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玉米育苗移栽在凯里市推广应用以来,玉米产量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但在应用过程中,移栽叶龄各乡镇不同,小苗(1叶1心)移栽、中苗(3叶1心)移栽、、大苗(4叶1心以上)移栽均有,何时移栽为宜,众说纷云.为了探索杂交玉米高产栽培的最佳移栽叶龄和配套技术措施,根据省农推总站的安排,特实施了试验.  相似文献   

2.
通过6个试点5个移栽叶龄的随机区组试验,得出贵州紧凑型玉米育苗移栽的最佳移栽叶龄2叶1心至3叶1心.  相似文献   

3.
袁雨晴  胡朝凤 《耕作与栽培》2013,(1):18+14-18,14
"红缨子"高粱是酿造酱香型白酒的专用品种,在生产实际中不同叶龄移栽时,其产量有着较大的差异。通过对"红缨子"高粱不同叶龄移栽试验的研究,探索最适移栽叶龄对提高其产量有着重要意义。试验结果表明:3叶1心移栽产量最高为248.89kg/667m2;5叶1心移栽的居第2,产量为241.48kg/667m2,4叶1心移栽的居第3,产量为232.59kg/667m2,6叶1心移栽的居第4,产量为217.78kg/667m2,7叶1心移栽的最低为205.93kg/667m2。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贡井地区水稻适宜移栽叶龄,采用对比试验,分析了不同移栽叶龄对水稻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最佳移栽叶龄为4.6叶,单产9.0t/hm~2以上,适宜移栽叶龄中苗为3.5~5叶,多蘖大苗为5.1~7.8叶。  相似文献   

5.
鉴于农户习惯栽培叶龄多为5~6叶龄,为了探索出玉米育苗移栽的最佳栽培叶龄,提高玉米产量,同时改变农户习惯栽培叶龄数的不合理性,2000年进行了玉米不同移栽叶龄试验,试验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玉米超高产栽培中如何最大发挥玉米苗期生产潜力的问题。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玉米幼苗生长发育的特征和玉米移栽时根系的植伤对幼苗生长影响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将植伤时期安排在幼苗缓慢生长期较好,3叶1心为玉米幼苗生长发育的转折期,之前为缓慢增长期,之后为快速增长期,在3叶1心以前移栽(即2叶1心-3叶1心移栽)对玉米的生长发育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7.
通过随机区组设计试验研究了不同叶龄水果玉米移栽对其缓苗期、成活率、生育期、农艺性状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果玉米移栽叶龄越小,成活率越大,缓苗期越短;不同叶龄移栽后水果玉米生育期均延长,并且移栽叶龄越大,生育期越长,收获期越提前;不同叶龄移栽的水果玉米,株高、茎粗、地上节根层和穗位高度均大于直播,而叶片数、穗苞叶数差别不大;不同叶龄移栽的水果玉米,穗重、穗粗、穗长、穗粒重和产量均大于直播,而穗行数差别不大。新疆(南疆)阿拉尔垦区水果玉米育苗移栽以幼苗二叶一心期至三叶一心期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究不同叶龄四倍体水稻移栽对其产量构成因素和农艺性状的影响,选择3种叶龄(5.5、6.5、7.5叶龄)于2017年在海南省对四倍体水稻T569进行移栽试验。结果表明,移栽时叶龄对四倍体水稻T569产量的影响较大,表现为5.5叶龄移栽水稻7.5叶龄移栽水稻6.5叶龄移栽水稻。与此同时,随着移栽叶龄增大,四倍体水稻T569的播始历期和全生育期延迟。3个处理T569四倍体水稻的产量构成因素呈曲线波动趋势,每穗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质量的波动趋势一致,均表现为5.5叶龄移栽水稻7.5叶龄移栽水稻6.5叶龄移栽水稻;有效穗数表现为7.5叶龄移栽水稻5.5叶龄移栽水稻6.5叶龄移栽水稻。  相似文献   

9.
牟志勇  滕树川 《耕作与栽培》2002,(4):34-34,F004
玉米育苗移栽是夺取高产的关键性技术措施,应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摸索蠡玉6号育苗移栽最佳适期,试验结果表明,3叶1心以前的乳苗移栽最为适宜,比3叶1心以后的大苗移栽提早成熟1-4d,且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采用温床育苗无土移栽玉米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无土育苗移栽玉米的产量和净收入与传统的营养钵育苗移栽技术几乎相同,生产前期用工量减少60%,物质成本降低40%,在播种期和移栽期都很早的条件下,移栽时浇水量对产量及成活率影响很小,适宜移栽叶龄为4-4.5叶,但在晚播情况下,适合叶龄为2-3叶,在麦套玉米条件下,即使晚播移栽叶龄推迟到3.5-4.5叶。  相似文献   

11.
试验比较了苗龄在1叶至5叶期间的甜玉米苗用机械移栽的效果以及植株生长情况和产量情况。结果表明:1叶1心至3叶1心期间的苗均试用于机械移栽,并且产量较高;4叶以后的大苗不仅容易造成机械损伤,而且成苗情况和产量情况均不理想。在试验条件下,推荐1叶1心至3叶1心苗进行机械移栽。  相似文献   

12.
在低热地区推广水稻旱育浅植,以适时早播早插为好,移栽叶龄3.1-4.1叶为宜,早播早插时宜稀,迟播迟插时宜密。肥力中上等稻田,在3月5日播种的条件下,移栽叶龄为3.1叶,亩插1.3万穴;在3月20日播种的条件下,移栽叶龄为4.1-5.1叶,亩插1.5万穴,在4月4日左右播种、移栽叶龄为3.1-4.1叶,亩插1.7万穴。本试验因素对产量的影响为播期>叶龄>密度,即播期是影响低热地区水稻旱育浅植产量的主要因素。故适时早播早插,合理密植,可提高水稻旱育浅植产量。  相似文献   

13.
夏玉米塑盘育苗带土移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夏玉米采取塑盘育苗,1叶1心带土移栽产量比麦田套种和夏直高11.1%和25。.7%;3叶1心带土移载产量比套种和直播高3.6%和17.2%,5叶1心带土移栽产量低于套种6.3%,比直播高6.0%。移栽玉米前期生长慢,拔节期生长加快,到抽雄开花期1叶1心移栽比套种提前2d,3叶1心移栽与套种同步,移栽玉米比直播分别提前了7d,5d和3d,灌浆期相对较长另外,叶面积系数、干物质积累量、穗部性状和田间生  相似文献   

14.
移栽秧龄与水稻制种产量和质量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不同秧(叶)龄移栽对水稻制种产量与种子质量的影响,本试验通过同期播种不同时期移栽所形成的不同秧龄秧苗进行移栽的方法,对不同秧(叶)龄秧苗移栽与水稻种子产量和质量的相关性进行了试验研究,总结出不同秧龄秧苗移栽对种子产量与质量的影响效应。  相似文献   

15.
玉米不同育苗期及不同叶龄移栽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玉米育亩移栽作为调节作物茬口,提早播种,抗旱播种,保证节令,趋利避害,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单位面积产量等,均是有效的农业技术措施,已在大面积生产上推广应用。为了探讨不同育亩期和不同叶龄移栽对玉米单产的作用,决选玉米育亩移栽适宜的育亩期及适栽叶龄,以用于我区大面积玉米生产,于1990~1991年度进行本试验。  相似文献   

16.
通过不同移栽叶龄、密度规格强化栽培对水稻经济性状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分析,结果表明:水稻采用强化栽培与常规栽培产量无差异,但其具有节水(20%~40%)、省工(2~3个)、节约用种(0.5kg/667m^),节省投支30~40歹己/667m^的优点,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在凤冈县气候条件下,最适移栽叶龄为3.0~4.0叶,最适密度为5000~7000株/667m^。以3.0叶龄移栽密度5000株/667m^产量最高,平均单产达570kg/667m^。  相似文献   

17.
不同叶龄移栽对烤烟光合生产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烟苗不同叶龄移栽对烤烟光合物质生产能力和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在云南罗平烟叶产区,以当地主栽品种K236为试验材料,通过设置不同叶龄烟苗统一移栽,测定移栽后大田各生育时期的光合物质生产及烤后烟叶产质量性状。结果表明:随着移栽叶龄的增加,烟苗成活率有先升高又降低的趋势,而大田生育期有增加的趋势;随着烤烟田间生育进程的推进,各处理在生育期LAD表现为先下降又升高,而各处理生育期总LAD最高的是5叶移栽烟苗,比6,8叶移栽分别高出20.14%,14.82%。群体平均叶倾角(MLIA)随着移栽叶龄的增加,有先升高再下降的趋势,而消光系数(K)则呈增加的趋势;5叶烟苗移栽的烤后烟叶各化学成分含量适宜,品质最好,其次为4叶;6,7,8叶,因其还原糖、淀粉、钾含量不符合优质烟叶对化学指标的要求,品质较差;随着移栽叶龄的增加,经济性状是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因此,对于云南罗平烟叶产区的最佳烟苗移栽叶龄为五叶期,其在可以维持较好产质量值的前提下,提高上等烟和中上等烟的比例,改善烟叶等级结构;同时,可以缩短育苗期,减少剪叶和病虫害防治次数,达到降工节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水稻不同秧龄移栽方式对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以内香8518号为供试材料,进行了水稻小秧(3叶1心~4叶1心)直插和大秧(7~9叶)移栽方式大区对照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从实际产量来看,大秧移栽时的水稻产量为9 381.0kg/hm2,比小秧直插时的9 252.0kg/hm2高129kg/hm2,增产1.39%,二者差异并不明显。而从经济效益上看,小秧直插方式投入的成本较少,虽然其产量略低,但由于减少了人工寄栽秧的环节,最终提高了经济效益,小秧直插比大秧移栽增效3 663.0元/hm2,节本增效达24.2%。  相似文献   

19.
从水稻种子繁殖角度看,小苗(2.5片叶)到大苗(≥5.5片叶)都可以从苗田移栽到本田,获得不同的种子产量。在吉林省无霜期138~140天的气候条件下,通常移栽叶龄4.5~5.5片叶,适宜的播种期为4月10—15日,适宜插秧期为5月25日左右。但是,生产上往往由于年度间制种地区的气候、灌溉水资源、栽培措施、引种日期错后等自然与人为因素的限制而出现播种期延后,插秧时低于适宜叶(苗)龄等的现象。为了明确不同秧(叶)龄插秧对水稻制种产量与种子质量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期播种所形成的不同叶龄秧苗进行同期移栽、  相似文献   

20.
不同叶龄移栽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叶龄移栽试验结果分析表明,水稻在3~8叶之间移栽,以4叶处理产量最高,达10374kg/hm2,比8叶期移栽增产11.0%,方差分析结果,3~6叶之间处理产量差异不显著,但均比8叶期移栽显著增产;根据稻米检验结果,垩白率、垩白度受移栽叶龄影响较大,适宜叶龄移栽能显著降低垩白率和垩白度。采取中苗移栽能使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及蛋白质的含量提高,直链淀粉降低,有利于产量的提高和稻米品质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