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研究“植物-温室白粉虱-丽蚜小蜂”三级营养结构中寄主植物如何影响丽蚜小蜂的寄生作用.[方法]分别在田间和人工气候箱内测定5种温室白粉虱主要寄主植物对丽蚜小蜂寄生率的影响因素,进一步明确丽蚜小蜂寄生温室白粉虱的作用机理.[结果]在寄生蜂1∶10的放蜂量情况下,丽蚜小蜂在刀豆叶片上的寄生率最高,达85.7;.不同植物对丽蚜小蜂生殖和发育及个体大小均有较大影响.[结论]寄主植物叶片腺毛较少,叶面积较大,叶间距较小,更有利于丽蚜小蜂的寄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明确浅黄恩蚜小蜂(Encarsia sophia)与丽蚜小蜂(E. formosa)的种间竞争及其对粉虱控制作用的影响。【方法】以番茄为寄主植物,温室白粉虱为寄主昆虫,浅黄恩蚜小蜂与丽蚜小蜂以10 : 0、8 : 2、5 : 5、2 : 8及0 : 10进行混合释放,每20 d抽样1次,调查浅黄恩蚜小蜂、丽蚜小蜂及粉虱的种群动态变化。【结果】2种寄生蜂以不同比例混合释放60 d后,丽蚜小蜂在寄生蜂中的百分率始终保持在50%左右;不同比例混合释放或单独释放,均能将粉虱种群数量控制在较低的水平,特别是5 ES﹕5 EF混合释放后,通过寄生和取食杀死粉虱的百分率始终高于83%,对温室白粉虱表现出长期稳定的控制效果。【结论】在温室白粉虱作为重要寄主时,浅黄恩蚜小蜂并不能竞争取代丽蚜小蜂,浅黄恩蚜小蜂的存在没有干扰粉虱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揭示哥德恩蚜小蜂(EncarsiaguadeloupaeViggiani)对螺旋粉虱(Alerodicusdispersus Russell)不同寄主植物及其挥发物的选择行为,为人工扩繁哥德恩蚜小蜂的最适寄主植物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寄生选择试验和Y型嗅觉仪观测哥德恩蚜小蜂对6种螺旋粉虱寄主植物(番石榴、一品红、木薯、番木瓜、番茄、辣椒)的趋性差异。【结果】哥德恩蚜小蜂对6种不同供试植物上螺旋粉虱的寄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番石榴>一品红>辣椒>番木瓜>木薯>番茄;Y型嗅觉仪测定结果表明,哥德恩蚜小蜂对一品红的趋性最强,其次为番石榴,对木薯、番茄趋性较弱。【结论】一品红和番石榴均是哥德恩蚜小蜂选择率较高的植物,理论上可将其作为寄主植物繁殖饲养哥德恩蚜小蜂。  相似文献   

4.
为了减少设施蔬菜化学药剂的使用,本研究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3个放蜂量处理,即5 000头/棚、10 000头/棚、15 000头/棚,放蜂点10个/棚,设不释放丽蚜小蜂为空白对照(CK)。通过调查计算丽蚜小蜂不同释放量对温室白粉虱的寄生率、校正寄生率和相对防效,进一步探索温室白粉虱的生物防治技术。结果表明,丽蚜小蜂释放量15 000头/棚对温室白粉虱的寄生率最高为64.1%,校正寄生率最高为63.2%,相对防效最高为47.3%,和释放量10 000头/棚的相对防效差异不显著,但对温室白粉虱的防治效果见效较慢。因此,应用丽蚜小蜂防治温室白粉虱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山东省田间粉虱寄生蜂情况,于2012年对山东省6市9个地点作物上的粉虱寄生蜂进行了调查,并对其种类及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仅在青岛地区(Ch Y4)发现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Westwood)被寄生蜂寄生的现象,通过分子鉴定该寄生蜂为丽蚜小蜂Encarsia formosa(Gahan)。进一步研究证明本地区丽蚜小蜂可以寄生烟粉虱(寄生率约23.33%),丽蚜小蜂均被共生菌Wolbachia感染。研究结果对于今后山东省粉虱天敌资源的保护利用等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新疆喀什设施蔬菜种植区人工繁殖丽蚜小蜂的扩散功能,为利用人工繁殖丽蚜小蜂防治温室白粉虱提供技术支持.[方法]试验设置三个重复处理,放蜂数量均为2 000头,放蜂点设在温室大棚的中部,以放蜂点为中心点,对距离中心点东西方向2、4、6、8m处植株作插牌标记,放蜂后3d,采集标记植株叶片,带回室内观察寄生率,分析扩散距离与寄生率之间的关系.[结果]丽蚜小蜂释放后第3d,寄生率由中心点向东西两侧呈降低趋势,放蜂中心点和距中心点2m处被丽蚜小蜂所寄生的白粉虱若虫寄生率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分别为中心点83.94;、2m处为80.79;和77.36;,而与距中心点4、6和8 m处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距中心点8m处平均寄生率最低,为11.46;和3.17;.[结论]在温室条件下,人工繁殖丽蚜小蜂由放蜂中心点向两侧扩散距离越远,寄生率越低.放蜂后3d丽蚜小蜂的扩散范围集中在半径2m的范围内,有部分个体扩散距离可以达到4 ~6 m,有极少数个体扩散距离可以达到8 m.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丽蚜小蜂对寄主的偏好及其对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若虫的防控效果,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选择性试验,研究了丽蚜小蜂对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1~4龄若虫的寄生与取食选择性。结果表明:在各龄期中,丽蚜小蜂均更偏好寄生温室白粉虱、偏好取食烟粉虱,并且寄生2~3龄粉虱若虫数较多、取食4龄若虫数最多;丽蚜小蜂对2种粉虱若虫的总致死量无显著差异。综合分析认为,在规模化繁育丽蚜小蜂时,应选用温室白粉虱2~3龄若虫为寄主进行接种;应用丽蚜小蜂防控粉虱时,其对温室白粉虱和烟粉虱的防控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温度及低温贮存天数对丽蚜小蜂(Encarsia formosa Gahan)成虫羽化率的影响,为贮存和指导田间适期释放丽蚜小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研究不同温度[(10.0±0.5)、(15.0±0.5)、(25.0±0.5)、(30.0±0.5)℃]对被丽蚜小蜂寄生的烟粉虱(Bemisiatabaci Gennadius)褐蛹成虫羽化率的影响;测定丽蚜小蜂褐蛹在(10.0±0.5)℃下低温贮存10、15、20、25、30 d后分别放入(25.0±0.5)、(30.0±0.5)℃恒温培养箱后的成虫羽化率。[结果]在设定的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羽化率和羽化速率相应提高,在(10.0±0.5)℃下10 d羽化率仅为15.3%,而在(30.0±0.5)℃下7 d羽化率即达92.5%;低温贮存20 d后,在(25.0±0.5)℃和(30.0±0.5)℃下羽化率可分别达92.9%(11 d)和90.9%(7 d),而贮存25 d后羽化率只有31.2%和41.8%(11 d)。[结论]温室温度应在20℃以上时放蜂,且放蜂时应增加10%放蜂量;丽蚜小蜂褐蛹低温贮存时间最长为20 d。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研究设施条件下人工释放丽蚜小蜂与黄板联合使用对番茄上烟粉虱的控制作用,探讨设施农业烟粉虱的生物防治技术.[方法]每株烟粉虱成虫不超过3头,若虫不超过2头左右释放,每5-7 d释放一次,连续释放5次,每次5 000头/667 m2.[结果]丽蚜小蜂平均出蜂率均在84.5;以上,最高寄生率达73;.从起始释放到其建立种群历时约35 d,约两个月后控制烟粉虱种群.丽蚜小蜂在番茄上的分布调查表明:垂直方向上,在番茄生长旺盛期,丽蚜小蜂主要分布于植株的中下部;而当番茄生长中后期,丽蚜小蜂随着烟粉虱分布的上移逐渐分布于植株中上部;水平分布由东向西(棚室进门向内)依次表现为高→低→高→低→高的规律性.[结论]人工释放丽蚜小蜂为主结合黄板诱杀对番茄上烟粉虱防治效果显著.黄板可有效地降低烟粉虱成虫数量而对丽蚜小蜂的诱杀作用很小.  相似文献   

10.
温室白粉虱生物防治原理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温室白粉虱和丽蚜小蜂的生长发育过程、生活习性、温室白粉虱对植物的危害特征、丽蚜小蜂寄生天敌的原理和过程、以及丽蚜小蜂的使用方式进行详细阐述,为广大种植者提供有效的病虫害天敌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1.
研究和利用以生物防治为核心的绿色防控技术替代化学防治十分必要。丽蚜小蜂是温室白粉虱的专性寄生天敌,对温室白粉虱控制效果突出。为明确越冬番茄温室利用丽蚜小蜂防治白粉虱的关键技术,以普通的化学农药防治为对照,比较了不同益害比(2∶1、4∶1和6∶1)放蜂对白粉虱的控制效果,以及3月5次放蜂与11月2次放蜂+翌年3月5次放蜂(放蜂益害比均为6∶1)对白粉虱数量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益害比放蜂处理的温室白粉虱数量均低于对照,尤以6∶1处理控制白粉虱效果最好;3月放蜂处理能将温室白粉虱数量持续控制在较低水平,且效果与11月放蜂+翌年3月放蜂处理差异不显著。在衡水越冬番茄温室内使用丽蚜小蜂防治白粉虱时,应将释放天敌集中在年后温室温度刚开始回升、害虫发生数量较少时进行。  相似文献   

12.
温室白粉虱是温室内主要害虫之一。为了减少化学药剂的危害,提高产品安全性,通过丽蚜小蜂的天敌防治方法和黄板诱杀的物理防治方法对温室白粉虱的防治进行了初步研究。试验就丽蚜小蜂的最佳释放时机、释放密度、黄板悬挂高度、黄板防治效果等四方面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每株番茄上有0.5头温室白粉虱时,连续两次以150000头/hm2的密度释放丽蚜小蜂进行生物天敌防治,即可有效防治温室白粉虱的发生,有效率可达95.6%。同时使用黄板诱杀这一物理防治方法,也可有效减少温室内白粉虱数量,并且确定了植物顶端上方5 ̄15cm处是白粉虱较活跃的区域,因此黄板应尽可能多的覆盖这一区域,以达到最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3.
采用固定时间间隔扫描抽样观察法,在大透明罩内观察了被斑痣悬茧蜂寄生和未寄生甜菜夜蛾幼虫的活动、取食和栖境选择行为。结果表明:到寄主幼虫生长后期,被寄生幼虫的取食行为比例(3.74%)极显著低于未被寄生幼虫(15.71%),空间位移比例(8.19%)极显著低于未被寄生幼虫(32.04%),在植物叶正面的比例(47.00%)极显著高于未被寄生幼虫(24.27%),但在叶背面与未被寄生的寄主幼虫无显著差异。在植株的上部、中部和外部,两类寄主幼虫出现的比例直到幼虫生长后期才表现出显著差异。在植株上部和外部,被寄生的寄主幼虫出现的比例(分别为26.09%、5.89%)显著低于未被寄生幼虫(38.88%、17.50%),在植株中部则相反,被寄生幼虫出现的比例(63.57%)显著高于未被寄生幼虫(35.74%);然而在植株的下部,两类寄主幼虫只在幼虫生长前期表现出差异,被寄生的寄主幼虫出现的比例(5.50%)极显著低于未被寄生幼虫(21.96%)。  相似文献   

14.
人工繁殖丽蚜小蜂防治温室白粉虱田间放蜂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丽蚜小蜂放蜂量和不同放蜂点对新疆地区温室白粉虱的防治效果,为今后利用丽蚜小蜂防治温室白粉虱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不同放蜂量实验设置3个处理,依次为5000、10000、20000头/棚;不同放蜂点实验设置3个处理,依次为4点、8点、12点;对照设置1个棚.[结果]在标准面积的温室中,放蜂点为10个点,随着放蜂量的增大,丽蚜小蜂对白粉虱的防治效果越好,20 000头蜂的处理虫口减退率最高,达48.31;.放蜂量为10 000头,不同放蜂点处理下,8个放蜂点的防治效果要好于其他处理,虫口减退率达41.84;.[结论]在标准面积的温室中,放蜂点设置为10个,放蜂量越大,防治温室白粉虱的效果越好;放蜂量设置为10 000头,8个放蜂点的处理对防治温室白粉虱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分别提供6种寄主植物上的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供小黑瓢虫[Delphastus catalinae(Horn)]捕食.结果表明:寄主植物显著影响小黑瓢虫的发育、存活和繁殖.捕食花椰菜上粉虱的小黑瓢虫的发育速度、存活率和繁殖力都占有明显优势,瓢虫种群增长的大小表现为花椰菜(rm=0.0771)胜红蓟(rm=0.0722)豇豆(rm=0.0714)一品红(rm=0.0677)甘薯(rm=0.0640)烟草(rm=0.0540).由此可见,人工大量繁殖小黑瓢虫可采用的寄主植物有花椰菜、胜红蓟、豇豆和一品红,其中花椰菜为首选.  相似文献   

16.
丽蚜小蜂 Encarsia formosa Gahan 体长约0.6 mm,腹部长度约0.3 mm。雌性生殖系统位于腹部后端,约占腹腔的2/3,由成对的卵巢及侧输卵管、中输卵管、受精囊及附腺组成。对采自北京地区的3000余头丽蚜小蜂雌性成蜂进行解剖,发现丽蚜小蜂的一对卵巢由12根卵巢管组成,并且每侧卵巢包含的卵巢管数目相同,均为6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