hm^2,油菜产量为2084.85kg/hm^2;最佳产量施用粉煤灰磁化肥为757.58kg/hm^2,油菜产量为2041.79kg/hm^2。  相似文献   

7.
九稻62号是吉林市农业科学院采用品种间有性杂交,早代开始进行米质与抗性同步跟踪鉴定,系谱法处理育成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水稻新品种。吉林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比对照品种通35增产10.8%,大面积生产示范平均单产1万kg/hm^2左右,稻米品质达国标二级以上。2007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吉审稻2007011。  相似文献   

8.
生物有机肥对作物生长、土壤肥力及产量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85,自引:0,他引:85  
通过7年的生物有机肥试验表明:施用生物有机肥可以使作物保持良好的生长发展态势,促进干物质的积累;长期施用生物有机肥可以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全氮、碱解氮的含量,提高土壤肥力,其中施用生物有机肥15000kg/hm^2的处理有机质含量上升的最快,从1996年的1.26%升高到2001年的1.96%。施用生物有机肥可以持续稳定的提高作物产量。施用生物有机肥15000kg/hm^2的处理冬小麦年平均产量比常规施肥和对照分别增产1808.14kg/hm^2和3652.39kg/hm^2;夏玉米产量分别增产2668kg/hm^2和5062kg/hm^2。  相似文献   

9.
试验结果表明:杂交水稻每公顷施用K2O135kg时产量最高,达7735kg/hm,比对照(NPK0)增产12.1%。钾肥经济效益也以每公顷施K20135kg最高,比对照增收1008元/11m^2,产投比为3.3:1。钾肥施用量在K2O180kg/hm^2以下时,土壤中的钾素亏损,不能保持土壤中钾素平衡。  相似文献   

10.
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广西大学2005年度有4个农作物品种通过审定。各品种简介如下:(1)博优679(桂审稻2005024号)由农学院育成。亲本来源:博A×测679[IR661×(IR2061×合浦野生稻)F1]。该组合属感光型三系杂交水稻,在桂南作晚稻种植,全生育期122 d左右,比对照博优253迟熟1 d。2003年晚造参加全区感光组筛选试验,5个试点平均产量为7 432.5 kg/hm2,比对照博优253增产3.3%。2004年晚造续试,5个试点平均产量为7966.5 kg/hm2,比对照博优253增产2.1%;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7 968 kg/hm2,比对照博优253增产8.65%。(2)彩甜糯13-…  相似文献   

11.
试验表明在豫东潮土地区大蒜喷施钼酸铵、硫酸锌、硼砂、硫酸锰、硫酸铜有明显增产效果,比对照增产幅度为1890.0~3844.5kg/hm^2,增产9.6%~19.4%;同时提高大蒜的品级,改善大蒜品质,经济效益高,比对照增收3712.17~6566.54元/hm^2,增值达16.4%~27.3%。  相似文献   

12.
湘南红壤丘陵区幼龄果园豆科牧草培肥效果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幼龄桔园套种了白三叶(Trrifolium repens)、圆叶决明(Chamaecrista rotundifolia)、羽叶决明(Chamaecradta nictitans)、决明86134(Chamaecrista rotundifolia CPI 86134)、大翼豆(Macroptilium lathyroides)和罗顿豆(Lotononis bainesii)6个豆科牧草品种,研究了牧草种植后土壤理化特征的变化,为果园选择适宜的套种牧草种类和处理方式。结果表明,与开展不同耕作处理前的基础样相比,牧草在刈割、保留和翻压处理下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含量总体得到提升,翻压处理升幅最大,土壤速效钾和pH总体呈下降趋势,翻压处理降幅最小;羽叶决明翻压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含量的升幅最大,土壤速效钾含量降幅最小,其次是圆叶决明翻压处理,羽叶决明翻压处理下土壤p H降幅最小。与裸地处理相比,牧草处理提高了桔子产量和单果重,增加了桔树树高、冠径及春秋梢的个数和长度,其中,羽叶决明翻压处理的均最高,其次是圆叶决明翻压处理。羽叶决明翻压处理的牧草生物量最大,归还到土壤中的氮磷也最多,其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和脲酶活性也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羽叶决明翻压是一种较好的幼龄果园培肥模式,但在栽培过程中需补充磷肥和钾肥,同时,有必要増施石灰等碱性物质,以防治种植豆科牧草培肥时土壤p H下降。  相似文献   

13.
高蛋白大豆新品种长江春1号是重庆市农业科学院和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研究所共同选育的大豆新品种。2008—2009年参加重庆市大豆品种区域试验,2年平均产量2499.08kg/hm2,比对照浙春3号增产15.49%;2009年在重庆市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2431.65kg/hm2,比对照增产13.15%。2010年4月通过重庆市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的主要特点是春性中熟、高蛋白(粗蛋白含量为47.62%)、高产、稳产、抗病虫、抗倒伏、外观商品性状优良,在重庆各区县皆可种植。  相似文献   

14.
钴对冬小麦生理生化性状和产量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潮土上采用大田小区进行了钴元素肥效试验。试验结果如下:施用适量的钴可以显著提高旗叶的叶绿素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以及小麦的根系活力;各施钴处理较对照增产7.4%~20.3%,施钴量在0.75kg/hm^2以内,随着施钴量的增加,增产效应提高,当施钴量超过0.75kg/hm^2时,随着施钴量的增加,冬小麦的产量增加,但增产效应下降。经回归分析,小麦产量与施钴量呈抛物线型,回归方程为y=-1263.9x^2 2083.4x 4371.7,相关系数r=0.8910,达到5%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5.
(上接第二期) 五、粮食分品种 (一)小麦 1.生产 2009年小麦播种面积2421万hm^2,比2008年增加59.3万hm^2;产量1.1495亿t,比2008年增产249.4万t。增幅2.2%,  相似文献   

16.
氮肥处理下套作大豆根系建成与产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小麦/玉米/大豆种植模式中,研究了施氮量对套作大豆(贡选1号)根系性状与产量的效应。结果表明,施氮能增加根干重、一级侧根数和根系活力,提高单株结荚数和百粒重。其中低氮(N45、90kg/hm^2)处理效果较明显,使套作大豆增产16.8%~19.9%;高氮(N180、225kg/hm^2)处理延缓大豆根系衰老,但大豆产量明显较低氮处理低。根系性状与产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在V3(三节期)与R5(始粒期)两个生育时期,所测4个根系参数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在其它生育时期与产量的相关性较差。  相似文献   

17.
为了筛选出适宜在天水市种植的籽用大麻品种(系),以当地主栽品种清水大麻为对照,对引进大麻品种(系)的生育期、主要性状、产量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系)出苗期基本相同。不同品种(系)种子折合产量有较大差异,沁源6号最高,达1 076.82 kg/hm2,比对照品种清水大麻增产41.17%;固原1号次之,为895.40 kg /hm2,比对照品种清水大麻增产17.39%,其余品种(系)均表现为减产。纤维折合产量沁源6号最高,达316.30 kg/ hm2,比对照品种清水大麻增产0.18%,其余品种(系)均低于对照品种清水大麻。原茎折合产量固原1号最高,达1 057.78 kg/hm2,比对照品种清水大麻增产39.39%;其次是沁源6号,为902.22 kg/hm2,比对照品种清水大麻增产18.89%。从主要性状和产量综合分析,沁源6号和固原1号表现较佳,适宜在天水市种植。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出适宜黔中山区种植的优良马铃薯品种,以兴佳2号为对照,将9个马铃薯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鄂马铃薯4号产量最高,为2 384.09 kg/667 m~2,比对照增产24.54%;中薯20号产量为2 217.52 kg/667 m~2,比对照增产15.84%;中薯8号产量为2 003.92 kg/667 m~2,比对照增产4.68%,这三个品种的综合性状表现较好,适宜在黔中山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9.
为了筛选出适宜陇东旱塬区种植的马铃薯品种,在黑膜垄作栽培条件下对5个马铃薯新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各马铃薯品种折合产量以冀张薯12号最高,为47250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薯7号增产26.00%;陇薯9号次之,折合产量为39040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薯7号增产4.11%.陇薯9号、冀张薯1...  相似文献   

20.
2006年利用我国农田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增高(FACE)研究平台,以常规籼稻扬稻6号为供试材料,设计比大气CO2浓度(对照,370μmol·mol-1)高200μmol·mol-1的FACE处理(570μmol·mol-1)和施N量为125kg·hm-2(LN)、250kg·hm-2(NN)处理,研究其对扬稻6号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FAcE处理使扬稻6号的产量平均比对照增加24.1%,其中LN处理、NN处理条件下分别比对照增产18.0%、31.O%,处理间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2)FACE处理使扬稻6号单位面积穗数、每穗颖花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平均比对照增加6.8%、8.3%、4.2%、和3.2%,除单位面积穗数外,处理间的差异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3)FAcE处理使扬稻6号生物产量平均比对照增加21.3%,达极显著水平,对经济系数无明显影响,生物产量的极显著增加是FACE水稻产量极显著增加的重要原因;(4)N处理以及CO2xN的互作效应对扬稻6号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均未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