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生长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佳伟 《种子世界》2014,(12):26-27
通过不同种植密度对先玉335玉米品种的生长性状和产量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先玉335玉米品种群体叶面积指数(抽丝期)最大可达6.67,玉米株高最高达到371cm;种植密度在8.0万株/hm2时群体干重最大,完熟期时达1 853.4kg/hm2;先玉335种植密度在8.0万株/hm2时玉米产量最高,达到14 945kg/hm2,综合分析,先玉335玉米品种在东部桦甸地区,最适种植密度为8.0万株/hm2。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辽宁东部山区玉米品种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原有玉米品种种植密度一般为4.50万株/hm2左右,近几年推广的耐密玉米品种种植密度为5.55万-6.75万株,hm2,在种植密度上发生深刻变革,带动东部山区玉米单产显著提高。为了更好地因地制宜推广耐密品种,特在辽宁东部地区新宾县进行耐密玉米品种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3.
针对河北省玉米种植区气候复杂多样的现状,通过在邯郸、石家庄和唐山 3 个生态区对国审玉米新品种德丰 C919进行 5 种不同密度栽培试验,研究不同生态区德丰 C919 最适宜的种植密度。结果表明:邯郸地区夏播最佳种植密度为75000 株 /hm2 左右,石家庄地区夏播最佳种植密度为 82500 株 /hm2 左右,唐山地区夏播最佳种植密度为 75000~82500 株 /hm2,为德丰 C919 在河北夏播区构建更加精细具体的高产、高效栽培配套技术规范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玉米是我国常见的农作物之一,提高玉米质量与产量可实现农民经济效益最大化。文章选取了高产玉米杂交种隆平638,设置60 000株/hm2、67 500株/hm2、75 000株/hm2、82 500株/hm24个处理,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密度为67 500株/hm2可以提高玉米产量,降低倒伏倒折的风险,是隆平638在德州市种植的理想密度。  相似文献   

5.
谈青贮玉米在农业生产中的经济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国内外青贮玉米生产现状 青贮玉米是指将果穗和茎叶都用于家禽、家畜的青贮饲料的玉米品种,是世界上用于生产奶、肉等副食产品重要的饲料来源.据Anon统计,1988年欧洲种植的青贮玉米面积达3.3×106hm2,青贮玉米已达到玉米总种植面积的80%左右;加拿大1991年超过198 450hm2,现每年种植1.9×106hm2的青贮玉米;美国1990年生产的青贮玉米价值总额为15亿美元,每年种植青贮玉米的面积在2.3×106hm2至4.6×106hm2之间,占玉米总种植面积的12%.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玉米‘隆平206’在淮北地区的适宜种植密度,为良种配套良法提供依据。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不同密度对玉米产量、穗部性状和农艺性状等的影响。种植密度在30000-75000株/hm2范围,玉米的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75000株/hm2处理玉米的产量最高;75000-120000株/hm2范围内,玉米的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加而下降。60000株/hm2、90000株/hm2处理玉米的产量与75000株/hm2处理玉米的产量无显著差异。产量-密度关系符合等比型产量-密度关系的基本特征,玉米产量和密度方程为y=0.31036xe(-0.000012182x)(r=0.994**),由方程可得,该试验的最高单株生产力不超过310.36 g,玉米最高产量的密度为82085株/hm2,最高理论产量为9372.4kg/hm2。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株高、穗位高显著增高;倒伏率、空秆率显著增大;双穗率显著减少;穗长显著变短;行数显著减少;千粒重显著降低。淮北地区玉米‘隆平206’适宜的密度为60652株/hm2。  相似文献   

7.
中晚熟玉米品种郑单958高密度栽培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中晚熟玉米品种郑单958进行密度、施肥量及栽培方式等的研究,总结出辽宁西部地区在不同种植方式下适宜的种植密度以及经济施肥量,清种(60cm垄)适宜的种植密度为60000株/hm3,合理施N肥(尿素)量为450kg/hm2,大垄双行(大垄宽120cm,双行间距40cm)种植适宜的种植密度为75000株/hm2,最经济施N肥(尿素)量为375kg/hm2,充分发挥耐密玉米品种的增产潜力,达到最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玉米新品种圣瑞999高产栽培及机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玉米新品种圣瑞999由郑州圣瑞元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选育,品种来源为圣68×圣62,2013年通过黄淮海区域国家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玉2013009。鲁西南地区的菏泽市是黄淮海区域的玉米种植主要地区之一,常年玉米种植面积40万hm2左右,3年来平均单产6000kg/hm2左右。2010-2013年主栽品种有先玉335、隆平206、郑单958、浚单20、伟科702、蠡玉35等。  相似文献   

9.
玉米是铜川市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2013年全市玉米种植面积3万hm2,其中春播玉米种植2.3万hm2。为了促进春播玉米早熟增产,提高经济效益,通过应用测土配方施肥、地膜覆盖、耐密品种、宽窄行种植等高产栽培技术,有力提升了该市春玉米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10.
<正>1生产情况黑龙江省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近年,黑龙江省玉米生产呈现的快速发展为黑龙江省粮食产量"十二连增"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007年达到348.1万hm2,成为全国玉米种植面积第1个超过333.3万hm2的省份,2009年达到460万hm2,2010年达到520万hm2,总产达到2 324.5万t,种植面积、总产量均位列全国首位,2011年玉米种植面积达590.4万hm2,2012年玉米种植面积达  相似文献   

11.
合理的种植密度能提高玉米单产,为指导绥阳县山区玉米种植,2013年在黄杨镇开展了对中单808种植密度的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密度4.8万株/hm2产量最高,单产达9.3t/hm2,进一步作线性分析表明,产量曲线最高值对应的密度是4.8773万株/hm2.建议山区玉米在土壤肥力好的地块,种植密度4.5万~4.9万株/hm2株为好;在土壤肥力低的地块,种植密度4.7万~5万株/hm2为好.  相似文献   

12.
@@几年来,为筛选适宜阜新地区种植的玉米、花生和杂粮新品种,重点解决品种多、乱、杂,播期、施肥及密度影响产量等问题,市种子管理站坚持开展新品种试验示范推广研究工作。累计推广玉米新品种108个,种植面积137.5万 hm2;推广花生新品种26个,种植面积54.3万 hm2;推广谷子、绿豆、红小豆、芝麻、荞麦、糜子、豇豆等杂粮作物新品种95个,种植面积75万 hm2。笔者结合种子管理业务实际,总结了农作物新品种推广工作的五点做法,与大家共勉。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玉米生产和品种布局新形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世纪以来,中国玉米种植面积从2267万hm2迅速攀升至3600万hm2,超过水稻、小麦位居"谷物之王".其中玉米面积增加最多的是黑龙江省,从2003年的205万hm2逐年攀升至2010年的523.2万hm2.有报道说,2012年黑龙江省玉米面积可能接近600万hm2,擢升为中国玉米种植面积最多的省份,为国家粮食安全和保障饲料供应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正>雁门关外有个神池县,隶属山西省忻州市。神池县长畛乡营盘村有个种粮大户叫陈立,和兄弟、儿子合作在一起种地。种地赚大钱是这几年的事。2014年,老陈的26.6 hm2地,种了谷子14 hm2、黍子1.3 hm2、马铃薯1.3 hm2、玉米10 hm2,在农忙时雇佣劳动力5个左右。2014年的种植毛收入30万元,纯收入19万元。2015年,山西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9 200元左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南疆地区播期与种植密度对青贮玉米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促进青贮玉米的大面积推广,本研究以青贮玉米品种“强硕90”和“先玉1225”为试验材料,设置3个播期,每个播期设置5个种植密度,对不同处理下青贮玉米农艺性状、生物产量及饲用品质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播期和种植密度对青贮玉米生物产量、饲用品质均影响显著。A2B3处理(播种日期4月20日,种植密度9万株/hm2)综合性状较优,可为南疆地区种植青贮玉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柳河县地处吉林省的南部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又受海洋气候的影响。从地形上属丘陵山地。柳河现有耕地面积7.2万hm2,农物种植以玉米为主,年种植玉米面积5.3万hm2。随着玉米杂交种的普及应用,玉米杂交种的品种繁多,在低温多雨年份容易引发黄枯病。如果防治不及时,将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和质量。防治玉米苗期黄枯病的主要方法包括选购良种,培肥地力,适时播种,及时喷药防治等方法。  相似文献   

17.
云南滇西玉米施肥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更好地指导农户施肥,采用实地农户访问和田间调查典型区的设点方式,对云南省滇西地区的洱源县、隆阳区和永胜县玉米种植农户进行调查,分析了玉米施肥现状和偏生产力。结果表明:滇西地区玉米施肥主要以化肥为主,有机肥仅占12.3%~14.2%。洱源县、隆阳区、永胜县化肥施用量(N+P2O5+K2O)分别为535.0 kg/hm2、567.8 kg/hm2、505.1 kg/hm2,玉米产量分别为8962.5 kg/hm2、6986.8 kg/hm2、7923.2 kg/hm2。化肥(N+P2O5+K2O)偏生产力分别为23.9 kg/kg、15.5 kg/kg、24.3 kg/kg。以150~250 kg/hm2为氮养分的合理施用量,18.8%农户合理,而过量的农户占70.3%;以45~135 kg/hm2为磷养分的合理施用量,施磷不足和过量的农户分别占29.7%和20.3%;以30~90 kg/hm2为钾素养分的合理施用量,有26.6%农户合理,不足的农户占51.6%。因此,在滇西地区应减少玉米化肥氮的施用,提高玉米氮的偏生产力;增加磷钾肥的施用,提高其产量,获得较高的玉米磷钾偏生产力。  相似文献   

18.
1 试验目的 沧州市常年种植玉米面积达到43万hm2,其中春播、晚春播面积在27万hm2左右,夏播玉米面积在16万hm2以上,是沧州市第一粮食作物.引进、筛选适宜沧州区域种植的优良玉米新品种,通过田间种植展示、产量对比、综合分析,为指导沧州市今后推广对路玉米品种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辽宁省玉米产量,2015—2017年,以玉米新品种丹玉336、丹玉801为材料,相继在辽北(铁岭、开原)、辽西(阜蒙、北镇)、辽中(灯塔)、辽南(海城)、辽东(凤城)等辽宁省各地区开展了玉米高产田创建工作。通过3年的探索,共创建达标高产田12块,产量范围在9 768~15 291kg/hm2之间。2个品种的最高产量出现在海城地区,采用的种植形式为1穴3株。在凤城、阜蒙、灯塔3地进行了密度试验和不同栽培形式试验。结果表明,丹玉336的最适种植密度为6×104株/hm2,丹玉801的最适种植密度为6×104~6.75×104株/hm2之间,在阜蒙和灯塔地区种植密度略高。种植形式结果表明,丹玉336和丹玉801采用宽窄行或者大垄双行种植的产量显著高于其他种植形式。由大区示范及小区试验均可以看出,改变传统的清种方式是目前提高辽宁玉米产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正大12号’玉米种植密度与产量的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玉米品种‘正大12号’为材料,设置5个种植密度[5.25万株/hm2(D1)、6.75万株/hm2(D2)、8.25万株/hm2(D3)、9.75万株/hm2(D4)、11.25万株/hm2(D5)],随机排列,3次重复,研究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寻求最佳种植密度,为实现玉米超高产栽培创建提供技术依据。结果表明,在D1—D5密度区间,D3密度下产量最高,为15696.0 kg/hm2,产量由高到低的顺序是D3>D4>D2>D1>D5。通过玉米密度与产量的回归方程:y=6168.905x-373.984x2(R**=0.971614)可知,‘正大12号’最高产量密度为8.2476万株/hm2,最高产量可达25439.18 kg/hm2。因此得出,不同种植密度对‘正大12号’产量影响明显,其种植密度为8.2476万株/hm2时玉米产量最高,低于或超过这一密度时产量都呈明显下降趋势,这对宁夏玉米高产创建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